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第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第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广东省普宁市二中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铅笔在“考生号”处填涂考生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青蒿素是中医药学给予人类的一份珍贵礼物。和植物化学的其他发现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相比,从青蒿提取物到青蒿素的研发历程相当快速,然而,这绝不是中医药智慧的唯一果实。中国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还发现,具有悠久应用历史的中药砒霜,用于治疗白血病颇具疗效,已经成为治疗白血病的重要选择。对治疗失忆有效的石杉碱甲,也是从中草药“千层塔”中提取的,是我国用于治疗老年性精神障碍的一种临床用药。
然而,单一药物治疗某一特定疾病的现象在中医实践中非常少见,复方用药才是中医几千年来的主要用药形式。通常,中医师按中医理论和方法诊断病人症候,对症开出由多种中药按君臣佐使组成的处方,并随着病情的发展和症候的变化,随时调整处方的药味和剂量,以达到良好的疗效。这样的辨证施治疗法和有效方药的积累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积极贡献。我们从中药青蒿研发出抗疟药物青蒿素,仅是发掘中医药宝库的努力之一。
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也受益于中医药学。中医的一个治则是活血化瘀,这一治则也适用于冠心病的术后维护。中药提取的芍药苷等被用于防止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血管再狭窄,临床显示再狭窄率大幅降低。还有许多其他证据支持中医活血化瘀的临床疗效。
和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的一个新领域也正在发展,即所谓的生物力药理学,旨在将中药的药效和血流的生物力学影响相结合,用于防病治病。实验研究表明,保健运动可提高血流剪应力,再联合使用某些活血中药,可以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这里所举中医药对人类健康的贡献,不过沧海一粟。我的梦想是:在同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疾病的斗争中,中医药学进一步发挥威力,为维护世界人民的健康与福祉作出新贡献!
(摘编自屠呦呦《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材料二:中药有“传统中药”与“现代中药”之分,“传统中药”是指“草根树皮一锅汤”,以及丸散膏丹等传统制剂。“现代中药”则是经过精制、纯化、提取分类有效组分或成分而制成的中药,它继承了传统中医药的理论和千百年来的实践经验,又充分运用了现代科学,特别是现代医药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
青蒿素是在传统中药的基础上,经过精制、纯化、提取、分离、精选有效成分研制而成的中药,它不同于“传统中药”,而是“现代中药”,是具有化学药特点的现代中药,具有双重属性。在分类上既可认为是中药(现代中药),也可认为是化学药。中国过去的做法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申报中药新药者按一、二类中药处理,申报化学药者按西药处理。例如,将冬虫夏草的真菌培养液用菌丝体制成“金水宝”,是中药的产物,不过不是传统中药,应该是现代中药;但它又具有生物制剂的特点,如果将它列入生物制剂(西药)也未尝不可。
“条条大路通北京。”随着科学的发展,中药现代化大发展是必然趋势,“传统中药”与“现代中药”将比翼双飞。一方面不应丢掉传统中药,把中药都“化”成有效成分(化学药)。青蒿素提取分离有效成分是成功的,有示范意义,是中药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但不是唯一途径,不是所有中药都必须走此途径。另一方面也不应该故步自封、墨守成规,排斥否定现代中药,认为它是“离经叛道”,要“变相消灭中药”。
中医药要发展,传统中药与现代中药都要发展,一切从病人出发,从治病救人出发。只要有利于提高疗效,提高治病救人的水平,无论是传统的、现代的,或者是“中药西化”的中药,都应该大力发展。战争的武器需要多样化,治病救人的武器也要多样化,肯定一条独木桥,否定其他途径与模式,“一刀切”“一统天下”的做法并不科学。
随着今后中药现代化的发展,现代中药特别是具有化学药或生物制剂的特点、具有双重属性的现代中药,将会增多。“似驴似马、非驴非马”,中西药界限不清的现象,兼具中西药特点的药物品种,将会不断出现。能够治病救人的药就是好药,何须争论不休,一刀两断,截然分开?
