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口市5校联考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海南省海口市5校联考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练习一
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B A C A B D B D B B C C D D A B D A A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有3小题,21题14分,22题14分,23题12分,共40分)
21.(14分)
缺陷:采用原始的直接民主的方式,忽略了从政人员的素养。(2分)危害: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不能保证公民大会决策的科学性。(2分)
名称:大化改新(2分)。影响: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转变为封建社会(2分)。
“军区制”的施行,促使小农经济破产,动摇了帝国的经济基础;骄傲自大,封闭保守。(4分)
开放包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退。(2分)
(14分)
政治特征:实行封建制度,封君封臣管理政治和军事事务。(2分)
经济特征:以农奴制度为基础,庄园经济快速发展。(2分)
影响:市民阶层壮大,为资产阶级的出现提供了条件,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扩大;孕育了自由、民主、平等的现代意识的萌芽。(一点2分,满分4分)
管理自主,不受外来干涉而具有自我管理的权限;氛围自由,为师生提供了自由探索与独立思考的空间。(一点2分,满分4分)
城市兴起为大学兴起提供经济基础和社会环境,大学兴起推动城市文化发展。(2分)
(12分)
客观上促进了希腊文明与东方诸文明的交流交融,加快了人类历史由分散走向整体的过程;促进了世界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出现。(一点2分,满分4分)
相似特点:兼容并蓄,独具特色。(2分)
共同原因:地处亚、欧、非三大洲的交汇地带,地理位置优越便于吸收不同区域的文明成果;对外征服建立起庞大版图,推动了不同文明的融合。(一点2分,满分4分)
应尊重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以包容、开放的心态看待不同文明;积极推动文明间的交流互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促进人类文明共同发展。(一点2分,言之有理即可给分)口口口口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练习一
姓名
班级
座号
注意事项
准考证号
1.请将信息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不得有误
2.保持答题卡的清洁和完整,不得折叠
[0
0
0
[o]
[0][0]
3.选择题用2B铅笔填涂,修改用橡皮擦净
正确填涂■缺诊标记【】
3
3
4]
4]
5
51
6
6
61
61
>
1>
[7
7
[7
[8
[81
[8][8
[81
8
[81
[81
[8i
[81
[9][9][9[91[9][9]
[91[9
[9
[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L.【A][B][C][D]
6.【A][B][C][D]L.【A][B]【C][D]I6.[A][B][C][DJ
2.[A][B[C][D]
7.【A][B][C][D]I2.[A]【B]【C][D]
17.[A][B][C][D]
3.[A][B][C][D]
8.[A][B][C][D]13.[A][B][C][D]I8.[A][B][CJ[D]
4.[A][B][C][D]9.[A][B][C][D]14.[A][B][C][D]19.[A][B][C][D]
5.[A][B][C][D]
I0.【AJ[B][C][D]I5.[A][B】【C][D]20.[A][B][C][D]
二、
材料分析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4分,第23题12分,共40分)
21()(4分)
21(2)(4分)
21(3)(4分)
21(4)(2分)
历史
第1页(共2页)
口口口■姓名
班级

22(1)(4分)
22(2)(4分)
22(3)(4分)
22(4)(2分)
231)(4分)
23(2)(6分)
233)(2分)
历史
第2页(共2页)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练习一
(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20小题,共60分)
埃及民歌:看,这位伟大的君主……他信守诺言多么按时,馈赠礼物又多么的大方!他向每 一个人馈赠礼物好不偏袒,他的礼物比金银更贵重。民歌中的“君主”指的是(  )
A.法老 B.金字塔 C.尼罗河 D.胡夫
下列选项反映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古代文明成就的是(  )
《汉谟拉比法典》中规定:如果自由民租田耕种但不出生谷,则以未尽力耕耘论处,除了照交田主谷物外,如田地荒芜,还必须将其所荒芜之田犁翻耙平,交还田主。这一规定反映了古巴比伦(  )
A.重视保护私有财产 B.注重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
C.法律体系非常健全 D.佃农生产经营自主权扩大
