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点培优)专项03 判断题-2025-2026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点培优精练人教版(含答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期中考点培优)专项03 判断题-2025-2026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点培优精练人教版(含答案解析)

资源简介

/ 让学习更有效 期中备考培优 | 数学学科
2025-2026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点培优精练人教版
专项03 判断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 读含有两级数时,要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
2.1600008000读作:十六亿八千。(  )
3.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等都是计数单位。(  )
4.一百万一百万地数,数一百次是一亿。(  )
5. 一个多位数中间无论有多少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
6.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
7.由于近似数省略了尾数,因此一定比准确数小。(  )
8.一个五位数“四舍五入”后约等于8万,这个数最大是79999.(  )
9.在十进制计数法中,任意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
10.在32后面添上5个0, 就变成了3200万。(  )
11.用4,6,8,0,3,5组成的六位数中,最小的是345680。(  )
12.要使85642>857231,里能填的数字有2个。(  )
13.计算器的“ON”键是关机键。(  )
14. 一个数四舍五入到亿位是6亿,那么这个数最大是650000000。(  )
15.比60万少1的是59万。(  )
16.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后,这个数的大小不变;把这个数“四舍五入”到万位后,它的大小也不变。(  )
17.如果自然数万(用“四舍五入”法),那么a最大是124444。(  )
18. 一个十二位数的最高位是千亿位。(  )
19.“68000000”是一个八位数,这个数中的“8”表示8个百万。(  )
20.妙想说:光明小学四年级有学生286人,这个数是一个精确数。(  )
21.1平方千米是1平方米的1000000倍。 (  )
22.一块土地的面积是1公顷,它一定是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土地。(  )
23.某小学的面积大约是3公顷。(  )
24.面积1公顷的土地,一定是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  )
25.一个学校的操场占地面积是90平方千米。(  )
26.1平方千米比1公顷大9999公顷。(  )
27.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是100,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也是100。(  )
28. 北京湿地总面积达 51400 公顷,合514平方千米。(  )
29. 一个鱼塘的面积是999 平方米,接近1公顷。 (  )
30.一个足球场的长是120 米,宽是70米,它的面积比1公顷小。(  )
31.一所幼儿园的占地面积是30平方千米。(  )
32.1平方千米=1000公顷=10000000平方米。(

33.“鸟巢”的占地面积约20公顷,合2000平方米。(  )
34.我国领土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  )
35.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  )
36.平方米和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000。(  )
37.10个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  )
38.面积是1公顷的正方形,它的边长一定是100米。(  )
39.100平方千米比10千米大。(  )
40.笑笑说:我国国土的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  )
41.两个锐角的和一定比直角大。
(  )
42.直线比射线更长。(  )
43.平角和直线的意义理解模糊 平角是一条直线。(  )
44.直线和射线都可以无限延伸,因此无法度量长度。(  )
45. 一个锐角和一个直角不可能拼成一个平角。(  )
46.两个锐角的和一定大于90°。(  )
47.平角的两条边在同一条直线上。(  )
48.线段比射线短,射线比直线短。 (  )
49.把长5cm的线段的一端延长4m,就得到一条射线。(  )
50.直线的长度是射线的两倍。(  )
51.平角是一条直线,周角是一条射线。(  )
52.有一条直线长5米,一条射线长8分米。(  )
53.大于90°的角一定是钝角。(  )
54.小于的角是钝角。(  )
55.所有的钝角都大于90°,那么大于90°的角就是钝角。(  )
56.把一条长6厘米的线段向两端无限延长,得到了一条直线。(  )
57.小英画了一条10厘米长的射线。 (  )
58.把5厘米长的线段向两端各延长10米,就得到一条射线。(  )
59.一个平角减去一个钝角,差一定是锐角。 (  )
60.用量角器量角只要确保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就行。(  )
61.最小三位数与最大两位数的乘积是9900。(  )
62. 已知A×B=540,如果B缩小6倍,A不变,则积会扩大6倍。 (  )
63. 知道每块香皂的价钱和买的块数,求总价应用香皂单价乘块数。(  )
64.如果两个因数的末尾都没有0,那么积的末尾一定也没有0。(  )
65.两数相乘,如果因数的末尾共有 3个0,那么积的末尾一定只有3个0。(  )
66.两个乘数的末尾共有两个0,则积的末尾就只有两个0。(  )
67.两个因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积不变。(  )
68. 一个两位数乘一个中间有0的三位数,积的中间一定有0。(  )
69.两个人所走的路程相同,速度快的人所用的时间少。(  )
70.飞机的速度越快,它飞的路程就越多。(  )
71. 两位数乘三位数,积可能是六位数。(  )
72.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3个0,积的末尾一定也有3个0。(  )
73.一本《丛林世界》的价格是39元,购买120本,大约需要4800元。(  )
74.用23十位上的“2”去乘332,得到的是664 个十。(  )
75.三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四位数或五位数。(  )
76.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一定比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大。(  )
77.已知,则。(  )
78.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不可能是三位数。(  )
