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第二完全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第二完全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第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一、单选题
1.原始社会亦称“原始公社”、“原始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形态。以下对原始社会的正确认识有( )
A.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最低阶段
B.原始社会产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国家
C.原始社会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是理想的“黄金时代”
D.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阶级社会
2.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是以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为前提的,是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来的社会分工和交换的不断发展逐步完成的。下列标志着私有制确立的是( )
A.剩余产品开始出现 B.土地变成私有财产
C.生产工具归家庭私有 D.个体劳动代替共同劳动
3.位于河南的殷墟是商代晚期都城遗址,它拥有繁盛的城市文明、完善的礼乐文明、举世瞩目的甲骨文字以及高度发展的手工业等。殷墟所处的奴隶社会特点是( )
A.出现原始农业,人们共同劳动平均分配 B.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共同讨论集体事务
C.摆脱蒙昧野蛮状态,迈入文明时代门槛 D.国家的显著特征是君主专制、等级森严
4.“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唐代诗人聂夷中在《田家》里深刻揭露统治者对百姓的残酷剥削。以下说法符合当时社会生产关系状况的是( )
A.铁制农具得到广泛使用 B.地主占有全部土地
C.奴隶主占有全部生产资料 D.农民能支配部分劳动成果
5.科学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思潮,一套学说,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既有人类社会前期的理论成果的渊源,也有深刻的社会实践基础。下列属于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的是( )
①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工人运动的兴起
③空想社会主义
④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马克思、恩格斯通过研究社会历史,批判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创立了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揭示了( )
①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
②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③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
④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共产党宣言》,下列关于《共产党宣言》说法正确的是( )
①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②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
③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④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④
8.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主要是因为它( )
①标志着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变为实践、制度②首次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工人运动相结合③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④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9.1840年6月,英国对清政府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面临的历史任务是( )
①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③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④缓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电视剧《觉醒年代》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A.标志着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转向新民主主义 B.意味着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真正有了主心骨
C.使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开始相结合 D.标志着仁人志士拯救民族危亡的开始
11.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 )
A.将民族独立作为革命的任务 B.由无产阶级领导
C.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D.由资产阶级领导
12.下列对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以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为主的社会主义革命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3.社会主义改造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极大地促进了工、农、商业的社会变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 )
A.完成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B.个体手工业联合成集体合作社
C.从落后农业国变为先进工业国 D.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
14.在中国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先例,犹如攀登一座人迹未至的高山,一切攀登者都要披荆斩棘、开通道路。这告诉我们( )
A.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没有任何经验可供学习借鉴
B.照搬苏联模式可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少走弯路
C.我国社会主义探索虽会经历曲折也要勇毅前行
D.各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必须与本国国情相结合
15.中共八大,是党取得全国执政地位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党执政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此次大会的历史贡献是( )
①提出我国由落后农业国变为先进工业国
②创造性地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
③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④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 )
①宝贵经验
②成熟模式
③美好蓝图
④物质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主观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深刻阐明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进一步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两个必然”的历史规律和“两个决不会”的历史依据,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得到验证。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的知识,说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这一历史规律。
18.20世纪初,社会主义以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赢得世人瞩目;20世纪末,社会主义又因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而使世人困惑。社会主义制度几经飞跃发展,几经曲折坎坷。对于这一现象,有的观点认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非但不会“终结”,反而会在逆境中逐步复兴,马克思主义依然是照耀21世纪人类前行的灯塔。
(1)俄国十月革命后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比,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有何特点?
(2)你对材料中评价当代社会主义的这种观点,是否赞成?请说明理由。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到列强的欺凌和掠夺。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摆脱了帝国主义的枷锁,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同时,新中国积极推行民主政治,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为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创造了条件。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中国逐步实现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新中国的成立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成为20世纪世界历史进程中最重大的事件之一。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53年6月15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发表讲话,正式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简称“一化三改”:工业化为主体,三大改造为双翼,只有二者同时并举才能翱翔天际。此后,全国人民在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同时,陆续开展了三大改造运动。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指出上述材料中图片反映的我国历史事件,并阐述该历史事件完成的重大意义。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C D A C A C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B D C B B
17.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就越不可避免。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虽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可酌情给分)
18.(1)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存在雇佣剥削关系有着本质的区别,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是: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2)赞成。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理论,它依据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它提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激励着人们不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因此,科学社会主义虽然出现暂时的曲折,但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和趋势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
19.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20世纪的伟大历史事件,它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其他角度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0.农民入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公私合营指的是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意义:①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②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社会秩序更加稳定,人民民主专政更加巩固,从而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③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可酌情给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