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测量任何物理量都必须首先规定它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 ,符号是 ,常用的长度单位还有 、分米、厘米、 、微米、纳米等。2.时间的测量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符号是s,常用的时间单位还有 、 等。测量时间的工具:在现代生活中,我们通常使用钟、表来测量时间;在运动场和实验室,经常用 来测量时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还制造出了更精确的计时仪器,如铯原子钟。3.误差与 之间的差别,叫作误差。重难突破1.刻度尺(单位:cm)的使用方法步骤 要求 示例放对 (1)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对齐; (2)刻度尺有刻度的一边要紧贴被测物体看对 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读对 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记对 数值和单位 图中的测量结果为4.05 cm 2.长度测量常用的特殊方法累积法 对于无法直接测量的微小量的长度,可把数个相同的微小量放在一起测量,再将测量结果除以被测量的个数,就可得到一个微小量的长度。例如:如图所示,测量铜丝直径。把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缠绕若干圈,测出这个线圈的总长度l,数出铜丝的圈数n,则细铜丝的直径d=(图中刻度尺单位:cm)化曲 为直法 测量曲线长度时,可让无伸缩性的棉线与曲线完全重合,标好两端的记号,然后把棉线轻轻拉直,用刻度尺测量其长度,就是曲线的长度。例如:测量地图上铁路线的长度辅 助 法 对于用刻度尺不能直接测出的物体长度可用三角板等辅助进行测量。例如:如图所示,用刻度尺(单位:cm)和两块三角板测球的直径、硬币的直径等 【典例1】用如图所示的刻度尺(单位:cm)来测量金属块的长度,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A.8.60 cmB.1.58 cmC.1.6 cmD.以上读数都不正确3.误差与错误的对比项目 误差 错误产生 原因 (1)跟测量工具的精确程度有关; (2)跟测量人读取的估读值不同有关 (1)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 (2)读取、记录结果时粗心减小 或避免 不可避免,只能减小。减小方法: (1)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 (2)改进测量方法; (3)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采用正确的测量方法【典例2】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8.34 cm、8.36 cm、8.35 cm、8.75 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 )A.8.45 cm B.8.34 cmC.8.35 cm D.8.36 cm随堂练习知识点一 长度的单位1.给下列测量的数据填上适当的单位。(1)教室高约为3________。(2)一名初中生的身高约为165________。(3)一元硬币的厚度约为1.8________。(4)一张纸的厚度约为100________。2.现在手机的芯片线路的宽度约7 nm,为________m,这约是人的头发直径的万分之一,则头发的直径是70________(填合适的单位)。知识点二 长度的测量3.如图所示,铅笔的长度为________cm。4.如图所示是甲、乙两名同学测量物体长度时的场景。 (1)图a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mm,铅笔的长度是________cm,另一同学用相同的刻度尺对这根铅笔进行了多次测量,所测得的数据均为8.50 cm,经过分析,导致该测量结果错误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b是乙同学测量物块长度的情景,记录的物块长度为1.0 cm,乙同学记录的数据是否正确?答: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三 时间的测量5.图甲所示电子手表表盘的示数是体育课热身时开始的时刻,此刻是______时______分______秒;热身结束后进行1 000 m的跑步训练,老师利用如图乙所示的机械秒表计时,机械秒表的大盘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该学生的跑步成绩为________ min________s,合________s。 知识点四 误差测量是物理实验的基本环节,但测量时会产生误差且不可避免。下面关于测量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测物体长度时未从刻度尺的零刻度量起属于测量误差B.测量误差是由于测量工具不够精密造成的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能减小测量误差D.换一把分度值更大的刻度尺能减小测量误差基础巩固1.(跨学科)古人云:“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商鞅规定:单脚迈出一次为“跬”,双脚相继迈出为“步”。按此规定,一名普通中学生正常行走时,1“步”的距离最接近( )A.1 mm B.1 cmC.1 m D.1 km2.生活中我们常通过眼睛直接判断物体的大小、长短,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乙图中的中心圆面积更大B.仅凭感觉去判断,不一定正确,更谈不上准确C.人们可以用仪器和工具帮助自己进行准确测量D.测量实际上是一个比较过程,就是将一个待测的量与一个公认的测量标准进行比较3.下列单位换算过程正确的是( )A.81 cm=81 cm×10-2m=0.81 mB.5.9 m=5.9×103=5 900 mmC.6 nm=6×103μmD.5 mm=5×10-3m=0.005 m4.在下面的数值后填上合适的单位:(1)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用时约为50________。