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广东卷】备战2026年中考数学真题变式阶梯训练第5~6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广东卷】备战2026年中考数学真题变式阶梯训练第5~6题

资源简介

【广东卷】备战2026年中考数学真题变式阶梯训练第5~6题
一、原题5
1.(2025·广东) 如图, 点D, E, F分别是△ABC各边上的中点,∠A=70°, 则∠EDF=(  )
A.20° B.40° C.70° D.110°
【答案】C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解析】【解答】解:∵D,E为BC,AB的中点
∴DE为三角形的中线
由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得DE∥CA
同理得DF∥AB
∵DE∥CA,DF∥AB
∴四边形AEDF为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
∴∠A=∠EDF
故答案为:C.
【分析】:可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和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及性质来求解∠EDF的度数
二、变式1基础
2. 如图, □ABCD 的对角线 AC与 BD相交于点O,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AB=BC B.AD=BC C.OA=OB D.AC⊥BD
【答案】B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AD=BC,AO=OC,BO=OD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即可求解.
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 ABCD中,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 (  )
A.∠BAD+∠ABC=180° B.
C.AB=DC D.AC⊥BD
【答案】D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A、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即AD∥BC
∴∠BAD+∠ABC=180°
与题意不符,故A错误;
B、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即∠BAC=∠BCD
与题意不符,故B错误;
C、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即AB=DC
与题意不符,故B错误;
D、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即AC=BD,所以AC和BD不一定垂直
与题意符合,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进行筛选。
4.(2025九上·长春开学考)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中,对角线交于点O,下列结论中一定成立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三、变式2巩固
5. 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AB=CD,E,F,G分别是边 BC,AC,AD 的中点.若∠EFG=130°,则∠EGF 的度数为(  )
A.20° B.25° C.30° D.35°
【答案】B
【知识点】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解析】【解答】解:∵ E,F,G分别是边 BC,AC,AD 的中点 ,
∴EF,FG是△ABC和△ACD的中位线,

∴ EF = FG,
∵ ∠EFG = 130°,
∴ ∠EGF =
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题意可得EF,FG是△ABC和△ACD的中位线,即可得到EF = FG,然后根据等边对等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性质解答即可.
6.(2025·黄岩二模)如图,的对角线相交于点,点是AB的中点,连结OE.若,则的度数为(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OA=OC,及O为AC的中点,
∵ E是AB的中点,
∴OE是△ABC的中位线,
∴OE∥BC,
∴∠AOE=∠ACB=88°;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中点的定义判定OE为三角形中位线,根据中位线定理即可得解.
7. 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 中,P 是对角线BD 的中点,E,F 分别是AB,CD 的中点,AD=BC,∠PEF=30°,则∠PFE 的度数是(  )
A.15° B.20° C.25° D.30°
【答案】D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解析】【解答】解:∵在四边形ABCD中,P是对角线BD的中点,E,F分别是AB,CD的中点,
∴FP,PE分别是△CDB与△DAB的中位线,
∴PF=BC,PE=AD,
∵AD=BC,
∴PF=PE,
故△EPF是等腰三角形.
∵∠PEF=30°,
∴∠PEF=∠PFE=30°.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中位线定理和已知,证明△EPF是等腰三角形.
四、变式3提高
8.如图,在钝角三角形ABC 中,分别以AB 和AC 为斜边向△ABC 的外侧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E 和等腰直角三角形ACF,EM平分∠AEB 交AB 于点 M,取 BC 的中点 D,AC 的中点N,连DN,DE,DF.下列结论:①.EM=DN;②S△CDN= S图边形ABDN;③DE=DF;④DE⊥DF.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答案】D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SAS;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
【解析】【解答】解:∵D是BC的中点,N是AC的中点,
∴DN是△ABC的中位线,
∴DN//AB,且.
∵三角形AB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EM平分∠AEB交AB于点M,
∴M是AB的中点.
∴.
又∵DN=AB,
∴EM=DN.
