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中2025-2026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场”“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纸上答题无效。
4.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5.保持卡面整洁,不要折叠、不要弄脏、不要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项选择(每题3分,共90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瞩目(shǔ) 接载(zài) 紫荆花(jīng) 不屈不挠(ráo)
B. 气氛(fēn) 剥削(xuē) 和稀泥(huò) 步履蹒跚(pán)
C. 停泊(pō) 挑剔(tì) 露马脚(lòu) 阴谋诡计(móu)
D. 复辟(pì) 倔强(jiàng) 蒸馏水(liú) 兵不血刃(xiě)
2. 下列各项中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不可磨灭 永垂不朽 众志成诚 朝闻夕死
B. 文质彬彬 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功亏一匮
C. 克己复礼 止于至善 格物至知 正心诚意
D. 修身齐家 伐功矜能 慎终如始 无为而治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中国人_____________就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劳的民族,只是在近代时落伍了。
②我们的民族将_____________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③如果我们的先人和我们自己能够_____________长期的、极端艰难的历程,战胜强大的内外反动派,为什么不能在胜利以后建设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呢?
A. 从来 再也不是 渡过 B. 本来 不再是 渡过
C. 从来 不再是 度过 D. 本来 再也不是 度过
4.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长征胜利结束距今已经数十年,人们仍对长征 ,世界上的许多人都记住了长征,长征将在人们的记忆中继续长征下去。
②“二万五千里”,这是中国革命的脚板从起点到终点踩出的距离,也是无数 的工农红军用热血铺成的距离。
③最近,在县委宣传部召开的组织生活会上,大家敞开胸怀, ,讲实话,讲真话,消除了过去的一些误会,增进了相互之间的了解。
A. 念念不忘 前赴后继 推心置腹
B. 记忆犹新 赴汤蹈火 推心置腹
C. 念念不忘 赴汤蹈火 各抒己见
D. 记忆犹新 前赴后继 各抒己见
5.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那次会议的结果是被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破坏了,但是已在人民中留下了 的印象。
②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到抵御亚洲金融风暴,每当香港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祖国都毫不犹豫, ,帮其解决问题、渡过难关。
③当前我国教育事业虽然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实现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跨越依然 。
A. 不可磨灭 慷慨解囊 坚如磐石
B. 永垂不朽 慷慨解囊 任重道远
C. 永垂不朽 有求必应 坚如磐石
D. 不可磨灭 有求必应 任重道远
6.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这种全国人民大团结之所以能够成功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战胜了美国帝国主义所援助的国民党反动政府。
B. 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C. 先秦诸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如果说传统文化是一棵大树的根,那么先秦诸子思想就是这棵枝繁叶茂的大树。
D.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映照着现实,也预示着未来。以史为鉴,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了解历史,才能看清前进方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报道称,香港的繁荣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香港政府深思熟虑的政策,它使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此外,香港仍是全球腐败率最低的地区之一。现在,香港的老百姓戏谑地称自己的生活“马照跑、舞照跳、股照炒”,自信淡定之情溢于言表。“一国两制”作为一项前无古人的制度安排,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任何路径可以遵循,我们必须始终贯彻落实、不断发展完善。“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符合国家根本利益和香港长远利益,是海内外所有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是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根本基石。只有始终坚持、严守底线、毫不动摇,( )。
7.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香港的繁荣很大程度上受益于香港政府深思熟虑的政策,它使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B. 香港的繁荣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香港政府深思熟虑的政策,它给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C. 香港的繁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香港政府深思熟虑的政策,它使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D. 香港的繁荣很大程度上受益于香港政府深思熟虑的政策,它给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一国两制”的实践不走样、不变形才能确保
B. 才能确保“一国两制”的实践不走样、不变形
C. 就能确保“一国两制”的实践不走样、不变形