(2)小丽同学800 m跑的成绩约为4______。5.(1)如图甲、乙所示,两种不同规格的刻度尺(单位:cm)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图甲中铅笔的长度是________cm,图乙中铅笔的长度是______cm。(2)图丙中机械秒表的示数是________s。 丙能力达标6.小明5次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结果分别为18.52 cm、18.52 cm、18.10 cm、18.50 cm、18.51 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次的测量数据都是正确的B.最后结果应记作18.43 cmC.18.50 cm中最后一位“0”可以去掉D.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 mm7.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量细钢丝的直径,将细钢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23圈后用刻度尺测量,测得这个线圈的长度是______cm,细钢丝的直径约是________mm。(图中刻度尺的单位:cm)8.在某次测量活动中,小明同学对一个圆的直径进行了测量,并将5次测量的数据记录在表中。实验次数 1 2 3 4 5测量值/cm 17.72 17.69 17.7 17.18 17.71 (1)请在图中画出一种测量圆直径的方法。(2)小明的测量数据是否存在错误,如果有,请写出错误数据有哪些?(3)小明这次测量的结果应该为多少?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重点)会使用适当的测量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知道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及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知道测量有误差,减小误差的方法有哪些。 3.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长度和时间,具有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能力。1.长度的单位测量任何物理量都必须首先规定它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符号是m,常用的长度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等。2.时间的测量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s,常用的时间单位还有小时、分等。测量时间的工具:在现代生活中,我们通常使用钟、表来测量时间;在运动场和实验室,经常用秒表来测量时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还制造出了更精确的计时仪器,如铯原子钟。3.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叫作误差。重难突破1.刻度尺(单位:cm)的使用方法步骤 要求 示例放对 (1)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对齐; (2)刻度尺有刻度的一边要紧贴被测物体看对 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读对 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记对 数值和单位 图中的测量结果为4.05 cm 2.长度测量常用的特殊方法累积法 对于无法直接测量的微小量的长度,可把数个相同的微小量放在一起测量,再将测量结果除以被测量的个数,就可得到一个微小量的长度。例如:如图所示,测量铜丝直径。把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缠绕若干圈,测出这个线圈的总长度l,数出铜丝的圈数n,则细铜丝的直径d=(图中刻度尺单位:cm)化曲 为直法 测量曲线长度时,可让无伸缩性的棉线与曲线完全重合,标好两端的记号,然后把棉线轻轻拉直,用刻度尺测量其长度,就是曲线的长度。例如:测量地图上铁路线的长度辅 助 法 对于用刻度尺不能直接测出的物体长度可用三角板等辅助进行测量。例如:如图所示,用刻度尺(单位:cm)和两块三角板测球的直径、硬币的直径等 【典例1】用如图所示的刻度尺(单位:cm)来测量金属块的长度,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A.8.60 cmB.1.58 cmC.1.6 cmD.以上读数都不正确解析 根据图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 cm,金属块左端对准的刻度是7.00 cm,右端读数是8.58 cm;所以金属块的实际长度是:8.58 cm-7.00 cm=1.58 cm。故选B。答案 B3.误差与错误的对比项目 误差 错误产生 原因 (1)跟测量工具的精确程度有关; (2)跟测量人读取的估读值不同有关 (1)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 (2)读取、记录结果时粗心减小 或避免 不可避免,只能减小。减小方法: (1)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 (2)改进测量方法; (3)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采用正确的测量方法【典例2】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8.34 cm、8.36 cm、8.35 cm、8.75 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 )A.8.45 cm B.8.34 cmC.8.35 cm D.8.36 cm解析 从题干中提供的数据可知,8.75 cm与其他数据相差较大,所以8.75 cm是错误的,应该去掉;为减小长度测量的误差,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故物体的长度最终应记录为:L==8.35 cm。