∴结论①正确;
∵DN//AB,
∴△CDN∽△ABC
∵,


∴结论②正确;
如图1,连接MD、FN,
∵D是BC中点,M是AB中点,
∴DM是△ABC的中位线.
∴DM//AC,且;
∵三角形AC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N是AC的中点,
∴.
又∵,
∴DM=FN.
∵DM//AC,DN//AB,
∴四边形AMDN是平行四边形.
∴∠AMD=∠AND.
又∵∠EMA=∠FNA=90°,
∴∠EMD=∠DNF.
在△EMD和△DNF中,
∴△EMD≌△DNF(SAS)
∴DE=DF.
∴结论③正确;
如图2,连接MD,EF,NF,
∵三角形AB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EM平分∠AEB,
∴M是AB的中点,EM⊥AB.
∴EM=MA,∠EMA=90°,∠AEM=∠EAM=45°,

∵D是BC中点,M是AB中点,
∴DM是△ABC的中位线,
∴DM//AC,且;
∵三角形AC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N是AC的中点,
∴,∠FNA=90°,∠FAN=∠AFN=45°,
又∵,
∴,
∵∠EMD=∠EMA+∠AMD=90°+∠AMD,
∠EAF=360°-∠EAM-∠FAN-∠BAC
=360°-45°-45°-(180°-∠AMD)
=90°+∠AMD,
∴∠EMD=∠EAF.
∵,∠EMD=∠EAF
∴△EMD∽△EAF
∴∠MED=∠AEF.
∵∠MED+∠AED=45°
∴∠AED+∠AEF=45°
即∠DEF=45°.
又∵DE=DF,
∴∠DFE=45°
∴∠EDF=180°-45°-45°=90°.
∴DE⊥DF.
∴结论④正确.
∴正确的结论有4个:①②③④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D是BC中点,N是AC中点N,可得DN是△ABC的中位线,判断出DN与AB的关系,然后判断出EM与AB的关系,从而分析①;
根据DN//AB,可得△CDN∽△ABC;然后根据DN与AB的关系,可得S△CDN与S△ABC的关系,由此得出S△CDN与S四边形ABDN的关系,据此判断②;
连接MD、FN,判断出DM=FN,∠EMD=∠DNF,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的方法,求证出
△EMD≌△DNF,据此即可判断③;
判断出DM与FA的关系,∠EMD=∠EAF,根据相似角形判定的方法,判断出△EMD∽△EAF,即可判断出∠MED=∠AEF,然后根据ZMED+ZAED=45°,判断出∠DEF=45°,再根据DE=DF,判断出∠DFE=45°,∠EDF=90°,即可判断④.
9.如图,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交于点, ,,是的中点,连接,.下列结论: ;平分;;.其中结论正确的序号是(  )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C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判定;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解析】【解答】解:是的中点,
.又,
.又 ,是等边三角形,
,,
, .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 ,.
平分.则①,②正确;
是的中点,是的中点,
是的中位线,,
.则③正确;
是的中点,.
是的中点,,.
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
,即.则④不正确.
所以正确的有①②③.
故答案为:C.
【分析】首先可知△CBE是等边三角形,得∠CEB=60°,再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CD=30°,可知正确,由∠BCE=∠DCE=60°,得CE平分∠DCB,故②正确;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OB是△ABC的中位线,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可对③④进行判断.
10. 如图,E,F,G,H 分别是四边形ABCD的边AB,BC,CD,DA的中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
①若 AC=BD,则四边形EFGH 为矩形;②若 AC⊥BD,则四边形EFGH 为菱形;③若四边形 EFGH 是平行四边形,则AC与BD 互相平分;④若四边形 EFGH 是正方形,则 AC 与 BD互相垂直且相等.
