北京市通州区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京市通州区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含解析)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北京市通州区九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28分。
1.下列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
A. 玻璃杯 B. 2B橡皮 C. 钢尺 D. 塑料三角板
2.下列四个实例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冰熔化成水,比热容保持不变
B. 冷天搓手取暖,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手的内能增加
C. “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 电风扇吹风,人感到凉爽,是因为电风扇降低了空气的温度
3.如图是我国古代流行于民间的走马灯。当点燃走马灯内的蜡烛时,燃烧产生的高温气体便上升并推动纸风车和固定在转轴上的纸马转动。这和内燃机的哪个冲程类似( )
A. 吸气冲程
B. 压缩冲程
C. 做功冲程
D. 排气冲程
4.关于图中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缓慢竖直向上提弹簧测力计,在玻璃板脱离水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这个现象说明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
B. 乙图中,迅速下压活塞,看到筒内硝化棉燃烧,说明内能转化机械能
C. 丙图中,抽掉玻璃板,看到两种气体混合逐渐颜色变均匀,这个现象说明扩散现象都是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 丁图中,塞子崩出同时看到有白气生成,说明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使水蒸气液化
5.如图所示,用被丝绸摩擦过的带有正电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与丝绸摩擦过程中,玻璃棒得到电子
B. 与玻璃棒接触后,金属球带负电,金属箔带正电
C. 两片金属箔都带正电,由于互相排斥而张开
D. 用木质杆替代验电器的金属杆,实验效果会更明显
6.我国古代著作《天工开物》中,对釜的铸造有“铁化如水,以泥固纯铁柄构从嘴受注”这样的记载,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炽热的铁水含有更多的热量
B. “铁化如水”是熔化现象,需要放热
C. 铸好的釜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
D. 用铁铸造的釜加热升温快是因为铁比热容大
7.今年元旦,无锡火车站正式实施“验检合一”,乘客只需通过验票闸机“一道闸”,当身份信息和人脸信息都符合时,电动机转动,打开闸门,就能直接到达站台,进站速度明显提升,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8.依据表格中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比热容

煤油
砂石 约
A. 一桶煤油用掉一半,桶内剩余煤油的比热容变小
B. 水和砂石吸收相等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得较多
C. 水的比热容表示水的温度降低放出的热量是
D. 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温度,煤油吸收热量少
9.如图所示是曾侯乙墓曾出土过一种铜制冰鉴,这种冰鉴有内外两层,外为一方鉴,内装一方壶,盛夏之时方鉴盛冰,方壶就能保存食物或酒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方鉴中的冰温度很低,含有的热量少 B. 冰块熔化成水的过程中,内能增大
C. 壶内的食物将温度传递给方鉴中的冰块 D. 冰块能够制冷是因为冰块的比热容较大
10.在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开关S闭合后,会导致短路的是( )
A. B.
C. D.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燃料燃烧越充分,放出的热量越多,其热值越大
B. 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主要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 加入糖块的水变甜,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 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一定降低
12.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发生热传递时,热量自发地由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转移
B.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一定小
C.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 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13.关于图中的电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两轻质小球相互吸引,说明它们一定带异种电荷
B. 图乙中,橡胶棒在毛皮上摩擦后,橡胶棒因为失去电子而带正电
C. 图丙中,女生梳完头发后,头发更蓬松是因为摩擦使头发带上了同种电荷
D. 图丁中,验电器是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原理工作的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越多,热值越大
B. 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热量多的比热容大
C. 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主要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 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是由于锯条从木板吸收了热量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分。
15.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将每个电路的开关都闭合后,灯泡、为并联关系的有( )
