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体化】Unit 5 Going on an exchange trip 第2课时 Listening & Speaking优质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学评一体化】Unit 5 Going on an exchange trip 第2课时 Listening & Speaking优质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英语学科
Unit 5 Going on an exchange trip课时教学设计
本单元第2课时 Listening & Speaking 课型 听说课
语篇研读
What---语篇主题和主要内容 围绕 “伦敦交换旅行的建议” 展开,包含伦敦常识小测验、刘老师与学生的对话(涉及行程准备、家规、请求许可等),以及学生对伦敦的好奇和返程计划。聚焦 “交换游学的好处”,讨论学生能从交换中获得的成长(独立、沟通技巧、文化理解等),并讲解特殊疑问句和祈使句的降调规则。 Why---语篇传递的主题意义 帮助学生获取交换旅行的实用信息,培养听力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引发对交换旅行的思考。引导学生讨论交换游学的价值,学会用恰当表达阐述观点,同时掌握语调在交流中的运用,提升口语准确性与流畅性。 How---文体结构、语言特点及功能 以 “小测验→对话→问题” 分层结构呈现;语言含实用短语(arrive at the airport, stay with host families)和请求许可的句型(What should we remember to do...)。通过 “问题引导→观点表达→语调提示” 结构展开;提供实用表达(In my opinion...),并结合语音知识(降调),语言兼具功能性与交际性。
学情分析
【已知】掌握基础旅行词汇(travel, trip),熟悉一般现在时、过去时,能进行简单日常交流。对 “旅行” 话题熟悉,有国内旅行经历,能描述基础旅行场景。具备小组合作、课堂互动经验,能在引导下完成听读任务。
【未知】对 “交换旅行” 特有的词汇(exchange, host family, permission)和句型(ask for permission)不熟悉;不了解祈使句和特殊疑问句的降调规则。对 “交换游学的文化意义”“跨文化交际礼仪” 缺乏深入认知。 【能知】通过学习,能掌握交换旅行相关词汇与句型,听懂并参与交换旅行话题讨论,用正确语调口语表达,理解交换游学的多方面价值。
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 语言能力:能听懂交换旅行 “准备、活动” 的对话,提取关键信息(时间、安排);能运用become more independent等表达讨论游学好处;能正确用降调朗读特殊疑问句和祈使句,提升口语流利度。 思维品质:能分析 “游学好处”,进行因果推理(如 “住寄宿家庭→了解不同生活方式”);能对比 “普通旅行” 与 “交换游学”,培养批判性思维。 学习能力:学会 “预测、听关键词” 提升听力效率;在小组讨论中主动分享、倾听同伴,优化学习策略。 文化意识:理解交换游学对 “个人独立、文化理解” 的意义;意识到跨文化交流中 “尊重当地文化、礼貌交流” 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交换旅行词汇(exchange, host family)和句型(ask for permission); 听懂并梳理交换旅行的 “准备、活动” 信息; 用正确表达和语调讨论 “游学好处”。 教学难点: 1.准确提取听力中 “dos and don’ts” “home rules” 的细节; 2.灵活运用in my opinion等表达阐述观点,并自然融入降调规则。 易错点: 词汇:exchange(拼写易漏字母)、permission(长单词拼写错误);host family(单复数误用)。 句型:ask for permission的结构(误说 “ask permission to sb.”)。 语调:特殊疑问句、祈使句易读成升调(如What should we do 升调显得不肯定)。 易忘点: 交换旅行细节词汇(places of interest, in person)易遗忘,需反复巩固。 语调规则(特殊疑问句、祈使句的降调)易在口语中忽略。 拓展点: 文化拓展:对比中外 “寄宿家庭文化” 差异(如中国与英美寄宿家庭的相处方式)。 思维拓展:辩论 “交换游学对中学生利大于弊 / 弊大于利”,培养辩证思维。 语言拓展:学习 “跨文化交际” 短语(cultural shock, adapt to a new culture)。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任务型教学、小组合作学习、英语学习活动观
教学工具
PPT课件,多功能白板,教案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学习理解: 激活 “London” “travel” 相关词汇(如 London Eye, Tower Bridge)。通过动态视频和真实景点图,激发对 “伦敦交换旅行” 的好奇心与探索欲。初步建立 “交换旅行” 与 “伦敦文化体验” 的关联认知。巩固伦敦景点、交换旅行相关词汇与短语,熟悉话题核心表达。训练 “通过图片、表格预测听力内容” 的策略,提升学习主动性。通过头脑风暴,培养对 “交换旅行活动” 的逻辑联想能力。 任务一: Lead in 1.情境创设
播放AI视频:一些来自阳光中学的学生将与他们的老师刘先生一起前往伍德帕克学校,进行第二部分的交流。
2.Look and say.
