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育明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大连育明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大连育明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上)月考考试
高一 物理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共48分)
一.选择题(1~7题每小题 4分,共28 分;8~10题每小题6分,选对但选不全得3分,不选或有选错得0分,共18分)
1、D 2、D 3、C 4、B 5、B 6、C 7、C 8、BC 9、AC 10、CD
第Ⅱ卷(共52分)
(
考生所在系(部)
__________
)二.选择题(第11题6分,第2题10分,共16分)
11. x1 x6 x1x2x3x4x5x6 B
12.(1)秒表(2)AD(3)0.864(4)如图所示(5)0.64
13、(8分)(1)5m/s 向右 (2)40m向右
14、(14分)
(1);
(2);
(3)
(16分)(1)t1=2.4s; x1=30.8m
(2) t2=5s x2=50m
1.0
个y(m.s)
0.95
0.90
0.85
0.80
0.75
0.700
t/s
0.10
0.200.300.400.50大连育明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上)月考考试
高一物理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75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条码粘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非选择题,用0.5mm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写在非答题区域无效。
4.画图清晰,并用2B铅笔加深。
第Ⅰ卷(共46分)
一.选择题(1~7题每小题 4分,共28 分;8~10题每小题6分,选对但选不全得3分,不选或有选错得0分,共18分)
1.关于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
B.物体的速度越大,位移一定越大
C.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D.速度变化率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2.3月17日,2023—2024赛季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锦赛在荷兰鹿特丹落幕,中国队以4金的优异成绩结束征程。林孝埈在500米的决赛中一骑绝尘,以41秒592夺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1秒592指的是时刻 B.比赛的位移大小是
C.研究运动员滑冰姿势时,可将其看成质点
D.运动员比赛过程中所受地面的支持力是由于地面的形变产生的
3.甲和乙同时从坐标原点出发做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关于两物体运动的描述,对于0到6s内二者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乙,0~2s内的位移与2~4s内的位移相同
B.乙在5s末回到出发点
C.6s末甲、乙相距最远12m
D.5s末乙距离出发点位置坐标为x=1m
4.如图所示,小球从坐标原点由静止开始以大小为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到达点时的速度大小为,之后以大小为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到达时的速度大小为,则为( )
A. B. C. D.
5.一辆汽车正沿直线公路匀速行驶,驾驶员突然发现前方有危险,经过一定的反应时间后开始刹车,刹车过程中汽车做匀减速运动,直至停下。从驾驶员发现前方有危险时开始,下列关于汽车的运动图像正确的是( )
A. B.
C. D.
6.如图,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途中连续经过三个点A、B、C,已知AB段距离为BC段的一半,AB段平均速度为,BC段平均速度为,如图所示,则质点经过C点时速度大小为( )
A. B.
C. D.
7.如图所示,两个弹簧的质量不计,劲度系数分别为和,第一次,它们一端固定在质量为m的物体上,另一端分别固定在Q和P上,当物体平衡时上方的弹簧处于原长。第二次把固定的物体换为大小相同、质量为2m的物体,再次平衡后,弹簧的总长度不变,且弹簧均在弹性限度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次平衡时,下面弹簧对地面的压力小于mg
B.第一次平衡时,下方弹簧的长度为
C.第二次平衡时,上方弹簧伸长的长度为
D.第二次平衡时下方弹簧的压缩量为( + )
8.如图所示,重20N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与水平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4.5N。水平推力F1=5N,F2=3N同时作用于物体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平推力F1、F2同时作用在物体上时,水平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4N,方向向右
B.若只撤去推力F2,水平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4N,方向为水平向左
C.若只撤去推力F1,水平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3N,方向为水平向右
D.若同时撤去F1、F2,水平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4N
