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吉林省长春市三校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28分。1.洋务派为实现“求富”而采取的措施是( )A. 创办军事工业 B. 开办民用企业 C. 兴办新式学堂 D. 派遣留学生2.“我们仿佛看到这样一幅画面:英法手牵着手,美俄提着篮子来了,两个强盗抱着大清这棵枯树摇晃,摇落的除了果子还有枯枝败叶。”这段文字描述的战争使( )A.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开始遭到破坏 B.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C. 欧美各国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D. 清政府彻底沦为列强侵华的工具3.如果从中国近代化的角度考察鸦片战争后中国历史的发展,洋务运动可以说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 )A. 清政府中央机构的变动 B. 有限地引进了西方的科学技术C. 建立了一支近代化的海军 D. 兴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4.下列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是( )A. 《青年杂志》 B. 《国闻报》 C. 《民报》 D. 《资政新篇》5.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初二某同学准备制作一期题为《近代中国民族英雄》的墙报,并设置了相关栏目。林则徐可归入的栏目是( )A. 甲午英烈 B. 农民领袖 C. 禁毒先驱 D. 变法志士6.“在同一个理由(保护使馆)下,中国被迫撤除了大沽炮台以及从北京到海口(山海关)之间的军事据点,取而代之的是各国“酌定数处留兵驻守”。依据材料信息,与这一现象出现相关的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戊戌变法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7.“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对联歌颂的是( )A. 孙中山 B. 康有为 C. 毛泽东 D. 蒋介石8.“第六款:大清国大皇帝允定,付诸国偿款海关银四百五十兆两,此四百五十兆系照海关银两市价易为金款。”根据条款内容判定,该条款出自(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9.义和团揭帖: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利)、俄罗(斯)势萧然。据此可知,当时( )A. 清政府统治腐朽 B. 对西方文明的推崇 C. 中外矛盾的加剧 D. 民间习武之风盛行10.1915年末,袁世凯决定第二年登基。蔡锷与梁启超宣誓讨袁,一个用枪,一个用笔来捍卫共和。云南、贵州相继宣布独立。袁的两员大将段祺瑞和冯国璋均称病,婉拒就任征讨护国军的统帅。材料表明( )A. 护法运动正当其时 B. 军阀割据争抢地盘 C. 复辟帝制不得人心 D. 二次革命武装反袁11.唐德刚在《从晚清到民国》中指出,“康有为是近代中国‘现代化运动’这场‘接力赛’中,第一个‘接棒’跑‘第二段’的短跑健将”。康有为在“第二段”的主要活动是( )A. 查禁鸦片,虎门销烟 B. 力陈变法,推行维新C. 组建海军,拱卫海疆 D. 学习西方,自强求富12.下列关于孙中山先生的历史功绩,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组建兴中会,建立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B. 提出“三民主义”思想,反对袁世凯独裁统治,维护共和C. 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 促成国共第一次合作,领导北伐战争,完成民主革命任务13.文献史料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文献史料中,能为我们探讨太平天国运动提供参考的是( )A. 《天朝田亩制度》 B. 《天演论》 C. 《革命军》 D. 《敬告青年》14.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广大青年学生为追求真理、改造社会,大胆地接受新思想观念,讨论治国方案。五四运动前夕的北京,学生们三五成群,课余饭后,无不争论着国事与报纸刊物上的文章,一股新的力量正在蕴蓄。这表明新文化运动( )A. 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 B. 为五四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C. 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 D. 广泛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7分。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国殇】材料一从 1840年开始,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社会蹒跚地走入了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 中国“走入了近代”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哪些条约“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探索】材料二 19世纪后期20世纪初叶,现代科技通过各种方式从欧洲、北美向世界其他地方传播。中国受西学影响,……1862年在北京开设同文馆,聘请西人教授西文,并翻译西文书籍;……1898年批准兴办京师大学堂,开启了中国现代科学教育的大门。——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2) 材料二中“开设同文馆”“兴办京师大学堂”分别是中国近代哪两次运动中的具体措施?分别列举这两次运动的代表人物各两位。材料三在领导红军战争和根据地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通过艰难的探索,到 1930年上半年,逐步解决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人教版九上《历史与社会》(3) 写出材料三中“中国革命的道路”的具体内容,并指出中国共产党走上这条道路的开始标志。【觉醒】材料四(4)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一与图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解放】材料五我国从 19世纪40年代起,到20世纪40年代中期,共计105年时间,全世界几乎一切大中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我国,都打败过我们,除了最后一次,即抗日战争....没有一次战争不是以我国失败、签订丧权辱国条约而告终。——毛泽东(5) 甲午中日战争和1931~1945年的日本侵华战争都是日本蓄意挑起的侵华战争,前者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后者以中华民族的胜利而结束。两相比较,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6) 全国抗战爆发后,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请列举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敌后战场英勇抵抗日本侵略军的著名战役各一例。材料六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毛泽东、朱德(7)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重要军事行动是什么。这场战争的战略决战是哪三大战役?16.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西方侵略中国的屈辱史,是一部不断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同学们围绕这两个方向进行了探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完成任务。任务一【近代民族危机】(1) 一组同学对于日本侵华战争进行整理,请按照要求完成空白处内容的填写。日本侵华战争时间: ______ ——1945年。结果: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惨案:南京大屠杀影响:任务二【经济近代化】(2) 第二组同学绘制了显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折线图。形成“短暂春天”和“‘受挫’迅速萧条”的原因分别是什么?任务三【见证百年沧桑】(3) 南京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近代史上,南京曾发生过许多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以“南京 见证”为题,从下图中任选三个方面,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作文。参考答案1.B2.B3.B4.B5.C6.D7.A8.D9.C10.C11.B12.D13.A14.B15.【小题1】事件:鸦片战争。条约:《南京条约》《虎门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小题2】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代表人物:洋务派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小题3】内容: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或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标志:1927年10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小题4】历史事件: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小题5】决定性因素: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小题6】著名战役:台儿庄战役、平型关大捷。【小题7】军事行动: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16.【小题1】时间:1931。影响: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小题2】“短暂春天”原因:一战期间(1914-1918),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鼓励实业;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推动(如抵制日货)。“受挫”“迅速萧条”原因:一战结束,列强卷土重来,加紧经济侵略;国内军阀混战,政局动荡。【小题3】小论文:题目:南京见证了中国近代的沧桑巨变。论述:步入近代,1842年《南京条约》在此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创民国,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开启民主共和尝试;政权覆亡,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统治覆灭,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这三段历史浓缩了近代中国的屈辱、抗争与新生第2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