(摘编自李连达、李贻奎《中药现代化的历史丰碑——屠呦呦与青蒿素》)
1.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青蒿素的研发是中医药智慧最重要的成果,体现了中医复方用药的独特优势。
B. 中医的辨证施治通过调整处方药味和剂量,可应对病情的发展和症候的变化。
C. 活血化瘀的治则仅仅适用于冠心病的术后维护,对其他心脑血管疾病无效。
D. 生物力药理学研究表明,单独使用活血中药即可消除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2. 根据材料二,下列关于“现代中药”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些以精制、纯化、提取分类有效组分或成分而制成的现代中药具有化学药的特点。
B. 作为现代中药,青蒿素因其双重属性可被归类为中药或化学药,体现分类的灵活性。
C. 传统中药与现代中药的发展应并行不悖,否定任何一方的“一刀切”做法都不科学。
D. 中药现代化的方式要像青蒿素一样提取分离有效成分,其他的方式都不具有可行性。
3. 结合两则材料,下列推断合理的一项是( )
A. 未来中医药将取代化学药和生物制剂,成为疾病预防和治疗的核心手段。
B. 中医复方用药的灵活性和现代中药的精准性相结合,共同推动医学发展。
C. 生物力药理学的发展将会否定传统中医理论,最终转向纯科学化的研究。
D. 中药现代化摒弃传统中药的理论和经验,其发展步伐依赖现代科学技术。
4. 材料一在论证中医药学贡献时,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请简要分析其论证效果。
5. 请结合两则材料,分析在中医药现代化发展中,应如何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雪山大地(节选)[注]
杨志军
父亲来到县上桑杰的家,桑杰和卓玛一如既往地热情着体贴着。
第二天一早他要出门,桑杰说:“强巴啦,小心点,最好别出去。”父亲问:“怎么啦?”“万一碰上不讲理的牧人,跟你动手呢?”父亲叹口气说:“动手就动手,牧人都是讲理的。”桑杰说:“我们一起走。”
三个人来到顿珠商店。桑杰和卓玛忙起来,父亲待着无聊,就去尼玛村康的工地看了看,然后朝桑杰家走去,远远看到立着“扎西平措”牌子的地方有几个牧人,也没在意,继续往前走,便被那几个牧人拦住了。有人说:“就是他,我在赛马会上见过。”转眼他被推倒在地,一阵踢打之后,有人说:“你先是不让我们养牛养羊,后来又开着拖拉机毁坏草场,你是哪里来的魔鬼,存心不让我们活了?”
桑杰跑来了,大吼一声,然后像野牦牛那样一头顶过去。桑杰说:“你们脑子叫酸奶吃糊涂了吗?强巴啦办学校,建医院,成立‘沁多贸易’,你们有没有上学的孩子?有没有去医院看病的病人?有没有从‘沁多贸易’挣的钱、买的东西?活菩萨一样的苗医生你们不知道吗?她把麻风病人变成了真正的人,连生别离山的白唇鹿和藏羚羊都在赞叹。你们打的这个人是谁?活菩萨的丈夫。”牧人们赶紧往后退。
桑杰扶起父亲,一声高一声低地念着祈福真言,走向自家的大门,又回头说:“走着看,我明天就去阿尼琼贡告诉香萨主任,这几个人无法无天啦,连你尊敬的强巴啦都敢欺负啦。”几个牧人互相看看,悄然离去了。
父亲坐在桑杰新买的沙发上,用湿毛巾擦净脸上的血,呆呆地坐着,喃喃地说:“也好,别说打一顿,打十顿我也能接受。别打死就行,我还要做些事情。”说着,他挪到电话边,犹犹豫豫拨通了李志强的手机:“李副省长啦,你可好?我想请你来家里吃面片,有没有时间?”李志强说:“恐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吧?”“你上次说过的话还算不算数?”“什么话?”“就是让我当副场长副州长的话,我又想当啦。”李志强问:“为什么?”父亲说了种植牧草的失败,说了迅速严重起来的水土流失和沙砾裸露,强调说:“已经不是退化而是沙化,大面积的沙化已经出现啦。”“那你还当什么副场长副州长?对着南墙往上撞,你不要命了?”“我想有一个悔过赎罪的机会,想救它。”李志强沉默了,过了一会儿说:“我得给上面汇报,你等消息吧。”父亲一声哽咽,呜呜呜地哭起来。突然,他身子一歪倒了下去,嘴里扑哧一声吐出了一口血。
