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练习一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C B A C A B D B D B B C C D D A B D A A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有3小题,21题14分,22题14分,23题12分,共40分)21.(14分)缺陷:采用原始的直接民主的方式,忽略了从政人员的素养。(2分)危害: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不能保证公民大会决策的科学性。(2分)名称:大化改新(2分)。影响: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转变为封建社会(2分)。“军区制”的施行,促使小农经济破产,动摇了帝国的经济基础;骄傲自大,封闭保守。(4分)开放包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退。(2分)(14分)政治特征:实行封建制度,封君封臣管理政治和军事事务。(2分)经济特征:以农奴制度为基础,庄园经济快速发展。(2分)影响:市民阶层壮大,为资产阶级的出现提供了条件,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扩大;孕育了自由、民主、平等的现代意识的萌芽。(一点2分,满分4分)管理自主,不受外来干涉而具有自我管理的权限;氛围自由,为师生提供了自由探索与独立思考的空间。(一点2分,满分4分)城市兴起为大学兴起提供经济基础和社会环境,大学兴起推动城市文化发展。(2分)(12分)客观上促进了希腊文明与东方诸文明的交流交融,加快了人类历史由分散走向整体的过程;促进了世界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出现。(一点2分,满分4分)相似特点:兼容并蓄,独具特色。(2分)共同原因:地处亚、欧、非三大洲的交汇地带,地理位置优越便于吸收不同区域的文明成果;对外征服建立起庞大版图,推动了不同文明的融合。(一点2分,满分4分)应尊重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以包容、开放的心态看待不同文明;积极推动文明间的交流互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促进人类文明共同发展。(一点2分,言之有理即可给分)口口口口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练习一姓名班级座号注意事项准考证号1.请将信息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不得有误2.保持答题卡的清洁和完整,不得折叠[000[o][0][0]3.选择题用2B铅笔填涂,修改用橡皮擦净正确填涂■缺诊标记【】334]4]551666161>1>[77[7[8[81[8][8[818[81[81[8i[81[9][9][9[91[9][9][91[9[9[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L.【A][B][C][D]6.【A][B][C][D]L.【A][B]【C][D]I6.[A][B][C][DJ2.[A][B[C][D]7.【A][B][C][D]I2.[A]【B]【C][D]17.[A][B][C][D]3.[A][B][C][D]8.[A][B][C][D]13.[A][B][C][D]I8.[A][B][CJ[D]4.[A][B][C][D]9.[A][B][C][D]14.[A][B][C][D]19.[A][B][C][D]5.[A][B][C][D]I0.【AJ[B][C][D]I5.[A][B】【C][D]20.[A][B][C][D]二、材料分析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4分,第23题12分,共40分)21()(4分)21(2)(4分)21(3)(4分)21(4)(2分)历史第1页(共2页)口口口■姓名班级■22(1)(4分)22(2)(4分)22(3)(4分)22(4)(2分)231)(4分)23(2)(6分)233)(2分)历史第2页(共2页)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练习一(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20小题,共60分)埃及民歌:看,这位伟大的君主……他信守诺言多么按时,馈赠礼物又多么的大方!他向每 一个人馈赠礼物好不偏袒,他的礼物比金银更贵重。民歌中的“君主”指的是( )A.法老 B.金字塔 C.尼罗河 D.胡夫下列选项反映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古代文明成就的是( )《汉谟拉比法典》中规定:如果自由民租田耕种但不出生谷,则以未尽力耕耘论处,除了照交田主谷物外,如田地荒芜,还必须将其所荒芜之田犁翻耙平,交还田主。这一规定反映了古巴比伦( )A.重视保护私有财产 B.注重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C.法律体系非常健全 D.佃农生产经营自主权扩大右图是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古国地图。其中,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种姓制度)的国家位于( )地区。