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促进民族团结 课件(共3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促进民族团结 课件(共36张PPT)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第七课




中华一家亲
独库公路
赛里木湖
那拉提景区
禾木景区
你知道这些暑期热门景点位于哪里吗?


第七课




中华一家亲
—天山雪松根连根,各族人民心连心
自行阅读正文部分,用铅笔进行适当勾画(3分钟)
要求:左手扶书自行阅读正文部分,用铅笔进行适当勾画(3分钟)
要求:左手扶书,右手执笔,不交头接耳,自行阅读思考,右手执笔,不交头接耳,自行阅读思考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明确维护民族团结的原因,形成热爱伟大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意识,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道德修养:增强热爱各族人民的情感,培养团结友爱的道德品质。
法治观念:懂得维护民族团结是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自觉履行义务。
责任意识:具备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能够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有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使命感。
自行阅读正文部分,用铅笔进行适当勾画(3分钟)
要求:左手扶书自行阅读正文部分,用铅笔进行适当勾画(3分钟)
要求:左手扶书,右手执笔,不交头接耳,自行阅读思考,右手执笔,不交头接耳,自行阅读思考
自主学习
1.我国民族的概况、分布格局、情谊?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关系?
3.民族平等的表现
4.为什么要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5.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6.党和国家如何支持民族地区发展?
自行阅读P90-96,用铅笔进行适当勾画(4分钟)
要求:左手扶书,右手执笔,不交头接耳,自行阅读思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处祖国西北边陲,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六分之一。
这片土地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区,
现居住有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蒙古族、回族等多个民族。各族居民亲如一家,交往交流交融情谊浓。
多民族共居共乐
绽放民族团结之花
议学任务:知·民族概况
你还知道我国哪些民族?
举例一个你最熟悉的少数民族说说其都分布在哪?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宛如璀璨的明珠点缀着祖国的壮丽河山,组成了一个其乐融融的中华民族大家庭。
我国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从未间断,最终形成了今天我国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分布格局。各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捍卫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
1.我国的民族大家庭?P91
概况: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
分布: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情谊:各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捍卫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
知识总结
山海相连筑梦行 沪喀携手启新程
今年是上海市对口支援喀什地区15周年,15年来,上海的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理念源源不断输入喀什。
在喀什16.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上海援疆干部越昆仑、穿沙漠,在万里边疆挥洒汗水、奉献才智,把喀什当作第二故乡,与当地群众结下深厚情谊,留下精彩的奋斗者画卷。
议学任务:析·对口援疆
①你认为对口帮扶有何意义?
“促进新疆地区各方面发展;增进两地人民情谊;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②从中说说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是什么?能体现这一方针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方针: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这反映了我国已经形成了什么样的民族关系?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
基本政治制度和民族关系?P91
方针: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知识总结
民族关系三大方针解读—民族平等
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全国人大代表,他们肩负着各民族人民的期望与重托,共同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议学任务:明·民族平等
结合上述材料说说民族平等有何表现?
在我国,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有多大差异,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
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法定义务。
民族平等
3.民族平等的表现?P91
①在我国,各民族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
②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法定义务。
知识总结
民族关系三大方针解读—民族团结
议学任务:悟·民族团结
从中说说促进民族团结有何意义?
抗战时期,新疆虽远处于大后方,但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新疆各族人民始终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并肩抵御外侮。
新疆民众捐寒衣捐飞机“捐”儿子支援前方
新疆民众在抗战国际援华交通线上写传奇
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的迁徙、贸易、婚嫁等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特别是近代以来,国家积贫积弱,人民饱受欺凌,但中国人民没有屈服,而是挺起脊梁、奋起抗争,以百折不挠的精神,打败了侵略者,赢得了民族独立。
民族团结
民族关系三大方针解读—各民族共同繁荣
上海不仅帮扶新疆喀什,还有西藏日喀则、云南、青海果洛、贵州遵义等地....
帮扶新疆的也不仅仅有上海,还有浙江、天津等...
议学任务:明·各民族共同繁荣
从中说说你是如何理解各民族共同繁荣的?
我国各族人民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顶住压力,直面挑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各民族共同繁荣
不维护民族团结行不行?
第二章
第五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义务
“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2014年5月28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4.为什么要维护民族团结?P92、96
①★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②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的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
③我国各族人民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顶住压力,直面挑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④★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⑤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
知识总结
旧貌换新颜 翻天覆地谱新篇
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新疆曾经是中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重点地区之一,特别是南疆地区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相对较差,脱贫攻坚任务艰巨。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指引下,在全国各地的大力支持下,2500多万新疆各族人民发挥聪明才智,团结奋战,取得了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历史性成就。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显现蓬勃活力
从“毛驴代步”到全国机场数量第一
从僻处偏隅到热门旅游目的地
这里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民族团结、宗教和谐、生态良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上阔步前行。
旧貌换新颜 翻天覆地谱新篇
...
议学任务:思·民族发展
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共同繁荣?
5.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区发展、
促进共同繁荣?P93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
知识总结
在新疆谱写繁荣发展的新篇章的征途上,
党和国家这样做...
①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经济
在新疆谱写繁荣发展的新篇章的征途上,
党和国家这样做...
②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民生
在新疆谱写繁荣发展的新篇章的征途上,
