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检测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检测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检测政治试题
一、单选题
1.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要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没有过时,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
①以具体科学为前提,是科学革命理论的来源和基础
②具有深厚的阶级基础,是推动社会变革的物质武器
③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④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人类早期农业布局呈现鲜明的“北粟南稻”特征:黄河流域气候相对干旱、土壤偏疏松,适合耐旱耐贫瘠的粟类作物生长;长江流域气候湿润、水源充沛且土壤黏重,利于喜温喜水的水稻种植。古人根据不同流域的气候、水土等自然条件,针对性选择种植作物,既保障了粮食稳定收成,也实现了与区域自然环境的协调适配。这表明( )
A.地理环境对人类早期农业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B.被动适应自然条件是早期人类农业实践的核心特点
C.作物品种的改良是推动早期农业布局调整的根本因素
D.人类合理安排农业生产要受到自然条件及其规律的制约
3.恩格斯说:“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自由就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下列活动与恩格斯所言自由相符的是( )
①古代某部落通过祭祀“雨神”祈求降雨,以缓解农作物干旱危机
②工程师依据流体力学中的“伯努利原理”,设计出高效节能的飞机机翼
③某村庄为扩大粮食种植面积,盲目砍伐山林改造耕地,最终导致水土流失
④中国“天问一号”探测器团队根据火星大气环境、天体运行等规律,实现火星着陆与巡视探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花》)。梅花自古被赋予高洁、坚韧的文化意蕴,常以清雅傲骨的形象出现在诗词、绘画等艺术作品中。梅花耐寒性强且根系稳固,古人常在庭院、园林中植梅,既借其抵御风寒、固土护景,又营造“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山园小梅》)的雅致意境。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梅花能吸附空气中的有害微粒,将其用于城市绿化与空气净化的生态治理。由此可知( )
①梅花在艺术作品中的形象是思维对感性材料的能动加工
②梅花耐寒、根系稳固的特性是古人利用其护景固土的前提
③诗词中描绘的梅花意境源自作者对梅花的主观想象
④对梅花具有吸附微粒特性的认识是人们开展生态治理的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宣纸又称“千年寿纸”,由青檀树皮与沙田稻草等原料经特殊工艺制成,兼具吸墨性佳、纤维坚韧、耐虫蛀耐老化的特性。匠人们深谙宣纸“墨分五色”的吸墨机理与“久藏不腐”的材质优势,在其上挥毫创作书画作品,或用于古籍修复、文献装裱——通过控制运笔力度、调整装裱湿度,让宣纸既能精准呈现笔墨意境,又能长久守护文化遗存,使宣纸成为承载中华文脉的重要载体。由此可见( )
①人们根据宣纸吸墨耐存的特性建立新的联系
②对宣纸本质特性的认识在文化实践中不断被验证
③宣纸价值的实现取决于其自身的吸墨与耐存属性
④书画装裱的工艺与湿度控制改变了宣纸的固有功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古茶蕴韵,新茶焕彩,古今交融。从古代煮茶论道的瓷壶小盏,到现代便捷的袋泡茶、速溶茶,再到“一带一路”上茶文化交流的“茶路”纽带,品味一杯杯“茶”中,可以看见一个既传承传统又拥抱现代的中国,看见一个以文化之力深度链接世界的中国。这体现了( )
①古代瓷壶小盏与茶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②“茶”是纽带,反映了中国与世界的文化联系
③古代煮茶技艺流传至今,属于发展历程中的旧事物
④古今之茶及茶事是实践活动创造的带有人的精神意象的事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伟大的事业不可能一蹴而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告诫我们,要保持历史耐心,发扬钉钉子精神,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方能成就大事业。这一论述启示我们( )
①唯有重视事物数量的不断增加,才能实现其质的飞跃
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实现事物质变的必备条件
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以量变的积累实现质变
④任何事物的发展进程都是渐进性与飞跃性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某县在乡村振兴中推行“一村一策”:针对平原村“耕地多但产业单一”的问题,实施“粮食深加工+电商直播”;针对山区村“生态好但交通差”的问题,发展“生态旅游+民宿集群”;针对城郊村“区位优但资源少”的问题,打造“仓储物流+预制菜产业”。这一做法的哲学依据是( )
A.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并寻找共性解决方案
B.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事物的矛盾有不同特点,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需从共性中提炼个性解决思路
D.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割裂,需分别制定方案解决不同矛盾
9.下列选项与漫画《协调好动力与压力,遇事就能伸缩自如》(作者:张鹏飞)的寓意最符合的是( )
A.物生有两,无独有偶 B.执两用中,守中致和
C.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D.穷则思变,困则谋通
10.辽阔的青藏高原腹地,新投用的AI“雪豹追踪”系统宛如隐形的观测者,一旦捕捉到雪豹的活动踪迹,便能精准识别其个体特征、活动范围与迁徙路径,为濒危雪豹的保护研究提供关键的数据支撑与技术保障。该“雪豹追踪”系统( )
A.可以获取雪豹的直观影像,是感性认识的最终目的
B.呈现雪豹的活动场景,实现了从感觉向表象的跃升
C.延伸了人的认识器官,有助于把握雪豹的活动规律
D.提升人的实践能力,给雪豹生存环境打上了人的烙印
11.“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党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脱贫攻坚战中“一个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到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实践路径;从疫情防控中“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核心准则,到共同富裕道路上“缩小区域、城乡差距”的具体举措……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系列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转化为惠及亿万群众的生动实践。这表明( )
①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作为真理性认识,能直接创造出造福人民的物质成果
