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0张PPT)习题 7.2北师大版 八年级上册知识技能1.找出本书第六章中的所有定义,并标注出来.2.下列语句中哪些是命题?(1)动物都需要水. (2)猴子是动物的一种.(3)玫瑰花是动物. (4)美丽的天空.(5)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6)负数都小于零.(7)你的作业做完了吗 (8)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9)过直线 l 外一点作 l 的平行线.(10)如果 a=b,a=c,那么b=c.√【选自教材P188 习题7.2 第1题】【选自教材P188 习题7.2 第2题】√√√√√√3. 下列命题的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1)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2)如果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3)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4)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4.请你完成定理“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的证明.5.请你完成定理“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的证明.【选自教材P189 习题7.2 第3题】数学理解条件结论条件结论条件结论条件结论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1)已知:∠B和∠C是∠A的补角,求证:∠B=∠C.证明:∵∠B和∠C是∠A的补角,∴∠B=180°-∠A,∠C=180°-∠A,∴∠B=∠C(等量代换),∴同角的补角相等.(2)已知:∠A=∠B,∠C和∠D分别是∠A、∠B的补角,求证:∠C=∠D.证明:∵∠C和∠D分别是∠A、∠B的补角,∴∠C=180°-∠A,∠D=180°-∠B,∵∠A=∠B(已知),∴∠C=∠D(等量代换),∴等角的补角相等.(3)已知:∠B和∠C是∠A的余角,求证:∠B=∠C.证明:∵∠B和∠C是∠A的余角,∴∠B=90°-∠A,∠C=90°-∠A,∴∠B=∠C(等量代换),∴同角的余角相等.(4)已知:∠A=∠B,∠C和∠D分别是∠A、∠B的余角,求证:∠C=∠D.证明:∵∠C和∠D分别是∠A、∠B的余角,∴∠C=90°-∠A,∠D=90°-∠B,∵∠A=∠B(已知),∴∠C=∠D(等量代换),∴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问题解决6. 某地有 A,B,C 三个文化景点,由于三个景点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去了景点 A 的游客都会继续去景点 B 游览,去了景点 B 的游客也会继续去景点 C 游览.(1)如果小明去了景点 C,那么他一定去了景点 A 吗?(2)如果小明没去景点 C,那么他一定没去景点 A 吗?【选自教材P189 习题7.2 第6题】不一定不一定问题解决6. 某地有 A,B,C 三个文化景点,由于三个景点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去了景点 A 的游客都会继续去景点 B 游览,去了景点 B 的游客也会继续去景点 C 游览.(3)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还可以得到哪些结论?解:旅客可能只去了景点 C 游览,也可能去了景点 B,C 游览,也可能去了三个景点游览.【选自教材P189 习题7.2 第6题】联系拓广7. 收集欧几里得和《原本》的有关资料,并在班级内分享。8. 现实生活中的交流、游戏等活动,也得选定一些大家认可的结论、规则作为出发点,这不正是《原本》的思想吗?!试找出几个这样的生活实例,与同伴进行交流.【选自教材P189 习题7.2 第6、7题】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课后作业1. 从课后习题中选取;2.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习题.(共7张PPT)习题 7.1北师大版 八年级上册知识技能1. 八(1)班有 39 名同学,他们每人将自己的学号作为 n的取值(n=1,2,3,···,39)代入式子 n +n+41,结果发现式子 n +n+41 的值都是质数,于是他们猜想:对于所有的自然数,式子 n +n+41 的值都是质数. 你认为这个猜想正确吗?解:不正确. 当 n=40 时,n2+n+41 = 1600+40+41=1681=41×41.所以这个猜想不正确.【选自教材P181 习题7.1 第1题】2. 观察下列各式:1=1 -02,3=2 -1,5=3 -2 ,7=4 -3 ,······你能否得到结论“所有奇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自然数的平方差”?所有偶数呢?请说明理由.【选自教材P182 习题7.1 第2题】解:可以得到“所有奇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自然数的平方差”.对于偶数,则不一定能表示成两个自然数的平方差,如 10 就不能写成两个自然数的平方差.3. 如图,AB∥DE,BC∥EF,你能判断 ∠ABC 与 ∠DEF的大小关系吗?小颖据此得出结论: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你认为她的判断正确吗?解:∠ABC =∠DEF. 小颖的想法不全面. 当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时,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选自教材P182 习题7.1 第3题】问题解决4. 