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秋期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期中复习训练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秋期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期中复习训练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秋期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期中复习训练卷
一、单选题
1.下列作品中,阐述道家学派思想的是(  )
A.《韩非子》 B.《墨子》 C.《论语》 D.《道德经》
2.我国原始居民最早种植水稻的是(  )
A.元谋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3.我国水稻栽培历史悠久,目前已知水稻种植最早出现于(  )
A.黄河中下游地区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珠江三角洲 D.辽河流域
4.“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是谁主持修建的(  )
A.齐桓公 B.李冰 C.秦孝公 D.商鞅
5.中华民族同根同源,被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A.炎帝舜 B.炎帝黄帝 C.黄帝禹 D.舜禹
6.“过着定居的生活,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已广泛制作和使用陶器。”黄河流域最早体现上述特征的原始居民是(  )
A.河姆渡原始居民 B.半坡原始居民
C.大汶口原始居民 D.山顶洞人
7.“你的两颗牙齿,揭开了中华大地人类活动的奥秘:那一块块的石器,在向我们诉说着人类智慧的闪烁......”这是对我国境内目前己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的歌颂。"你”指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蓝田人 D.山顶洞人
8.今天,海外华人以“炎黄子孙”自称,我们尊崇的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  )
A.炎帝 B.黄帝 C.蚩尤 D.炎帝和黄帝
9.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是(  )
A.齐桓公 B.楚庄王 C.秦穆公 D.宋襄公
10.战国时期是指 (  )
A.公元前774~前476年 B.公元前475~前221年
C.公元前770~前476年 D.公元前476~前221年
11.“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这是孙中山对“人文初祖”黄帝的评价。与“平定蚩尤乱”有关的战役是(  )
A.阪泉之战 B.涿鹿之战 C.城濮之战 D.巨鹿之战
12.云南大多数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自然条件优越,非常适合种植水稻。那么,你知道我国境内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13.代是我国青铜器发展的灿烂时期。你认为目前世界上发现最大的青铜器是(  )
A.四羊方尊 B.司母戊鼎
C.商朝虎耳铜鼎 D.青铜酒樽
14.陆游诗中写道:“山导江书禹贡,江流山山为动。呜呼秦守信豪杰,千年遗迹人犹诵…”诗中的“秦守”是指(  )
A.管仲 B.孙武 C.李冰 D.李斯
15.在以下各项内容中山顶洞人和北京人最明显的区别是(  )
A.直立行走 B.使用打制石器
C.过群居生活 D.会人工取火
16.韩非子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这种情况决定了远古居民最恰当的选择是(  )
A.学会制造工具,抵御野兽 B.住在山洞里,躲避虫蛇
C.懂得用天然火,驱逐野兽 D.过群居生活,共同生产
17.古人类主要居住在洞穴内,后来他们慢慢地向适宜耕作的山前、低地迁移。大约在1万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开始定居生活。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家畜饲养的出现 B.原始农业的发展
C.原始手工业出现 D.磨制石器的出现
18.“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该时期的(  )
A.战争频繁 B.制度变革 C.百家争鸣 D.王位世袭
19.春秋战国时期引起社会变革的最根本因素是(  )
A.王室衰微 B.分封制瓦解
C.兼并战争加剧 D.生产力水平提高
20.商纣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武王伐纣,孟子认为杀得对,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这里反映孟子思想的核心是(  )
A.民贵君轻 B.法治 C.兼爱 D.仁政
二、改错题
21.战国时期的韩、赵、魏三国是由齐国分裂而来
错误:    改正:   
22.为了巩固疆土,周王确立了世袭制。(  )
23.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变革。
错误:   ;订正:   。
24.先判断正误,并加以改正。
(1)商朝的四羊方尊是迄今世界上出图的最重的青铜器,重达832.84千克。
(2)约公元前2070年,启建立夏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3)受战乱、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盘庚时期迁到亳此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4)黄帝联合一些部落,在阪泉与炎帝展开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最后炎帝战败,归顺黄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
三、辨析题
25.使成都平原变成“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得益于秦朝蜀郡太守李冰主持修筑的都江堰。(  )
26.河姆渡聚落地处河湖密布、潮湿炎热的江南地区,这里的房屋构造主要是半地穴式的。
四、材料分析题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3 000多年以前,周武王决定起兵去打倒暴君纣王,就在出兵的那天,天忽然下起雨来了,许多人都觉得不吉利,建议武王改期。这时候,管占卜的人出来了,他说这不是坏事,是“天洗兵”……
材料二
材料三 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给亲属、功臣等 ,封他们为诸侯。
材料四 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众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就是侮慢王朝,等于不贡。”
——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五 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
——《史记·周本纪》
(1)说出材料一中的“3 000多年以前”的时间和战役名称。
(2)材料二显示的是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实施的目的是什么?这种制度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3)根据材料三、四、五,概括诸侯从周天子那里得到什么权力,又对周天子承担哪些义务?