右图是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古国地图。其中,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种姓制度)的国家位于(  )地区。
①地区
②地区
③地区
④地区
作为文明古国之一,印度文明有其独特的魅力,下列与印度文明有关且对其他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的有(  )
①佛教 ②阿拉伯数字
③种姓制度 ④《汉谟拉比法典》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公元前5世纪,雅典使斯巴达和其他所有的希腊城邦黯然失色,这是伯里克利时期雅典的黄金时代。这里的“黄金时代”是指( )
A.成为希腊地区最大的城邦 B.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C.迈出了法制建设的第一步 D.建立起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
暴力冲突是不同地区文明交流的形式之一。公元前4世纪前后,通过这种方式,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这一时期,担当希腊文化传播“使者”的是(  )
A.罗马帝国 B.罗马共和国 C.拜占庭帝国 D.亚历山大帝国
在罗马共和国对外扩张的过程中,平民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迫使贵族在政治上作出让步,如《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据此,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这个时期的罗马正在经历一个民主化的过程。这个“民主化的过程”(  )
A.真正地维护了平民的利益 B.实质是维护罗马贵族的统治
C.是对罗马对外扩张的否定 D.旨在追求现代意义上的民主
古罗马城的建设经历了王政时代、共和国时代、帝国时代三个阶段。“帝国时代”的开创者是(  )
亚历山大 B.伯利克利 C.凯撒 D.屋大维
从“元老院掌握国家实权”、“布匿战争”、“称霸地中海地区”、“奴隶大量逃亡和起义”这些关键词中提炼出的学习主题是( )
A.希腊文明的繁荣 B.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C.罗马帝国的兴衰 D.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
古代东西方文明交相辉映,各具特色。请为下列图片反映的东西方文明成就归纳一个共同的主题,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帕特农神庙、罗马大竞技场。(  )
A.古代大河文明 B.古代奴隶制文明
C.古代海洋文明 D.古代封建制文明
在中古西欧社会,僧侣是祈祷的人,骑士是作战的人,农民是劳作的人,其中“僧侣”来自于(  )
A.印度教 B.伊斯兰教 C.基督教 D.佛教
在世界历史上,5—15世纪一般被称为“中古时期”。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产生了西欧的封建社会。它在政治上的基本制度是(  )
A.奴隶制民主政治 B.君主专制制度 C.封君封臣制 D.君主立宪制
西欧中世纪是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绝大部分人口居住在庄园里。有人说,那时的老百姓可能对国界毫无概念,但对村界一清二楚。材料反映了西欧庄园的特点是(  )
A.等级制度森严 B.有独立的庄园法庭
C.封建制度解体 D.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1287年,西欧某庄园的庄头将一名农奴带到庄园法庭,指控他装病拒服劳役,但农奴不承认。法庭调查后证实,庄头出于宿怨伪造了事实,故以诬告罪对其处以罚款。据此可知,庄园法庭( )
A.维护了领主的利益 B.扩大了城市的自主权
C.加速了市民阶层形成 D.有利于维护庄园秩序
11 世纪随着城市的兴起,西欧的城市掀起了争取城市自治的斗争,采取的方式主要是(  )
①金钱赎买 ②武力斗争 ③教会的赠与 ④与领主谈判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2世纪时,西欧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中“最美好的花朵,”这时的博洛尼亚大学,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等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
A.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 B.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
C.阿拉伯文化的传入 D.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传播
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在《罗马帝国衰亡史》中说:“他的胜利所获致的虛衔早已化为尘土,然而他作为立法者的名声却镌刻在一个公正而持久的纪念物之上”。这里所说的“公正而持久的纪念物”指(  )
A.《拿破仑法典》 B.《汉谟拉比法典》
C.《十二铜表法》 D.《查士丁尼法典》
日本留学生对于唐朝实行均田制,制定律令,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国泰民安,文化繁荣的大好形势,深为赞赏。回国后,积极倡导以“法制完备”的唐朝为典范,实行政治改革。材料反映了大化改新(  )
A.以中国唐朝制度为蓝本 B.使日本过渡到封建社会