党和国家这样做...
今年8月在和田举办的“新疆是个好地方”非遗援疆主题展示活动中新疆维吾尔族艾德莱斯绸织染技艺、哈萨克族毡绣和布绣等非遗之光璀璨绽放。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新疆一批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非遗从业者,通过“中华文脉——新疆非遗保护记录工程”等项目,走上更加科学规范、全面有效的传承发展之路。
③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文化
知识总结
6.为促进民族地区发展,
党和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P94-95
经济:①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民生:②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民生的重要性: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文化:③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石榴,千房同膜,千子如一。从“三千孤儿入内蒙”到“干部人才援疆援藏”,各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同在一个“大家庭”,同为“一家人”,更要“一家亲”,在交往中增进理解、在交融中凝聚共识、在团结中共谋发展,同心同德“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这生生不息的奋斗力量,终将转化为民族复兴路上最坚实的步伐!
思维导图
概况、分布、情谊
民族大家庭
家和万事兴
加快民族地区发展
民族关系的方针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原因
做法
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
各民族共同繁荣
经济
民生
文化
促进民族团结
03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
3.鲁藏携手同行,共谱山海深情。山东对口支援日喀则市30年来,累计投入援藏财政资金61.8亿元、实施各类项目1608个,分10批选派657名干部人才进藏开展工作,全力推进民生、产业、经贸、生态等援藏工程。这有利于( )
①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各民族同步富裕
②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消除民族差异
③促进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民族团结和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①:“同步富裕”表述错误,我国坚持共同富裕,但并非同步富裕,故①错误;②:“消除民族差异”违背民族平等原则,我国尊重民族差异而非消除,故②错误;③:对口支援促进资源互补,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故③正确;④:对口支援增强各民族凝聚力,符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故④正确;故本题选D。
D
随堂练习
2.新疆小伙米拉迪力,为母校江西科技学院捐款100万元设立“石榴籽民族团结奖学金”,用来奖励为民族团结事业作出贡献或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这表明米拉迪力( )
A.坚持了民族区域自治这一根本政治制度
B.弘扬了以团结统一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C.用实际行动积极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
D.敢于同一切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作斗争
解析:本题考查维护民族团结。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故A说法错误;B: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故B说法错误;C:新疆小伙米拉迪力捐款设立“石榴籽民族团结奖学金”,奖励促进民族团结或帮扶经济困难的学生,体现了其用实际行动积极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故C符合题意;D:题干未涉及“同分裂行为作斗争”的内容,故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C
随堂练习
3.广西某社区是一个多民族混合居住的社区。近年来,该社区创建“候鸟港湾”平台,为各族群众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架起了一座多民族紧密联系的“连心桥”。该社区的做法有利于( )
①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②创新社区的服务方式,凝聚力量共建美好家园
③规范基层政权的运行,加快民族地区团结互助
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和谐相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民族团结的相关知识。②:创建服务平台属于社区服务方式的创新,有助于凝聚各族群众力量共建家园,故②符合题意;④:通过加强各民族联系,能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和谐相处,故④符合题意;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而社区属于基层群众组织,并非自治地方,且民主集中制是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与社区服务无关,故①说法错误;③:社区是基层自治组织,并非基层政权,且题干做法旨在促进团结而非规范政权运行,故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C
随堂练习
4.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抗日战争中,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并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共同抵御外侮,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祖国领土完整。这印证了( )
①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各族人民共同保卫的
②我国各族人民是相互依存、休戚与共的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④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民族团结相关知识。①:题干强调各族人民团结抗战,共同保卫祖国,故①符合题意;②:各民族共同抵御外侮体现相互依存、休戚与共的关系,故②符合题意;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成立后确立的,题干未涉及该制度,故③不符合题意;④:抗日战争的胜利印证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最高利益,故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B
课后实践
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打牢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
习近平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引导各族群众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结合材料,谈谈我们可以为促进民族团结做些什么。
随堂练习
8.(24-25九年级上·辽宁阜新·期末)郑州市某中学的新疆班,建班伊始就确立了“寓教于乐、师生相长、民族相融”的办班理念,让新疆来豫学子感受来自民族大家庭的温暖。“民族班”的开设( )
A.体现了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方针
B.是青少年维护民族团结权利的直接体现
C.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举措
D.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方式
解析:本题考查促进民族团结的相关知识。C:分析题文,开设“民族班”促进各民族交流交融,有助于增强共同体意识,故C符合题意;A: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而非方针,民族工作的方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故A说法错误;B:维护民族团结是公民的义务而非权利,故B说法错误;D: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方式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C
随堂练习
9.2024年11月28日,3046公里的绿色生态屏障首次合围有着“死亡之海”之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家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小尼的朋友圈被这个消息刷屏了。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小尼点赞了这些朋友圈。请运用文明与家园、中华一家亲的相关知识,说明小尼点赞的理由。
解析:文明与家园:①新疆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通过种植经济作物来防沙治沙,让风沙小了”,使生态环境有所改善,值得点赞。②小尼点赞是因为:“生活在塔克拉玛干沙漠附近的人民曾经饱受风沙肆虐之苦”,现在国家实施绿色惠民,“让他们通过种植经济作物获得收入,让‘沙窝窝’变成了‘金窝窝’”。③小尼在托乎提·热科曼的朋友圈看到“新疆人民在全国各族人民的支持下团结奋斗、顽强拼搏,用愚公移山精神创造的时代奇迹”,感受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因此点赞。
中华一家亲:①小尼为党和国家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防沙治沙“提供政策、资金支持,派遣专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点赞。②“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锁边合龙,是新疆人民在全国各族人民的支持下创造的奇迹”,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因此小尼给这条朋友圈点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