展示大本钟、伦敦眼、塔桥等伦敦标志性景点的高清照片,教师引导学生用英 / 中文说出景点名称,并提问 “Which place do you want to visit most Why ”,鼓励学生分享想法。 任务二: Pre-reading 1.Match the pictures and their names. 分组将伦敦景点图片(大本钟、泰晤士河等)与英文名称卡片快速匹配,完成后用 “This is...” 句型组内分享。 2.Complete a mini-quiz plete a mini-quiz about London and find out how much you know about the city.
独立完成关于伦敦的小测验(如历史年限、河流名称等),组内核对答案并讨论错题。
3. Brainstorm. What do students probably do on an exchange trip
小组围绕 “What do students probably do on an exchange trip ” 展开讨论,记录关键词(如 stay with host family, visit places of interest)并全班分享。
4. Read and predict.
结合教材 “交换旅行笔记表格”,预测听力中 “交换旅行安排”,写下预测点(如 “Students may arrive at the airport early.”)。
任务一:
观察学生能否主动用语言(中英皆可)回应景点名称,判断词汇激活程度。倾听学生对 “最想参观景点及原因” 的表述,评估兴趣激发与简单逻辑表达能力。 任务二: 检查图片与名称匹配的正确率,评估伦敦地标词汇掌握情况。查看小测验完成情况,判断伦敦常识认知深度;倾听组内讨论,了解纠错与合作能力。观察头脑风暴记录的丰富性,评估话题联想广度。查看预测内容的合理性,判断预测策略运用效果。
设计意图 动画视频以 “真实交换场景” 切入,消除主题距离感;景点照片聚焦 “伦敦文化符号”,为后续听力、口语内容做视觉与认知铺垫,实现 “情境 — 认知 — 语言” 自然衔接。图片匹配与小测验夯实 “伦敦” 背景知识,降低听力障碍;头脑风暴拓展 “交换旅行活动” 思维边界;听前预测让学生 “以学定听”,提升信息捕捉针对性。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应用实践: 提升 “泛听抓大意、精听提细节” 的分层技能,准确提取核心信息。通过模仿跟读,强化对英语语音语调(连读、重音)的感知与运用。培养 “边听边记录关键信息” 的习惯,简洁梳理听力内容。 任务三: While-listening
1.Listen and complete the notes.
Listen to the conversation between Mr Liu and the students.
播放刘老师与学生的对话音频,首次倾听后,根据 “My exchange trip” 表格(含到达时间、住宿、活动等)快速填写关键信息。 2. Listen again and answer. Listen again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再次播放音频,针对 “What will students do on weekdays ” “Why is Su Mei nervous ” 等细节提问,书面作答后组内核对。
3. Listen, imitate and take notes. 第三次播放音频,逐句跟读模仿语音语调,补充笔记中 “home rules” “ask for permission” 等遗漏细节,教师纠正连读、发音问题。 任务三: 查看笔记表格填写的完整性与准确性,评估泛听能力。检查细节问题作答正确率,判断精听水平;倾听组内核对讨论,了解细节辨析能力。观察模仿跟读的参与度与准确性,评估语音感知与模仿能力。
设计意图 三次听力遵循 “从整体到局部、从输入到模仿” 规律:首听抓框架,培养泛听效率;再听挖细节,训练精听精度;跟读补笔记,实现 “听力输入 — 语音内化 — 笔记输出” 闭环。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迁移创新: 巩固听力文本核心信息,确保知识扎实性。培养批判性思维与跨文化认知(如分析文化挑战、课堂差异)。在模拟情境中运用相关词汇句型交流,提升口语流利度与实用性。围绕 “交换旅行好处” 清晰阐述观点,提升逻辑性与丰富性。掌握特殊疑问句、陈述句(含祈使句)的降调规则,提升表达准确性。整合知识进行主题演讲,提升语言综合运用与公开表达能力。围绕 “交换旅行好处” 清晰阐述观点,提升逻辑性与丰富性。掌握特殊疑问句、陈述句(含祈使句)的降调规则,提升表达准确性。整合知识进行主题演讲,提升语言综合运用与公开表达能力。系统梳理课堂知识,巩固重点内容,形成 “词汇 — 句型 — 技能 — 语音” 知识网络,明确学习收获。 任务四:Post-listening 1. Read and answer. What time must the students arrive at the airport on November 6th Where will the students stay during their exchange trip in London
What will the students do on weekdays during the exchange trip
Why is Su Mei feeling nervous about the trip
What does Mr Liu ask the students to do when they return from the trip 2. Further thinking. How do exchange trips benefit students What are the benefits of staying with a host family What challenges do you think Su Mei will face in the UK What can she do to deal with these challenges Do you think classes at Woodpark School are different from classes in Chinese schools In what way
小组围绕 “交换旅行好处”“寄宿家庭优势”“苏梅的挑战及解决办法”“中外课堂差异” 等开放性问题深入交流,记录观点后派代表分享。 3. Let’s talk. Imagine that you are going on an exchange trip to London.