故选C。答案 C随堂练习知识点一 长度的单位1.给下列测量的数据填上适当的单位。(1)教室高约为3________。(2)一名初中生的身高约为165________。(3)一元硬币的厚度约为1.8________。(4)一张纸的厚度约为100________。【答案】(1)m(2)cm(3)mm(4)μm2.现在手机的芯片线路的宽度约7 nm,为________m,这约是人的头发直径的万分之一,则头发的直径是70________(填合适的单位)。【答案】7×10-9 μm【解析】1 nm=10-9 m,所以7 nm=7×10-9m;7 nm约是头发直径的万分之一,所以头发的直径为7×10-9 m×10 000=70×10-6 m=70 μm。知识点二 长度的测量3.如图所示,铅笔的长度为________cm。【答案】3.004.如图所示是甲、乙两名同学测量物体长度时的场景。 (1)图a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mm,铅笔的长度是________cm,另一同学用相同的刻度尺对这根铅笔进行了多次测量,所测得的数据均为8.50 cm,经过分析,导致该测量结果错误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b是乙同学测量物块长度的情景,记录的物块长度为1.0 cm,乙同学记录的数据是否正确?答: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1 8.80 测量时铅笔左端对齐的是刻度尺的左端,不是零刻度线(2)不正确 没有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知识点三 时间的测量5.图甲所示电子手表表盘的示数是体育课热身时开始的时刻,此刻是______时______分______秒;热身结束后进行1 000 m的跑步训练,老师利用如图乙所示的机械秒表计时,机械秒表的大盘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该学生的跑步成绩为________ min________s,合________s。 【答案】10 10 38 0.1 s 5 37.5 337.5知识点四 误差6.测量是物理实验的基本环节,但测量时会产生误差且不可避免。下面关于测量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测物体长度时未从刻度尺的零刻度量起属于测量误差B.测量误差是由于测量工具不够精密造成的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能减小测量误差D.换一把分度值更大的刻度尺能减小测量误差基础巩固1.(跨学科)古人云:“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商鞅规定:单脚迈出一次为“跬”,双脚相继迈出为“步”。按此规定,一名普通中学生正常行走时,1“步”的距离最接近( C )A.1 mm B.1 cmC.1 m D.1 km2.生活中我们常通过眼睛直接判断物体的大小、长短,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乙图中的中心圆面积更大B.仅凭感觉去判断,不一定正确,更谈不上准确C.人们可以用仪器和工具帮助自己进行准确测量D.测量实际上是一个比较过程,就是将一个待测的量与一个公认的测量标准进行比较3.下列单位换算过程正确的是( D )A.81 cm=81 cm×10-2m=0.81 mB.5.9 m=5.9×103=5 900 mmC.6 nm=6×103μmD.5 mm=5×10-3m=0.005 m4.在下面的数值后填上合适的单位:(1)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用时约为50________。(2)小丽同学800 m跑的成绩约为4______。【答案】(1)s (2)min5.(1)如图甲、乙所示,两种不同规格的刻度尺(单位:cm)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图甲中铅笔的长度是________cm,图乙中铅笔的长度是______cm。(2)图丙中机械秒表的示数是________s。 丙【答案】(1)4.7 4.70 (2)32能力达标6.小明5次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结果分别为18.52 cm、18.52 cm、18.10 cm、18.50 cm、18.51 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5次的测量数据都是正确的B.最后结果应记作18.43 cmC.18.50 cm中最后一位“0”可以去掉D.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 mm7.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量细钢丝的直径,将细钢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23圈后用刻度尺测量,测得这个线圈的长度是______cm,细钢丝的直径约是________mm。(图中刻度尺的单位:cm)【答案】5.00 2.2【解析】由图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mm=0.1 cm;线圈左端与10.00 cm对齐,右端与15.00 cm对齐,所以线圈的长度为L=15.00 cm-10.00 cm=5.00 cm,细钢丝的直径为d==≈0.22 cm=2.2 mm。8.在某次测量活动中,小明同学对一个圆的直径进行了测量,并将5次测量的数据记录在表中。实验次数 1 2 3 4 5测量值/cm 17.72 17.69 17.7 17.18 17.71 (1)请在图中画出一种测量圆直径的方法。(2)小明的测量数据是否存在错误,如果有,请写出错误数据有哪些?(3)小明这次测量的结果应该为多少?【解】(1)采用“化圆为方”思想,在圆的两侧各用一把三角直尺紧贴,通过测量三角直尺间的距离即可,如图所示。(2)他的测量数据中存在错误,错误数据有17.7 cm、17.18 cm,前者分度值不对,后者与其他测量值差异较大。(3)这次测量的结果应该为各正确数据的平均值,即L=≈17.71 cm他这次测量的结果应该为17.71 c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 学生版.docx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