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12.珍惜水资源一、教学核心素养目标1.科学观念:知道水资源是宝贵的、具有有限性,了解生活及生产中水资源的重要作用;认识到缺水的原因(自然+人为)以及常见的节水、治水办法(如海绵城市、中水利用、家庭节水小技巧等)背后的科学原理(如海绵城市的储水渗水原理、中水利用的废水处理重复利用原理)。2.科学思维:能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用水、缺水现象,分析出造成用水紧张的各类原因,建立“现象—原因”的关联思维;能对比不同节水方法(家庭小技巧、海绵城市、中水利用等)的差异,推理出不同节水方法适用的场景和各自的优势。3.探究实践:能参与“模拟节水小实验”(如教材中提到的相关实验),在实验中观察、记录不同方式下的水资源留存/利用情况;能在生活中调查自家的用水情况,设计并实践家庭节水方案,同时记录方案实施后的节水效果。4.态度责任:树立珍惜水资源的意识,形成节约、合理用水的生活观念;养成在生活中主动践行节水行为的习惯,同时愿意向身边人宣传节水知识和节水办法,承担起节水护水的责任。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实验对比,理解自来水与污水的区别,知道可利用淡水资源占地球总水量的比例极少;掌握家庭常见的节水方法,树立珍惜水资源的意识。2.教学难点:理解实验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如肥皂水对比、蒸发残留等),并将实验结论与“珍惜水资源”的主题建立联系;能结合生活实际,设计出切实可行的家庭节水方案,并主动践行节水行为。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课件(包含地球水资源分布、水污染图片、节水小视频)、自来水、污水(模拟:自来水加泥沙/墨水)、透明杯子、纸巾、墨水、肥皂水、蒸发皿、酒精灯、三脚架、沙子、水盆。2.学生准备:每组1套实验材料(透明杯2个、纸巾、墨水、肥皂水、小勺子)、家庭用水观察记录表(提前布置记录1天家庭不同场合用水情况)。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5分钟)1.教师播放“干旱地区缺水”“水污染严重”的图片和短视频,提问:“同学们,看完这些画面,你们有什么感受?我们每天用水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水其实很宝贵呢?”2.引导学生自由发言,引出课题——《珍惜水资源》,并板书课题,激发学生探究水资源的兴趣。(二)实验探究,感知特点(15分钟)1.实验一:比较自来水和污水(10分钟)动手操作:教师带领学生分组实验,按照“滴纸巾→滴墨水→滴肥皂水”的步骤操作,观察并记录现象:①滴纸巾:将自来水和污水分别滴在纸巾上,观察纸巾干后污渍残留情况;②滴墨水:向两种水中各滴1滴墨水,搅拌后观察颜色扩散和浑浊程度;③滴肥皂水:向两种水中各滴3滴肥皂水,摇晃后观察泡沫多少。交流分享:每组选代表描述实验现象,教师总结:自来水杂质少、清澈,泡沫多;污水杂质多、浑浊,泡沫少,让学生理解“污水难以直接利用”的特点。2.实验二:观察可利用淡水的量(5分钟)模拟演示:教师在水盆中装沙子(代表地球总水量),向沙子中加水(代表地球上的水),搅拌后慢慢倒出大部分水(代表海水、深层地下水等不可直接利用的水),引导学生观察:“剩下的少量水就是可利用的淡水,大家看看,它占比多不多?”小结: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直观感知“可利用淡水资源极少”,加深对水资源稀缺的认识。(三)结合生活,学习节水(12分钟)1.分享交流:让学生拿出提前记录的“家庭用水观察记录表”,分组讨论:“我们家在厨房、卫生间、阳台用水时,有哪些浪费水的情况?”2.方法学习:教师结合学生分享,讲解家庭常见节水方法:厨房:洗菜水收集浇花、刷碗用盆接水不用流水冲;卫生间:洗澡接冷水冲厕所、马桶放装满水的瓶子减少冲水量;阳台:浇花用废水、清洁地面用抹布擦而非水管冲。3.语言表达训练:让学生用“我家可以这样节水:……”的句式,说说自己的家庭节水计划,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四)总结升华,落实行动(8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实验和学习内容,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水很宝贵,那我们除了家庭节水,还能做什么?”2.学生自由发言(如提醒家人节水、不污染水源等),教师强调:珍惜水资源不仅是知识,更是责任,要从身边小事做起,做“节水小卫士”。3.布置作业:和家人一起制定“家庭节水公约”,并坚持践行,下节课分享践行成果。五、板书设计3.12 珍惜水资源一、水的特点1.自来水:清澈、杂质少、泡沫多2.污水:浑浊、杂质多、泡沫少3.可利用淡水:占比极少(沙子模拟实验)二、节水小妙招厨房:洗菜水浇花、盆接水刷碗卫生间:冷水冲厕所、马桶省水阳台:废水浇花、抹布擦地三、我的责任珍惜水资源,做节水小卫士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