父亲被送进了沁多县医院,还好,只是断了两根肋骨,吐血是因为一颗牙齿被打掉了。马秋枫说:“你好好在医院待着,这里有护士随时可以照顾你。你是苗院长的丈夫,天使的亲人,跟别人不一样。再说这医院当初还是你跑前跑后建起来的。”
父亲出院后一个星期,不久就有了省委的决定和州人大的选举,父亲不光是牧马场的副场长和阿尼玛卿州的副州长,还是州委副书记。李志强在电话里说:“你没有逃避,迎难而上,这是好事,我们也希望有你这样的人把担子挑起来。”
父亲回到沁多县,在晋美商店召开了由他主持的最后一次“沁多贸易”高层会议。他说了自己的去向,说了他必须离开“沁多贸易”的理由,说了准备把自己的股份全部捐赠给桑杰的决定——这样的话,只要卓玛把她的股份也送给丈夫桑杰,桑杰就是持股最多的人,自然也就是新的法人代表和董事长。桑杰坚决不肯,于是就投票,大部分人都投了桑杰。桑杰皱着眉头犹豫着说:“我自己不信任自己怎么办?”父亲说:“那就立个誓吧,做不到的时候想一想就做到啦。”卓玛惧怕地说:“立什么誓?你想清楚了再说。”父亲说:“这样立誓行不行,不隐瞒,不独利,不偷懒,不背后捣鬼,不翻脸不认人,不不讲义气,不推卸责任?”桑杰说:“噢呀噢呀,我当着你们的面说一遍,再去阿尼琼贡说一遍。”父亲说:“大家都应该立誓。”于是便领着大家念诵起来。之后又研究了一些别的事,最后决定:举办一次全州范围内的赛马会,以“沁多贸易”的名义把通知发出去,奖品也由“沁多贸易”出。“但是要给沁多县政府和州政府汇报,再邀请他们莅临指导。”父亲说,“赛马会是牧人最高兴参加的,连续办上几年,‘沁多贸易’就家喻户晓啦。”
晚上老才让打来电话:“你尽快上任,我已经给办公室说啦,他们会安排好一切,办公室啦,专车啦,住所啦,家具啦。”父亲说:“住所就算啦,跟办公室在一起,我一个人,有张床就可以啦。专车我不需要,家具就更用不上啦。”“我刚才说啦,你不能搞特殊,不然好像就你廉洁,别人的脸往哪放。”老才让又说:“你来了嘛,得开个会,把分工明确一下,你也表个态,后天上午怎么样?”父亲说:“书记定的,我服从。”之后又是州委办公室主任昭鸽的电话。昭鸽说:“我今天打电话还想说另外一件事,前些日子我跟才让书记下乡,跑遍了全州六个县,最大的感触就是草原不行啦,退化的趋势就像雪崩一样,要是书记让你分管草原建设和畜牧业生产,你千万不要接受,出力不讨好不说,到最后老师就是替罪羊。”父亲笑道:“谢谢你为我考虑,但我就是冲着草原退化来的,不让我分管我还不干。再说啦,我要是连当替罪羊的价值都没有,那就是废人啦。”昭鸽诧异地“哦”了一声,沉默了片刻说:“看样子老师永远是老师,我还得好好学。”
(有删改)
[注]为了追求经济发展,草原上出现了牲畜超载、过度养殖的现象,导致草场退化。为此,父亲实施了一系列的举措,引起了许多牧民的不满。父亲还曾买草种耕种,但由于旱灾、风灾、鸟兽之灾和假种子等综合因素,草籽都没有发芽,父亲非常自责。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父亲是一个致力于维护当地环境和改善牧民生活的人,面对草原退化的问题,他主动请求承担起更大的责任。
B. 本文以后代的视角讲述父亲的故事,不仅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还可以使读者产生一种对主人公的亲近感,易于共情。
C. 文中设置父亲被打的情节,主要是为了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和冲突性,使父亲的遭遇显得更加曲折离奇。
D. 题目所说的“雪山大地”是牧民生活的环境,而且在某种层面上隐喻伟岸、坚毅的父亲与慈悲、善待生命的母亲。
7. 下列对文中倒数第二段父亲相关言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父亲把自己在“沁多贸易”的股份全部捐赠给桑杰是出于无私;桑杰坚决不肯接受,是出于其重情重义。
