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一地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中国科学家在系外天体Kepler725的宜居带内发现一颗质量达地球10倍的“超级地球”一Kepler725c行星,其表面温度为15~30℃,可能存在液态水和碳基生命。Keplr725c与该天体系统中的另一颗行星Kepler-725b共同围绕Kepler725运转。据此完成1~3题。1.Kepler-725 所属的天体类型为A.卫星 B.恒星 C.行星 D.慧星2.下列与该天体系统结构相似的是A.太阳系 B.地月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3.若Kepler-725c存在生命,还需具备的条件有①安全的字宙环境②存在昼夜交替③一定数量的卫星④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025年7月21日,相关报道称一名为3I/ATLAS的“星际访客”造访太阳系,目前以每小时21万千米的速度飞行,正不断接近火星。该“星际访客”的起源位子银河系的“厚盘”区域,该“星际访客”表面富含水冰,预计在11月下旬到达距离太阳最近的位置。据此完成4~6题。4.该“星际访客"的飞行轨迹始终A.远离银河系 B.远离地月系 C.位于银河系 D.位于太阳系5.截至报道当天,该“星际访客”已穿过的太阳系行星轨道共有A.1条 B.2条 C.3条 D.4条6.该“星际访客”从进人太阳系飞行至距离太阳最近的位置过程中A.表面温度不断降低 B.质量有所减小C.反射的太阳光减少 D.体积没有变化北京时间2025年6月18日互20日,太阳耀斑持续爆发,并在20日平展活动强度达到X1.9级,达到橙色警报级别。右图示意SDO卫星监测到的此次X1.9级耀斑爆发。据此完成7~9题。7.下列关于太阳及太阳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活动的周期毫无规律可循B.耀斑是发生在色球层上大而亮的斑块C.光球层是太阳大气层的最外层D.黑子是出现在日冕层上的黑色斑点8.此次耀斑爆发可能对地球产生的影响是A.海南出现绚丽的极光现象B.国际空间站与地面通信不稳定C.早高峰出行拥堵程度加剧D.导致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水泛滥9.对太阳活动进行监测和预警的主要意义有①改变太阳活动周期②降低太阳活动强度③减少对地球的危害④促进天文研究进步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考古工作者在大连金普新区复州湾街道的骆驼山发掘出上万件古生物化石,其中包括巨副骆驼(与现今的骆驼同属于骆驼科料)化石。右图示意复原后的巨副骆驼骨架。据此完成10~11题。10.巨副骆驼生存的地质时期最可能是A.前寒式纪 B.奥陶纪C侏罗纪 D.第四纪11.巨副骆驼生存的地质年代①被称为“爬行动物的时代”②海洋中三叶虫数量众多③地球上被子植物繁盛 ④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形成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近期,科研人员在南极大陆裸露的岩层中发现了恐龙化石、煤炭等,此发现为“大陆漂移假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右图示意南极洲区城。据此完成12~13题。12.南极大陆漂移至现今位置的时间是A.前寒武纪 B.古生代C.中生代 D.新生代13.结合岩层中发现的化石,推测南极大陆源移前,当时的区域气候环境特点是A.温暖湿润,植被茂盛B.寒冷干旱,风沙肆虐C.炎热干燥,植被稀少D.寒冷湿润,冰川广布北山羊非常善于攀登,栖息于海拔3500~6000米的高原裸岩地带,以各种杂草类为食,白天多在裸岩上休息,早晨和黄昏前往较低海拨的草甸处觅食和饮水,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新疆和甘肃西北部、内蒙古西北部等地。下图示意活动于高原裸岩地带的北山羊。据此完成14~16题。14.北山羊的生存活动涉及的地球圈层共有A.大气圈、水圈、上地慢、岩石圈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C.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水圈D.岩石圈、大气圈、水圈15.北山羊所属的地球圈层A.是连续而又规则的圈层B.是最活跃且不独自占有空间的圈层C.仅分布在岩石圈的底部D.是与其他圈层没有联系的独立圈层16.北山羊自高原裸岩地带前往低海拔处活动A.所在地地壳厚度减小 B.大气中氧气含量减少C.生物圈的多样性减少 D.水圈的存在形式减少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在甘肃敦煌广袤的戈壁滩上,整齐排列的光伏电板源源不断地将太阳能转化为绿色电能。国网敦煌市供电公司在8月积极促成了194兆瓦时绿电交易,供应到2025年9月20日至22日召开的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上,让绿电成为赋能发展的强动动力。下图示意我国太阳辐射总量分布。(1)描述我国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特点。(6分)(2)说出影响我国各地太阳辐射总量存在差异的因素。