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高三年级10月考试历史试卷考试时间:2025年10月17日10:30-11:45时长: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春秋时期,卫国国君卫献公暴虐无道,被国人赶了出来。著名的晋国盲人乐圣师旷对此评论道:“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一人肆于民上,以从其淫而弃天地之性?”对此解释合理的是①师旷具有民本思想②原始民主传统仍存在③社会崇信天命唯君④等级分封制已经瓦解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汉代举荐孝廉,初期无年龄限制,也无须考试。东汉顺帝年间(115~144年),始准奏“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同时规定,被举荐者须经过考试,能“通章句笺奏”,才能应选任官。这一变化A.推动了科举制萌芽B.提升了人才选拔质量C.促进了儒学正统化D.根除了地方豪强势力高三10月考试历史试卷第1页共8页3.下表是有关龙门石窟的史料摘录。内容出处景明初,世宗(孝文帝之子)诏大长秋卿白整,准代京(平城)灵岩寺石窟,于洛南伊阙山为高祖(孝文帝)、文昭皇《魏书·释老志》太后营石窟二所。大代太和七年…新城县功曹孙秋生、刘起祖二百人等,敬龙门石窟古阳洞北魏碑刻造石像一区。愿国祚永隆,三宝弥显。《孙秋生造像记》大魏太和廿二年,比丘慧成为亡父洛州刺史造弥勒像一区。龙门石窟古阳洞北魏题记由此可推知,当时龙门石窟的开凿A.标志着佛教中国化完成B.折射了文化存续的复杂性C.具有社会文化整合功能D.彰显了孝文帝改革的决心4.唐代江南农业生产中的整地环节,亩均人力投入自汉代20人日锐减至8人日(1人日为1个丁男完成1整天标准农业劳动的工作量)。江南水稻亩产从天宝初年1.2石增至晚唐1.8石,而畜力成本减半。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A.安史之乱导致人口南迁B.经济重心开始南移C.稻麦复种制度逐渐普及D.曲辕犁的推广运用5.《金史》载:“猛安谋克杂厕汉地,听与契丹、汉人婚姻以相固结。”《西夏书事》记录:元昊命令蕃汉官员统一戴汉冠、行汉礼,而蕃官发式“仍循羌俗”。《元朝史》写道:“色目官吏通汉法,蒙古贵族习儒经,汉人工匠入漠北,回回商贾遍州县。”以上材料最适合的研究主题是A.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B.中华民族多元一体C.民族交融与文化互动D.社会婚俗礼仪秩序6.宋末元初追忆临安往事的《武林旧事》记载:元夕“终夕天街鼓吹不绝。都民士女,罗绮如云,盖无夕不然也。“天街茶肆,渐已罗列灯球等求售,谓之灯市。“有幽坊静巷好事之家,多设五色琉璃泡灯,更自雅洁,靓妆笑语,望之如神仙。”这说明南宋临安A.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B.政府弱化社会控制C.城市经济文化开放包容D.工艺技术高度发达高三10月考试历史试卷第2页共8页2025年高三年级10月联考历史评分细则一、选择题234689101112131415B二、非选择题16.【参考答案】(1)表现:①黄道婆改良搅车、弹弓、三锭纺车等生产工具:(学生一般可以回答到“棉纺织工具改良、技术创新”等,可得分)②改造黎族纺车适配长江流域本地化生产,实现技术本土化;)(学生一般可以回答到“工具适应了当地需要:改造工具,因地制宜等,可得分)③社会分工更加专业化:④工具改良降低对强壮劳动力的依赖,生产群体扩大,促进劳动力解放;(学生一般可以回答到“参与棉纺织业的人数增多等,可酌情给分)⑤三锭纺车提升生产效率。(6分,每点2分,任答3点即可。答案需紧扣“棉纺织业突破”,不可只答社会影响。)(2)社会基础:棉布因其优势已成平民刚需,市场需求旺盛;家庭经济转型为“男稻女棉”,妇女成为从事专业化生产的劳动力:土地利用效率大幅提升。(4分,每点2分,任答2点即可。若答“宋元技术革新奠定高效生产基础”与上一小题有重复,得1分。若答一条鞭法、摊丁入亩等赋税改革,因材料显示强制植棉政策是在明初,而时间错误,不得分。)社会影响:重塑了家庭经济结构,促进了市镇经济区域化、专业化发展,推动了商品经济繁荣:提升了女性经济地位,带动了市民阶层兴起;促进茶馆、书场等消费场所兴盛,改变了社会观念与消费文化: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满分5分,每点2分,答出3点得5分。)高三10月考试历史评分细则第1页共6页17.【参考答案】(1)背景: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主权大量丧失,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清廷推行洋务新政以自救的需用。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全球扩张,中外联系加强。鸦片战争后,传统外交不断受到强烈冲击(或传统外交体制的弊端,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6分,每点2分,任答3点即可。)(2)差异:理念上,总理衙门半殖民地色彩浓厚,未摆脱“夷夏观念”束缚:外交部强调民族国家主权平等,民族民主革命色彩鲜明。实践上,总理衙门多在不平等条约框架内被动应对列强要求:外交部主动开展对外交往,试图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积极维护国家主权。(4分,每个要素1分)启示:国家主权独立完整是实现平等外交的基石:外交理念至关重要,思想解放推动外交发展:综合国力是在国际舞台上赢得尊重和话语权的坚强后盾。(4分,任答2点即可,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注意评分标准为每个要素1分。学生如果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都可给分。)18.【参考答案】(1)文化内涵:是理性与智慧的象征:是追求学识与内省精神的体现:是启蒙思想战胜愚昧的具象化符号;是知识分子的身份标识。(6分,每点2分,任答3点即可。)(第3点“是启蒙思想战胜愚昧的具象化符号”,学生一般只能引用原文回答“是光明战胜黑暗的具象化符号”,可给1分。其他言之成理也可得分。满分答案一例:人文主义复兴的产物:眼镜象征勤奋理性:思想解放的象征:“光明”战胜“黑暗”的产物:自然科学革命的产物:眼镜用来提高视力,探索科学奥秘,蕴含科学精神。如果只答“文艺复兴产物”或“思想解放象征”只给1分,因为这只是分类项。关键是分类项后面的内容(概括材料的内容),后面的如果是都答到了,即使没有分类项,也可以得两分)(2)时代特征:①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深入发展,社会生产生活发生巨变:②大众消费社会兴起,工业品日益嵌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③工业社会追求效率、标准化和精确性的价值观盛行,甚至延伸到对人体机能的要求:④工人阶级和中间阶层兴起(或者工人和普通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结构发生巨变。(任答1点2分,4点8分)⑤近代社会趋于平等化”的时代背景(可酌情给1分)高三10月考试历史评分细则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扫描件_2025年高三年级10月考试.pdf 高三10月历史评分细则定稿.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