D. “一国两制”的实践不走样、不变形就能确保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兰作为一种植物成为描绘歌颂的对象,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其特有的自然属性,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它人格化的特质满足了人们托物起兴、寄托情感的需求。
孔子将兰引入中国文化,用兰这个文化意象建筑起人所需要追求的精神品格和人生境界。“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经常与品德高尚的人相处,就会受其影响,品行高雅圣洁。( ):“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君子即使不被发现重用,也会坚守高尚的品行。兰幽香高洁的高贵气质为君子之德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孔子为中国兰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9. 依次在文中画线处填入虚词,恰当的一组是( )
选项 ① ② ③ ④
A 并不是 为了 也 出于
B 并不只是 因为 而且 在于
C 并不是 因为 也 在于
D 并不只是 为了 而且 出于
A A B. B C. C D. D
10.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孔子还将“君子”与兰对等,使其成为“君子”的化身
B. 孔子还将兰与“君子”对等,使其成为“君子”的化身
C. 孔子还使其成为“君子”的化身,将“君子”与兰对等
D. 孔子还使其成为“君子”的化身,将兰与“君子”对等
11. 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B.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C.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D.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2.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 开幕词是在重要会议或重大活动开始时,为会议主持人或主要领导人讲话所用的文稿。开幕词的主要特点是宣告性和引导性。
B. 新闻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尾声五部分组成;要素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和结果;注重真实性、时效性等。
C.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义”。《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录孔子言行思想的著作,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D.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
13.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 《孟子》是孟子和他的弟子记录并整理而成的语录体著作。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
B. 老子,即老聃,相传姓李名耳,字伯阳,春秋末期人。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老子思想的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
C. 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庄子》为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又名《南华经》,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礼”。
D. 墨子,名翟,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教育家、学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在科技方面颇有成就,常被誉为“科圣”。
14. 下列各句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长征万岁”!会场里霎时升起欢呼声。
B. 这是百团大战中动人的“小小的插曲”。
C. 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
D. 必须下足“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的功夫。
15.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敏于事而慎于言 言:说话、表达
B. 文胜质则史 史:虚饰、浮夸
C. 朝闻道,夕死可矣 道:言论、学说
D. 居无求安 安:安逸、舒适
16. 下列各项对通假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可谓好学也已(“已”同“矣”,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了”)
B. 迩之事父(“迩”同“尔”,意为“你”)
C. 知者不惑(“知”同“智”,意为聪明、有智慧)
D. 因击沛公于坐(“坐”同“座”,意为“座位”)
17. 下列加点词词类活用类型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就有道而正焉 ②朝闻道,夕死可矣 ③见贤思齐焉 ④请事斯语矣
⑤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⑥素善留侯张良 ⑦君安与项伯有故 ⑧籍吏民,封府库
A. ①③/②⑤/④⑧/⑥⑦ B. ①③/②④/⑤⑥/⑦⑧
C. ①⑥/②④/③⑤/⑦⑧ D. ①⑥/②⑤/③⑦/④⑧
18. 下列各句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②克己复礼为仁 ③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④止,吾止也 ⑤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⑥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⑦沛公安在 ⑧若属皆且为所虏
A. ①/⑦/②④/③⑤/⑥⑧ B. ①/⑦/②⑧/③⑤/⑥④
C. ①/⑥/②④/③⑤/⑦⑧ D. ①/⑥/②⑧/③④/⑤⑦
19. 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和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大学之道(根本原则) 在明明德(美好的德行)
B. 在亲民(亲近爱抚民众) 在止于至善(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C. 人皆有不忍人(容忍别人)之心 今人乍(zhà,忽然)见孺子(小孩子)将入于井
