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三上21《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
单元主题:珍爱自然
主题目标:探索自然,发现生命之美。
语文要素:
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
留心生活,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通过感受文中对大自然声音的生动描绘,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学生对自然的喜爱与敬畏之情,增强对自然文化的认同感,培养热爱自然文化的情感。
语言运用:认识“妙、奏”等生字,读准多音字“呢”;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描写声音的优美词句;能仿照文中句式,运用积累的词语描述生活中听到的声音。
思维能力:能找到第二、三、四自然段的关键句并填写在图表中,借助图表说出课文写了哪些声音,理清文章总分的构篇方式,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审美创造: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受大自然声音的美妙,体会文章语言的生动性,培养对自然之美和语言之美的审美鉴赏能力;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心中美妙的自然声音,提升审美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声音的美妙,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学习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描写大自然声音的方法,并能学以致用。
教学难点:
1.让学生在朗读中充分想象,体会不同自然声音的特点和变化,深入感受大自然声音的魅力。
2.引导学生在实际写作中,灵活运用所学修辞手法,准确生动地描写自然声音。
教学过程:
一、预学
1.回顾单元主题和语文要素
孩子们,从今天开始,我们进入第七单元的学习。这一单元以“珍爱自然”为主题,要求我们:
(1)探索自然,发现生命之美。
(2)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
(3)留心生活,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
2.回顾生活,感受美妙的声音
大自然赐给我们许多珍贵的礼物,不但有美丽的风景,还有美妙的声音。请同学们听一听,你听到了什么声音?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播放音频)
预设:我听到了流水和鸟叫的声音,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样的画面: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在山间蜿蜒流淌,小溪旁有郁郁葱葱的树木和花草,各种各样的鸟儿在枝头跳跃、歌唱。
你的想象力真丰富,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美妙的声音。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从生动的语言中感受声音的美妙。请同学们齐读课题21《大自然的声音》。
二、助学
(一)助学活动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接下来让我们借助助学提示进行自学,谁来读一读。
1.助学提示
(1)读: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2)画:圈画出生字词,借助拼音读一读。
(3)查:组内互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4)想:想一想,课文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完成课后第二题。
2.检查自学
(1)课文共有4个自然段
(2)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美妙 雄伟 打击
激动 乐器 汇聚
演奏 充满 呢喃
(3)强调易错字
平舌音:奏 翘舌音:充 多音字:呢
(4)换语境认读多音字:
①窗外的雨还没停呢,咱们等雨小些再出门吧。
②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
(5)理解词义
看来同学们对多音字已经掌握了,说一说你是怎么理解“呢喃”这个词语的?
预设一:我觉得呢喃就是声音很小,语气很轻。因为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
预设二:我觉得是声音很温柔,低声细气地说。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是理解词语的一种好方法。
你在哪里听到过呢喃细语的声音?
预设:妈妈在给我讲睡前故事的时候声音很温柔,就是呢喃细语的声音。
预设: 和别人讲悄悄话不想被听见的时候说的是呢喃细语。
刚刚我们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了呢喃细语这个词语,这也是理解词语的一种好方法。
(6)看来孩子们对生字词掌握的不错,那么课文围绕第一自然段写了哪些声音呢?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课后第二题)
老师给出的例子是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它是课文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话,你还找到了哪些声音呢?
预设: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它是第三自然段的第一句话。第三自然段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还有什么声音?
预设: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它是第四自然段的第一句话。第四自然段也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3.梳理结构
这篇课文结构非常清晰,第一自然段是全文的中心句,总写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然后第二、三、四自然段分别写了风声、水声和动物声。这是一种总分的结构。(板书:风 水动物 总分)
(二)助学活动二:细读课文,感受风声的美妙
接下来让我们先来听一听风这位音乐家的演奏吧。
1.助学提示
(1)读: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画:用“ ”画出描写风声美妙的语句。
(3)想:想象句子描述的场景。
(4)说:把你想到的场景说给同学听。
2.分享交流
哪位同学来分享一下你画的风声美妙的句子?
(1)预设:我画的是“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读了这句话,让我觉得风吹树叶发出的声音就像演奏手风琴的声音一样好听。
谁来边想象画面,边读一读这句话。(指名读)
你还画了哪个句子,让我们继续交流。
(2)预设:我画的是“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读了这句话,让我感受到风吹树叶发出的声音是不一样的,也很美妙。
谁来读一读,读出它的美妙。(指名读)
还有谁想来说一说?
(3)预设:我画的是“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这句话让我感受到,由于树叶不同,风吹树叶的声音不一样。由于不同的季节,风的大小不一样,所以风吹树叶的声音也不一样。
小结:所以作者用了四个不一样,两两相对的句式,写出了声音变化的丰富奇妙,重读四个不一样。(指名读、齐读)
还有没有风声美妙的句子?
(4)预设:我画的是“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微风给人怎样的感受?
预设:微风给我的感受是很轻柔、很舒适、很放松。
你在哪儿听到过这样的风声呢?
预设:春天的傍晚在公园里散步,风拂过柳树发出“沙沙”的声音就是微风的声音。
谁来读一读微风(指名读)。
狂风给你一种怎样的感受?你在哪里听到过这样的的声音?
预设:狂风给我的感受是很有力量、有一种强烈的压迫感。在暴风雨来临之前,乌云密布,树枝被吹得“呜呜”作响就是狂风的声音。
谁来读一读狂风。(指名读)
孩子们,我们在读微风的时候语气要轻柔、舒缓,像风本身一样温和、不急促。在读狂风的时候语气要急促、用力、带着强烈的冲击感。下面老师读给你们听。(范读)
哪位同学再来读一读微风和狂风(指名读)
男女生对比读。
3.积累语言
刚刚我们关注了第二自然段中描写生动的语句,不仅关注了生动的语句,还想象了画面,又联系了生活经验,感受了风声的美妙。这么优美生动的语句你愿意把它积累到你的头脑当中吗?老师把第二自然段中的一些词语隐身了,跟老师一起读一读,背一背吧。
出示第二自然段填空,引导学生背诵。
风,是大自然的_。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__。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_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_。不一样的___,有不一样的_;不一样的_____,有不一样的_。当微风拂过,那声音__,好像___,让人感受到___;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____,合奏出一首___,那声音___,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_____。
谁想来试着背一背?(指名背诵)
4.指导写字
(1)同学们背的这么流利,相信你们写的也一定很工整,那这篇课文当中还有这些生字需要我们正确书写,同学们仔细观察,说一说哪些字需要提醒大家注意。(指名说)
预设:“奏”字的最后一笔不是捺,是点。
预设:“琴”字的下边是今天的今不是令。
预设:“威”字的里边有一个横容易落下。
预设:“器”字的中间是犬不是大。
(2)这么多容易出错的字,那我们从中挑一个难写的字来写,伸出右手跟老师一起书空“奏”字。
观察“奏”字,上下结构,部首是“一”,书写时上边的三横要紧凑且均匀,下横要长,撇捺要舒展,最后一笔是点。
学生书写。
三、延学
生字我们先写到这里,这节课我们跟随作者来到大自然当中,感受到了风声的美妙,风声有时像呢喃细语,有时像雄伟的乐曲,其实大自然当中还有许许多多美妙的声音,课后请同学们走进大自然,看看你还能发现哪些美妙的声音,这些声音是什么样的,将你的发现记录下来。
事物 声音
风 呢喃细语雄伟的声音
总结:下节课让我们运用这样的学习方法继续感受水声和动物声的美妙。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