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多校联考2026届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多校联考2026届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多校联考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
1.2025年4月24日是第十个“中国航天日”,下列有关神舟飞船的发射属于化学研究领域的是
A.飞船所需特殊材料的研制
B.飞行控制系统的研发
C.飞行轨道的设定
D.飞船发射的时间和地点的选择
2.浓盐酸是具有强腐蚀性的液体。实验室存放浓盐酸的试剂柜,应张贴下列图标中的
A. B. C. D.
3.含“水”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汽水 B.冰水 C.雨水 D.食盐水
4.公元前5世纪,有哲学家猜想:万物是由极其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原子”构成。这属于
A.反思评价 B.提出问题 C.形成假设 D.实验验证
5.实验操作是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滴加液体 C.倾倒液体 D.闻试剂气味
6.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 ”并详细介绍了豆腐的制作方法。下列制作豆腐的过程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泡发黄豆 B.黄豆磨浆 C.过滤豆渣 D.燃柴煮浆
7.以下是四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B.②的核内质子数为17
C.③的最外层上有6个电子 D.④中X=1
8.如图为某种分子筛型家用制氧机工作时气体变化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过程中分子停止了运动
B.富氧空气中,氧气的浓度为
C.该过程中氧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D.不同气体可以使用分子筛分离的原因是分子大小不同
9.硒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严重缺硒有可能诱发皮肤疾病。已知硒原子的质子数为34,相对原子质量为79.下列有关硒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45 B.核电荷数为34
C.一个硒原子的质量为79g D.核外电子数为34
10.下列是某同学做的化学笔记,其中正确的是
A.科学家与化学成就:张青莲——定量研究空气组成
B.实验现象: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C.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稀有气体通电发出各种颜色的光——用于霓虹灯
D.实验室安全:洒出的酒精在桌面燃烧起来——立刻用水浇灭
11.下列事实与分子对应的特性不一致的是
选项 事实 分子特性
A 给篮球充气 分子间有间隔
B 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0mL 分子是有质量的
C 一滴水中有1.67×1021个水分子 分子很小
D 加热氧化汞可得到汞和氧气 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A.A B.B C.C D.D
12.某学习小组进行如图甲装置所示实验,在硬质玻璃管内加入铜粉,启动氧气传感器,点燃酒精灯,反应结束后移走酒精灯。图乙为装置中氧气含量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铜粉变黑,黑色物质是烟灰
B.实验过程中,气球先膨胀后又变瘪
C.图乙中CD段氧气含量下降的原因是铜粉加热时消耗了装置内的氧气
D.图乙中DE段可证明实验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二、填空与简答
13.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B的名称 。
(2)加热时应放置在陶土网上的仪器是 (填字母,下同)。
(3)取用固体试剂时,需用到的仪器是 。
14.空气是生命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
(1)饼干放在桌上没有密封而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 。
(2)氮气作为食品包装中的保护气是利用氮气的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
(3)我国建立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系统。下列项目不属于监测范围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PM2.5 D.二氧化氮
15.小科同学想完成“量取12mL水并加热至沸腾的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1)小科注意到实验中的安全提示之一如图A所示,她应该___________(填字母)。
A.戴好防护眼镜 B.戴好手套 C.戴好口罩 D.戴好防毒面具
(2)图B中应将量筒的量程换为___________(填字母)。
A.10 mL B.25 mL C.50 mL
(3)图C中应该用酒精灯的 (填“内”或“外”)焰进行加热。实验结束后,发现试管炸裂,请帮小科分析可能的原因 (写一点)。
16.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氦气(He)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为0.1785g/L。氦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燃、不易爆,常用于飞船或广告气球中的充入气体,还可作为焊接金属和冶炼金属时的保护气。
材料二:He-4原子中“4”为质量数(即相对原子质量),一个α粒子与一个He-4原子构成上的差别是α粒子中没有电子;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等人用一束质量远大于电子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发现:“大多数α粒子能穿过金箔,一小部分发生偏转,极少数被反弹回来。”
根据材料回答:
(1)写出氦气的一条物理性质: 。
(2)氦气可作为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原因是 。
(3)一个α粒子由2个质子和 个中子构成,则α粒子带 (填“正”或“负”)电。
17.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进行了探究。
(1)直接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吸气和呼气,目的是证明人体呼吸可以产生 。
(2)呼气时可观察到乙中澄清石灰水 。
(3)推测装置丙的作用是 。
18.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一门科学。
(1)物质的构成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a表示的是 ,c表示的是 。
(2)图2是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的微观示意图。
①氯气分子是由 (填粒子的名称,下同)构成的。
②在该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
③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三、实验题
19.某兴趣小组同学设计图1实验利用传感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过程中测得集气瓶内气体压强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请分析并作答∶
(1)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
(2)与点燃红磷后迅速伸入集气瓶中的操作相比,使用电烙铁引燃红磷的优点是 (写一点)。
(3)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的时刻对应图2中 (填“A”、“B”、“C”或“D”)点。
(4)已知集气瓶容积为V,实验前瓶内水的体积为V1,量筒中水的体积为V2.实验结束后,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为V3,则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100%(用含V、V1、V2、V3的式子表示)。
四、科学探究题
20.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分子的性质,设计了如下相关实验活动
【提出问题】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有哪些?
【查阅资料】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浓盐酸是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后得到的液体。
【做出猜想】
猜想1:温度 猜想2:浓度 猜想3:分子种类
【实验探究】
(1)请补全下表中空白。
实验 实验设计 实验现象 结论
甲 ③号试管比②号试管内酚酞溶液先变红 猜想1 (填“正确”或“不正确”)
乙 猜想2正确
丙 如图所示,a、c处分别为滴有等量等浓度的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花。 b处有白烟产生 氯化氢分子运动速率 (填“大于”或“小于”)氨气分子运动速率,它们在b点接触反应生成氯化铵,猜想3正确
【实验分析】
(2)由实验甲可得,其他条件相同时, ,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3)已知氯化氢分子质量大于氨气分子质量,对实验丙进一步分析,可知分子质量越大,分子运动速率越 (填“快”或“慢”)。
【拓展延伸】
(4)切洋葱时能闻到刺激性气味,这说明分子 。
(5)如图装置为“碘锤”,加热密封锤形玻璃泡内的碘颗粒,观察到玻璃泡内充满紫红色碘蒸气。该变化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从微观角度解释加热后碘锤中充满紫红色碘蒸气的原因: 。
参考答案
1.A
2.B
3.B
4.C
5.D
6.D
7.A
8.D
9.C
10.C
11.B
12.A
13.(1)胶头滴管
(2)D
(3)F
14.(1)水蒸气
(2) 化学 78%
(3)B
15.(1)A
(2)B
(3) 外 加热时没有对试管预热(合理即可)
16.(1)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为0.1785g/L
(2)化学性质稳定,不易燃、不易爆
(3) 2 正
17.(1)二氧化碳
(2)变浑浊
(3)装置丙连接在乙之后,呼气时,可以防止乙瓶中的石灰水因气流过强而被吹出,起到安全保护作用。
18.(1) 离子 分子
(2) 氯原子 氢原子、氯原子 氢分子/H2
19.(1)
(2)减小实验误差/减少空气污染(答案合理即可)
(3)C
(4)
20.(1) 正确 ⑦号试管比⑥号试管内的酚酞溶液先变红 小于
(2)温度越高
(3)慢
(4)在不断地运动
(5) 物理 温度升高,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分子间间隔增大,从而充满整个玻璃泡(合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