A. B.
C. D.
16.勤思考、爱交流的小琴对学过的热学知识进行了总结,并与小东进行交流,小东认为小琴总结的结论有的正确,有的错误。小琴总结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 在热传递过程中,热量从内能大的物体传向内能小的物体
C. 水的比热容比酒精大,水和酒精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较多
D. 在四冲程内燃机中,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17.如图所示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闭合、,断开时,、并联
B. 当闭合,断开、时,、串联
C. 当闭合,断开、时,两灯都亮
D. 当闭合、、时,两灯都不亮
18.如图所示电路,各元件完好。关于此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开关S闭合后,两个灯泡并联,并且均发光
B. 开关S闭合一段时间后,两节干电池会被烧坏
C. ed间导线改接到ec间,开关S闭合后,两灯均发光
D. ha间导线改接到hd间,开关S闭合后,两灯均发光
19.某同学安装电路时,想用一个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电灯的发光和熄灭,下列各种设计方
法中正确的是( )
A. 可以将两盏灯并联 B. 可以将两盏灯串联 C. 必须串联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0.如图a所示,用相同的加热器给初温均为的甲、乙液体加热;两种液体每秒吸收的热量相同,这两种液体的温度一加热时间的图像如图b所示,则( )
A. a图中乙里面温度计示数为,b图中乙在分子无规则运动越来越剧烈
B. 甲液体的比热容比乙液体的比热容大
C. 甲液体的比热容和乙液体的比热容相等
D. 如果选一种液体作为散热剂,甲比乙好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分。
21.如图所示,手持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吊起的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的一端,发现橡胶棒的这端被吸引过来,这是由于______电荷相互吸引。选填“同种”或“异种”
四、作图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分。
22.如图所示,虚线方框示意是一个不透明的盒子,在盒内的a、b、c三个接线柱间安装有红灯、绿灯各一只,这两盏灯显露在盒子的面板上。当只闭合开关时,红灯发光;当只闭合开关时,红灯和绿灯都发光。请你在虚线方框内画出这两盏灯的连接电路图,并用、分别表示红灯、绿灯。
23.画出图中实物连接图对应的电路图。
24.如图所示为小明设计的一个电路盲盒,该装置中有两个小灯泡,内部有电源和两个按钮开关、。只闭合开关时,两灯都亮;只闭合开关或同时闭合开关、时,只有小灯泡亮。请你根据上述描述确定电路的连接方式,并在虚线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
25.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时,发现灯泡、均不亮。某同学用一根导线去查找电路故障:他将开关闭合,将导线直接连接在灯泡两端,发现灯泡不亮亮,若将导线直接连接在灯泡两端,发现灯泡、均不亮。由此可知电路故障可能是______。
26.如图所示,规格相同的甲、乙容器装了相同质量的不同液体。用加热器加热时,单位时间内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忽略散热,得到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线。
甲液体加热吸收的热量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液体加热吸收的热量。
两种液体的比热容______选填“>”“<”或“=”。
27.小明估测自己家中植物油的比热容,他用到的器材如图所示,测量时的环境气压为标准大气压,水的比热容,忽略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散失。
实验步骤:
第一步:用案秤称出鹅卵石的质量m,然后在杯中分别倒入与鹅卵石质量相同的水和植物油,用电子温度计测得水和植物油的初始温度均为;
第二步:用电热水壶将水烧开,并保持水的沸腾,将两个相同的鹅卵石放入热水壶的沸水中足够长时间,使它们与沸水同温;
第三步:从热水器中取出两个鹅卵石,迅速分别放入第一步中装有水和植物油的杯中,测出鹅卵石与水、鹅卵石与植物油同温时的温度分别为、;
鹅卵石放入沸水后,鹅卵石的内能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这是通过_____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内能。
第三步中的鹅卵石和水同温时,鹅卵石放出的热量______水吸收的热量;杯中水吸收的热量______植物油吸收的热量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鹅卵石的比热容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植物油的比热容。
植物油的比热容______。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28.如图所示,现在的小火锅常用一种被称为“固体酒精”的物质作为燃料,已知这种燃料的热值是,若燃烧固体酒精,能将小火锅中质量为2kg的热汤的温度从升高到汤的比热容近似为水的比热容求:
小火锅中汤吸收的热量;
完全燃烧的“固态酒精”所释放出的热量;
这个小火锅烧汤的效率。
