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百校联合考试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百校联合考试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

资源简介

福建省百校 2025-2026 学年高三 10 月联考历史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万寿岩遗址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岩前镇岩前村西北的石灰岩孤峰上,距今 20 万年左右。遗址区发现了石制品近百件,包括石核、石片、砍砸器与刮削器等,同时还有多种哺乳动物化石。这些发现反映了
A.当时三明地区已进入新石器时代 B.我国南方文明程度明显高于北方 C.远古时期三明地区已有人类活动 D.国家雏形在当时福建地区已出现
《史记》载:“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秦简《为吏之道》则要求官吏“精洁正直,慎谨坚固,审当赏罚”。此外,秦统一后“收天下之兵聚咸阳,销锋镝铸金人十二”。这些信息反映的政治现象
A.体现集权特征 B.延续分封传统 C.直接导致秦亡 D.强化贵族特权
下表所示为元和二年(807 年)秋唐朝藩镇剑南东川治理下的部分州的秋税情况。导致各州税率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州名 元和二年秋税数/贯 元和年间当州户数/户 户均税负/(贯/户)
睦州 24606 1985 12.21
合州 3462 2892 1.57
绵州 38093 7148 6.20
A.藩镇割据的动乱局势 C.户口大量隐瞒的弊端 B.以资产为宗的征税标准 D.货币成为税收主要形式
北宋立国后,宋太祖颁布《开宝通礼》,规定“寒食后三日为清明,士庶皆祭先茔”。《梦粱录》详述临安城酒肆推出“清明宴”套餐,“以青团、子推燕(面食)为节食”,更有商人开发“代客祭扫”服务。据此可知,北宋清明节活动
助推商品经济发展 B.局限于官僚士大夫阶层
C.宣扬忠君爱国思想 D.促进了南北方文化交流
辽太宗时期,诏令“契丹人授汉官者,听从汉仪,与汉人缔姻”,并设南面官“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同时保留北面官“以国制治契丹”,使“契丹、汉人久为一家”,但“耕牧之俗”并未“尽易”。这体现了辽朝
全面汉化的统治思想 B.实行蕃汉分治巩固统治根基
C.称霸中原的强盛国力 D.打破华夷界限实现民族平等
清朝藏传佛教大活佛的转世灵童通过金瓶掣签方式产生,若干“灵童”的名字用满、汉、藏 3 种文字写在牙签牌上,放进瓶内,由中央政府派员监督,指定人员当众抽签掣定。转世灵童经金瓶掣签认定后,立即上报中央政权,获批准后择吉日举行坐床典礼,完成活佛转世的程序。金瓶掣签制度
A.标志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理 B.促进了多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 C.有利于提高藏族人民的社会地位 D.加强了中央对西藏地区的管理
7.1863 年,李鸿章奏请创办上海同文馆,培养翻译人才。下表是上海同文馆的演进历程。这一演进
A.推动了近代企业的发展 B.揭开了西学东渐的序幕
C.突破了器物层面的认知 D.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8.1916 年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正式提出改造民族文化和国民性的问题,倡导民族自我更新。新文化运动时期,尤其是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并日益和中国相结合。据此可知,新文化运动
A.为中共成立做了干部准备 B.对中西文化的认知存在偏差
C.契合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 D.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9.1935 年 1 月遵义会议上,在检讨和总结第五次反“围剿”的经验教训时,毛泽东指出:“为什么会产生错误的军事路线?是因为错误地估计政治形势,过分夸大国民党统治的危机和革命力量的发展,忽视革命的长期性和不平衡性。”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
A.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 B.重新调整民主革命纲领
C.实行“三三制”原则 D.成功找到革命发展道路
10.1938 年 5 月,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之际,永安县成为福建省战时省会。一大批著名作家、爱国进步人士、热血青年和一些身份隐蔽的共产党员云集永安,组成一支颇具规模的文化大军。他们以笔墨为枪、以音符为刃,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活动。永安抗日救亡运动
A.有利于推动国共合作实现 B.彰显国人在团结中奋力前进
C.阻止了日军对福建的侵略 D.谱写了敌后战争的壮丽诗篇
11.2022 年中共二十大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 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据此可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A.呈现明显阶段性特征 B.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C.促进了世界和平发展 D.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独特优势
古波斯帝国国王大流士一世(前 522—前 486 年)曾从国库中拨付专款,资助埃及、犹太、希腊和埃兰等族群的宗教活动和庙宇建设。这一举措
意在强化神权政治 B.造成了财政危机
C.利于缓和民族矛盾 D.加剧了地方分裂
文艺复兴时期的威尼斯,“交易广场上的搬运工、理发店里的理发匠……都在根据自己的激情和偏见谈论政治”。受到贵族私人赞助的艺术作品多为“表现威尼斯人战争胜利”“歌颂共和国”及“宣传‘威尼斯神话’”等主题。这反映出当时的威尼斯
成为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中心 B.市民具有强烈的公共意识
C.平民政治地位得到显著提升 D.理性精神受到了广泛推崇
14.20 世纪 20 年代,苏联的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在城市范围开展,农村严重缺医少药。1929 年,卫生部颁布命令,要求村委会与集体农庄密切合作,坚决解决农业生产进步和农民生活水平落后之间的主要矛盾,此后农村医疗卫生体系迅速铺开。苏联农村医疗卫生的发展反映了
