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常见的动物)期中复习(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章 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常见的动物)期中复习(含解析)

资源简介

第二章常见的动物期中复习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2025春 淳安县期中)“寒号鸟”的学名为复齿鼯鼠,为中国特有物种,它全身被毛,可滑翔飞行,每年繁殖1次,每胎通常产1~2仔。据此判断“寒号鸟”属于(  )
A.鸟类 B.哺乳类 C.两栖类 D.爬行类
2.(2025 浙江期中)海獭、海狮、海豹等海洋哺乳动物皮下普遍有厚厚的脂肪,而同水域的鱼类、爬行类却没有,这主要与它们的哪项生理特征相适应(  )
A.体温是否恒定 B.运动方式
C.营养方式 D.呼吸方式
3.(2025春 杭州期中)有关两栖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精过程不受水的限制
B.既能生活在陆地上又能生活在水中的动物属于两栖动物
C.有的两栖动物终生生活在水中
D.青蛙的抱对完成体内受精,发育过程为变态发育
4.(2025 台州模拟)2023年2月,在苕溪余杭、德清流域发现了如图所示的鲤形目鲤科鱲属的鱼类新物种一一苕溪鱲(liè)。如表所示为含苕溪鱲在内的四种生物的二歧分类检索表,则苕溪鱲是(  )
A.P B.Q C.R D.S
5.(2025春 杭州期中)不合理蛙主要生活在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其在幼体阶段时,体长特别大,甚至可超过25cm(如图),而成年后的蛙却逐渐变得越来越小,这也是不合理蛙名称的由来。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不合理蛙为卵生动物,体内受精
B.不合理蛙在成长的过程中不遵循两栖动物发育的过程
C.不合理蛙的动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D.蝗虫是不合理蛙的食物之一,其在发育过程中会经历蛹期
6.(2024秋 兰溪市校级期中)鱼类家族要举行趣味运动会。一大早,鲸鱼、鲫鱼、鳄鱼、章鱼、娃娃鱼、小丑鱼、鲨鱼、鲤鱼、甲鱼、鲈鱼便纷纷赶来。运动会组委会在赛前对报名选手进行了严格的资格审查。都不具备参赛资格的是(  )
A.鲸鱼、鳄鱼、章鱼、娃娃鱼、甲鱼
B.鲸鱼、鳄鱼、娃娃鱼、鲨鱼
C.鲸鱼、鳄鱼、章鱼、小丑鱼、甲鱼
D.鳄鱼、鲫鱼、章鱼、甲鱼
7.(2024秋 滨江区校级期中)变形虫、涡虫、海参、蝗虫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无脊椎动物,抓住特征仔细辨别它们分别属于(  )
A.软体动物、腔肠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
B.原生动物、棘皮动物、软体动物、扁形动物
C.腔肠动物、扁形动物、棘皮动物、环节动物
D.原生动物、扁形动物、棘皮动物、节肢动物
8.(2024秋 宁波校级期中)科学家发现,灯塔水母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种能“永生”的动物,原因是它发育到性成熟阶段后,又会恢复到幼虫。把它切开,甚至打碎,只要存在完整的细胞就能继续变成一只幼虫。下列关于灯塔水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灯塔水母是软体动物
B.碎片变成幼虫的过程中细胞膜起控制作用
C.灯塔水母属于刺胞动物
D.这种生物过于奇葩,对我们没有研究意义
9.(2024秋 温州校级期中)在调查了校园动物后,智慧之光小组的同学尝试用韦恩图对动物进行分类。图中B类动物是以(  )为分类依据的。
A.终生用肺呼吸
B.胎生哺乳
C.卵生
D.变温
10.(2023秋 义乌市期末)如图表示狗、猫、虎、豹四种动物的分类等级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最大的分类等级是目
B.种是生物分类的最基本单位
C.猫与豹的亲缘关系比猫与狗远
D.虎与豹的共同点比虎与猫的共同点多
11.(2024秋 婺城区期中)蛏、章鱼、海蜇、大黄鱼、梭子蟹都是常见的海洋生物。下列关于这几种动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蛏是最简单原始的动物
B.章鱼、梭子蟹都属于软体动物
C.章鱼、大黄鱼都属于鱼类
D.海蜇摄食和排残渣是同一开口
12.(2024秋 文成县校级期中)如图圆圈表示生物本身具有的特点,重合部分表示共同点,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
A.K可以表示体温恒定
B.L可以表示卵生
C.M可以表示体内有脊柱
D.N可以表示水生动物
13.(2024 湖州模拟)某兴趣小组前往动物园参观,①老虎、②蛇、③金鱼、④鹦鹉这四种动物在他们的参观路线(如图)中,它们的“出场”顺序依次是(  )
A.③→①→④→② B.③→②→④→① C.④→②→③→① D.①→②→③→④
14.(2024秋 长兴县校级期中)为宣传保护某水库的生物多样性,某兴趣小组制作了一些鱼类的物种信息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鲶形目包含的生物种类比黄颡鱼属少