79.两个整数相乘,两个乘数的末尾各有1个0,那么积的末尾就有2个0。(  )
80.如果两个因数的末尾都没有0,那么积的末尾也一定没有0。(  )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正确
【解答】解:读含有两级数时,要先读万级,再读个级。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读数时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往下读,亿级和万级的数都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只是要在后面加上“亿”或“万”,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它数位上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2.错误
【解答】解:1600008000读作:十六亿零八千。原来读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1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3.错误
【解答】解: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等都是数位。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整数的右边向左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十亿位、百亿位……,计数单位依次是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
4.正确
【解答】解:一亿=100000000,一百万=1000000,100000000÷1000000=100,因此一百万一百万地数,数一百次是一亿。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整数的右边向左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十亿位、百亿位……,计数单位依次是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5.错误
【解答】解:一个多位数中间无论有多少个零,都只读一个零或者不读零。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读数时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往下读,亿级和万级的数都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只是要在后面加上“亿”或“万”,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它数位上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6.错误
【解答】解: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位数多的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整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如果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上大的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左起第二位上大的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二位上的数相同,左起第三位上大的数就大······。
7.错误
【解答】解:通过“五入”得到的近似数会比原数大;通过“四舍”得到的近似数会比原数小。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看需要保留的下一位数,是0~4舍去,是5~9向前一位进一。所以通过“五入”得到的近似数会比原数大;通过“四舍”得到的近似数会比原数小。
8.错误
【解答】解:一个五位数“四舍五入”后约等于8万,这个数最大是84999。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一个五位数“四舍五入”后约等于8万,只需对千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要这个数最大,说明这个数的万位是8,千位是4,剩下的数位是9,据此作答即可。
9.错误
【解答】解:在十进制计数法中,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百是一千······。
10.错误
【解答】解:在32后面添上5个0是3200000,3200000万=320万。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在32后面添上5个0是3200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小数点向左移动4位,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11.错误
【解答】解:组成最小的六位数,要把这6个数字从小到大排列,但是0不能在最高位,是304568。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整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如果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上大的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左起第二位上大的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二位上的数相同,左起第三位上大的数就大······。
12.错误
【解答】解:要使85642>857231,里能填的数字有7、8、9这3个数字。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整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如果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上大的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左起第二位上大的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二位上的数相同,左起第三位上大的数就大······。
13.错误
【解答】解:计算器的“ON”键是开机键。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计算器的“ON”键是开机键,“OFF”是关机键。
14.错误
【解答】解: 一个数四舍五入到亿位是6亿,那么这个数最大是649999999,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近似数的知识,四舍五入到亿位为6亿的数,其亿位后的数值若小于5,则直接舍去,亿位不变;若亿位后的数值大于等于5,则亿位上的数加1,即变为7亿,要求这个数最大,则千万位上是4,后面全部都是9,这样最大。
15.错误
【解答】解:60万-1=599999。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比60万少1的数是个位数字减去1。