A.城乡建设不平衡依然严重 B.农民的医疗需求得以满足
C.苏联模式形成后优势彰显 D.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推进
下图为 1936 年 3 月 22 日《申报周刊》上刊登的漫画《两条被牺牲的牛》。该漫画
A.揭露了国联牺牲他国利益的真实意图 B.揭示了当时中埃两国政府的不抵抗态度 C.旨在批评法西斯国家侵略扩张的野心 D.表达了坚决抵抗法西斯侵略的坚定信心
经济全球化并不是“免费的午餐”,任何国家在这一进程中都面临着风险并要付出代价。但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处地位不同,实力不同,发达国家面临的风险和付出的代价要小于发展中国家,它们是国际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即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使它尽可能地趋利避害。材料意在说明
A.发达国家是全球化进程的唯一获利者 B.发展中国家总能在全球化中趋利避害 C.经济全球化对任何国家都是利大于弊 D.世界经济旧秩序制约全球化发展进程
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17 题 8 分,18 题 8 分,19 题 24 分,20 题 12 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 分)
材料 1979 年 3 月,四川省将广汉县列为该省第一个改革试点县,县域改革进入积极探索局部试点阶段。1984 年始,山东、江苏等 11 省区,先后确定了一批改革试点县,并制定了县级改革的方针和政策,积极进行了各类试点工作。1992 年 1 月,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把积极开展县级综合改革列为当年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2002 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壮大县域经济”,县域改革进入比学赶帮,异彩纷呈阶段。
——摘编自高焕喜《论我国县域改革 30 年的历程、特征及经验》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后我国县域改革的特点及历史意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 分)
材料一 第 12 王朝法老森乌塞特三世统治时期,为尼罗河神献祭公牛百头、绵羊千只,以祈求河水丰沛。下令开凿从尼罗河支流到法尤姆绿洲的运河,引尼罗河水入新灌溉区,使三角洲地区新增良田三千亩。在上下埃及各建立谷物仓库十二座,丰年时由官吏监督农民缴纳粮食入库,荒年则开仓救济百姓,避免饥荒引发动乱。命神庙工匠在岩壁上刻记过去百年的尼罗河水位变化数据,以此预测农时;中央官吏每三年下乡清查一次土地面积与产量,按等级向农户征收赋税,赋税多以谷物、亚麻等农产品缴纳。
——整理自古埃及第 12 王朝官方铭文汇编《巴勒莫石碑》残片材料二 埃及人是最早根据尼罗河的泛滥周期制定精确历法的民族,他们观察到尼罗河每年 6 月开始
泛滥,10 月退水,于是将一年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三十天,年末额外增加五天作为祭祀冥王奥西里斯的节
日。埃及的祭司们世代居住在神庙中,不仅主持祭祀仪式,更研习数学与几何学——每当尼罗河泛滥淹没土地边界后,祭司便用绳索测量重新划分田亩,这种计算土地面积的技艺后来经腓尼基人传入希腊。埃及的神庙不仅是神灵的居所,更是国家的经济与文化中心:神庙粮仓储存着王室赏赐的谷物,神庙学校则教授文字、历法与工程知识,神庙壁画中既有农民耕作、灌溉的场景,也记录着法老远征努比亚获取黄金、与黎凡特地区开展贸易的历程。
——摘编自希罗多德《历史》第二卷“埃及志”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早期埃及文明发展的重要依托,并简析其对社会结构的影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 分)
材料一 1918—1939 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风起云涌。这些国家多是帝国主义压迫下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社会……它们都在艰难地寻觅世俗化、现代化的出路。在这些运动中,印度国大党、墨西哥资产阶级政党等主张非暴力斗争或温和改革;印尼、越南等国的共产党则领导武装起义以追求民族独立,其不仅得到苏联道义支持,且与中国斗争互相声援;阿富汗、埃塞俄比亚等国则利用王权推动改革或独立。20 世纪 30 年代,埃塞俄比亚抗意、中国抗日战争还成为世界反法西斯的一部分。
这些运动不仅动摇了殖民者的经济控制和政治权威,还暴露了旧的世界体系的不公正性,促使国际社会重新审视殖民地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多国曾尝试建立民主制度,如埃及 1923 年宪法、墨西哥 1917 年宪法,为战后国家的政治转型奠定了基础。运动中的斗争策略也为后人所借鉴,如桑地诺的游击战模式影响了拉美革命,而甘地的非暴力思想则启发了曼德拉等后世领袖。
——摘编自何成刚主编《世界现代史》等材料二 “我是民国二十七年(1938 年)在长沙参的军,那时候武汉刚陷落,鬼子想打通粤汉路……印
象最深的是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 年底到 1942 年初),我们奉命在长沙城外‘天炉’里节节抵抗,在捞刀河边上,我们连死守一个小高地三天三夜,打光了子弹就用刺刀、石头,我亲眼看见连长抱着炸药包冲进鬼子堆里……最后增援上来,鬼子溃退了,我们连一百多号人,就剩下十几个能站着的……后来在常德(1943年底),那仗更惨!余程万师长带着我们 57 师守孤城,日本人飞机大炮炸得城里没一间好房子,粮食吃光了就啃皮带、吃老鼠……我们湖南人,硬是用血肉顶住了鬼子的进攻,……多少好兄弟都倒下了。现在想起来,恨鬼子,但也自豪,没当孬种,用刺刀也捅死过日本兵!”
——摘编自《湖南抗战老兵口述回忆录》(2005 年采访整理)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1918—1939 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特点及意义。(16 分)
根据材料二,简析抗战老兵口述的史料价值。(8 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下表所示为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汉书·古今人表》中的部分人物及相应等级。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对表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