A.1 B.2 C.3 D.4
【答案】A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中点四边形模型
【解析】【解答】解:∵E、F分别是边AB、BC的中点,
∴EF//AC,,
同理可知,HG//AC,
∴EF//HG,EF=HG,
∴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若AC=BD,则四边形EFGH是菱形,故①说法错误;
若AC⊥BD,则四边形EFGH是矩形,故②说法错误;
若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AC与BD不一定互相垂直平分,故③说法错误;
若四边形EFGH是正方形,AC与BD互相垂直且相等,故④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得到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根据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判定定理判断即可.
五、原题6
11.(2025·广东)某校机器人编程团队参加广东省创意机器人大赛,7位评委给出的分数为95,92, 96, 94, 95, 88, 95.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分别是(  )
A.92, 94 B.95, 95 C.94, 95 D.95, 96
【答案】B
【知识点】中位数;众数
【解析】【解答】解:先将这组数据95,92,96,94,95,88,95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88,92,94,95,95,95,96 。组数据一共有7个,即数据个数为奇数,处于中间位置的数是第四个数95,所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95。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
88出现1次;92出现1次;94出现1次;95出现3次;96出现1次
因为95出现的次数最多,所以这组数据的众数是95 。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分别求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
六、变式1(基础)
12.(2024·湖南)某班的5名同学1分钟跳绳的成绩(单位:次)分别为:179,130,192,158,141.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A.130 B.158 C.160 D.192
【答案】B
【知识点】中位数
【解析】【解答】解:从小到大排序为130,141,158,179,192,最中间的数是158,
∴中位数是158,
故答案为:B.
【分析】先把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即可解答.
13.(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六章 数据的分析 质量评价)某校八年级“诗歌大会”比赛中,各班代表队得分(单位:分):9,7,8,7,9,7,6,则各代表队得分的中位数是(  )
A.9分 B.8分 C.7分 D.6分
【答案】C
【知识点】中位数
【解析】【解答】解:这组数据排列为6,7,7,7,8,9,9,
居于中间的数为7,则中位数为7,
故答案为:C.
【分析】先把数据排列后居于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是中位数,根据中位数的定义解答即可.
14.(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六章 数据的分析 章末训练)某校八(1)班6名女同学的体重(单位:kg)分别为35,36,38,40,42,42,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A.42 B.40 C.39 D.38
【答案】C
【知识点】中位数
【解析】【解答】解:由于共有6个数据,
所以中位数为第3、4个数的平均数,即中位数为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中位数的定义求解,把数据按大小排列,第3、4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
七、变式2(巩固)
15.(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六章 数据的分析 单元素养测评卷)某班24名学生参加一分钟跳绳测试,成绩(单位:次)如表:
成绩 161及以下 162 163 164 165及以上
人数 3 8 6 5 2
则本次测试成绩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
A.162,163 B.162,162 C.163,162 D.163,163
【答案】A
【知识点】中位数;众数
【解析】【解答】解:在这一组数据中162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故众数是162;
而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后,处于中间位置的那两个数的是163和163,那么由中位数的定义可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163.
故答案为:A.
【分析】找中位数要把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注意众数可以不止一个.据此求解即可.
16.(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6.2 第1课时 中位数 分层练习)小明要参加体育考试,李老师记录了小明10次立定跳远的成绩如下表:
成绩(m) 2.0 2.10 2.15 2.25 2.30
次数 1 2 2 2 3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2.19和2.15 B.2.16和2.15 C.2.19和2.20 D.2.16和2.20
【答案】C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中位数
【解析】【解答】解:平均数为: 2.19
第5个数和第6个数分别为2.15和2.25,则中位数为
故答案为:C.
【分析】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 (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把数据从大到小或者是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根据中位数的概念求解即可.
17.(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6.2 第1课时 中位数 分层练习)某同学连续一周的体温情况如表所示,则该同学这一周的体温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日期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天
体温(℃) 36.3 36.7 36.2 36.3 36.2 36.4 36.3
A.36.3和36.2 B.36.2和36.3 C.36.3和36.3 D.36.2和36.1
【答案】C
【知识点】中位数;众数
【解析】【解答】解:把表格中的数据从小到大的排序为36.2,36.2,36.3, 36.3, 36.3, 36.4, 36.7,
一周体温出现次数最多的是 共出现3次,因此众数是36.3,
处在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是 因此中位数是36.3,
故答案为:C.