16.错误
【解答】解: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后,这个数的大小不变;把这个数“四舍五入”到万位后,它的大小会发生变化,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数的改写和四舍五入的区别,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后,改写数的单位不会改变数的大小,而四舍五入则会导致数的大小发生变化。
17.错误
【解答】解:如果自然数万,则a最大是124999,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近似数的知识,要使自然数a在四舍五入后约等于12万,并且a的值最大,千位上的数字应该是4(因为当千位上的数字为4或更小时,我们会向下取整到12万),而百位、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应该都是9,以使a的值最大化。
18.正确
【解答】解:一个十二位数的最高位是千亿位,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个级,个级的计数单位是个、十、百、千;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万级,万级的计数单位是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是亿级,亿级的计数单位是亿、十亿、百亿、千亿······。
12位数的最高位是千亿位。
19.正确
【解答】解:“68000000”是一个八位数,这个数中的“8”在百万位上,表示8个百万。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多位数亿位上的数表示几个亿,千万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千万、百万位上的数表示几个百万、十万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十万、万位上的数表示几个万,千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千,百位上的数表示几个百,十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十,个位上的数表示几个一。
20.正确
【解答】解:286人,这个数是一个精确数,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 精确数是指能够准确无误地表示实际数量的数字,与近似数相对。在判断一个数是否为精确数时,通常需要考虑其前面是否出现了表示近似数的一些文字,如“大约”、“可能”、“大概”等。
21.正确
【解答】解: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里面有1000000个1平方米,所以1平方千米是1平方米的1000000倍,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也就是求这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据此单位换算。
22.错误
【解答】解:100×100=10000(平方米)
250×40=10000(平方米)
10000平方米=1公顷。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面积是1公顷的土地可以是任何图形。
23.正确
【解答】解:某小学的面积大约是3公顷,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公顷是计量较大面积的单位,1公顷大约是一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1平方米大约1张方桌面的大小,1平方分米大约1个成人手掌面的大小,所以某小学的面积大约是3公顷。
24.错误
【解答】解:面积是1公顷的土地不一定是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在这里只是以正方形为标准认识面积单位公顷,面积是1公顷的土地的形状可以是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不同的形状,并不一定是边长100米的正方形。
25.错误
【解答】 解:一个学校操场占地面积是90平方千米太大,不符合实际情况。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学校操场的面积用平方千米不合适,平方千米这个单位太大。
26.错误
【解答】解: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公顷-1公顷=99公顷,
1平方千米比1公顷大99公顷。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把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要乘进率,把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要除以进率。
27.错误
【解答】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进率并不都是100,本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根据实际进率进行判断即可。
28.正确
【解答】解:51400公顷÷100=514平方千米,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1平方千米=100公顷;把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要乘进率,把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要除以进率。
29.错误
【解答】解:1公顷=10000平方米,
999平方米和10000平方米相差很多,不接近,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把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要乘进率,把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要除以进率。
30.正确
【解答】解:1公顷=10000平方米,
120×70=8400(平方米)
8400<10000,它的面积比1公顷小,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长方形的面积=长×宽;1公顷=10000平方米;据此解答。
31.错误
【解答】解:一所幼儿园的占地面积是30公顷。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一般来说,幼儿园的占地面积应该用“公顷”作单位。
32.错误
【解答】解: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根据平方千米、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作答即可。
33.错误
【解答】解:20公顷=200000平方米,原题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1公顷=10000平方米,据此解答。
34.正确
【解答】解:我国领土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平方千米和平方公里是一样的单位。
35.错误
【解答】解:1公顷=10000平方米;
