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名校协作体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名校协作体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河南省名校协作体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
1.我国有许多杰出的化学家,其中对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卓越贡献的化学家是
A.侯德榜 B.张青莲 C.邓稼先 D.钱学森
2.下列属于利用物质的化学性质开展劳动实践活动的是
A.用漏勺从锅中捞取小汤圆
B.用稀有气体制作霓虹灯
C.用石墨作电极材料
D.用盐酸去除水垢(主要成分碳酸钙)
3.实验安全是实验的前提。在进行物质加热的实验中,无需标注的图标是
A.热烫 B.明火
C.用电 D.洗手
A.A B.B C.C D.D
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闻试剂的气味 B.取用固体试剂
C.吸取液体试剂 D.移走蒸发皿
5.2025年4月27日,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下列能供给航天员呼吸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6.我国“祝融号”火星车测得的火星大气成分的体积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火星大气属于纯净物
B.火星大气成分中二氧化碳含量最高
C.火星大气一点用途都没有,不能成为宝贵的资源
D.可通过红磷燃烧法测定火星大气中的氮气含量
7.宏观的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汞 B.氯化钠 C.氢气 D.二氧化碳
8.一个某X分子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一个该分子中所含的质子数为
A.12 B.26 C.32 D.36
9.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观粒子,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分子、原子可以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B.原子的化学性质由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数决定
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D.题干中的“最小”指的是体积、质量最小
10.某跨学科实践活动小组组装了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并用其检测了2024年8月1日某市空气中主要污染物的含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空气质量指数(AQI)越大,空气质量状况越差 B.图中X是二氧化碳
C.当日首要污染物为臭氧 D.当日适合户外运动
11.下列物质中存在能够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观粒子的是
A.空气 B.氧化铜 C.五氧化二磷 D.水
12.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铜丝用于引燃红磷),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实验中会观察到集气瓶中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实验过程中,氧气传感器显示的结果会逐渐减小
D.该实验比课本实验更环保
13.下列物质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能够表示混合物的是
A. B. C. D.
14.某微观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时,该微观粒子一定是氯原子
B.当时,该微观粒子一定是氢原子
C.若,该微观粒子一定带负电荷
D.若,该微观粒子一定是阴离子
二、填空与简答
15.在化学实验中,常用酒精灯来加热物质,如图是酒精灯的灯焰示意图,加热时要用灯焰的 (填序号),因为该处灯焰 ,熄灭时要用 盖灭。
16.化学家波义耳偶然发现盐酸能使紫罗兰花瓣变红,于是他将紫罗兰的花瓣分别放入各种酸中进行探究。“将紫罗兰的花瓣分别放入各种酸中”这一步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 ;雨雪等自然现象证明空气中含有 。
17.玻璃仪器是实验室中最常用的一类仪器,干净的玻璃仪器能够保证实验结果准确可靠,玻璃仪器洗干净的标准是内壁附着的水既不 ,也不 。
18.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是akg,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bkg,则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该氧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 。
19.将下列描述按“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进行归类。(填序号)
①食物腐败 ②酒精易挥发 ③葡萄榨汁 ④一氧化碳有毒
(1)物理变化: ;
(2)化学变化: ;
(3)物理性质: ;
(4)化学性质: 。
20.如图A~D所示为几种微观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容易形成阴离子的微观粒子是 ;属于阳离子的是 。
21.请用微观粒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1)碘蒸气和碘液都能使淀粉变蓝。
(2)墙内开花墙外香。
22.液体试剂的取用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倾倒液体时的操作要点。
(2)量取液体时,若仰视读取凹液面的最低处示数,造成的后果是什么?
(3)吸取和滴加液体时的操作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的相应位置将试管补画完整。
23.天然气是目前家庭生活中常用的燃料,其燃烧时释放大量的热,为探究其燃烧产生的新物质,收集少量天然气燃烧产物,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已知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会变蓝)
(1)若实验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天然气燃烧产物中有什么?
(2)若天然气燃烧产物中有水分,能否将图中A、B的顺序调换,原因是什么?
三、实验题
24.如图是镁条燃烧的实验过程,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镁条燃烧时的实验现象: 。
(2)能够说明该变化是化学变化的实验现象是什么?
(3)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四、科学探究题
25.将光亮的铜片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发现铜片会变黑。为探究铜受热变黑的原因,同学们进行如下探究。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酒精灯火焰中的烟灰附着在铜片表面。
猜想二:铜片在加热时与空气中某种成分发生了化学反应。
【设计实验】
(1)将一段铜片放在敞口的试管内,隔着试管壁加热铜片,一段时间后,铜片仍然变黑。猜想 不成立。
(2)用银白色的金属铝箔将另一段铜片包裹严密,不留缝隙。然后加热铝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后打开铝箔未见铜片变黑。用铝箔将铜片包裹严密,不留缝隙的目的是 。猜想二成立。
【继续探究】
依据红磷燃烧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推测铜可能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反应。
同学们使用氧气传感器定量测定反应过程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
【得出结论】
(3)铜受热一段时间后,装置中氧气的含量不断 ,证明 。
【拓展延伸】
查阅资料:铜不与稀硫酸反应,氧化铜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铜溶液。
(4)将(3)中铜片上的黑色物质刮下,向黑色固体中滴加少量稀硫酸,观察到黑色物质溶解消失,溶液呈 色,铜片光亮如初,说明黑色物质的名称是 ,判断该黑色物质与铜不是同一种物质的依据是 。
(5)从该实验所得数据可知,空气样品中氧气含量开始时约为 %,充分反应后,氧气 (填“有”或“没有”)完全消耗,实验结束后,密闭容器中剩余气体主要是 。
参考答案
1.B
2.D
3.C
4.A
5.B
6.B
7.A
8.B
9.C
10.B
11.A
12.B
13.B
14.D
15. ① 温度最高 灯帽
16. 进行实验 水蒸气
17. 聚成水滴 成股流下
18.
19. ③ ① ② ④
20. D A C
21.(1)碘蒸气和碘液都是由碘分子构成的,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2)分子在不断运动,墙内花中的分子不断运动,扩散到墙外
22.(1)试管倾斜,试剂瓶紧挨试管口,标签向手心,瓶塞倒放
(2)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偏大
(3)
23.(1)二氧化碳/CO2
(2)不能,若调换顺序,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时会带出水蒸气,水蒸气进入 A 中,会使无水硫酸铜变蓝,无法证明天然气燃烧产物中含有水分
24.(1)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2)生成白色固体
(3)
25.(1)一
(2)充分隔绝氧气
(3) 降低 铜与氧气发生了反应
(4) 蓝 氧化铜 铜不与稀硫酸反应,而黑色物质能与稀硫酸反应
(5) 21% 没有 氮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