七、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2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牛顿冷却定律当一个物体表面温度比周围环境高时,就会向周围环境散热,散热快慢可以用单位时间内散失热量的多少来表示。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提出:物体散热快慢与物体和周围环境的温度差成正比。后人研究发现,在温度差不太大的情况下小于,这个结论符合实际散热规律,称为牛顿冷却定律。如果散热快慢用q表示,则牛顿冷却定律可以表示为,其中k是散热系数,与物体的表面性质、表面积、周围环境性质等因素有关,和物质种类无关,如果上述因素相同,不同物质的散热系数就相同。
物体向周围散热,内能减少,这种改变内能的方式叫做______。
物体与环境的温差越______选填“大”或“小”时,物体的散热越快。
散热快慢和下列概念中物理意义最接近的是______。
A.速度
B.密度
C.功率
D.效率
一个物体温度为周围环境温度保持不变,此时物体的放热快慢为q,当物体温度降低到时,散热快慢为______ q。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通常情况下,玻璃杯、2B橡皮和塑料三角板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钢尺容易导电,属于导体,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此题考查了导体与绝缘体的辨析,属基础题目。
2.【答案】C
【解析】解:A、冰熔化成水,状态发生了变化,比热容发生变化,故A错误;
B、冷天搓手取暖,是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因此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手的内能增加,故B错误;
C、“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说法正确;
D、电风扇吹风,人感到凉爽,是因为人体身上的汗液蒸发吸热,故D错误。
故选:C。
对于同一种物质,比热容的值还与物质的状态有关,同一种物质在同一状态下的比热容是一定的,但在不同状态时,比热容是不同的;
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蒸发可以吸收热量。
本题综合考查比热容、做功的两种方式、分子的热运动以及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都属于基础知识考查范围。
3.【答案】C
【解析】解:根据能量转化原理,走马灯工作时,点燃蜡烛使空气受热上升,热空气推动纸风车和纸马转动,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中,吸气冲程是吸入空气和汽油的混合物或空气,没有能量转化;
压缩冲程是活塞压缩气体,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做功冲程是燃料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排气冲程是排出废气,没有能量转化。所以走马灯的能量转化过程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类似,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汽油机的工作流程:内燃机通过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不断循环来保证连续工作的。
①吸气冲程: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由上端向下端运动,汽油和空气组成的燃料混合物从进气门吸入气缸。
②压缩冲程: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压缩汽缸内燃料混合物,温度升高。
③做功冲程:在压缩冲程末尾,火花塞产生电火花,使燃料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带动曲轴转动,对外做功。
④排气冲程: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把废气排出气缸。
工作过程中能量的转化:①压缩冲程:机械能内能;②做功冲程:先是化学能内能,再由内能机械能。
此题考查了对汽油机做功冲程和压缩冲程的判断以及对能量转化情况的分析,比较简单。
4.【答案】D
【解析】解:A、因为玻璃和水接触在一起,并且玻璃分子和水分子间的距离在引力作用的范围内,故水分子和玻璃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故向上拉玻璃板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变大,但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故A错误。
B、乙图中,迅速下压活塞,对筒内空气做功,空气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到硝化棉的着火点,从而使筒内硝化棉燃烧,是机械能转化内能,故B错误。
C、抽掉玻璃板后,可看到两种气体逐渐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这属于扩散现象,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但在液体和固体中存在扩散现象,故C错误。
D、丁图中,塞子崩出同时看到有白气生成,气体对塞子做功,将气体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使水蒸气液化,故D正确。
故选:D。
两种物质相互接触时,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表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改变物体内能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做功的实质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的实质是能量的转移。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物体对外做功,自身的内能减小。