平方米和公顷是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0。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公顷、平方千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据此解答。
36.正确
【解答】解: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
据此可以推出: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测量土地的面积时,一般用平方米和公顷作单位,测量比较大的土地面积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37.错误
【解答】解:1个正方形的面积:10×10=100(平方米)
10个正方形的面积:100×10=1000(平方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10000÷100=100(个)
100个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1公顷=10000平方米,据此解答。
38.正确
【解答】解:1公顷=10000平方米
10000平方米=100米×100米
面积是1公顷的正方形,它的边长一定是100米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1公顷=10000平方米。
39.错误
【解答】解:100平方千米和10千米不能比较。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100平方千米是面积单位,10千米是长度单位,所以它们不能比较。
40.正确
【解答】解:笑笑说:我国国土的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1平方千米=1平方公里,据此解答。
41.错误
【解答】两个锐角的和一定比直角大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错误。
【分析】两个锐角的和可能小于直角,比如30度和45度的和。
42.错误
【解答】解:直线和射线无法比较长短。原来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直线没有端点,无限长;射线只有一个端点,无限长。直线和射线都是无限长,无法比较长短。
43.错误
【解答】解:平角的两边在一条直线上,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而直线没有端点,二者是不同的概念。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半周,形成的角叫做平角,平角的两条边在同一条直线上,平角=180°;直线是一条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不能测量长度,二者是不同的概念。
44.正确
【解答】解:直线和射线都可以无限延伸,因此无法度量长度。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直线没有端点,无限长;射线只有一个端点,无限长。直线和射线都无法测量长度。
45.正确
【解答】解:锐角<90°,所以一个锐角和一个直角不可能拼成一个平角,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平角=180°=90°+90°,锐角<90°,所以一个锐角和一个直角不可能拼成一个平角。
46.错误
【解答】解:如:40°+20°=60°,60°<90°
50°+80°=130°,130°>90°
40°+50°=90°,90°=90°。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两个锐角的和可能小于、等于或者大于90°。
47.正确
【解答】解:平角的两条边在同一条直线上,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半周,形成的角叫做平角,平角的两条边在同一条直线上。
48.错误
【解答】解:射线和直线不能测量长度,都是无限长的,无法比较长短,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线段有2个端点,不能向两端无限延伸,能测量长度;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不能测量长度;射线有1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不能测量长度。
49.错误
【解答】解:把长5cm的线段的一端延长4m,得到的还是线段。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线段有具体的长度;直线、射线都可以无限延伸,都没有具体的长度;据此解答。
50.错误
【解答】 直线的长度不是射线的两倍。本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把线段向两端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直线。直线没有端点,是无限长的;
把线段向一端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射线,射线只有一个端点,是无限长的;
两个都是无限长,不能比较大小。
51.错误
【解答】 平角的两条边成一条直线,不能说直线是平角;周角的两条边重合成射线,但不能说成周角是一条射线,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角与线是两种不同的概念,不能混淆,平角的两条边成一条直线,不能说直线是平角;周角的两条边重合成射线,但不能说成周角是一条射线,据此判断。
52.错误
【解答】解:直线和线段都是无限长的,不可测量长度,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线段有2个端点,不能向两端无限延伸,能测量长度;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不能测量长度;射线有1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不能测量长度。
53.错误
【解答】大于90°的角不一定是钝角。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 大于90°的角也可能是平角和周角。
54.错误
【解答】解:小于90°的角是锐角,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直角=90度,大于0度小于90度的角是锐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是钝角,平角=180度。
55.错误
【解答】解:大于90°的角可能是钝角,也可能是平角,还可能是周角。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钝角是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平角是等于180°的角,周角是等于360°的角;所以大于90°的角可能是钝角,也可能是平角,还可能是周角。所有的钝角都大于90°,那么大于90°的角不一定是钝角。
56.正确
【解答】解:把一条长6厘米的线段向两端无限延长,得到了一条直线。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线段是有两个端点的,其长度是有限的,即在两端点之间有确定的长度。直线则是没有端点的,可以向两个方向无限延长,其长度是无限的。
57.错误
