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教版必修一《1.3.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人教版必修一《1.3.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13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设计
教学前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课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消费入手,让学生知道消费的类型以及消费结构的变化等经济现象及相关经济知识。让学生通过感受生活提高理论思维能力、深入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以及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新课标基本要求:
描述几种消费心理;比较消费行为的差异;辨析消费观念的变化;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学情分析
消费与学生密切相关,学生对于身边的消费现象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没有认识到现象的本质,须提高认识水平。在生活中进行理智消费,树立科学的消费观。
3、教学目标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框学习,向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2、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树立环保和绿色消费的理念,针对今天环境污染等问题,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3、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养成适度消费、量入为出等消费观念,成为理性的消费者。
能力目标
学习“消费原则”时,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模拟一份家庭消费计划,从而提高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知识目标
1、识记四种消费心理的含义。2、理解怎样正确看待、评价各种消费心理。3、理解四大消费原则的内涵。4、理解艰苦奋斗在今天并不过时。5、根据理智消费的原则,模拟一份家庭消费计划。并结合个人行为,说说怎样才算应该理智的消费者。
4、重难点分析
重点
做理智的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难点
适度消费
5、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6、教法与学法指导
1、本课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实际,为学生所熟知。同时,学生观点可能各不相同,所以,可采取“讨论式”教学方法。2、在教学中可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对消费进行社会调查。
7、教学思路
在教学过程中,倡导问题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问题”的探究中引发兴趣、引发思考和讨论,提高主动学习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问题”导课
我们的生活消费不仅受客观因素的影响,还受消费心理的影响,结合生活中学生消费的事例,导入本课
引入新课
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探究问题、学习新课
1、消费心里面面观节日期间,同学之间互送礼物。设问:你是不是有如此经历?这是受什么心理的影响?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特点:仿效性、重复性、盲目性。(2)
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22利用“探究活动”设问:你是不是也有小林的消费心理?我们应该看待这种消费行为?展示个性要考虑社会的认可,还要考虑代价。为显示与众不同而过分标新立异,是不值得提倡的。(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中学生在穿戴上的讲究名牌,在电子产品上的不断升级,并且这种攀比之风还有进一步蔓延的趋势。这种消费心理是不健康的。特点:夸耀性、盲目性。(4)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教师活动:多媒体播放有些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即在消费时综合考虑商品的价格、质量、售后服务等各方面情况,从实际出发,而不是跟风买,搞攀比。设问:大家怎么看到这种消费行为?教师总结:这是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这种消费行为,讲究实惠,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是一种理智的消费行为。总之,人们的消费行为往往受到多种消费心理的影响。当然,不同的消费心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常常共同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树立正确的消费心理,使我们的消费向合理、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2、做理智的消费者。(1)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什么是适度消费?对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如何理解?教师总结: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原则就是要求人们的消费与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理解这一原则注意:一方面,消费支出应该与自己的收入相适应,自己的收入既包括当前的收入水平,也包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也就是要考虑收入能力这个动态因素。因为,信贷消费与人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有直接的关系。另一方面,在自己经济承受能力之内,应该提倡积极、合理的消费而不能抑制消费,否则,一方面,会影响个人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会影响社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当前我们国家已经形成买方市场,应该充分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带动作用。(2)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从众心理、攀比心理等,并且这些心理往往相互联系,共同影响人们的消费。因此,在消费中我们要尽量避免一些不健康的消费心理的影响。首先,在消费中注意避免盲目从众。盲目从众是消费中常见的一种消费心理现象,也是对普通消费者影响最大的一种消费心理现象。在消费中我们要尽量避免一些不健康的消费心理的影响,坚持从个人实际需要出发,理性消费。其次,要尽量避免情绪化消费。因此,在消费时,要注意保持冷静。最后,要避免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因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结构是不断变化与改善的,我们的选择也要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餐厅经常使用发泡塑料盒和塑料袋,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大家对次有何看法?教师:针对学生的见解作点评、总结:(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绿色消费就是指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的严重短缺,我们国家提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大家也应该从自身出发,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去从事绿色消费,即: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生活,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存。希望同学们能真正把所学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做个绿色消费者。大家辩论:我们还应该不应该坚持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不是已经过时了?教师:针对学生的辩论作点评、总结:(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是一种民族精神,而不是一种具体的消费行为。作为精神,它是永远不过时的。特别是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还面临人口、资源等压力,我们更应该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从个人思想品德的修养角度讲,有利于个人优秀品德的形成和情操的陶冶,是有志者应该具备的精神状态。当然,不能把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与合理消费对立起来,勤俭节约不是抑制消费而是说不要浪费。总之,以上四个原则,是科学消费观的具体要求,我们要理解和掌握这些原则,并用他们指导自己的消费行为,既有益于个人,也有益于社会,将促进个人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积极思考与讨论,每组选出代表,发表见解,回答问题。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并热烈讨论,回答自己不同的看法。就此现象展开讨论,并发表见解:这是典型的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就此现象展开讨论,并发表见解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并热烈讨论,回答自己不同的看法。学生领会。学生就所提问题展开讨论,并发表见解。激发了学生的热情与兴趣。
贴近学生实际,引发兴趣、引发思考和讨论。引发兴趣、引发思考和讨论。贴近生活实际。贴近学生实际,引发兴趣、引发思考和讨论贴近学生实际,引发思考和讨论引发兴趣、引发思考和讨论。

学小

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概括总结出本课所学的要点。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影响人们消费的几种消费心理和几种科学的消费观。知识结构如下:
原因
消费心理面面观
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表现
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树立正确
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的消费观
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做理智的消费者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消费心里面面观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做理智的消费者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分析:艰苦奋斗是不是已经过时、适度消费之我见等练习册习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