①地区②地区③地区④地区作为文明古国之一,印度文明有其独特的魅力,下列与印度文明有关且对其他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的有( )①佛教 ②阿拉伯数字③种姓制度 ④《汉谟拉比法典》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公元前5世纪,雅典使斯巴达和其他所有的希腊城邦黯然失色,这是伯里克利时期雅典的黄金时代。这里的“黄金时代”是指( )A.成为希腊地区最大的城邦 B.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C.迈出了法制建设的第一步 D.建立起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暴力冲突是不同地区文明交流的形式之一。公元前4世纪前后,通过这种方式,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这一时期,担当希腊文化传播“使者”的是( )A.罗马帝国 B.罗马共和国 C.拜占庭帝国 D.亚历山大帝国在罗马共和国对外扩张的过程中,平民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迫使贵族在政治上作出让步,如《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据此,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这个时期的罗马正在经历一个民主化的过程。这个“民主化的过程”( )A.真正地维护了平民的利益 B.实质是维护罗马贵族的统治C.是对罗马对外扩张的否定 D.旨在追求现代意义上的民主古罗马城的建设经历了王政时代、共和国时代、帝国时代三个阶段。“帝国时代”的开创者是( )亚历山大 B.伯利克利 C.凯撒 D.屋大维从“元老院掌握国家实权”、“布匿战争”、“称霸地中海地区”、“奴隶大量逃亡和起义”这些关键词中提炼出的学习主题是( )A.希腊文明的繁荣 B.罗马共和国的兴衰C.罗马帝国的兴衰 D.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古代东西方文明交相辉映,各具特色。请为下列图片反映的东西方文明成就归纳一个共同的主题,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帕特农神庙、罗马大竞技场。( )A.古代大河文明 B.古代奴隶制文明C.古代海洋文明 D.古代封建制文明在中古西欧社会,僧侣是祈祷的人,骑士是作战的人,农民是劳作的人,其中“僧侣”来自于( )A.印度教 B.伊斯兰教 C.基督教 D.佛教在世界历史上,5—15世纪一般被称为“中古时期”。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产生了西欧的封建社会。它在政治上的基本制度是( )A.奴隶制民主政治 B.君主专制制度 C.封君封臣制 D.君主立宪制西欧中世纪是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绝大部分人口居住在庄园里。有人说,那时的老百姓可能对国界毫无概念,但对村界一清二楚。材料反映了西欧庄园的特点是( )A.等级制度森严 B.有独立的庄园法庭C.封建制度解体 D.具有相对的独立性1287年,西欧某庄园的庄头将一名农奴带到庄园法庭,指控他装病拒服劳役,但农奴不承认。法庭调查后证实,庄头出于宿怨伪造了事实,故以诬告罪对其处以罚款。据此可知,庄园法庭( )A.维护了领主的利益 B.扩大了城市的自主权C.加速了市民阶层形成 D.有利于维护庄园秩序11 世纪随着城市的兴起,西欧的城市掀起了争取城市自治的斗争,采取的方式主要是( )①金钱赎买 ②武力斗争 ③教会的赠与 ④与领主谈判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12世纪时,西欧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中“最美好的花朵,”这时的博洛尼亚大学,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等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A.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 B.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C.阿拉伯文化的传入 D.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传播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在《罗马帝国衰亡史》中说:“他的胜利所获致的虛衔早已化为尘土,然而他作为立法者的名声却镌刻在一个公正而持久的纪念物之上”。这里所说的“公正而持久的纪念物”指( )A.《拿破仑法典》 B.《汉谟拉比法典》C.《十二铜表法》 D.《查士丁尼法典》日本留学生对于唐朝实行均田制,制定律令,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国泰民安,文化繁荣的大好形势,深为赞赏。回国后,积极倡导以“法制完备”的唐朝为典范,实行政治改革。材料反映了大化改新( )A.以中国唐朝制度为蓝本 B.使日本过渡到封建社会C.促进了日本社会的进步 D.使日本走上了对外扩张道路阿拉伯帝国时期出现了“百年翻译运动”,学者翻译了大量的古印度、波斯和古希腊的医学、天文学、数学典籍。这有助于阿拉伯帝国( )A.科技的发展 B.文学的兴盛 C.社会的转型 D.制度的革新二、材料分析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4分,第23题12分,共40分)21.