【分析】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 (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把数据从大到小或者是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根据中位数、众数的意义求解即可.
八、变式3(提高)
18.(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六章 数据的分析 基础过关测试卷)em>.若一组数据1,3,x,5,8的众数为8,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  )
A.1 B.3 C.5 D.8
【答案】C
【知识点】中位数;众数
【解析】【解答】解:数据1,3,x,5,8的众数为8,所以x=8,则数据重新排列为1,3,5,8,8,所以中位数为5,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众数和中位数的概念“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 (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求解即可.
19.一组数据-10,0,11,17,17,31,若去掉数据11,下列会发生变化的是 (  )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D.离差平方和
【答案】B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中位数;众数;离差平方和
【解析】【解答】解:解析:一组数据-10,0,11,17,17,31的平均数为=11,中位数为=14,众数为17,离差平方和为(-10-11)2+(0-11)2+(11-11)2+(17-11)2+(17-11)2+(31-11)2=1 034;若去掉数据11,则平均数为=11,中位数为17,众数为17,离差平方和为(-10-11)2+(0-11)2+(17-11)2+(17-11)2+(31-11)2=1 034。所以会发生变化的是中位数。
故选:B.
【分析】根据数据的变化可以得到对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平均数及极差的变化情况.
20.若一组数据1,x,5,7有唯一众数,且中位数是6,则平均数是 (  )
A.6 B.5 C.4 D.3
【答案】B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中位数;众数
【解析】【解答】解:因为一组数据1,x,5,7有唯一众数,且中位数是6,所以x=7。所以平均数是(1+5+7+7)÷4=5。
故选:B.
【分析】根据中位数、众数、平均数的定义及公式进行计算即可求出答案.
1 / 1【广东卷】备战2026年中考数学真题变式阶梯训练第5~6题
一、原题5
1.(2025·广东) 如图, 点D, E, F分别是△ABC各边上的中点,∠A=70°, 则∠EDF=(  )
A.20° B.40° C.70° D.110°
二、变式1基础
2. 如图, □ABCD 的对角线 AC与 BD相交于点O,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AB=BC B.AD=BC C.OA=OB D.AC⊥BD
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 ABCD中,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 (  )
A.∠BAD+∠ABC=180° B.
C.AB=DC D.AC⊥BD
4.(2025九上·长春开学考)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中,对角线交于点O,下列结论中一定成立的是(  )
A. B. C. D.
三、变式2巩固
5. 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AB=CD,E,F,G分别是边 BC,AC,AD 的中点.若∠EFG=130°,则∠EGF 的度数为(  )
A.20° B.25° C.30° D.35°
6.(2025·黄岩二模)如图,的对角线相交于点,点是AB的中点,连结OE.若,则的度数为(  )
A. B. C. D.
7. 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 中,P 是对角线BD 的中点,E,F 分别是AB,CD 的中点,AD=BC,∠PEF=30°,则∠PFE 的度数是(  )
A.15° B.20° C.25° D.30°
四、变式3提高
8.如图,在钝角三角形ABC 中,分别以AB 和AC 为斜边向△ABC 的外侧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E 和等腰直角三角形ACF,EM平分∠AEB 交AB 于点 M,取 BC 的中点 D,AC 的中点N,连DN,DE,DF.下列结论:①.EM=DN;②S△CDN= S图边形ABDN;③DE=DF;④DE⊥DF.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9.如图,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交于点, ,,是的中点,连接,.下列结论: ;平分;;.其中结论正确的序号是(  )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0. 如图,E,F,G,H 分别是四边形ABCD的边AB,BC,CD,DA的中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
①若 AC=BD,则四边形EFGH 为矩形;②若 AC⊥BD,则四边形EFGH 为菱形;③若四边形 EFGH 是平行四边形,则AC与BD 互相平分;④若四边形 EFGH 是正方形,则 AC 与 BD互相垂直且相等.