②党的实践活动始终以科学理念为指引,体现理论对实践的推动作用
③理念的价值从根本上源于其在指导实践中解决人民需求的实际效果
④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旨在将党的指导思想转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恩格斯指出,“当某一个国家内部的国家权力同它的经济发展处于对立地位的时候——直到现在,几乎一切政治权力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上都是这样——,斗争每次总是以政治权力被推翻而告终。经济发展总是毫无例外地和无情地为自己开辟道路……”这一论述认为( )
A.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B.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
C.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D.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13.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截至2025年7月,全国多个省市正式实施《数字经济促进条例》,这些条例普遍将数据要素确权,数字资产交易纳入法律框架,旨在规范数字经济发展秩序、激发创新活力。从哲学角度看,为数字经济立法是因为( )
①上层建筑的调整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制度支撑
②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数字时代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③数字经济的发展决定数字治理理念同步更新
④先进的社会意识能促进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从马克思提出的“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到毛泽东“为人民服务”的庄严承诺,从邓小平“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的深情告白,到习近平总书记“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大事”的嘱托,共产党人始终坚守人民立场,把为人民谋福祉的承诺落到实处。下列表述与材料主旨相同的是( )
①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②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③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④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当老一辈还在强调“买东西就得认大牌,贵有贵的道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则热衷“大牌平替”:在数码配件、家居用品、美妆护肤等领域,他们认真对比产品参数、质感与价格,选择性能相近但性价比更高的替代产品,追求“花小钱办大事”的消费效果。“大牌平替”现象说明( )
①当今一些年轻人的消费行为趋于理性
②新出现的消费观念必然取代传统消费观念
③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
④年轻人的消费选择决定全社会的消费趋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肩负着科技创新攻关、乡村振兴建设等重大时代使命,是接续推进中国梦的核心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一蹴而就的空想,而是一代代人接力奋斗的实践进程,当代青年需在践行使命中实现人生价值,这就需要( )
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突破现实条件的制约,在创新实践中成就梦想
②以自我需求为核心彰显个性,在追求个性发展中创造和实现个人价值
③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以正确价值观为指引,用实干书写无悔青春
④勇于担当时代责任,将个人的职业追求融入国家战略,用行动诠释担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主观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浙江临安区曾因过度砍伐山林发展木材加工,导致水土流失严重,雨季常发生山洪灾害,村民收入长期低迷。近年来,当地政府转变发展思路:一方面结合“七山两水一分田”的地理特征,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生态规律,实施“林下种植+生态修复”工程——坡度较缓的山地种植山核桃、竹子,陡坡地带退耕还林,配套建设水利设施;另一方面通过“山核桃节”“竹林步道”发展文旅产业,延长产业链。经过五年治理,当地森林覆盖率提升至78%,山洪灾害基本杜绝,村民通过采摘、加工山核桃及文旅服务获得人均年增收3500元,实现“生态美”与“百姓富”的双赢。
结合材料,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和“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相关知识,分析临安区实现“生态美”与“百姓富”双赢的原因。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46年前,发端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影响了世界。46年,9次“三中全会”,改革,是不变的主题词。
十一届三中全会 拨乱反正,开启了第一次划时代的改革,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十二届三中全会 改革从农村走向城市、推动经济体制改革
十八届三中全会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十九届三中全会 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导向,以推进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为着力点,改革机构设置
二十届三中全会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结合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解读历届三中全会重大决策的变与改革主题不变的原因。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许振超,一位青岛港的普通工人,却以工匠精神书写了属于自己的传奇。1992年,作为桥吊队队长的许振超发现桥吊故障有60%都是吊具故障,经过和队员多次反复试验,在原一次停钩的基础上,探索出当吊具在下放到20-30厘米时实现二次停钩,随后再缓慢下落的“无声响操作”装卸技术,将摩擦碰撞降到最低,实现高效率低损耗。此后,他率队以339自然箱/小时的成绩,创造了“振超效率”,打破了世界纪录,并先后9次刷新该纪录,推动青岛港集装箱装卸效率稳居全球前列。
以“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为信念,2006年,许振超又率队进行了两年技术攻关,首次实施集装箱轮胎吊“油改电”技术改造,改变原来柴油发电噪声大、污染重的缺点,填补了国际空白,年节约生产成本2000万元,引得国内其他港口以及多个国家码头纷纷效仿。