B. 父亲巧用当地人立誓的办法推进工作、以全州人喜爱的赛马会扩大“沁多贸易”的知名度,说明父亲工作有智慧、讲方法。
C. 父亲带领大家一起立誓,反映了父亲对“沁多贸易”能良好发展、每个人都能为此出力并坚守原则的希望。
D. 这一段通过叙写父亲在会议中的安排反映他的领导能力,为他能够担当治理草原退化的重任做了映衬和铺垫。
8. 文章加点句子两次写到“沉默了”,均有怎样的表达作用?请说说你的理解。
9.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父亲是怎样的人?请结合父亲的行为作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郭崇韬以材干见称。庄宗即位,拜为兵部尚书、枢密使。时唐军东保杨刘,王彦章围之。庄宗引短兵出战,大败而归,崇韬因曰:“彦章围我于此,其志在取郓州也。臣愿得兵数千,据河下流,筑垒于必争之地,以应郓州为名,彦章必来争,既分其兵,可以图也。”庄宗以为然,崇韬渡河筑垒,六日垒成。彦章果引兵急攻之,不克,庄宗迎击,遂败之。后擒王彦章,诛梁氏,皆崇韬赞成其谋也。
崇韬素廉,自从入洛,始受四方赂遗,故人子弟或以为言,崇韬曰:“今藩镇诸侯,多梁旧将。今一切拒之,岂无反侧?且藏于私家,何异公帑?”明年,天子有事南郊,乃悉献其所藏,以佐赏给。三年夏,庄宗思得高楼避暑,问崇韬,崇韬对曰:“愿陛下无忘创业之难,则可使繁暑坐变清凉。”庄宗默然,终起楼,宦官曰:“崇韬之第,无异皇居,安知陛下之热!”由是谗间愈入。
明年征蜀,以继岌为西南面行营都统,崇韬为招讨使,军政皆决崇韬。崇韬素嫉宦官,尝谓继岌曰:“王有破蜀功,师旋,必为太子,俟主上千秋万岁后,当尽去宦官。”监军李从袭等闻此言皆切齿,思有以图之。庄宗闻破蜀,遣宦官向延嗣劳军,崇韬不郊迎,延嗣大怒,因与从袭等共构之,因言蜀之宝货皆入崇韬,且诬其有异志,将危魏王。庄宗怒,遣宦官马彦珪至蜀,视崇韬去就。彦珪以告刘皇后,刘皇后教彦珪矫诏杀之。其破蜀所得,皆籍没。
(节选自《新五代史·郭崇韬传》)
材料二:
后唐庄宗有二臣焉:嗣源居不赏之功,挟震主之威,得国兵之权,执之而不释也。庄宗无以夺之,而稍忌其逼。崇韬常有大功于国,忠而可倚,而嗣源之所畏者也。庄宗苟能挟所可倚而制所可忌,则嗣源虽怀不自安,而有顾惮,非敢辄发也。庄宗知其所忌,而不知其倚,故崇韬以忠见疏,谗疾日急。庄宗知得蜀足以资其盛强,而不知崇韬之死已去嗣源之畏。故邺下之变,嗣源以一旅之众,西趋洛阳,如蹈无人之境,其迁大器易若反掌。且内有权臣窥伺间隙,乃空国之师勤于远役,固已大失计矣而又去我之所与与彼之所畏者则大祸之集可胜救哉?虽得百蜀,无救其失国也。
(节选自何去非《郭崇韬论》)
10.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固已大失A计矣B而又去我C之所与D与彼之所畏者E则大祸之集F可胜G救哉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克,攻克,与《谏太宗十思疏》中“能克终者盖寡”的“克”意思不同。
B. 赞,辅佐,与成语“赞不绝口”中的“赞”字意思不同。
C. 间,离间,与《屈原列传》中“谗人间之,可谓穷矣”的“间”用法相同。
D. 趋,奔赴,与《送东阳马生序》中“尝趋百里外”的“趋”用法相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郭崇韬善于分析战争局势,能预判敌方军事行动的真实意图,在对抗王彦章的战役中及时进言,发挥了重要作用。
B. 郭崇韬面对藩镇诸侯的贿赂没有拒绝,而是将财物妥善保管并在国家需要时悉数献出,这一做法具有灵活性,顾全了大局。
C. 庄宗有意建造高楼以避暑,郭崇韬进言提醒庄宗应铭记创业艰辛,不宜奢华,然而庄宗未采纳其建议,仍建造了高楼。
D. 何去非认为郭崇韬忠诚可信却遭到庄宗的猜忌,所以,他即使攻占了一百个蜀国,也不能挽回被处死的命运。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因言蜀之宝货皆入崇韬,且诬其有异志,将危魏王。