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苏格拉底非常痛心,在他看来,雅典直接民主制最大的弊端就是“抽签选举”导致的“外行治国”……他还发现,由于民众缺乏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知识,他们极容易受一些同样没有政治知识,但擅长说服技术的蛊惑家的影响和控制,从而作出种种错误的决策。——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根据材料一指出雅典直接民主的缺陷。(2分)分析这一缺陷可能造成的危害。(2分)材料二:从6世纪开始,日本的各种社会矛盾各种日益尖锐。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日本效仿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人教版《世界历史》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日本的这次改革的名称和产生的影响。(4分)材料三:拜占庭帝国“军区制”的施行,促成了一些大贵族、大将军的崛起,他们不断侵吞小地产所有者的财产,造成小农经济的破产,动摇了帝国的经济基础……它长期使自己陶醉在古希腊、古罗马古典文明的光环之中,以仿古和“温故”为业,不思进取,不吸纳新事物。——摘编自徐家玲、崔艳红《论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根据材料三指出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4分)通过日本的发展与拜占庭帝国的衰亡你能得出什么启示?(2分)22.中世纪的欧洲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产生了一系列变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中世纪早期农奴制度促进了西欧主要农业组织形式——采邑的发展。采邑是大型庄园,包括土地、草场等,以及束缚在土地上的农奴。由于地区性国家建立了越来越有效的政治组织,地方上的封君和封臣管理着政治和军事事务,这一体系一般被历史学家称为封建制度。——据[美]杰里·本特利等《简明新全球通史》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欧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特征。(4分)材料二:10世纪开始,欧洲城市逐渐在封建主的领地上兴起。农奴为摆脱领主的控制,大量移居城市,使得市民阶层壮大。他们(市民)的崛起不但为日后资产阶级的出现提供了可能,也为世界市场的扩大做好了铺垫,更是在平常的市民生活过程中孕育了自由、民主、平等的现代意识的萌芽。——摘编自《世界历史(中古部分)》根据材料二分析城市的兴起对西欧社会的影响。(4分)材料三:12世纪 ,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活跃,中世纪大学问世。大学创办之初,不受外来干涉而具有自我管理的权限……大学的世俗教育性质为师生创造了自由探索与独立思考的空间,激发了他们对学术研究的兴趣。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 最美好的花朵” 。——【英】 海斯汀 ·拉斯达尔《中世纪的欧洲大学》据材料三,指出中世纪大学的“美好 ”之处 。(4分)结合上述材料,概括西欧城市兴起与大学兴起的关系。(2分)23.古代文明的交流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 :远征在客观上使希腊文明与埃及、巴比伦和印度的文明得以接触、交流、融合,扩大了各民族已知世界的范围,加快了人类历史由分散走向整体的过程。在一个世界性的帝国内,世界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出现是必然的。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在世界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根据材料一说明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在世界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4分)材料二:拜占庭文明是亚欧中世纪文明中一支独具特色的奇葩 。首先,从其产生的那一时刻起就带有明显的东方色彩。其次它又是典型的基督教文明……最后,拜占庭文明还具有明显的罗马因素。——徐家玲《走进拜占庭文明》材料三:阿拉伯的统治者……经过长期的努力,帝国境内的希腊文化、 波斯文化、 印度文化和阿拉伯的传统文化逐渐融合起来,形成一种崭新的阿拉伯文化。——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下)根据材料二、材料三 ,指出拜占庭文明和阿拉伯文化的相似特点(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特点形成的共同原因。(4分)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人类文明?(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练习一答案.docx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练习一答题卡.pdf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练习一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