A.1 B.2 C.3 D.4
五、原题6
11.(2025·广东)某校机器人编程团队参加广东省创意机器人大赛,7位评委给出的分数为95,92, 96, 94, 95, 88, 95.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分别是(  )
A.92, 94 B.95, 95 C.94, 95 D.95, 96
六、变式1(基础)
12.(2024·湖南)某班的5名同学1分钟跳绳的成绩(单位:次)分别为:179,130,192,158,141.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A.130 B.158 C.160 D.192
13.(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六章 数据的分析 质量评价)某校八年级“诗歌大会”比赛中,各班代表队得分(单位:分):9,7,8,7,9,7,6,则各代表队得分的中位数是(  )
A.9分 B.8分 C.7分 D.6分
14.(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六章 数据的分析 章末训练)某校八(1)班6名女同学的体重(单位:kg)分别为35,36,38,40,42,42,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A.42 B.40 C.39 D.38
七、变式2(巩固)
15.(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六章 数据的分析 单元素养测评卷)某班24名学生参加一分钟跳绳测试,成绩(单位:次)如表:
成绩 161及以下 162 163 164 165及以上
人数 3 8 6 5 2
则本次测试成绩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
A.162,163 B.162,162 C.163,162 D.163,163
16.(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6.2 第1课时 中位数 分层练习)小明要参加体育考试,李老师记录了小明10次立定跳远的成绩如下表:
成绩(m) 2.0 2.10 2.15 2.25 2.30
次数 1 2 2 2 3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2.19和2.15 B.2.16和2.15 C.2.19和2.20 D.2.16和2.20
17.(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6.2 第1课时 中位数 分层练习)某同学连续一周的体温情况如表所示,则该同学这一周的体温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日期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天
体温(℃) 36.3 36.7 36.2 36.3 36.2 36.4 36.3
A.36.3和36.2 B.36.2和36.3 C.36.3和36.3 D.36.2和36.1
八、变式3(提高)
18.(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六章 数据的分析 基础过关测试卷)em>.若一组数据1,3,x,5,8的众数为8,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  )
A.1 B.3 C.5 D.8
19.一组数据-10,0,11,17,17,31,若去掉数据11,下列会发生变化的是 (  )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D.离差平方和
20.若一组数据1,x,5,7有唯一众数,且中位数是6,则平均数是 (  )
A.6 B.5 C.4 D.3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解析】【解答】解:∵D,E为BC,AB的中点
∴DE为三角形的中线
由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得DE∥CA
同理得DF∥AB
∵DE∥CA,DF∥AB
∴四边形AEDF为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
∴∠A=∠EDF
故答案为:C.
【分析】:可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和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及性质来求解∠EDF的度数
2.【答案】B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AD=BC,AO=OC,BO=OD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即可求解.
3.【答案】D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A、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即AD∥BC
∴∠BAD+∠ABC=180°
与题意不符,故A错误;
B、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即∠BAC=∠BCD
与题意不符,故B错误;
C、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即AB=DC
与题意不符,故B错误;
D、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即AC=BD,所以AC和BD不一定垂直
与题意符合,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进行筛选。
4.【答案】B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5.【答案】B
【知识点】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解析】【解答】解:∵ E,F,G分别是边 BC,AC,AD 的中点 ,
∴EF,FG是△ABC和△ACD的中位线,

∴ EF = FG,
∵ ∠EFG = 130°,
∴ ∠EGF =
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题意可得EF,FG是△ABC和△ACD的中位线,即可得到EF = FG,然后根据等边对等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性质解答即可.
6.【答案】A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OA=OC,及O为AC的中点,
∵ E是AB的中点,
∴OE是△ABC的中位线,
∴OE∥BC,
∴∠AOE=∠ACB=88°;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中点的定义判定OE为三角形中位线,根据中位线定理即可得解.