B.图示鱼类中,鲢和鲤的亲缘关系最近
C.可调查鱼类繁殖周期来制定保护方案
D.生物的七个分类等级中,最小的单位是种
15.(2024秋 金华期中)以下对动物结构、生理和功能关系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鱼的体形呈梭形﹣﹣减少游泳时水的阻力
B.青蛙的皮肤裸露湿润,内含丰富血管﹣﹣便于消化吸收营养物质
C.鸟类的骨骼愈合、薄、中空﹣﹣减轻体重,便于飞翔
D.人体皮肤的皮下组织主要是脂肪﹣﹣缓冲撞击、储藏能量
二.填空题(共9小题)
16.(2024秋 杭州校级期中)鱼类家族要举行趣味运动会。一大早,①鲫鱼、②鳄鱼、③章鱼、④娃娃鱼、⑤鲤鱼、⑥甲鱼、⑦鲈鱼纷纷赶来。运动会组委会在赛前对报名选手进行了严格的审查。上述动物中不具备参赛资格的是     (填序号),判断依据之一是它们不像鱼类那样终生用     呼吸。
17.(2024秋 江北区期末)镇海棘螈(如图)是中国的特有物种,一般栖息于沿海丘陵地区山脚旁以及阴暗潮湿土质松软的泥土或石隙中。镇海棘螈分布区狭窄,文献记载50年间共计发现50尾。其种群数量比大熊猫还少。请回答:
蝾螈和青蛙一样都属于     动物;幼体和成体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幼体生活在水中,用     呼吸,而成体主要的呼吸器官是     ,兼用皮肤呼吸。
18.(2024秋 湖州期中)三星堆遗址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考古发现,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如图依次为陶蟾蜍、铜鸟、铜蛇和铜虎。图中文物涉及的动物有“蟾蜍”、“鸟”、“蛇”和“虎”,其中属于哺乳动物是     ,小科把蟾蜍和蛇划分为一类,鸟和虎划分为一类,他进行分类的依据是     。
19.(2024秋 拱墅区校级期中)如图是生活中常见的几种动物,请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动物的共同特征之一是体内     (填“有脊椎骨”或“无脊椎骨”)。
(2)上述动物中,身体辐射对称的是     ;属于环节动物的是     。(均填数字编号)
(3)蝗虫可以较好地适应陆地生活,是因为在其体表有坚韧的     ,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20.(2022秋 海曙区期末)2022年4月19日,一头抹香鲸在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一片海域附近搁浅。如图是小科绘制的5种动物的分类系统图,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分类单位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
(2)脊椎动物可分为五大类,抹香鲸属于其中的     类动物,其生殖方式为     。
(3)虎鲨、猫、虎和豹这4种动物中,呼吸器官与其它动物不同的是     ,与抹香鲸亲缘关系最远的是     。
21.(2024秋 滨江区校级期中)最近,为了保护一只迁徙候鸟的生存环境,我市相关部门紧急叫停白鹭洲公园小岛的修整工作。
这只候鸟叫紫背苇鳽(如图甲),常栖息于水塘、沼泽地等处。
(1)构成紫背苇鳽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是    。
(2)如图乙为脊椎动物的部分检索表,紫背苇鳽位于    (选填字母)。
(3)除鸟类等脊椎动物外,自然界还存在着数量巨大的无脊椎动物。下列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可多选)。
A.斑马 B.虾 C.蝴蝶 D.蛇 E.水母 F.鲸
22.(2024秋 海曙区期中)生物检索表常用来鉴定生物的种类。请利用这张简单的“脊椎动物检索表”,对下列A、B、C、D四种动物进行归类(填字母),并完成相关内容。
(1)根据检索表,属于S类的是动物C,那属于R类的是动物     。
(2)根据检索表信息,请写出3b内容     。
23.(2024秋 鹿城区校级期中)长江江豚、白鱀豚、中华鲟、扬子鳄均属于长江流域的珍稀物种。其中,中华鲟(如图甲)是中国长江中最大的鱼,故有“长江鱼王”之称。小实设计了一张检索表(如图乙)对这四种动物进行分类。
(1)鲟形目的动物数量     (选填“多于”或“少于”)鲟科的动物数量。
(2)将检索表乙1a处所对应的特征补充完整     。
(3)依据检索表乙,白鱀豚和长江江豚的共同特征有     。
24.(2024秋 桐乡市校级期中)月亮鱼(如图甲)是目前已发现的唯一“恒温”的鱼类。研究团队通过监测绘制了月亮鱼体温随水温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月亮鱼在水中胸鳍会持续快速摆动,解剖发现其胸鳍基部有发达的肌肉,全身覆盖着厚达1厘米的脂肪层。
(1)月亮鱼的生殖方式为     (选填“卵生”或“胎生”)。
(2)根据图乙判断月亮鱼为“恒温”鱼类的证据是     。
(3)在低温环境下,有利于月亮鱼保持体温相对恒定的结构有     。
第二章常见的动物期中复习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B A C D C A D C A C D
题号 12 13 14 15