创设 “即将去伦敦交换” 的情境,两人一组用英语讨论 “How to prepare ” “What to do during the visit ”,教师提供短语卡片支持 任务五:Speaking 1.Discuss the questions in pairs. Q:What can students learn from an exchange trip Q:How will it help them in the future
围绕 “What can students learn from an exchange trip ” “How will it help future ”,用 “In my opinion...” 等句型双人讨论。
2.Discuss the questions in pairs. Q:How do exchange trips benefit students Q:What can students learn from exchange trips, and what interesting things can they experience
继续讨论 “How do exchange trips benefit students ” “What to learn and experience ”,拓展话题维度。 3.Watch and find.
Watch the video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intonation.
观看短视频,聚焦对话语调(如特殊疑问句、陈述句的语调),让学生说出 “句末语调变化”。
4. Listen, fill and learn. 5. Read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Read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Use a falling tone at the end. 朗读特殊疑问句、祈使句,要求句末用降调,教师逐一纠正。 6. The benefits of an exchange student program. 每组推选 1 - 2 人,向全班展示 “交换生项目的好处”,可结合 PPT / 海报辅助。演讲需包含核心内容, 并注意降调在疑问句、陈述句中的运用。 任务六 :Summary 师生共同通过练习题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词汇、句型、听力技巧等。
任务四: 检查细节问答正确率,评估文本巩固程度。倾听小组讨论的观点深度(如对 “文化挑战” 的分析是否具体)与语言表达(是否用复杂句型阐述)。观察 “模拟交换” 讨论的互动性(是否主动提问、回应)与语言丰富性(是否灵活用短语拓展)。 任务五:
倾听双人讨论的语言流畅度与观点深度。观察视频专注度与 “语调变化” 捕捉准确性;检查 “听填” 正确率与跟读语调模仿效果。评估朗读时降调运用准确性,判断语调规则掌握程度。查看小组展示的内容完整性、语言准确性与语调规范性。 任务六:
观察练习题正确率,倾听快速问答的回应速度与准确性,判断核心知识掌握程度。
设计意图 细节问答是基础巩固;开放性讨论引导从 “文本” 到 “现实思考”,培养跨文化意识;模拟讨论让语言回归 “交流工具”,实现 “学语言 — 用语言” 转变。双人讨论从 “观点生成” 起步,让每个学生有表达机会;视频与听填聚焦 “语调” 难点,通过 “观察 — 填充 — 模仿 — 朗读” 阶梯训练突破障碍;小组展示实现 “词汇、句型、语调、主题认知” 融合,提升综合能力。通过 “练习 + 问答” 互动,替代单纯教师总结,让学生主动回顾知识、查漏补缺,确保核心内容扎实掌握。
课时教学板书设计
课时作业设计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
基础题: 复听教材 “刘老师与学生的对话” 2 遍,完成笔记填空。 复听夯实听力能力,抄写保障词汇记忆准确性。
提高题: 录制 1 分钟音频,朗读 3 个特殊疑问句和 2 个祈使句,注意降调。 写作促进短语灵活运用,音频聚焦语音语调训练,提升口语规范性。
拓展题: 采访有游学经历的学长 / 学姐(或查交换生故事),用英文记录 “2 个有趣跨文化体验 + 2 个最大收获”。 真实 / 创意任务结合课堂知识与实际 / 想象场景,培养跨文化认知与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课后反思(实施后填写)
亮点:以 “交换旅行” 为主线,串联 “导入 — 读前 — 听中 — 听后 — 口语 — 总结” 全流程,从 “伦敦景点认知” 到 “听力信息提取”,再到 “交换价值讨论”,各任务环环相扣,学生能在连贯主题中逐步深化语言与认知。AI 动画视频、伦敦景点图片、语调短视频等资源,从视觉、听觉维度丰富输入,既激发兴趣(如动画让交换场景更真实),又助力难点突破(如语调视频直观呈现降调规则)。 不足:基础薄弱学生在 “深度思维讨论”(如分析苏梅的挑战及解决办法)中,多依赖优生发言,部分学生因 “词汇量不足”“缺乏跨文化经验”,表达停留在 “简单赞同”,未真正参与批判性思考。改进:为基础组设计 “讨论提示卡”,标注核心词汇(如 challenge, solve)与句型框架(如 Su Mei may face... She can...),降低表达门槛。深度讨论前,教师先举 “文化挑战(如饮食差异)” 示例,引导学生从 “具体现象” 切入分析,再延伸到解决办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