7.【答案】D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解析】【解答】解:∵在四边形ABCD中,P是对角线BD的中点,E,F分别是AB,CD的中点,
∴FP,PE分别是△CDB与△DAB的中位线,
∴PF=BC,PE=AD,
∵AD=BC,
∴PF=PE,
故△EPF是等腰三角形.
∵∠PEF=30°,
∴∠PEF=∠PFE=30°.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中位线定理和已知,证明△EPF是等腰三角形.
8.【答案】D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SAS;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
【解析】【解答】解:∵D是BC的中点,N是AC的中点,
∴DN是△ABC的中位线,
∴DN//AB,且.
∵三角形AB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EM平分∠AEB交AB于点M,
∴M是AB的中点.
∴.
又∵DN=AB,
∴EM=DN.
∴结论①正确;
∵DN//AB,
∴△CDN∽△ABC
∵,


∴结论②正确;
如图1,连接MD、FN,
∵D是BC中点,M是AB中点,
∴DM是△ABC的中位线.
∴DM//AC,且;
∵三角形AC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N是AC的中点,
∴.
又∵,
∴DM=FN.
∵DM//AC,DN//AB,
∴四边形AMDN是平行四边形.
∴∠AMD=∠AND.
又∵∠EMA=∠FNA=90°,
∴∠EMD=∠DNF.
在△EMD和△DNF中,
∴△EMD≌△DNF(SAS)
∴DE=DF.
∴结论③正确;
如图2,连接MD,EF,NF,
∵三角形AB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EM平分∠AEB,
∴M是AB的中点,EM⊥AB.
∴EM=MA,∠EMA=90°,∠AEM=∠EAM=45°,

∵D是BC中点,M是AB中点,
∴DM是△ABC的中位线,
∴DM//AC,且;
∵三角形AC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N是AC的中点,
∴,∠FNA=90°,∠FAN=∠AFN=45°,
又∵,
∴,
∵∠EMD=∠EMA+∠AMD=90°+∠AMD,
∠EAF=360°-∠EAM-∠FAN-∠BAC
=360°-45°-45°-(180°-∠AMD)
=90°+∠AMD,
∴∠EMD=∠EAF.
∵,∠EMD=∠EAF
∴△EMD∽△EAF
∴∠MED=∠AEF.
∵∠MED+∠AED=45°
∴∠AED+∠AEF=45°
即∠DEF=45°.
又∵DE=DF,
∴∠DFE=45°
∴∠EDF=180°-45°-45°=90°.
∴DE⊥DF.
∴结论④正确.
∴正确的结论有4个:①②③④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D是BC中点,N是AC中点N,可得DN是△ABC的中位线,判断出DN与AB的关系,然后判断出EM与AB的关系,从而分析①;
根据DN//AB,可得△CDN∽△ABC;然后根据DN与AB的关系,可得S△CDN与S△ABC的关系,由此得出S△CDN与S四边形ABDN的关系,据此判断②;
连接MD、FN,判断出DM=FN,∠EMD=∠DNF,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的方法,求证出
△EMD≌△DNF,据此即可判断③;
判断出DM与FA的关系,∠EMD=∠EAF,根据相似角形判定的方法,判断出△EMD∽△EAF,即可判断出∠MED=∠AEF,然后根据ZMED+ZAED=45°,判断出∠DEF=45°,再根据DE=DF,判断出∠DFE=45°,∠EDF=90°,即可判断④.
9.【答案】C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判定;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解析】【解答】解:是的中点,
.又,
.又 ,是等边三角形,
,,
, .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 ,.
平分.则①,②正确;
是的中点,是的中点,
是的中位线,,
.则③正确;
是的中点,.
是的中点,,.
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
,即.则④不正确.
所以正确的有①②③.
故答案为:C.
