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百家争鸣 课件(25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7课 百家争鸣 课件(25ppt)

资源简介

嘉祥武氏祠孔子见老子画像石拓片
材料一:春秋青铜牺尊
材料二:春秋郑国九鼎八簋
回顾前情
经济:铁犁牛耕,
生产力发展
政治: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
先秦诸子皆为忧世之乱而思以拯济之,故其学皆应时而生。
——胡适《说儒》
1.简介
(一)老子和道德经
【老子】
阅读教材,补充老子身份信息卡
李耳,字聃
春秋后期
楚国人
《老子》(《道德经》)
道家学派创始人
姓名
时期
籍贯
著作
地位
2.主张·思想主张
(一)老子和道德经
老子思想核心是“道”
①“道”是孕育万物的总根源,也是万事万物运行的总规律,要顺其自然
材料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
[解读]人取法于地,地取法于天,天取法于道,而道则取法于自身。万事万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顺其自然。
马王堆出土的帛书
《道德经》
材料二:治大国若烹小鲜。 ——《道德经》
②政治主张:无为而治,追求“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解读:治理大国就像煎小鱼一样,不可频繁翻动,否则鱼会碎烂。】
材料三: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德经》
【解读:灾祸啊,幸福就紧靠在它的旁边;幸福啊,灾祸就埋伏在它的里面】
小故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1.丢马
2.得马
3.断腿
4.保命
学生活动
2.主张·思想主张
(一)老子和道德经
老子思想核心是“道”
①“道”是孕育万物的总根源,也是万事万物运行的总规律,要顺其自然
材料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
马王堆出土的帛书
《道德经》
③辩证思想,矛盾双方可相互转化
材料三: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德经》
材料二:治大国若烹小鲜。 ——《道德经》
②政治主张:无为而治,追求“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1.简介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孔丘
春秋后期
鲁国人
儒家学派创始人、著名的思想家、大教育家
姓名
时期
籍贯
地位
【孔子】
阅读教材,补充孔子身份信息卡
《论语》
著作
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整理成书
2.主张·思想主张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AI赋能】通过词云图——孔子思想分析
樊迟(孔子弟子)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
【解释: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仁就是)关爱他人”】
①思想上: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论语》
【解释:季氏身为大夫,却公然使用天子的乐舞规格 (八佾),这是一种极其严重的僭越行为。】
②政治上:恢复西周的礼乐文明,按西周的制度和文化来重建社会政治秩序。
情景小剧场
②政治上:“为政以德”,爱惜民力、体察民意,使民众心悦诚服,社会才会稳定
孔子与学生们路过泰山脚下
孔子:(听见哭声,停下脚步)子贡,你听,这哭声如此悲伤,去看看怎么回事。
子贡: 这位夫人,您为何哭得如此伤心?
妇人:(擦着眼泪)我的公公被山里的老虎咬死了,后来我的丈夫也被老虎咬死了,如今我唯一的儿子也……也死于虎口!我怎能不伤心啊!
孔子:(疑惑地问)既然这里老虎如此凶险,你们为何不搬到别的地方去呢?
妇人:(摇头叹气)别的地方?那里有沉重的赋税,还有凶恶的官吏,我们根本活不下去啊!这里虽然老虎可怕,但至少没有那些压迫……
孔子:(语气沉重)孩子们,记住今天的话:残酷的暴政,比吃人的老虎更可怕!
苛政猛于虎
学生活动
3.主张·教育主张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③教育上: (1)兴办私学,有教无类
(2)提出因材施教、举一反三教育原则和方法
【孔子讲学图】
学在官府
兴办私学
孔子部分弟子家庭情况
学生
孟懿子
南宫敬叔
子贡
颜回
冉雍
家庭情况
鲁国贵族
鲁国贵族
富商
“居陋巷”
贫贱之子
【孟子---亚圣】
【荀子】
姓名
时期
著作
政治主张
孟轲
战国
《孟子》
主张“仁政”;民贵君轻
姓名
时期
著作
政治主张
荀况
战国末期
《荀子》
主张“礼治”,提倡礼法并用,明确尊卑等级
政治主张
儒家:孟子、荀子
核心思想
道家:庄子
【庄子】
姓名
时期
著作
核心思想
庄周
战国
《庄子》
顺应自然和民心
核心思想
墨家:墨子
【墨子】
墨翟
春秋末期 → 战国初期
《墨子》
墨家学派创始人
姓名
时期
著作
地位
核心思想
①兼爱②非攻③节俭④尚贤
政治主张
法家:韩非子
韩非
战国末期
《韩非子》
法家学说集大成者
姓名
时期
著作
地位
【韩非子】
政治主张
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2832D18A-8FA4-43DF-A976-AA4AC6BBD4BF}学派
人物
时代
主要思想
著作
儒家
孔子
春秋
道家
老子
儒家
战国
墨家
道家
法家
兵家
墨子
主张“兼爱”“非攻”,贤人治国,主张统一思想,提倡节俭。
《墨子》
孟子
荀子
主张实行“仁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拥护正义之战,“仁者无敌”。
《孟子》
《荀子》
主张实行礼治,主张礼法并用,明确尊卑等级,以维护社会秩序。
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保持独立人格
庄子
韩非
《庄子》
《韩非子》
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吴起
孙膑
(各类军事战略)军事理论有了进一步发展
请大家思考,哪一个学派的主张最受战国时期的封建统治者欢迎?
核心思想:仁;政治主张:为政以德;教育主张:有教无类
政治主张:无为而治
《论语》
《道德经》
分析史料并结合教材知识,说说百家争鸣的影响。
材料一:先秦诸子之学……如水焉,众派争流;如卉焉,奇花怒放耳。
——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
①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是我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材料二:“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繁荣的鼎盛时代。诸子学说的不少命题成为后代学说的萌芽形态,后来的学者大都从这里吸取思想材料或理论形式,进行改造和发展的工作。 ——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
②为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课后任务 : 美术创作设计“ 思想徽章 ”
任务说明
任务: 请为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家各设计一枚简单的徽章。
要求: 图案能体现该学派的核心思想。
儒家
可画一颗心(仁)
和一个礼盒(礼)
代表孔子"仁爱"和"礼制"思想
道家
可画水滴
或太极图(顺应自然)
代表老子"道法自然"思想
法家
可画一个天平
或法槌(法治、公平)
代表韩非"以法治国"思想
墨家
可画两只紧握的手(兼爱)
和一只和平鸽(非攻)
代表墨子"兼爱"和"非攻"思想




课堂结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