(6分)(3)结合所学知识及图文材料,简述敦煌市积极推动绿电使用的原因。(6分)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古生代发生过数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包括泥盆纪生物大灭绝事件和二叠纪生物大灭绝事件。科学家通过研究地层中的生物化石分布等方法,推测出导致两次生物大灭绝事件的原因主要与海平面变化(下降)、火山喷发以及小行星撞击等密切相关。下图示意部分地质年代表。(1)分别简述古生代时期地球上动、植物的演化情况。(6分)(2)地层是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二叠纪地层通常位于泥盆纪地层的 (填“上部”或“下部”),且二叠纪地层中的生物类别往往较泥盆纪地层中的更。(6分)(3)结合科学家的推测,简析生物灭绝的原因。(4分)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25年9月9日9时10分,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北纬29.18度,东经105.14度)发生3.6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富顺县当地的人们先后感受到了上下颠簸和左右摇晃的震感。下图示意地球内部圈层结构。(1)分别说出图中A、B、C表示的地球圈层。(6分)(2)此次地展震源位于 (填地球圈层名称);一般认为E圈层呈 态,F圈层呈 态。(6分)(3)说出此次地震发生时地震波向上传播至地表波速变化情况,以及地表人们震感体验的成因。(6分)高一地理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恒星质量较大,使得行星受其引力束缚而围绕恒星运转,Kepler-725b、Kepler-725c两颗行星围绕Kepler-725运转,故Kepler-725所属的天体类型应为恒星。2.A结合材料可知,该天体系统由恒星和行星组成,选项中的太阳系与该天体系统结构相似。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是由众多恒星系统组成的天体系统;地月系是由行星和卫星组成的天体系统。3.D地球的独特性在于存在生命活动,主要得益于地球距离太阳远近适中,表面温度适宜,存在液态水,且存在大气层,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同时所处的宇宙环境较为安全。由此可知,若Kepler-725c存在生命,其还需具备安全的宇宙环境以及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4.C结合材料可知,该“星际访客”起源于银河系,并不断飞往太阳系,故其飞行轨迹始终位于银河系,并不断接近地月系后又逐渐远离。5.D结合材料可知,截至报道当天,该“星际访客”正不断接近火星轨道,故其从太阳系外飞往太阳系依次穿过海王星、天王星、土星、木星四个行星的轨道,共4条。6.B结合材料可知,该“星际访客”表面富含水冰,从进入太阳系飞行至距离太阳最近的位置过程中距离太阳越来越近,接收的太阳光照不断增多,表面温度不断上升,会导致水冰大量蒸发,质量有所减小,且伴随地表物质形态的变化,其体积会发生一定改变。距离太阳越来越近,反射的太阳光将增多。7.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阳黑子是发生在光球层上的黑色斑点,耀斑是发生在色球层上大而亮的斑块,太阳黑子和耀斑活动的周期大约为11年。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8.B此次耀斑爆发时产生的高能带电粒子会干扰地球电离层,使得国际空间站与地面间的通信变得不稳定;此次耀斑爆发可能会使高纬度部分地区出现极光现象,海南纬度低,不会出现极光现象;耀斑爆发与交通拥堵关系不大,也不会导致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水泛滥。9.C太阳活动强烈爆发时会对地球等产生不利影响,对太阳活动进行监测和预警有利于提前采取防范措施,降低太阳活动对地球等的不利影响;通过对太阳活动的长期监测,有利于根据数据记录进一步研究太阳活动规律及对地球产生的影响,促进天文研究的进步。10.D巨副骆驼属于哺乳动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生代时期地球上哺乳动物快速发展,因此巨副骆驼生存的地质时期最可能是新生代的第四纪。11.C结合上题可知巨副骆驼生存于新生代。新生代地球上被子植物高度繁盛,地壳运动剧烈,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在该时期形成。中生代被称为“爬行动物的时代”;古生代早期,海洋中三叶虫数量众多,但于古生代末期完全灭绝。12.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生代联合古陆最终解体,各大陆板块漂移到现在的位置,因此南极大陆漂移至现今位置发生【高一10月质量检测·地理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辽宁省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docx 高一地理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