【解答】解:小英画了一条10厘米长的线段。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线段有具体的长度,射线没有具体的长度。
58.错误
【解答】解:把5厘米长的线段向两端各延长10米,得到的还是一条线段。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线段有2个端点,不能向两端无限延伸,能测量长度;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不能测量长度;射线有1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不能测量长度。
59.正确
【解答】解:平角=180°,钝角比直角大,比平角小,所以差一定是锐角。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平角=180°,直角=90度,大于0度小于90度的角是锐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是钝角。据此判断。
60.错误
【解答】解:用量角器量角要确保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把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另一条边所对应的量角器上的度数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61.正确
【解答】解:最小三位数与最大两位数的乘积是:100×99=9900。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最小三位数是100,最大两位数是99,据此作答即可。
62.错误
【解答】解:已知A×B=540,如果B缩小6倍,A不变,则积会缩小6倍。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多少倍(0除外),积就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63.正确
【解答】解: 知道每块香皂的价钱和买的块数,求总价应用香皂单价乘块数。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判断,每块香皂的价钱就是单价,买的块数是数量。
64.错误
【解答】解:2×5=10,两个因数末尾都没有0,但乘积的末尾有0。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如果两个因数的末尾都没有0,积的末尾可能有0。
65.错误
【解答】解:如200×50=10000,两个因数的末尾共有3个0,积的末尾有4个0,故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两数相乘,如果因数的末尾共有 3个0,那么积的末尾一定至少有3个0。
66.错误
【解答】解:两个乘数的末尾共有两个0,则积的末尾至少有两个0。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根据题意,假设其中一个数是200,另一个数是5,乘积为200×5=1000,积的末尾有3个0,据此判断。
67.错误
【解答】解:两个因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积会变化。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相同的数。
68.错误
【解答】解:如12×101=1212,积的中间没有0;
50×102=5100,积的中间有0。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一个两位数乘一个中间有0的三位数,得到的积的中间不一定有0。
69.正确
【解答】解:两个人所走的路程相同,时间=路程÷速度,速度快的人所用的时间少。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路程相等,速度快的用的时间少。
70.错误
【解答】解:飞机的速度越快,飞行的时间越长,它飞的路程就越多,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路程=速度×时间,飞机飞行的路程与飞机的速度和飞行时间有关。
71.错误
【解答】解:99×999=98901,积是五位数。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求出积是五位数,则两位数乘三位数,积不可能是六位数。
72.错误
【解答】解: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3个0,积的末尾至少有3个0。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计算时积的末尾还可能产生0,所以不能只根据两个乘数末尾0的个数来确定乘积末尾0的个数。
73.正确
【解答】解:39×120≈40×120=4800(元)
大约需要4800元。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一本《丛林世界》的价格×购买的本数=一共需要的钱数;估算时,把39看做40来计算。
74.正确
【解答】解:用23十位上的“2”去乘332,得到的是664个十。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23十位上的“2”表示2个十,与332相乘积是664,实际是6640。
75.正确
【解答】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四位数或五位数。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最高位数字的乘积满十(包括进位),积就是五位数;最高位数字的乘积不满十(包括进位),积就是四位数。
76.错误
【解答】解:100×10=1000,99×99=9801,1000<9801,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不一定比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大,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最小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小于最大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据此解答。
77.错误
【解答】解:120×(5×5)
=120×25
=3000。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乘几,另一个因数也乘几(0除外),积乘两个因数分别乘的数。
78.正确
【解答】解:999×99=98901,100×10=1000,积是五位数或四位数,不可能是三位数,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用最大的三位数乘最大的两位数,再用最小的三位数乘最小的两位数,求出得数后判断积的位数即可.
79.错误
【解答】解:两个整数相乘,两个乘数的末尾各有1个0,那么积的末尾至少有2个0。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因数末尾共有几个0,积的末尾至少有几个0。
80.错误
【解答】解:25×4=100,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两个因数的末尾没有0,积的末尾可能有0,也可能没有0,据此举例判断。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