(2)庄宗知其所忌,而不知其倚,故崇韬以忠见疏,谗疾日急。
14. 对于庄宗李存勖失去天下的原因,材料二中何去非与欧阳修《伶官传序》中的观点有何不同?请简要说明。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双井茶送子瞻①
黄庭坚
人间风日不到处,天上玉堂森宝书。
想见东坡旧居士,挥毫百斛泻明珠。
我家江南摘云腴,落硙②霏霏雪不如。
为君唤起黄州梦,独载扁舟向五湖。
【注】①1085年,宋神宗去世,年仅十岁的宋哲宗即位,高太后临朝听政,在外宦游的苏轼应诏还朝,历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②硙,小石磨,研制茶叶的碾具。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写苏轼任职处,“玉堂”一语双关,让人联想到翰林学士清雅高贵的生活。
B. 诗人用一个“旧”字,点出苏轼身份发生了变化,与尾联“黄州梦”遥相呼应。
C. 诗的第四句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苏轼在黄州任上文思泉涌之态,对他推崇有加。
D. 颈联扣住标题中的送茶一事,极写茶叶之佳美,暗含了作者对苏轼友情的珍视。
16. 诗人欲借送茶唤起苏轼的“黄州梦”,蕴含了对友人的哪些情感?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每空1分,共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所表达的“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2)《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3)《归园田居》中,用比喻的手法表明自己厌倦官场,向往自由世界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于过量吃糖所产生的诸多坏处,想必大家都 A 。因此,现代社会除了强调戒烟之外,戒“甜”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然而,想要戒掉对糖的念想,也实在困难。怎么办?专家说了,糖难戒也不能都怪你,实在戒不掉就与之和解吧。
糖是人类生长活动不可缺少的能量供给物质,(甲),就像车子跑起来需要加油一样。远古时期的人们,要想保证生命的延续就得尽可能多地获得“能量”,所以要不停地找东西吃。尽管当时还没有“糖”的概念,但是人们慢慢地从味蕾中总结出了经验——带“甜味”的食物似乎更“抗饿”。久而久之,就进化出品尝甜味的能力和对糖根深蒂固的青睐,并且牢牢地刻在了基因里。①虽经时间的淬炼,②依旧完好无损地保留了下来这些基因。③从这个角度讲,④人喜欢吃糖并非什么“坏习惯”,⑤也把“甜”不可能轻易地戒掉。
甜蜜的食物会刺激大脑中的神经元释放“多巴胺”,这种物质可不得了,会让人产生愉快的感觉。因此.(乙),大脑都会自动浮现上次吃糖时的那种美好体验,并且层层递进,分泌更多的多巴胺,以鼓励下次继续吃糖、吃更多的糖。长此以往,无异于落下“甜瘾”:有事没事总想吃点或喝点甜的东西,而且吃得少了还不太满足。这就是“多巴胺抵抗”,类似于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这种情况下,光靠意志力控制是很难长期坚持的。既然如此,与其跟自己过不去,还不如正确认识糖的利弊,按科学的方式吃糖。
让大脑“ B ”,以前人们钟爱含糖饮料或糕点,现在就改掉这个习惯,换成别的食物,或者多参加户外运动。重复做这些会让大脑逐步加深印象,慢慢缓解对糖的依赖。
18.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综合运用了哪些语气?这样表达有什么效果?请简要分析。