(4)这种制度没能使西周的统治千秋万代地延续下去,在西周后期,政局混乱,出现了“国人暴动”。“国人”指材料二中哪个等级的人?哪一年西周最终走完了它的统治历程?
历史犹如长河,随着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新发现,我们看到了中华文明源头的壮美景象,让我们沿着历史深处的一圈圈年轮,去领略中华文明童年时期独有的懵懂色彩吧。
28.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学礼,无以立”。
材料二: 他生活在战国末期,是荀子的学生,他强调“法治”并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理论。
材料三: 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如儒、法、道、墨等,他们著书讲学,互相论战,出现了学术上的繁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位思想家的名言?请说出他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2)请说出材料一中思想家关于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著名言论或主张。(至少两条)
(3)材料二中的“他”是谁?请说出他在治理国家问题上的主张。
(4)根据材料三,谈谈你如何评价“诸子百家”之间的“争鸣”?
五、综合题
29.识读下列图片,回答相关问题:
(1)从历史来看,“和谐社会”理论有其历史渊源,我国古代儒家学派的主张比较系统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学派思想的图片是   (填序号),其“以人为本”的思想主张是:   。
(2)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就是人与人之间要互助互爱,反对战争。图片中反映该思想的是   (填序号),它属于   (学派)思想。
(3)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一切事物应该顺其自然。与以上思想相关的图片是   (填序号),这一思想属于   学派,其创始人是   (人名)。
(4)   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传统文化:   。
30.我们的朋友遍天下。一个友好国家的文化教育考察团要到中国实地考察,请你当一名小导游,带领考察团参观考察下列地方,并向他们介绍一下祖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吧!
(1)西安半坡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图1),请结合所学知识,向我们的客人介绍一下半坡人的生活生产情况。
(2)图2是某遗址的照片,图中所示房屋为干栏式房屋,设想一下当时先民为什么会创造这种样式的房屋。
(3)图3是坐落在浙江绍兴的大禹陵,在参观大禹陵时,游客向你提出如下问题:“鲧治水以失败而告终,大禹治水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这给我们怎样的启示?”你应该做出怎样的回答?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老子的主张;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2.【答案】D
【知识点】原始的农耕生活
3.【答案】B
【知识点】原始的农耕生活
4.【答案】B
【知识点】李冰与都江堰
5.【答案】B
【知识点】炎帝和黄帝
6.【答案】B
【知识点】原始的农耕生活
7.【答案】A
【知识点】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8.【答案】D
【知识点】炎帝和黄帝
9.【答案】A
【知识点】春秋争霸
10.【答案】B
【知识点】战国七雄
11.【答案】B
【知识点】炎帝和黄帝
12.【答案】C
【知识点】原始的农耕生活
13.【答案】B
【知识点】青铜艺术
14.【答案】C
【知识点】李冰与都江堰
15.【答案】D
【知识点】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16.【答案】D
【知识点】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17.【答案】B
【知识点】原始的农耕生活
18.【答案】C
【知识点】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19.【答案】D
【知识点】铁农工具和牛耕工具的使用
20.【答案】A
【知识点】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21.【答案】齐国;晋国
【知识点】战国七雄
22.【答案】错误:世袭制;订正:分封制
【知识点】西周的分封制
23.【答案】青铜器;铁农具
【知识点】铁农工具和牛耕工具的使用
24.【答案】(1)错误;四羊方尊改为司母戊鼎。
(2)错误;启改为禹。
(3)错误;亳改为殷。
(4)正确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更替;炎帝和黄帝;青铜艺术
25.【答案】错误:秦朝。改正:秦国。
【知识点】李冰与都江堰
26.【答案】错误,将半地穴式的改正为干栏式建筑。
【知识点】原始的农耕生活
27.【答案】(1)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
(2)分封制。巩固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3)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向天子交纳贡品,服从天子的命令,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4)平民。公元前771年。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更替;西周的分封制;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28.【答案】(1)孔子;仁和礼
(2)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
(3)韩非子;提倡法治,加强中央集权。
(4)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孔子的贡献及评价;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29.【答案】(1)图1,图4;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孟子:主张轻徭薄赋,提出“仁政”的治国思想
(2)图2;墨家
(3)图3;道家;老子
(4)百家争鸣;对于古代的这些思想文化,作为当代的我们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我们要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并发扬光大,树立对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自豪感
【知识点】老子的主张;孔子的贡献及评价;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30.【答案】(1)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他们还用骨器、角器等生产工具开垦土地,从事农业生产。他们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粟。半坡原始居民饲养猪、狗等动物,还用骨制箭头、渔叉、渔钩打猎捕鱼。食物种类大大丰富了,主食有粟,副食有鱼、肉、蔬菜等。
(2)干栏式房屋上面住人,下面养牲畜,既通风又防潮,这一建筑形式最常见于气候潮湿的地区。
(3)禹总结了鲧治水失败的教训,采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最终成功治理了黄河的水患。启示:人类与环境应和谐相处,不能违背自然规律。
【知识点】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原始的农耕生活;大禹治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