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24分。
1.人类早期文明魅力纷呈。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在印度河岸边观光,了解楔形文字,感受印度文化特色
B. 在两河流域驻足,了解种姓制度,欣赏古巴比伦城遗址
C. 沿尼罗河而行,了解象形文字,领略胡夫金字塔的壮美
D. 参观雅典博物馆,观赏汉谟拉比石柱,领略海洋文化魅力
2.阿育王是古印度孔雀王朝的国王。按种姓制度划分,阿育王应该属于哪一等级?(  )
A. 婆罗门 B. 刹帝利 C. 吠舍 D. 首陀罗
3.亚瑟夫是古代雅典的公民,世代经商,家中有妻子露西,夫妇俩还有一个6岁的儿子,另有一个买来的奴隶。某一天,召开公民大会,这一家有资格参会的人数为(  )
A. 0人 B. 1人 C. 2人 D. 3人
4.有学者认为,从印度到欧洲海上航线的重新发现,对贸易和商业的影响,是亚历山大远征最重要的结果。该观点旨在强调亚历山大远征(  )
A. 确立了世界观念 B. 加强了东西方联系 C. 扩大了罗马疆域 D. 掠夺了大量的财富
5.下列事件发生在罗马帝国时期的有(  )
①产生《十二铜表法》
②斯巴达克起义
③形成万民法和经济法
④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6.这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学名作,也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它是(  )
A. 《荷马史诗》 B. 《天方夜谭》 C. 《神曲》 D. 《奥赛罗》
7.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是(  )
A. 太阳历 B. 太阴历 C. 农历 D. 儒略历
8.这位思想家是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是希腊哲学思想的集大成者,是西方科学和哲学领域划时代的人物。该人物是(  )
A. 苏格拉底 B. 伯里克利 C. 亚里士多德 D. 德谟克利特
9.三大宗教对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有关世界三大宗教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佛教的创立者是释迦牟尼 B. 都诞生在亚洲
C. 产生的先后顺序是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D. 伊斯兰教诞生于阿拉伯半岛
10.“通过封建契约和分封仪式,如臣服礼、授职礼、领主和附庸形成依附关系。”材料体现的(  )
A.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B. 西周分封制 C. 罗马共和制 D. 雅典民主制度
11.8世纪,法兰克国王查理鼓励基督教发展,并向教会贡献“什一税”,教会势力剧增。同时,教皇为查理加冕,称查理为“罗马人的皇帝”。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  )
A. 罗马教会至高无上 B. 教权屈居王权之下 C. 王权教权相互勾结 D. 教权凌驾王权之上
12.从历史上来看,法、德、意三个国家有“共同的祖先”,该“祖先”指(  )
A. 雅利安人 B. 法兰克人 C. 阿拉伯人 D. 印第安人
13.在中世纪的西欧,庄园领主享有绝对的统治权,其他任何人(包括国王)都不能干涉庄园的内部事务。由此可见,中世纪庄园(  )
A. 经济自给自足 B. 公共秩序良好 C. 剥削压迫沉重 D. 政治独立性强
14.中世纪西欧城市居民争取城市自治斗争的方式是(  )
A. 教皇赐予 B. 国王赐予
C. 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D. 战争争夺
15.被认为欧洲中世纪“最美的花朵”的是(  )
A. 西欧城市复苏 B. 庄园的出现
C. 中国印刷术的普遍推广 D. 大学的兴起
16.中世纪欧洲大学可以主办学术讲座,控制人员编制,有权审查并发放各种证书和学位,甚至享有赋税、司法等方面的特权。这说明中世纪欧洲大学
A. 具备政府管理职能 B. 享有充分言论自由 C. 受到世俗力支配 D. 拥有较大的自治权
17.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标志性事件是(  )
A. 建立大和政权 B. 大化改新 C. 派遣遣唐使 D. 建立庄园
18.示意图能够勾勒出史实之间的关系。示意图中①处可填(  )
A. 儒家文化
B. 拜占庭文化
C. 印度文化
D. 阿拉伯文化
19.如图所示为中国古代火药、活字印刷术、指南针传播示意图,在这些发明西传欧洲的历史进程中作出巨大贡献的是(  )
A. 苏美尔人 B. 罗马人 C. 阿拉伯人 D. 日耳曼人
20.有学者认为,14 世纪到 17 世纪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两个“发现”对世界历史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
A. 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B. 把世界连为一个整体
C. 西欧大学的兴起 D. 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
21.一度控制着波罗的海、印度及美洲的全部贸易,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的是(  )
A. 葡萄牙 B. 西班牙 C. 荷兰 D. 法国
22.近代欧洲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的原因是(  )
A. 殖民扩张 B. 新航路开辟 C. 工业革命 D. 三角贸易
23.印第安人指责他把欧洲的强盗带到了美洲:欧洲人则认为他把欧洲文明传播到美洲。这一矛盾评价针对的是(  )
A. 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B. 哥伦布“发现”美洲
C.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D. 工业革命
24.所谓全球史观,简而言之就是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上,客观公平的全面看待、评价历史。如果以这种角度看待殖民扩张,应该是(  )
A. 带着血泪的进步 B. 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C. 给亚非拉造成灾难 D. 冲击欧洲封建制度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5分。
25.从14世纪开始,欧洲经历了一场社会巨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16世纪,英国、法国等西欧国家的农村,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大地主把获得的土地,出租给富裕农民或农业家,形成租地农场,租地农场主雇人进行商品化种植或养殖生产,用雇佣劳动者取代了传统的依附农民,使农场的经营具有了资本主义的性质……
——《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
(1) 15-16世纪,西欧一些国家的农村出现的新的经营方式是什么?依据材料一指出这一方式的出现使劳动者的身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经营方式具有什么性质?