20. 文中第二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1. 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 请将第三段中加点的内容改成整句。要求:准确表达,衔接自然,句式符合要求,不超过14个字。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应该具备两个觉悟:一是勇于从零开始,二是坦然于未完成。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答案】1. B 2. D
3. B 4. ①第一段中,列举青蒿素、砒霜、石杉碱甲治疗疾病的例子,说明中医药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和疗效,中医药智慧果实丰富。
②第三、四段列举中医药学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对生物力药理学的影响等,说明中医药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对人类健康的贡献多样且广泛。
5. ①采用中医药复方用药、辨证施治疗法和有效方药,治疗一些现代疾病。
②继承传统中医药理论,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提高疗效。
③研制出具有化学药或生物制剂特点的现代中药,让传统中药与现代中药共同发展。
【答案】6. C 7. A
8. ①都表现出听者对于父亲决定的意外和敬佩;②都侧面衬托出父亲的担当和勇气。
9. ①拼命硬干的人:父亲即使挨打也不退缩,主动承担责任并顶着压力解决问题,体现了他勇往直前的精神。②为民请命的人:父亲通过创办学校、医院和沁多贸易等行动,以及主动担负更大责任来解决牧区面临的实际问题,体现了他为民众谋福利的精神。
③舍身求法的人:父亲愿意承受个人的身体伤害,放弃个人利益,甚至甘愿当替罪羊,以解决草原沙化的问题,显示了他为理想而奋斗的牺牲精神。
【答案】10. BEF
11. C 12. D
13. (1)(向延嗣)趁机说蜀地的宝物都进了郭崇韬的腰包,而且诬告郭崇韬有异心,将会危及魏王。
(2)庄宗只知道自己忌恨的人是谁,而没有认识到自己应当倚赖的人是谁,所以郭崇韬由于忠贞直言而被疏远,遭到的馋言诋毁和忌恨也一天比一天多。
14. ①何去非认为李存勖杀了忠心耿耿的郭崇韬,让大权在握的李嗣源无所忌惮,又调动全国军队远征作战,给李嗣源以可乘之机。
②《伶官传序》认为李存勖失去天下的原因,在于其“逸豫亡身”,得到了天下便恣意享乐、亲近优伶,以至于众叛亲离。
【答案】15. C 16. ①希望清高自守:强调茶叶采自高处,洁白胜雪,喻示诗人保持美好情操。
②提醒官场谨慎:莫因身居显位而忘记往日的波折。
③规劝功成身退:追怀往日东坡闭居,不如效仿范蠡泛舟五湖。
17.【答案】 ①.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②. 师不必贤于弟子 ③. 吾尝终日而思矣 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⑤. 羁鸟恋旧林 ⑥. 池鱼思故渊
【答案】18. A一清二楚(心知肚明) B改弦更张
19. 综合运用了疑问、陈述、祈使(或商量)语气,引起读者对“戒糖”问题的思考,且语气亲切自然,带有婉商口吻,利于人们接受“与糖和解”的建议。
20. ②这些基因依旧完好无损地保留了下来
⑤也不可能轻易地把“甜”戒掉
21. 甲:人生存下去需要糖
乙:每一次吃糖的时候/每次想起糖时/当下一次吃糖时
22. 示例:
正确识糖,科学吃糖/
识糖求全面,吃糖重科学/
用理性心态识糖,按科学方式吃糖/
理性爱糖,全面识糖,科学吃糖
23.略
第 页,共 页
试题资源网-..(北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