C.促进了日本社会的进步 D.使日本走上了对外扩张道路
阿拉伯帝国时期出现了“百年翻译运动”,学者翻译了大量的古印度、波斯和古希腊的医学、天文学、数学典籍。这有助于阿拉伯帝国( )
A.科技的发展 B.文学的兴盛 C.社会的转型 D.制度的革新
二、材料分析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4分,第23题12分,共40分)
21.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苏格拉底非常痛心,在他看来,雅典直接民主制最大的弊端就是“抽签选举”导致的“外行治国”……他还发现,由于民众缺乏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知识,他们极容易受一些同样没有政治知识,但擅长说服技术的蛊惑家的影响和控制,从而作出种种错误的决策。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根据材料一指出雅典直接民主的缺陷。(2分)分析这一缺陷可能造成的危害。(2分)
材料二:从6世纪开始,日本的各种社会矛盾各种日益尖锐。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日本效仿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人教版《世界历史》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日本的这次改革的名称和产生的影响。(4分)
材料三:拜占庭帝国“军区制”的施行,促成了一些大贵族、大将军的崛起,他们不断侵吞小地产所有者的财产,造成小农经济的破产,动摇了帝国的经济基础……它长期使自己陶醉在古希腊、古罗马古典文明的光环之中,以仿古和“温故”为业,不思进取,不吸纳新事物。
——摘编自徐家玲、崔艳红《论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
根据材料三指出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4分)
通过日本的发展与拜占庭帝国的衰亡你能得出什么启示?(2分)
22.中世纪的欧洲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产生了一系列变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中世纪早期农奴制度促进了西欧主要农业组织形式——采邑的发展。采邑是大型庄园,包括土地、草场等,以及束缚在土地上的农奴。由于地区性国家建立了越来越有效的政治组织,地方上的封君和封臣管理着政治和军事事务,这一体系一般被历史学家称为封建制度。
——据[美]杰里·本特利等《简明新全球通史》
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欧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特征。(4分)
材料二:10世纪开始,欧洲城市逐渐在封建主的领地上兴起。农奴为摆脱领主的控制,大量移居城市,使得市民阶层壮大。他们(市民)的崛起不但为日后资产阶级的出现提供了可能,也为世界市场的扩大做好了铺垫,更是在平常的市民生活过程中孕育了自由、民主、平等的现代意识的萌芽。
——摘编自《世界历史(中古部分)》
根据材料二分析城市的兴起对西欧社会的影响。(4分)
材料三:12世纪 ,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活跃,中世纪大学问世。大学创办之初,不受外来干涉而具有自我管理的权限……大学的世俗教育性质为师生创造了自由探索与独立思考的空间,激发了他们对学术研究的兴趣。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 最美好的花朵” 。
——【英】 海斯汀 ·拉斯达尔《中世纪的欧洲大学》
据材料三,指出中世纪大学的“美好 ”之处 。(4分)
结合上述材料,概括西欧城市兴起与大学兴起的关系。(2分)
23.古代文明的交流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远征在客观上使希腊文明与埃及、巴比伦和印度的文明得以接触、交流、融合,扩大了各民族已知世界的范围,加快了人类历史由分散走向整体的过程。在一个世界性的帝国内,世界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出现是必然的。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在世界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
根据材料一说明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在世界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4分)
材料二:拜占庭文明是亚欧中世纪文明中一支独具特色的奇葩 。首先,从其产生的那一时刻起就带有明显的东方色彩。其次它又是典型的基督教文明……最后,拜占庭文明还具有明显的罗马因素。
——徐家玲《走进拜占庭文明》
材料三:阿拉伯的统治者……经过长期的努力,帝国境内的希腊文化、 波斯文化、 印度文化和阿拉伯的传统文化逐渐融合起来,形成一种崭新的阿拉伯文化。
——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下)
根据材料二、材料三 ,指出拜占庭文明和阿拉伯文化的相似特点(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特点形成的共同原因。(4分)
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人类文明?(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