【分析】首先可知△CBE是等边三角形,得∠CEB=60°,再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CD=30°,可知正确,由∠BCE=∠DCE=60°,得CE平分∠DCB,故②正确;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OB是△ABC的中位线,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可对③④进行判断.
10.【答案】A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中点四边形模型
【解析】【解答】解:∵E、F分别是边AB、BC的中点,
∴EF//AC,,
同理可知,HG//AC,
∴EF//HG,EF=HG,
∴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若AC=BD,则四边形EFGH是菱形,故①说法错误;
若AC⊥BD,则四边形EFGH是矩形,故②说法错误;
若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AC与BD不一定互相垂直平分,故③说法错误;
若四边形EFGH是正方形,AC与BD互相垂直且相等,故④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得到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根据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判定定理判断即可.
11.【答案】B
【知识点】中位数;众数
【解析】【解答】解:先将这组数据95,92,96,94,95,88,95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88,92,94,95,95,95,96 。组数据一共有7个,即数据个数为奇数,处于中间位置的数是第四个数95,所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95。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
88出现1次;92出现1次;94出现1次;95出现3次;96出现1次
因为95出现的次数最多,所以这组数据的众数是95 。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分别求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
12.【答案】B
【知识点】中位数
【解析】【解答】解:从小到大排序为130,141,158,179,192,最中间的数是158,
∴中位数是158,
故答案为:B.
【分析】先把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即可解答.
13.【答案】C
【知识点】中位数
【解析】【解答】解:这组数据排列为6,7,7,7,8,9,9,
居于中间的数为7,则中位数为7,
故答案为:C.
【分析】先把数据排列后居于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是中位数,根据中位数的定义解答即可.
14.【答案】C
【知识点】中位数
【解析】【解答】解:由于共有6个数据,
所以中位数为第3、4个数的平均数,即中位数为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中位数的定义求解,把数据按大小排列,第3、4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
15.【答案】A
【知识点】中位数;众数
【解析】【解答】解:在这一组数据中162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故众数是162;
而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后,处于中间位置的那两个数的是163和163,那么由中位数的定义可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163.
故答案为:A.
【分析】找中位数要把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注意众数可以不止一个.据此求解即可.
16.【答案】C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中位数
【解析】【解答】解:平均数为: 2.19
第5个数和第6个数分别为2.15和2.25,则中位数为
故答案为:C.
【分析】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 (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把数据从大到小或者是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根据中位数的概念求解即可.
17.【答案】C
【知识点】中位数;众数
【解析】【解答】解:把表格中的数据从小到大的排序为36.2,36.2,36.3, 36.3, 36.3, 36.4, 36.7,
一周体温出现次数最多的是 共出现3次,因此众数是36.3,
处在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是 因此中位数是36.3,
故答案为:C.
【分析】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 (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把数据从大到小或者是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根据中位数、众数的意义求解即可.
18.【答案】C
【知识点】中位数;众数
【解析】【解答】解:数据1,3,x,5,8的众数为8,所以x=8,则数据重新排列为1,3,5,8,8,所以中位数为5,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众数和中位数的概念“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 (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求解即可.
19.【答案】B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中位数;众数;离差平方和
【解析】【解答】解:解析:一组数据-10,0,11,17,17,31的平均数为=11,中位数为=14,众数为17,离差平方和为(-10-11)2+(0-11)2+(11-11)2+(17-11)2+(17-11)2+(31-11)2=1 034;若去掉数据11,则平均数为=11,中位数为17,众数为17,离差平方和为(-10-11)2+(0-11)2+(17-11)2+(17-11)2+(31-11)2=1 034。所以会发生变化的是中位数。
故选:B.
【分析】根据数据的变化可以得到对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平均数及极差的变化情况.
20.【答案】B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中位数;众数
【解析】【解答】解:因为一组数据1,x,5,7有唯一众数,且中位数是6,所以x=7。所以平均数是(1+5+7+7)÷4=5。
故选:B.
【分析】根据中位数、众数、平均数的定义及公式进行计算即可求出答案.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