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这一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此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热学的多个知识点,具有较强的综合性,难度中等,属于中考常见题型,熟练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和规律是关键。
5.【答案】C
【解析】解:A、与丝绸摩擦过程中,玻璃棒失去电子带正电,故A错误;
BC、在实验室中,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当接触验电器上端的金属球时,电子会从金属箔转移到玻璃棒上,使金属球和金属箔失去电子而带正电,因两片金属箔都带上正电荷,由于相互排斥而张开,故B错误,C正确;
D、木质杆是绝缘体,绝缘体不善于导电,用木质杆替代验电器的金属杆,两片金属箔无法带电,实验效果更不明显,故D错误。
故选:C。
摩擦起电是两个物体在摩擦过程中,电子发生了转移,它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使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
在实验室中,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验电器是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其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本题考查了摩擦起电的实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和导体与绝缘体的概念,属于基础题。
6.【答案】C
【解析】解:A、炽热的铁水温度更高,故A错误;
B、“铁化如水”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故B错误;
C、铸好的釜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故C正确;
D、用铁铸造的釜加热升温快是因为铁比热容小,故D错误。
故选:C。
热量是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热量;
熔化指物质由固态转变成液态,熔化要吸热;
分子间有引力,也有斥力;
铁的比热容小,吸收相同的热量,铁的温度升高的更快。
本题考查了比热容、熔化现象和热量,属于基础题。
7.【答案】A
【解析】解:根据题意可知,只有两个开关都闭合的情况下,电动机才工作,这说明两个开关相互影响,是串联的关系,然后与电动机串联,故A正确。
故选:A。
根据题意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然后选出正确的答案。
本题考查了电路的设计,属于基础题。
8.【答案】D
【解析】解:A、一桶煤油用掉一半,桶内剩余煤油的质量变小,比热容不变,故A错误;
B、由表格数据可知,水的比热容大于砂石的比热容,水和砂石吸收相等的热量,不知道水和砂石质量大小关系,不能比较升高的温度大小关系,故B错误;
C、水的比热容是,表示1kg水的温度降低放出的热量是,故C错误;
D、水的比热容大于煤油的比热容,由可知,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温度,煤油的比热容小,吸收的热量少,故D正确。
故选:D。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而与质量、体积无关;
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吸收相等的热量,比热容大的温度变化小;
水的比热容是,表示1kg的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
由可知,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比热容小的吸收热量少。
本题考查对比热容特性的理解、吸放热公式的运用,属于基础题目。
9.【答案】B
【解析】解:A、热量是过程量,不能用含有表示,故A错误;
B、冰块熔化成水的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故B正确;
C、壶内的食物将热量传递给方鉴中的冰块,故C错误;
D、冰块能够制冷是因为冰块熔化时吸收热量,故D错误。
故选:B。
热量是过程量,不能用含有表示;
冰变成水,是熔化吸热;
温度不能传递;
冰块能够制冷是因为冰块熔化吸热。
本题考查了热量、温度、熔化,属于基础题目。
10.【答案】D
【解析】解:图中各电路元件连接正确,两个灯泡串联,故A错误;
B.图中右侧灯泡没被接入电路,但也不会出现短路故障,故B错误;
C.图中两个灯泡并联,开关在其中一个支路,闭合后不会出现短路,故C错误;
D.图中上方灯泡与开关串联后,与右侧的导线并联,开关S闭合后,会导致短路,不发光,故D正确。
故选:D。
电路的三种状态是通路、断路和短路;
短路是指电路或电路中的一部分被短接,使得电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流回电源。
本题考查短路电路的判断,难度适中。
11.【答案】C
【解析】解:A、燃料的热值是指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的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它是燃料的固有特性,与燃烧状态无关。燃料燃烧越充分,放出的热量越多,但热值不变,故A错误;
B、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活塞向上运动,对气缸内的混合气体进行压缩,活塞的机械能转化为混合气体的内能,故B错误;
C、加入糖块的水变甜,是因为糖分子在水中发生了溶解和扩散的过程。糖分子在水分子的吸引下,逐渐离开糖晶体,进入水中,并在水中自由运动,逐渐扩散到整个溶液中,使得整个溶液都变得甜,这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故C正确;