归纳是数学发现的重要方法,但仅仅由几种特殊情况归纳出来的结论并不可靠. 请你查阅资料,了解数学史上有关这方面的一些事例,并在班级内分享.【选自教材P181 习题7.1 第4题】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课后作业1. 从课后习题中选取;2.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习题.(共14张PPT)习题 7.3北师大版 八年级上册知识技能1. 下列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1)如图,∵∠1=∠2,∴ l1∥l2;【选自教材P194 习题7.3 第1题】(2)如图,∵∠4+∠5=180°,∴ l3∥l4;解:(1)正确.因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不正确.因为∠4与∠5不是l3,l4的同旁内角.知识技能1. 下列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3)如图,∵∠2=∠4,∴ l3∥l4;【选自教材P194 习题7.3 第1题】(4)如图,∵∠3+∠6=180°,∴ l1∥l2.(3)正确.因为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4)不正确.因为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2. 已知:如图,点 D,E 分别在 AB 和 AC 上,CD 平分∠ACB,∠DCB = 40°,∠AED=80°.求证:DE∥BC.【选自教材P195 习题7.3 第2题】数学理解证明:∵CD平分∠ACB,∠DCB=40°(已知),∴∠ACB=2∠DCB=80°(角平分线的定义).又∵∠AED=80°(已知),∴∠ACB=∠AED(等量代换),∴DE∥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 已知: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且∠1+∠2=180°.求证:a∥b.你有几种证明方法?【选自教材P195 习题7.3 第3题】证法1:如图,∠1+∠3=180°(平角的定义).又∵ ∠1+∠2=180°(已知),∴∠2=∠3(等量代换).∴a//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3. 已知: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且∠1+∠2=180°.求证:a∥b.你有几种证明方法?【选自教材P195 习题7.3 第3题】证法2:如图,∠2+∠4=180°(平角的定义).又∵∠1+∠2=180°(已知),∴∠1=∠4(等量代换).∴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43. 已知: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且∠1+∠2=180°.求证:a∥b.你有几种证明方法?【选自教材P195 习题7.3 第3题】证法3:如图,∠1=∠5(对顶角相等).又∵∠1+∠2=180°(已知),∴∠5+∠2=180°(等量代换).∴a∥b(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54. 如图,木工师傅经常用一把直角尺画出两条平行的直线a和b. 你知道这样做的道理吗?【选自教材P195 习题7.3 第4题】解:这是因为直角尺在移动时产生了两个直角,它们相等,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所以a∥b.5. 已知:如图,AD∥BC,∠ABD=∠D。求证:BD平分∠ABC。【选自教材P196 习题7.3 第5题】证明:AD∥BC(已知),∴∠D=∠DB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又∵∠ABD=∠D(已知),∴∠ABD=∠DBC(等量代换).∴BD平分∠ABC(角平分线的定义).6. 已知:如图,AB∥DC,AD∥BC.求证:∠A=∠C,∠B=∠D.【选自教材P196 习题7.3 第6题】证明:AB∥DC,AD∥BC,∴∠A+∠D=180°,∠D+∠C=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A=∠C(等量代换).同理可证∠B=∠D.问题解决7. 如图,一条直线分别与直线BE、直线CE、直线BF、直线CF相交于点A,G,H,D,且∠1=∠2,∠B=∠C.(1)找出图中相互平行的线.(2)证明:∠A=∠D.【选自教材P796 习题7.3 第7题】(1)解:CE∥BF,AB∥CD.(2)证明:由(1)知AB∥CD,∴∠A=∠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8.太阳灶、卫星信号接收器、探照灯以及其他很多灯具都与抛物线有关. 如图,从点 O 照射到抛物线上的光线OB,OC等反射以后沿着与POQ平行的方向射出. 如果∠BOP=45°,∠QOC=88°,那么∠ABO和∠DCO各是多少度?【选自教材P196 习题7.3 第8题】解:由题意知AB∥PQ,CD∥PQ.∴∠ABO=∠BOP=45°,∠DCO+∠QOC=180°.又∵∠QOC=88°,∴∠DCO=92°.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课后作业1. 从课后习题中选取;2.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习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习题7.1.pptx 习题7.2.pptx 习题7.3.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