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雷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雷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一一2026学年度(上)九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人生自是有诗意。总有一处风景,让你嘴角扬起微笑:总有一首诗词让你心绪摇曳:总有几句箴
言让你体悟成长。笑谈一代天娇,只识弯弓射大雕,是毛泽东的诗意人生;笑对鲜妍娉婷的四月芳华,
是林徽因的诗意人生;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心无旁笃,是梁启超的诗意人生;在精神的孤独中
锤炼身心是社小康的诗意人生;把精神小屋建筑的美观结实,甚至能矗立起精神大厦,是毕淑敏的诗意
人生……
诗意的人生不容裘读,不应矫揉造作;对待人生的诗意,我们顺其自然,让诗意与人生相得意彰。
1.(3分)选文中加点的词语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摇曳(zhuai)
B.娉婷(ping)
C.矗立(cù)
D.亵渎(zhi)
2.(3分)文中画线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一代天娇
B.心无旁笃
C.矫揉造作
D.相得意彰
3.(3分)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①大众阅读作为社区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一直受到各方的关注。②在推进“全民阅读”活动中,吉
星社区居民的纸质阅读量和数字阅读量呈现双升趋势。③阅读的目的,不仅是长知识,增技能,却是让
人成为更加完美的人。④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是不是有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读
书习惯。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4.(3分)下列关于《艾青诗选》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大堰河一我的保姆》是艾青的成名作,发表时第一次使用了“艾青”这一笔名。
B.20世纪30年代,艾青诗歌的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峰,这一时期的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
C.艾青诗歌创作的另一个高峰是在1978年以后,诗人“归来”,诗意变得更警策,这一时期的诗人,
仍然继续着歌颂光明的主旋律。
D.艾青在他的诗歌创作中没能明显地表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
5.(3分)对下列句子中分句间的关系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当众说纷纭时,与其人云亦云,不如理性思考。(选择关系)
B.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并列关系》
C.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因果关系)
D.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递进关系)
6.(3分)请将下面的句子重新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排序是
①也使人在艰难的跋涉中懂得土地的可爱、博大和不可丧失
②继而懂得祖国之于人的真正含义
③它会使人的脊梁永远不弯
④一个伟大的民族需要泥泞的磨砺和锻炼
⑤当我们爱脚下的泥泞时,说明我们已经拥抱了一种精神
A.④③①②⑤B.⑤1)②3④C.④1③⑤②D.⑤③①④②
7.(7分)按课文原文填空。
在古代文人的行旅故事里,看别样人生:李白被赐金放还,宴会上面对丰盛莱肴,却因前路迷茫而
“停杯投箸不能食,(1)”;苏轼在中秋夜举杯问月,“(2)
,把酒问青天”道尽
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杜甫在战乱中与亲人失散,望着天上的一轮明月,写下“(③),月是故乡明”,
表达对弟弟深切思念;踏访故宅时,看到“秋草独寻人去后,(④)”的凄凉景象,诗人心中满
是感慨;韩愈贬滴途中,对前来送行的侄孙说“知汝远来应有意,(⑤)”,语气中充满了悲怆;
黎明时分,“(6
,人迹板桥霜”的霜月晨景,描绘出了早行的艰辛;扬州相逢,白居易感叹
刘禹锡的遭遇,刘禹锡却以“(⑦
,病树前头万木春”来回应,晨现了豁达的胸襟。
二、阅读(45分)
(一)阅读【甲】【乙】两篇选文,回答8一11题。(10分)
【甲】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
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获,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
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
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节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