D、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不一定降低。如水凝固成冰,放出大量热量的同时,温度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燃料的热值是指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的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它是燃料的固有特性,与燃烧状态无关。
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活塞向上运动,对气缸内的混合气体进行压缩,活塞的机械能转化为混合气体的内能。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种无规则运动叫作分子的热运动。
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不一定降低。如水凝固成冰,放出大量热量的同时,温度不变。
本题考查四冲程能量的转化及热值概念的理解,分子热运动及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不一定降低。
12.【答案】A
【解析】解:A、发生热传递时,热量自发地由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转移,故A正确;
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小,故B错误;
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可能升高,也可能不变,故C错误;
D、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从外界吸收了热量,可能是对物体做了功,故D错误。
故选:A。
热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质量、状态等有关;
晶体熔化、液体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
本题考查的是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
13.【答案】C
【解析】解:A、两轻质小球相互吸引,说明它们可能带异种电荷,也可能有一个小球没带电,另一个小球带电,因为带电体会吸引轻小物体,故它,它们会相互吸引,故A错误;
B、橡胶棒在毛皮上摩擦后,橡胶棒得到电子而带负电,故B错误;
C、女生梳完头发后,头发更蓬松是因为摩擦使头发带上了同种电荷,而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C正确;
D、验电器是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制作的,故D错误。
故选:C。
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摩擦起电的过程中,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
摩擦起电的过程中,两物体间带的是异种电荷;
验电器是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制成的。
本题考查了带电体物体的特点,属于基础题。
14.【答案】C
【解析】解:A、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质量等因素无关。根据公式,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多,可能是燃料的质量大,不一定是热值大,故A错误。
B、根据,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热量多的,如果升高的温度也多,其比热容不一定大,故B错误。
C、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中,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正确。
D、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是因为克服摩擦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而不是锯条从木板吸收了热量,故D错误。
故选:C。
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质量等因素无关。
根据,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热量多的,如果升高的温度也多,其比热容不一定大。
内燃机的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是因为克服摩擦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本题考查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及比热容的概念,四冲程能量的转化及改变内能的方法。
15.【答案】AD
【解析】解:A、图中两灯泡并列连接,电流有两条路径,是并联关系,故A符合题意;
B、图中两灯泡顺次连接,电流只有一条路径,是串联关系,故B不符合题意;
C、图中导线将灯泡短路,是灯的简单电路,故C不符合题意;
D、图中两灯泡并列连接,电流有两条路径,是并联关系,故D符合题意。
故选:AD。
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顺次连接。结合电路图可逐一做出判断。
熟知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能结合电路图找出连接特点进行对照,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6.【答案】AD
【解析】解:A、两种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表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故A正确;