9.在一大雾天,一辆小汽车以30m/s的速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发现正前方30m处有一辆大卡车以10m/s的速度同方向匀速行驶,小汽车紧急刹车,刹车过程中刹车失灵。如图所示,a、b分别为小汽车和大卡车的图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刹车失灵前与失灵后,小汽车加速度大小之比为4:1
B.在时两车发生追尾事故
C.在时两车发生追尾事故
D.若紧急刹车时两车相距45m,则不会发生追尾事故且两车最近时相距5m
10.甲、乙两车(均可视为质点)在平直公路上沿两平行车道同向行驶,两车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x为位移)。已知时甲车在乙车前面30m处,在时两车恰好相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时刻两车共速
B.相遇时,两物体的速度之差的大小等于12m/s
C.两车相遇之前在时两车相距最远
D.乙车比甲车的加速度大3m/s2
第Ⅱ卷(共54分)
二.填空题(第11题6分,第12题10分,共16分)
11.某同学用如下左图所示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g,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 Hz。在所选纸带上取某点为0号计数点,然后每3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所有测量数据及其标记符号如下右图所示。
该同学用两种方法处理数据(T为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
方法A:由g1=,g2=……g5= 取平均值=8.667 m/s2
方法B:由g1=,g2=,g3=,取平均值 =8.673 m/s2.
从数据处理方法看,在x1、x2、x3、x4、x5、x6中对实验结果起作用的,方法A中有 ;方法B中有 ,因此选择方法 (A或B)更合理。
12.(1) 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实验室提供了以下器材:电火花计时器、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钩码、刻度尺、交流电源、秒表。其中在本实验中不需要的器材是
(2) 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操作步骤,其中有误的步骤是
A.将电火花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的一端,并接在6到8伏交变电源上
B.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适当重的钩码
D.拉住纸带,将小车移到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一端后,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
(3)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用电火花计时器得到的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电火花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将纸带上一点标记为A点,然后按打点顺序每隔四个点(图上没画出)依次标为B、C、……,其中,,,,,。
下表列出了打点计时器打下B、C、E、F时小车的瞬时速度,请在表中填入打点计时器打下D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
以A点为计时起点,在坐标图中画出小车的速度—时间关系图线。
根据你画出的小车的速度—时间关系图线计算出的小车的加速度 (保留2位有效数字)。
位置 B C D E F
速度 0.737 0.801 0.928 0.994
三、计算题(第3题8分,第14题14分,第15题16分)
13.(8分)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率向右行驶,现因故紧急刹车并最终停止运动,已知汽车刹车过程的加速度的大小为5 m/s2.求:
(1)3s末的速度;
(2)从开始刹车经过6s,汽车通过的位移。
14.(14分)天花板上吊一根长的棍子,在它开始自由下落的同时,地面上有一个可视作质点的小球竖直上抛,时棍的下端和小球在同一高度,小球经过棍子的时间,不计空气阻力,,求:
(1)时刻棍的下端与天花板的距离;
(2)小球上抛的初速度;
(3)天花板离地的高度。
15.(16分)均可视为质点的A、B两物体沿同一直线做同向运动,从0时刻起同时出发,A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速度为零,整个运动过程中速度平方随位置坐标的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B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置坐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A、B两物体在同一坐标系中运动,求:=24)
(1)B物体追上A物体之前,二者何时相距最远?最远距离是多少?
(2)B物体追上A物体所用的时间?这一过程B车的位移多大?大连育明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上)月考考试
高一物理试卷
姓名:
班级:
座号:
贴条形码区
考场:
一.选择题(46分)
1[A][B][C][D]3[A][B][C][D]5[A][B][C][D]7[A][B][C][DJ9[A][B][C][D]
2[A][B][C][DJ4[A][B][C][D]6[AJ[B][C][D]8[A][B][c][DJ]I0[A][B][c][D]
■■■■■■■■■■■■■■■■■■■■■■■■■
二填空题(16分)
11
12(1)
(2)
(3)
(4)下图(5)
/(m.s
1.00
0.95
0.90
0.85
0.80
0.75
0.7000.100.200.300.400.50
三.解答题(38分)
13(8分)

口口■
D:3384057
第1页共2页
请使用2B铅笔填涂选择题答案等选项及考号
14(14分)
H
B
15(16分)
↑v2/m2s2)
Ax/m
6
576
4
2
0
2
tis
48x/m
-2


口■

D:3384057
第2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