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二年级第一次月水平检测地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计48分):1 2 3 4 5 6 7 8A B C B D D C A9 10 11 12 13 14 15 16C A D A B A D B二、综合分析(共计52分):17题(共计18分)(1)(6分) ① 方便180°经线附近居民生活;② 便于180°经线附近的地区管理;③ 便于180°经线附近的国际交往。(2)(6分) ① 地属美国的A地与美国阿拉斯加州相近;②用同一个时区(西十区)便于两地的交流与管理。(3)(6分) 10月1日17时原因:① A、B都位于180°经线附近地区,且有国际日界线相隔;② 从B飞行到A,飞行时间短,但向东穿过了国际日界线,应该减一天。18题(共计18分)(1)(4分,位置2分、箭头2分)(2)(4分) 经度112.5°E,纬度30°N(3)(4分)36.5°,10小时(4)(6分) 17:30,原因:① 观日落者距山地远,地势比山地低;② 受山地阻挡,观日落山地应先于平地看到日落。19题(共计16分):(1)(4分)(2)(4分) 105°E,80°N(3)(2分) 20°N(4)(6分) 不相等原因:① 该地位于北半球,极昼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慢;极夜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快;②故:地处北半球的该地在一个回归年中,极昼时间长于极夜时间。2025年下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水平检测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851年,法国物理学家傅科在巴黎成功进行了一次著名的摆动实验,傅科摆由此而得名。傅科用一根67米的细钢丝绳作为摆线,上端悬挂在先贤祠大厅的穹顶上,下端吊一个重28千克的金属球作为摆锤。摆锤下方嵌一枚尖针。完成1—2题。1.下图中,中心点为摆锤禁止时的位置,箭头表示摆锤的移动方向,正确表现傅科摆的方向变化的是( )2.傅科摆现象证明了( )A、地球自转方向 B、地球自转的存在C、地球公转的方向 D地球公转的存在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是计时的“年时钟”,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读图分析完成3—4题。3.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 )A、夏至 B、冬至 C、小寒 D、大雪4.我国某城市立夏时昼长为13小时25分,那么该城市下次昼长为13小时25分的节气最接近( )A、立冬 B、立秋 C、立春 D、小暑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计时的工具,类似24小时的“日时钟”。一般由晷针和晷盘组成,晷针平行于地轴,上端指向北极星方向。下图示意我国某城市某日某时赤道日晷图日影,分析完成5-7题。5.图中①②③④中表示正东方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6.图中连接0—③的实践是当时日晷针的日影,当时为中国传统计时的( )A、丑时 B、亥时 C、未时 D、午时7.对图中a、b影子和当日的季节判定适当的( )A、a为黎明影,冬季 B、b为黎明影,冬季C、a为黎明影,夏季 D、b为黎明影,夏季我国某城市(30°N)一居民家中屋顶南坡坡度为25°(如图所示),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保障集热效果,支架可上下调节(β角可变化)使集热板保持与正午阳光光线最大角度,读图,完成8—9题。8.冬至日和夏至日的β角度分别为( )A、28.5°,0° B、28.5°,16.5° C、53.5°,0° D、53.5°,16.5°9.当β取最大值时,当地昼长约为( )A、14小时 B、13小时 C、10小时 D、11小时某日正午前后,北京(40°N)故宫中乾清宫出现:“点亮金匾”的奇特现象,阳光照射到金砖地面后,反射到“正大光明”匾上,将“正大光明”匾点亮(匾上的字自东向西依次是正、大、光、明)。下图示意出现“点亮金匾”奇特现象的太阳光线。据此完成10—12题。10.“某日”最接近( )A、冬至日 B、秋分日 C、夏至日 D、春分日11.“正大光明”匾上的字最早点亮的是( )A、正 B、大 C、光 D、明12.在故宫一些重要的大殿,会采用重檐式屋顶,即两重或两重以上的屋面,层顶与天花板之间有一个架空层,采取这样的建筑结构主要是有利于( )A、隔热降温 B、应对地震 C、采光通风 D、防火防水某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如下图所示,分析完成以下13—14题。13.图中K值约为( )A、30 B、37 C、40 D、4714.该地在一个回归年中极昼天数( )A、略大于80天 B、略小于80天 C、略大于100天 D、略小于100天某先生2025年9月23日9时从甲地(20°N,105°E)旅行,经3小时飞行到达乙地,(30°N,90°E)分析完成15—16题。15.由于乙地海拔高度因素,比同纬度昼长要长约30分钟,该先生当日感受的昼长( )。A、12小时 B、比12小时稍长 C、13小时 D、比13小时稍长16.该先生到达乙地时,用手表定向,把手表盘时针12正对太阳,那么正北方对应的手表盘时针方位是( )A、1 B、7 C、11 D、12二、综合题(本题包括3小题,第17题18分,第18题18分,第19题16分,共52分)17、读国际日期变更线图,分析完成以下各题(18分)(1)原则上,180°经线是国际日期变更线,但是,现实日期变更如图中所示,分析图中日期界线偏离180°经线的原因。(6分)(2)图中A是夏威夷,本在西十一区而用西十区的区时,推想其原因。(6分)(3)当时时间10月2日10时,飞机从B地起飞飞行5小时后降落A地(西十区),此刻A地当地时间是多少?如何理解这种时间倒流现象?18、下图示意我国某中学高二地理研学活动,绘制的当地两分两至日日落的示意图,(图中时间为北京时间)分析完成以下各题(18分)(1)在下图中绘出甲处所在日期的太阳升落示意图(4分)。(2)推测当地的地理位置:经度 ,纬度 (4分)。(3)甲处当日,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昼长为 (4分)。(4)从理论上,甲处日落时间为 ,现实感受中,乙、丙两处的日落时间比理论上要早,其原因是什么?(6分)19、北半球某地某日太阳高度日变化图,分析完成以下各题。(共计16分)(1)在下图中标示该地当日北京时间7点时刻太阳的位置(4分)(2)当地地理坐标:经度 ,纬度 (4分)(3)当日,太阳直射点纬度为 (4分)(4)该地一个回归年中级昼天数和极夜天数相等吗?说明其原因。(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高二地理(答案).docx 高二地理(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