答案 A B A B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分析】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被毛,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
【解答】解:寒号鸟全身被毛,每胎产仔1~2仔,胎生,所以属于哺乳动物。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分析】1、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的表面有被毛、用肺呼吸、大脑比较发达、体温恒定、牙齿分化、胎生哺乳。
2、根据体温是否恒定,把动物分为变温动物和恒温动物,在自然界中,只有鸟类和哺乳类属于恒温动物。鱼类、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它们的体温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都属于变温动物。
【解答】解:哺乳动物的体温不随环境温度改变而改变,属于恒温动物。海獭、海狮、海豹等海洋哺乳动物为了保持恒定的体温,它们的皮下普遍有厚厚的脂肪。同水域的鱼类、爬行类的体温随着环境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属于变温动物。它们不需要保持恒定的体温,它们皮下就没有厚厚的脂肪。所以海獭、海狮、海豹等海洋哺乳动物皮下普遍有厚厚的脂肪,而同水域的鱼类、爬行类却没有。导致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体温是否恒定的差别。故选项A正确。
故选:A。
3.【分析】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又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解答】解:A、两栖动物的受精过程在水中完成,A错误。
B、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不仅是两栖动物,还有一些爬行动物,如鳄鱼,B错误。
C、有的两栖动物终生生活在水中,如大鲵,C正确。
D、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又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所以青蛙的抱对完成体外受精,发育过程为变态发育,D错误。
故选:C。
4.【分析】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解答】解:苕溪鳅属于鱼类,鱼类为卵生、体温不恒定、体外受精,故对应表中的S。
故选:D。
5.【分析】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解答】解:A、雌雄蛙抱对后,将精子和卵子产在水中,体外受精,A错误。
BC、不合理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幼体和成体在外形上和内部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属于变态发育,B错误,C正确。
D、蝗虫的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经过蛹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D错误。
故选:C。
6.【分析】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
【解答】解:鲸鱼用肺呼吸,胎生、哺乳,因此属于哺乳动物;鲫鱼、小丑鱼、鲨鱼、鲤鱼、鲈鱼都生活在水中,体表覆盖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都属于鱼类;鳄鱼、甲鱼属于爬行动物;章鱼属于软体动物;娃娃鱼属于两栖动物,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
7.【分析】根据动物的体内有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无脊椎动物是身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包括腔肠动物(刺胞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线虫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
【解答】解:变形虫 是一种单细胞动物,属于 原生动物 。
涡虫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有口无肛门,属于 扁形动物 。
海参生活在海洋中,体表有棘皮,属于 棘皮动物 。
蝗虫身体分节,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属于 节肢动物 中的昆虫。
综上所述,变形虫、涡虫、海参、蝗虫分别属于 原生动物、扁形动物、棘皮动物、节肢动物 。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8.【分析】腔肠(刺胞)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例如:珊瑚、海葵、水螅、水母等。