B、在热传递过程中,热量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的物体温度不一定高,内能小的物体温度不一定低,故B错误;
C、根据吸热公式,尽管水的比热容比酒精大,在质量不确定的情况下,水和酒精升高相同的温度,不能判断哪个物体吸收的热量较多,故C错误;
D、在四冲程内燃机中,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正确。
故选:AD。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会出现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这种现象叫做扩散;
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热量由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
根据吸热公式,吸收热量的多少与比热容、质量和变化的温度有关;
内燃机四个冲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吸气和排气冲程不发生能量转化,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本题考查了扩散现象、热传递的条件、物体内能改变的方式以及内燃机工作过程能的转化,属于热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17.【答案】ABD
【解析】解:当闭合、,断开时,电流分别经、回到电源负极,即为并联,故A正确;
B.当闭合,断开、时,、首尾相连,、串联,故B正确;
C、当闭合,断开、时,电路为的简单电路,被断路,所以两灯泡不能同时发光,故C错误;
D、当闭合、、时,电路被短路,所以两灯泡都不能发光,故D正确。
故选:ABD。
基本的电路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两种,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流通路径,并联电路中电流有多条流通路径;未经用电器,用导线直接把电源连接到一块时会造成电源短路,这是不允许的。
解决此类题目要结合电路的三种状态进行分析解答。
18.【答案】BC
【解析】解:AB、由图可知,开关S闭合后,导线直接将电源的两极相连,电源短路,因此两灯不亮,一段时间后,两节干电池会被烧坏,故A错误,B正确;
C、ed间导线改接到ec间,开关S闭合后,电流分别流经两灯泡,即两灯并联,因此两灯均发光,故C正确;
D、ha间导线改接到hd间,开关S闭合后,导线直接将电源的两极相连,电源短路,两灯均不发光,故D错误。
故选:BC。
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之间相互影响;并联电路中电流有多条流通路径,各个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独立工作;
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跟电源的两极相连的电路。
本题考查了串、并联电路的辨别和电路的三种状态,属于基础题。
19.【答案】AB
【解析】解:由于开关在不同电路中的作用不同,在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干路中都能控制所有用电器,
所以当一个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电灯的发光和熄灭时,两盏电灯之间可能是串联也可能是并联。
故选:AB。
电路的基本连接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串联,另一种是并联。
开关在不同的电路中的作用不相同:在串联电路中控制所有用电器;在并联电路的干路中控制所有用电器,支路中只控制本支路用电器。
在串联电路中,开关无论放到什么位置,都可以控制整个电路,在并联电路中,那么开关放在干路和支路,控制电路的效果会不同。
20.【答案】ABD
【解析】解:
A、由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示数为,b图中乙在温度变大,分子无规则运动越来越剧烈,故A正确;
BCD、由图可知,在内,甲乙变化图象是重合的,即甲乙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相同的温度,由于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利用可知,甲的比热容大于乙的比热容;质量相同的甲乙,降低相同的温度,甲的比热容大,则甲放出的热量多,所以甲适合做散热剂,故BD正确,C错误。
故选:ABD。
根据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剧烈;
根据图象,利用比较比热容的大小;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降低相同的温度时,比热容大的物质放出的热量多。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吸热能力的探究实验,关键是利用好吸热公式和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21.【答案】异种
【解析】解: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发现橡胶棒的这端被玻璃棒吸引过来,这是由于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故答案为:异种。
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本题考查了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属于基础题。
22.【答案】解:根据题意可知,当只闭合开关时,红灯发光;当只闭合开关时,红灯和绿灯都发光,这说开关只控制红灯,开关控制红灯和绿灯,如下所示: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灯泡的连接方式和开关的作用,然后连接电路图。
