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廊坊市第四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廊坊市第四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第一次质量检测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
(1-2题14分)
学校开展“大美河山,灿烂文学”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8分)
江南的乡间,寒梅在残雪消融之时,便点亮那一树树报春之灯笼,无论是大街小巷,
还是田间地头,都分外(yao rao)。那轻灵的玉兰、鲜妍的桃花、(piao yi)的杏花、忧
戚的梨花、娉婷的海棠,还有自命清高的兰花,其实性子都很急,等不及司花女神的一声
令下,或者浓妆或者淡抹,或者整齐或者零散地抢占着江南的山山水水、千楼万院,姹紫
嫣红地开遍,一展风流。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
yao rao
piao yi
(2)给文段中加点的词语注音。(2分)
鲜妍
娉婷
(3)文段中的“嫣”字,使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部首检字法检索,应先
查部,再查
画。(2分)
(4)下面是《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散”的两个读音及其七个义项。文段中“零
散地抢占着”的“散”的读音是
,意思是(意思填写序号)。(2分)
散sn①动词,没有约束;松开;分散:~漫/松~。
②零碎的;不集中的:~装/~居。
③药末(多用于中药名):健胃~/丸~膏丹。④名词,姓。
散sàn①由聚集而分离:~场/解~/烟消云~。
②散布:分发:发~/公园里一满花香
③排除;派遣:~闷/~心
2.“大美河山,灿烂文学”语文实践活动中,小李同学研究了长征这一伟大壮举后,做了
如下笔记,请阅读并回答问题。(6分)
长征,是一次惊天动地的革命壮举,是一部恢宏壮丽的伟大诗篇,是一座永不磨灭的
巍峨丰碑。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冒着生命危险,
(了解理解)中国工农红军
长征的经过。他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红星照耀中国》,此书以毋庸
置疑的事实向全世界
(宣布/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
颗闪亮的红星,(甲)照耀着中国的西北,(乙)必将照耀全中国。以长征为题材的文学
作品灿若明星。
(1)从文段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横线处。(2分)
(2)文段中甲、乙两处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既又
B。因为所以
C。不仅而且
D。不是就是
九年级语文月考试卷
第1页
(3)有同学认为画直线的句子放在这里不合适,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2分)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3-18题56分)
一、古诗文阅读鉴赏
(一)古诗文默写
3.阅读下面文字,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6分)
古诗文中不但有巧妙的语言,多样的手法,还寄托着诗人内心的想法。李白的《行路
难》(其一)中的“①
”两句,运用典故,表
达诗人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水调歌头》中的“②
通过月光寄托词人希望天下人美满的理想;范仲淹《岳阳楼记》的
“③
”体现诗人心怀天下的伟大志向。他
们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力量!
(二)古代诗歌阅读(6分)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4.这首诗提到的“乐天”是谁?此诗所描绘的情景可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
哪个词语来概括?(2分)
5.元稹、刘禹锡与“乐天”友情极深,他们都曾受到权贵打击,被迫离京。分析刘禹锡与
元稹在面对挫折时有什么不同的人生态度。(4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6一9题。(13分)
【甲】初,范文正公贬饶洲①,朝廷方治朋党②,士大夫莫敢往别,王侍制质③独扶病饯
于国门,大臣责之曰:“君,长者,何自陷朋党?”王曰:“范公天下贤者,顾质何敢望
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闻者为之缩颈④。
(选自《渑水燕谈录》)
【乙】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尤厚于族人。既贵,于姑苏近郊买良田数千亩,为义庄以养群
从之贫者,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人日食米一升,岁衣缣⑤一匹,嫁娶丧葬,皆
有赡给。聚族人仅⑥百口。公殁逾四十年,子孙贤令⑦,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驰。(选
自《渑水燕谈录》卷四)
【注释】①范文正公贬饶州:范仲淹因上书主张革新与宰相发生冲突,遭诬告,贬官饶州。
②朋党:同类的人为私利而结成的小集团。③王侍制质:即王质,侍制是官名。为人谨厚
博学,正直敢言。④缩颈:缩头,表示吃惊害怕。⑤缣:细绢。⑥仅:将近。⑦令:善,
美好。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3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