【解答】解:AC.灯塔水母的身体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属于刺胞动物,故A错误,C正确。
B.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所以灯塔水母碎片变成幼虫的过程由细胞核控制,故B错误。
D.灯塔水母发育到性成熟阶段后,又会回复到幼虫。把它切开,甚至打碎,只要有完整的细胞,每个碎片都可以变成一只幼虫。因此,研究它有助于治疗人体病变或坏死组织,对我们有研究意义,故D错误。
故选:C。
9.【分析】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哺乳动物体表有毛,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体温恒定,胎生,哺乳。
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
鱼类生活在水中,体表常覆盖有鳞片,用鳃呼吸,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
【解答】解:A.B类动物包括蟒蛇、山羊和奶牛,它们都是终生用肺呼吸的,A符合题意。
BC.山羊、奶牛是胎生哺乳的,蟒蛇是卵生的,BC不符合题意。
D.动物界中只有鸟类和哺乳动物是恒温动物,其它动物都为变温动物。山羊、奶牛是恒温动物,蟒蛇是变温动物,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
【解答】解:AB、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图中最大的分类等级是目,AB正确。
C、猫与豹同科,猫与狗同目,科<目,因此猫与豹的亲缘关系比猫与狗的近而不是远,C错误。
D、虎与豹同属,虎与猫同科,科>属,因此虎与豹的共同点比虎与猫的共同点多,D正确。
故选:C。
11.【分析】(1)刺胞动物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外胚层和内胚层两层细胞及中间无细胞结构的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食物和食物残渣都由口进出。代表动物有:海葵、海蜇、珊瑚虫、水螅等。
(2)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有的贝壳退化,身体不分节,足的形状各具特色,如河蚌的斧足、蜗牛的腹足、乌贼的腕足等。
(3)鱼类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解答】解:A、最简单原始的动物是单细胞生物,如原生动物门的生物,蛏属于软体动物,并不是最简单原始的动物,A错误。
B、章鱼属于软体动物门,它们的身体柔软,有外套膜,具有贝壳;梭子蟹属于节肢动物甲壳纲,身体分节有附肢,B错误。
C、章鱼属于软体动物,而大黄鱼属于鱼类,C错误。
D、海蜇属于刺胞动物,刺胞动物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残渣也从口排出,D正确。
故选:D。
12.【分析】图中,重合部分表示共同点,K为章鱼和鲸鱼的共同点,M为鲸鱼与草鱼的共同点,L为章鱼和草鱼的共同点;N为章鱼、鲸鱼和草鱼的共同点。
【解答】解:A.章鱼是软体动物,为变温动物;鲸鱼是哺乳动物,为恒温动物,A错误。
B.章鱼是软体动物,草鱼是鱼类,生殖方式都是卵生的,B正确。
C.草鱼和鲸鱼的体内都有脊柱,均属于脊椎动物,C正确。
D.章鱼、鲸鱼和草鱼都生活在水中,都是水生动物,D正确。
故选:A。
13.【分析】地球上最初没有生命,生命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解答】解:题中①老虎属于哺乳动物、②蛇属于爬行动物、③金鱼属于鱼类、④鹦鹉属于鸟类,兴趣小组的参观路线如图中的“出场”顺序依次是鱼类③金鱼;爬行类②蛇;鸟类④鹦鹉;哺乳类①老虎,即③→②→④→①。因此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分析】生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包含的生物种类最多,亲缘关系越远。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包含的生物种类最少,亲缘关系越近。
【解答】解:A、生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包含的生物种类最多。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包含的生物种类最少。所以鲶形目包含的生物种类比黄颡鱼属多,A错误。
B、生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生物分类单位越大,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分类单位越小,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近。如题图中,鲢和鲤的最小共同分类单位是鲤科,故两者的亲缘关系更近,B正确。
C、保护鱼类资源主要是保护产卵期的母鱼和育肥期的幼鱼,所以可以根据鱼的繁殖周期制定保护方案,C正确。
D、生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D正确。
故选:A。