本题考查了电路图的设计,属于基础题。
23.【答案】解:
由实物图知,两灯并联,开关在支路上,由此画出电路图如图所示:

【解析】先分析两灯的连接方式,再画出电路图。
本题考查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解题关键是正确分析两灯的连接情况以及开关的作用,属于一道基础题。
24.【答案】
【解析】解:根据题意可知,只闭合开关时,两灯都亮;只闭合开关或同时闭合开关、时,只有小灯泡亮,说明闭合时,两灯串联,都能亮;只闭合开关或同时闭合开关、时,灯泡被短路,不能亮,由此可知开关、、串联,开关并联在和的两端,如图所示:
根据题意可知,只闭合开关时,两灯都亮;只闭合开关或同时闭合开关、时,只有小灯泡亮,说明闭合时,两灯串联,都能亮;只闭合开关或同时闭合开关、时,灯泡被短路,不能亮,由此可知各元件的连接情况,并画出电路图。
本题考查电路的设计,明确各元件的连接方式和开关的作用是关键。
25.【答案】灯泡断路
【解析】解:由图可见,灯泡和串联;
闭合开关时,发现灯泡、均不亮,将导线并联在两端,灯泡被短路,没有电流通过,发现亮,说明灯泡没有问题,因此电路故障在灯泡;
若灯泡短路,灯泡会发光,所以电路故障为灯泡断路。
故答案为:灯泡断路。
由图分析两个灯泡的连接方式,根据灯泡的发光情况判断电路故障。
本题考查学生判断电路故障以及分析电路的能力,有一定的难度。
26.【答案】大于 >
【解析】解:因为用加热器加热时,单位时间内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故甲液体加热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加热吸收的热量;
从图示可知,甲温度上升的速度比乙慢,故两种液体的比热容。
故答案为:大于;>。
用加热器加热时,单位时间内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从表中数据判断甲与乙的比热容的大小。
本题考查了比热容,属于基础题。
27.【答案】增大 热传递 等于 大于 小于
【解析】解:鹅卵石放入沸水后,鹅卵石吸热,温度升高,内能增大,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
第二步中当鹅卵石和水同温时,忽略鹅卵石、水和植物油在空气中热量散失,故鹅卵石放出的热量等于水吸收的热量;
根据已知条件可知,测出鹅卵石与水、鹅卵石与植物油同温时的温度分别为、,即鹅卵石的末温分别为和,而鹅卵石的初温为,故可知在水中的鹅卵石温度降低得多,
根据可知,放入水中的鹅卵石放热多,故水吸热多,故可知杯中水吸收的热量大于植物油吸收的热量;
放入油中的鹅卵石放出的热量等于油吸收的热量,根据可得:
-----①
可知鹅卵石的比热容小于植物油的比热容;
根据鹅卵石放出的热量等于水吸收的热量,故有:
-----②
根据②可得,
根据①可得,植物油的比热容:。
故答案为:增大;热传递;等于;大于;小于;。
物体吸热,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根据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分别是做功和热传递回答;
根据已知条件,鹅卵石放出的热量等于水吸收的热量;可知水和油中鹅卵石的末温,已知鹅卵石的初温,可知在水中的鹅卵石温度降低得多,根据可知放入水中的鹅卵石放热多,据此分析回答;
放入油中的鹅卵石放出的热量等于油吸收的热量,根据故比较鹅卵石的比热容与植物油的比热容大小;
根据鹅卵石放出的热量等于水吸收的热量,根据,结合中得出的,从而得出大小。
本题测量家中植物油的比热容,考查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及热平衡方程式的运用。
28.【答案】解:
汤的比热容,
汤吸收的热量:

“固态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小火锅烧水的效率:

答:小火锅中汤吸收的热量为;
完全燃烧的“固态酒精”所释放出的热量为;
这个小火锅烧汤的效率为。
【解析】知道汤的比热容、质量、初温和末温,利用公式计算汤吸收的热量有用能量;
已知“固态酒精”的质量、热值,利用公式求这些“固态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总能量;
小火锅烧汤的效率等于汤吸收的热量与“固态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
本题考查了吸热公式、燃料完全燃烧放热公式和热效率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目。
29.【答案】热传递 大 C
【解析】解:物体向周围散热,内能减少,周围环境的内能增加,物体向周围散热属于热传递传导;
由题目提供的信息可知,散热快慢的定义是单位时间内散失热量的多少;
A.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故A不符合题意;
B.密度是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故B不符合题意;
C.功率的单位时间内做的功,与散热快慢一样都是描述的单位时间内的能量变化,故C符合题意;
D.效率的定义是有用的能量与总能量之比,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由题意可知,,解得:,
当物体温度降低到时,散热快慢:
故答案为:热传递;;。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一是做功能量的转化,二是热传递能量的转移;
根据“散热快慢可以用单位时间内散失热量的多少来表示”逐一分析每个选项,找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因为,一个物体温度为周围环境温度保持不变,此时物体的放热快慢为q,求出k值,由k值不变,求出物体温度降低到时的散热快慢程度;
本题是给材料问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所给的材料信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