2024年9月,许振超获得“人民工匠”国家荣誉称号。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振超同志很了不起,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所创造的无声响操作的‘绝活’为国争了光,为工人阶级争了光,这种精神非常值得大家学习。我们应该在社会上弘扬尊重劳动、崇尚创造的精神。”
(1)结合材料,运用发展观的知识,分析许振超及其团队是如何取得成功的。
(2)结合材料,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的知识,说明许振超是如何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的。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科技公司研发新能源电池时,最初面临“能量密度”与“安全性”的尖锐矛盾:传统思路优先提升能量密度以满足电动汽车续航需求,采用高镍正极材料,但导致电池热稳定性差,多次发生过热起火事故,产品无法通过国际安全认证,无法上市。后来团队转换思路,从“安全优先”出发,一方面为解决热稳定性问题研发新型耐高温电极材料,优化电池散热结构;另一方面通过“材料掺杂技术”提升能量密度,最终研发的电池既满足电动汽车续航需求(能量密度达标),又通过国际安全认证,产品占据全球15%的市场份额。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基本属性”的知识,分析该公司解决“能量密度与安全性”矛盾的思路转变。
(2)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的知识,以“实践推动认识深化与矛盾解决”为主题撰写一篇短文。(要求:观点明确,语言表达清晰,学科术语使用规范,总字数不超过180字)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C A A C D B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A B B A D
17.①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临安区结合“七山两水一分田”的地理特征制定方案,摒弃盲目伐木思路;②规律具有客观性,要尊重并利用规律。当地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生态规律,实施生态修复,避免生态问题,同时利用规律发展文旅产业。③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坚持联系的观点。临安区认识到山林、水利、产业、村民收入的内在联系,构建“种植+文旅”产业链,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④联系具有多样性,要善于把握不同条件。当地根据山地坡度差异采取“种植”“还林”等不同措施,提高治理与增收成效。
18.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能推动社会发展。面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党的历届三中全会不断制定与完善相关政策,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推动中国改革不断走向深人。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面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党始终坚定改革决心,通过改革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适应,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19.(1)①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或者发展的实质),要求树立创新意识。许振超及其团队不满足于现状,不断追求技术创新和效率提升。从探索出“无声响操作”装卸技术,到创造“振超效率”并多次刷新纪录,再到实施集装箱轮胎吊“油改电”技术改造,他们始终以创新的意识看待工作中的问题和挑战,不断推动港口装卸事业向前发展。②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许振超及其团队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注重量的积累。他们经过多次反复试验,才探索出“无声响操作”技术;经过两年技术攻关,才完成“油改电”技术改造。正是这种长期的积累,才实现了质的飞跃,取得了显著的成就。③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许振超及其团队在干事创业的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困难和挑战,坚定信心,勇于克服困难,最终取得了成功。
(2)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许振超以“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为信念,在这种价值观的指引下,他努力钻研技术,勇于创新,带领团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②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许振超长期坚守在青岛港的工作岗位上,通过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创造了“振超效率”,实施了“油改电”技术改造,为企业和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劳动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③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许振超的成功离不开团队的支持和协作,他带领团队共同进行技术攻关,创造了优异的成绩。同时,他的技术创新和贡献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尊重。④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许振超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和钻研,勇于克服困难和挑战,具备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他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20.(1)①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能量密度”与“安全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斗争性体现在二者相互排斥、相互对立,传统思路中优先提升能量密度会削弱安全性,优先保障安全性会降低能量密度;同一性体现在二者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共同服务于新能源电池的使用需求,且可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安全性”与“能量密度”的共存。
②该公司最初的思路只看到“能量密度”与“安全性”的斗争性,忽视同一性,导致产品无法上市;后来转变思路,既把握二者的斗争性,又利用同一性,通过耐高温材料、散热结构优化保障安全,通过材料掺杂技术提升能量密度,在新条件下实现二者的统一,在对立中把握统一解决矛盾。
(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与发展动力,也是检验认识的标准。该公司最初“优先能量密度”的认识,在实践中因电池起火被证明错误;实践中暴露的问题推动认识转变,形成“安全优先、兼顾能量密度”的新思路;新认识指导实践,通过技术创新解决矛盾。这表明:认识随实践深化,只有符合实践的认识才能推动矛盾解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