15.【分析】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每一种生物都有与环境或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解答】解:A、鱼的体形呈梭形﹣﹣减少游泳时水的阻力,正确;
B、青蛙的皮肤裸露湿润,内含丰富血管﹣﹣便于青蛙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而不是便于消化吸收营养物质,错误;
C、鸟类的骨骼愈合、薄、中空﹣﹣减轻体重,便于飞翔,正确;
D、人体皮肤的皮下组织主要是脂肪﹣﹣缓冲撞击、储藏能量,正确。
故选:B。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6.【分析】鱼类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解答】解:题干中:①鲫鱼、⑤鲤鱼和⑦鲈鱼都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鱼类;而②鳄鱼属于爬行动物,用肺呼吸;③章鱼属于软体动物,用鳃呼吸;④娃娃鱼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⑥甲鱼属于爬行动物,用肺呼吸。可见,上述动物中不具备参赛资格的是②③④⑥,判断依据之一是它们不像鱼类那样终生用鳃呼吸。
故答案为:②③④⑥;鳃
17.【分析】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变态发育成成体后,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解答】解:镇海棘螈和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两栖动物指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上生活,用肺呼吸,肺不发达,其皮肤裸露而湿润,无鳞片,毛发等皮肤衍生物,黏液腺丰富,具有辅助呼吸功能,生殖发育过程离不开水。成体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是爬行动物的特征。因此C错误。
故答案为:两栖;鳃;肺。
18.【分析】根据动物的体内有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是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根据动物的体温是否恒定,可以把动物分为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
【解答】解:哺乳动物一般胎生哺乳,体表被毛,有保温作用,体腔内有膈,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等特征,图中虎属于哺乳动物,蟾蜍属于两栖动物,蛇属于爬行动物。
体温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是恒温动物;恒温动物只有鸟类和哺乳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是变温动物;除了鸟类和哺乳动物,其它动物都为变温动物。蟾蜍和蛇是变温动物,而鸟和虎是恒温动物,因此小科把蟾蜍和蛇划分为一类,鸟和虎划分为一类,他进行分类的依据是体温是否恒定。
故答案为:虎;体温是否恒定。
19.【分析】观图可知:①涡虫扁形动物,②水螅属于刺胞动物,③蚯蚓属于环节动物,④蝗虫属于节肢动物,⑤蜗牛属于软体动物。
【解答】解:(1)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把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图中①涡虫、②水螅、③蚯蚓、④蝗虫、⑤蜗牛身体中都没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是无脊椎动物。
(2)②水螅属于刺胞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③蚯蚓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
(3)④蝗虫属于节肢动物,可以较好地适应陆地生活,是因为在其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故答案为:
(1)无脊椎骨。
(2)②;③。
(3)外骨骼。
20.【分析】生物分类单位从大小到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有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共同特征越多。因此,包含生物种类最多的分类单位是界,种是基本的分类单位。
【解答】解:(1)生物分类单位从大小到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基本的分类单位。
(2)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把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身体中无脊柱,是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的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抹香鲸胎生、哺乳,用肺呼吸属于哺乳动物。其生殖方式是胎生。