材料二:作为昔日罗马帝国的中心——意大利,工商业有所发展,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兴资产阶级认为中世纪是“黑暗时代”,是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整体倒退时期,所以努力复兴古典文化。但“复兴”其实是对现实人类知识和思想的空前解放与再创造,有着积极的作用。
——摘编自郭方《看得见的世界史》
(2) 材料二中“对现实人类知识和思想的空前解放与再创造”指的是哪一运动?这一运动反映了当时的什么社会思潮?请再列举出两位这一运动的代表人物。
材料三: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欧洲西南端的)两个国家。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求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洒播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
——摘自《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
(3) 材料三中“欧洲人迈入大洋”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走在最前列”的是哪两个国家?写出两个有关这一历史事件的人物。结合所学,从世界视角分析该事件的影响。
材料四:16世纪初,欧洲的奴隶贩子用运奴船将廉价商品和枪支弹药从两欧港口出发运到西非海岸;在西非,用货物换取黑人作为奴隶,然后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在美洲,卖掉黑奴后,把得来的金银和生产原料运回欧洲。
——改编自岳麓版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4) 材料四叙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一事件对欧洲产生的影响。
材料五:近代民主制度能够在英国产生,有赖于英国传统习惯和中世纪分封制度中有丰富的妥协因素……最为关键的因素是英国的议会、教会的制约和习惯法的限制,使得国王几乎都没有演变为东方式的完全不受限制的专制君主。
——王从圣《各国民主制度的建立途径》
(5) 结合所学,写出材料五中英国“近代民主制度”的名称及其确立的标志。依据材料指出该民主制度产生的关键因素。
(6)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影响欧洲巨变的因素有哪些?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所谓的法治,实质是用法或者法令来统一制度,控制臣民,以达到治国安邦的目的。西方法治意识理念是建立在自由民主主义基础上的,强调的是维护和保障个人的权利。
——摘编自柯卫《中西方法治意识的差异及启示》
(1) 依据材料一,分别指出中西方法治传统的特点。
材料二:民主与法制的精神源远流长,并成为早期国家维护和发展社会的调整器。两河流民的集权君主、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以及来治理国家和建构理念……它使古希腊民主政治得以实现,也是罗马共和国时期的自由和帝国时代强盛的基础,随着东罗马帝国的推动,却又成为欧洲大陆法律思想的源泉……
——摘编自李小坤等《论法治的起源与现代法治国家的运行机制》
(2) 依据材料二提炼观点,并结合世界古代史的4例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字数200字左右)
(3)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法治的认识。(一点即可)
参考答案
1.C
2.B
3.B
4.B
5.B
6.A
7.D
8.C
9.C
10.A
11.C
12.B
13.D
14.C
15.D
16.D
17.B
18.B
19.C
20.D
21.C
22.B
23.B
24.A
25.【小题1】新经营方式:租地农场;劳动者身份变化:由传统依附农民变为雇佣劳动者;性质:资本主义性质。
【小题2】运动:文艺复兴运动;社会思潮:人文主义;代表人物:但丁、达 芬奇(或莎士比亚等)。
【小题3】历史事件:新航路开辟;两个国家:葡萄牙、西班牙;人物:哥伦布、麦哲伦(或达 伽马等);世界视角影响: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小题4】历史事件:三角贸易;对欧洲的影响: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
【小题5】近代民主制度名称:君主立宪制;确立标志:《权利法案》的颁布;关键因素:英国议会、教会的制约和习惯法的限制。
【小题6】经济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思想上文艺复兴的思想解放、对外新航路开辟和三角贸易的推动、政治上民主制度的建立等
26.【小题1】特点:中国法治是用法或法令来统一制度、控制臣民,以达到治国安邦的目的;西方法治意识理念是建立在自由主义基础上的。强调的是维护和保障个人的权利。
【小题2】观点:法制化是历史发展趋势。
论述: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制定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国家的第一部成文法典,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罗马帝国时期,法学家对法律进行广泛论证,万民法、经济法及众多的法律概念,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528年,东罗马帝国的皇帝查士丁尼,命人制定《查士丁尼法典》,后来,又陆续编订了3部法典,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它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综上所述,法治建设促进国家长治久安和国民民主自由,法制化是历史的发展趋势。
【小题3】认识:法治建设在全世界是相通的;东西方法制文化是可以相互交融的;西方与我国的法治建设存在一定的不同;东西方法治建设的共同作用是促进国家长治久安和国民民主自由
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