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一—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参考答案2025.10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题号1234689101112131415答案C0AAADDBB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第16题7分,第17题7分,第18题6分,共20分。16.(7分)(1)条约:《南京条约》(1分)变化: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2)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1分)国家:英国、法国(1分)(3)条约:《马关条约》(1分)(4)内容: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1分)(5)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等(言之有理即可,1分)17.(7分)(1)领导人:洪秀全(1分)军队:太平军(1分)(2)文件:《天朝田亩制度》(1分)不能(1分)原因:《天朝田亩制度》未能实现的核心原因包括战争环境阻碍、执行机制缺失、领导层腐败以及制度本身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因此在实践中难以施行等(任答一点,言之有理即可,1分)(3)标志:天京陷落(1分)原因: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运动的领导者们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和内部争斗;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战略上的失误等(言之有理即可,1分)18.(6分)(1)人物:奕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1分)影响:经过30多年建设,中国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在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答出材料上内容也可以:这场运动逐渐加深了人们对现代世界的了解,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现代化的力量在中国日渐增长)(1分,答出一点即可,意思对即可)(2)措施:引进西方科目及科学;创办京师大学堂。(答出一点即可,1分)影响:促进了思想启蒙和民族意识的觉醒,对近代教育和报刊事业的发展也产生长远影响。(答材料上的内容也可以:使各类文化社团、报社等组织兴起,运用文化传播思想,传扬西方思想与文化,使当时我国思想发生改变)(1分)(3)教训:单纯依靠学习西方技术或政治制度来挽救民族危亡行不通,需要从根本上变革社会;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改革或革命要充分发动群众等。(1分,答出一点即可,言之有理即可)启示: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树立远大理想,增强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答出任意1点即可,言之有理即可)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分)1.“列强的炮声位置了清王朝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和抗争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列强的炮声”指的是A.虎门销烟 B.义和团运动 C.鸦片战争 D.三元里抗英2.我国首部禁毒法于2008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历史上,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 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1987年联合国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它们的确定都是为了纪念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的A.文天祥 B.林则徐 C. 丁汝昌 D.邓世昌3.鸦片战争中,陈连陞喋血沙场,关天培在虎门悲壮殉国,定海三总兵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血战六昼夜为国捐躯,陈化成在吴淞英勇牺牲。他们的行为A.打击了倭寇的侵略气焰 B.反映农民阶级反侵略的愿望C.保住了国家领土的完整性 D.展现出不畏牺牲的英雄气概4.从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通过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国家是A.俄国B.美国C.日本D.法国5.思维导图有助于掌握历史事物的内在联系。右图是太平天国运动思维导图,观察图片我们可以得知A.鸦片战争激起太平天国运动B.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期C. “扶清灭洋”获得清政府支持D.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联合镇压太平天国6.下列图片反映的是近代中国人为挽救国家颓势而进行的一场现代化的探索运动。这场运动追求的目标是A.自强求富 B.有田同耕 C.君主立宪 D.救亡图存7.右图漫画反映的是洋务运动中洋务派的天真想法,该想法最终破灭的根源是A.得不到西方列强的支持B.没有学到真正的技术C.没有彻底变革封建制度D.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8.黄海海战后,陆家嘴借口“海军快船快炮太少,仅足守口,实难纵令海战”,发出“避战保船”命令。日军趁机夺取了制海权,可以无顾忌地执行陆上作战计划。这说明A.清军战略指挥严重失误B.日本海军没有遭受损失C.日本人想征服全世界D.北洋舰队已丧失战斗力9.2025年是民族英雄邓世昌殉国131周年。可用于祭奠他的诗句是A.伟业庄严虎门口,炮声震落镇江关B.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C.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D.洪天贵福接父班,七月十九天京陷10.”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与丘逢甲写作这首诗《春愁》紧密相关的事件是A.戚继光抗倭 B.甲午中日战争 C.戊戌变法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1.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人在中国开办工厂。民族实业家张謇认为中国也要有自己的工商业,与日厂竞争。他发现进口货物中棉织物最多,于是决定在南通开办纱厂,这反映出张謇哪一救国主张A.维新变法 B.公平公正 C,民主法治 D.实业救国12.1898年,光绪帝颁发了一系列变法诏令,例如奖励工商,设立农工商总局,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等。由此可知他想要A.发展资本主义 B.开放言论 C.废除科举制 D.裁撤冗官冗员13.1898年,“戊戌六君子”被杀害于北京菜市口。其中,临刑时慷慨陈词:“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人物是A.刘光第 B.杨深秀 C.康广仁 D.谭嗣同14.英国人赫德于1898年10月24日在《致马士函》中说:“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他人等都块乏工作经验,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他们把足够九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内都填塞给它吃了。”赫德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B.维新派政治经验不足且急于求成C.顽固守旧势力过于强大 D.将变法的希望寄托在光绪帝身上15.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的揭帖中说:“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揭帖体现了义和团A.一定的科学精神 B.盲目的排外思想C.反封建的革命思想 D.迷信的宗教思想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第16题7分,第17题7分,第18题6分,共20分.请把每题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16. (7分)国弱遭人欺,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屈辱史,任人宰割,教训深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那美丽的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以纪念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复兴之路上》(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英国通过什么条约割占香港岛?(1分)“英国的胜利”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G分)材料二圆明园大水法铜版画 材料三:圆明园大水法遗址(2)材料二铜版画所示的皇家园林如今只剩下材料三的残垣断壁,请问这一著名的皇家园林是在哪次侵华战争期间被哪两个强盗国家焚毁的?(2分)材料四:吴玉章在回忆录中写道:“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然被东方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3)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回答,清政府被“东方小国”打败后签了哪一条约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1分)材料五 1901年9月,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美、英、日、法、俄、德、意等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条约的主要内容有:惩办“首祸诸臣”,在华北等地区停止科举考试5年;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上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4)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丑条约》中的哪一内容最能体现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1分)(5)综上所述结合所学,你认为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一次次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 分)17.(7分)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演绎的一首波澜壮阔的人间悲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金田起义浮雕(1)图中事件的领导人、建立的军队名称?(2分)材料二: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2>材料二内容出自哪一文件?你认为此文件中农民的愿望能实现吗 为什么?(3分)材料三:对太平天国旗帜下的农民造反者来说…天京陷落标志着天堂之梦在烟焰和烈火中化为灰烬……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运动的领导者们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和内部争斗,再加上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统杀、战略上的失误等因素最终导致了运动的失败。(3)根据材料三,指出这场农民运动失败的标志性事件(1分),并写出一点导致这场运动失败的原因。(1分)18.(6分)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近代中国仁人志士积极探索中华民族的出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强运动的倡导者推动现代规划,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乱,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新式国家,但这场运动逐渐加深了人们对现代世界的了解,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现代化的力量在中国日渐增长。——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这场自强运动的代表人物一位和写出一点这场运动的积极影响。(2分)材料二:戊戌变法阶段,从教育层面开始,切实变革封建社会的晦暗现象……引进西方科目及科学,创办京师大学堂……除此之外,由于变法提倡者坚定“文化革新”,便各类文化社团、报社等组织兴起,运用文化传播思想,传扬西方思想与文化,使当时我国思想发生改变。——摘编自李志英《戊戌变法后中国思想的嬗变》(2)根据材料二,指出戊戌变法在教育层面的具体措施(1分)。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文化革新”带来的影响。(1分)(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你从近代中国仁人志士探索救国之路中吸取到什么教训(1分)。 并说说对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何启示。(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答案.pdf 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