(3)虎鲨、猫、虎和豹这4种动物中,虎鲨属于鱼类,用鳃呼吸;猫、虎和豹属于哺乳类用肺呼吸。因此,呼吸器官与其它动物不同的是虎鲨。虎鲨与抹香鲸同门不同纲,猫、虎和豹与抹香鲸同纲不同目,因此与抹香鲸亲缘关系最远的是虎鲨。
故答案为:(1)种;
(2)哺乳;胎生;
(3)虎鲨;虎鲨。
21.【分析】(1)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对动物进行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
(3)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解答】解:(1)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的细胞有细胞膜,可以保护细胞,同时控制物质的进出,使之从结构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细胞内有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细胞质里有能量转换器﹣﹣线粒体,把有机物分解并释放出能量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使之从功能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因此从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的角度来看,细胞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由图可知,紫背苇鳽属于鸟类,鸟类的主要特征是:有喙无齿,身体被覆羽毛,前肢特化为翼,长骨中空,心脏四腔,用肺呼吸,有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卵生,因此如紫背苇鳽位于图乙脊椎动物的部分检索表中的W。
(3)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选项中斑马、蛇、鲸的体内都有脊柱,都属于脊椎动物;虾、蝴蝶、水母体内都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
故答案为:(1)细胞;
(2)W;
(3)BCE。
22.【分析】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鱼类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两栖类动物营水陆两栖生活,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皮肤辅助肺呼吸;哺乳动物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鸟类体表被覆羽毛,体温恒定;爬行动物体表有细鳞,在陆地上产卵,体温不恒定。
【解答】解:(1)检索表中的1a体外长有毛皮,胎生,是哺乳动物的特征,所以属于S类的是动物C家兔;
1b体外没有毛皮,卵生是两栖动物的特征,可见2是B青蛙;
2a体外长有羽毛,体温恒定,是鸟类的特征,可见R是A鹤;
3a表皮干燥,在陆地上产卵,是爬行动物的特征,可见Y是D蛇;
3b皮肤湿润,在水中产卵,是两栖动物的特征,可见4是B青蛙。
(2)根据检索表信息,3a是皮肤干燥,在陆地产卵,故3b是皮肤湿润,在水中产卵。
故答案为:
(1)A。
(2)皮肤湿润,在水中产卵。
三.解答题(共2小题)
23.【分析】1、生物分类的等级由大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
2、将特征不同的一群生物用一分为二的方法,逐步对比排列,进行分类,称为二歧分类法。
【解答】解:(1)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目大于科,因此鲟形目的动物数量多于鲟科的动物数量。
(2)1b是无四肢,因此1a处所对应的特征是有四肢。
(3)依据检索表乙可知,白鱀豚和长江江豚的共同特征有:尾鳍水平、五四肢。
故答案为:
(1)多于。
(2)有四肢。
(3)尾鳍水平、无四肢。
24.【分析】鱼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可分为头部、躯干部、尾部三个部分;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
【解答】解:(1)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由卵黄供给,这样发育过程叫卵生,胚胎发育的营养由母体供给这样的发育过程叫胎生。月亮鱼通过产卵的方式繁殖后代,属于卵生。
(2)体温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是恒温动物;根据图乙可知,环境温度变化时,月亮鱼的体温保持相对稳定;由此说明月亮鱼为“恒温”鱼类。
(3)在低温环境下,有利于月亮鱼保持体温相对恒定的结构有:月亮鱼胸鳍基部有发达的肌肉,使胸鳍会持续快速摆动,产生热量;周身覆盖着厚达1厘米的脂肪层,脂肪层具有保温作用。
故答案为:(1)卵生
(2)环境温度变化时,体温保持相对稳定
(3)胸鳍基部有发达的肌肉,全身覆盖脂肪厚达1厘米的脂肪层。
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