D. 皆有怵(chù)惕(tì)恻隐之心 非恶(wù,厌恶)其声而然(这样)也
20. 下列各组句子均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①可谓好学也已 ②君子喻于义 ③虑而后能得 ④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
⑤知者不惑 ⑥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⑦无以,则王乎 ⑧不足以事父母
A. ①③④ B. ②⑥⑧ C. ⑤⑦⑧ D. ①⑤⑦
21. 下列各组句子的句式类型不同的一组是( )
A. ①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②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B. ①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 ②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C. ①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 ①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②蚓无爪牙之利
22.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埏(揉和)埴(黏土)以为器 凿户(门)牖(窗)以为室 企(踮起脚)者不立
B. 自矜(自高自大,自以为能)者不长(长久,一读“zhǎng”,意思是得到敬重)
C. 故(所以)有道者不处(做) 不失(丧失)其所(立身之地)者(……的人)久
D. 其未兆(显露迹象)易谋(容易解决) 复(恢复)众人之所过(过错)
23. 下列有关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②与越人水战 ③其坚不能自举也
④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⑤不贵难得之货 ⑥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⑦吾妻之美我者 ⑧在陈绝粮,从者病 ⑨吴王使之将
A. ①⑧⑨/②⑥/③/④⑤/⑦ B. ①⑧⑨/②/③④/⑤⑦/⑥
C. ①②/③④/⑤⑦/⑥/⑧⑨ D. ①②/③⑤/④⑥/⑦/⑧⑨
24. 下列对特殊句式分类,准确的一项是( )
①以盛水浆 ②其坚不能自举也 ③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④请买其方百金 ⑤客得之,以说吴王 ⑥无伤也,是乃仁术也
⑦或不免于洴澼纩,则所用之异也 ⑧大王来何操 ⑨或以封
A. ①④⑤/②/③/⑥⑦/⑧⑨ B. ①⑤/②/③④/⑥⑦/⑧⑨
C. ①④/②⑤/③/⑥⑦/⑧⑨ D. ①④⑤⑨/②⑧/③/⑥⑦
25.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贻(赠送)我 使之将(带兵) 剖(剖开)之 呺然(内中空虚而宽大的样子)
B. 掊(击破)之 夫子固拙(不善于) 聚族而谋(商量)之 鬻(买)技
C. 以(把)洴澼絖为(当作)事(职业) 请买其方(药方) 不过数(几)金
D. 能不龟手一(一样,同样)也 或(有的人)以封 裂地(划分土地)
26.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必知疾之所自起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B. 故窃异室以利其室 窥父不在,窃发盆
C. 视父兄与君若其身 子孙视之不甚惜
D. 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若使天下兼相爱
27.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治乱之条贯 ②邪曲之害公
B. ①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②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C. ①竭忠尽智以事其君 ②中述汤、武,以刺世事
D. ①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 ②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28. 对下列句子中通假字及其意义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指:同“旨”,意旨。
B.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污:同“淤”,积淤。
C. “离骚”者,犹离忧也 离:同“罹”,遭受。
D. 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泮:同“判”,分离
29. 下列对《无衣》《将进酒》《春江花月夜》《江城子》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无衣》第一章是全诗的总纲,为了“同仇”这个目标,所以才能“同袍”“同泽”“同裳”,抒发了团结友爱、共御外侮的壮志豪情。
B. 《将进酒》开头的两组夸张的长句,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老,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
C. 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被称为“孤篇压倒全唐”,作品以“春江”统摄全诗,蕴含对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深沉思索。
D. 《江城子》中“尘满面,鬓如霜”寥寥数字,刻画的是外部形象,却写出与妻子天人两隔十年来的沧桑经历与沉痛情感。
30. 阅读下面作文材料,完成题目。
在拼图游戏中,完成整幅拼图需要一个个拼图单片的恰当拼接。而这些小小的拼图单片,如果视自己为孤立的个体,就难以确认自己的位置与价值;只有嵌在恰当的位置上,它们才是不可替代的存在。
其实,每一天,每个人,都应成为某个宏大图景中的一块拼图单片,既独特又相融。当然,一幅完美的宏大图景,也会让每一块拼图单片各得其所,各尽其能。
我们正在创造中华民族复兴的宏大图景,你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对此有怎样的思考?又应该有怎样的行动?
下列是四位同学在审题阶段对材料进行的解读,其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单片与整图”隐喻“个体与群体”“己与群”或“青年和国家民族”的关系,写作时本体和喻体都要出现,由表及里分析较好。
B. 单片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个性特点);单片与单片之间具有融合性(相互关联);单片在整体中各得其所,也应各尽其能(价值实现)。
C. 整体拼图离不开单片的恰当拼接,因而有义务为单片拼图提供所需位置,使之得其所、尽其能,而单片则应无条件地接受整体给予的固定位置。
D. 各拼图单片也有自我发展的价值追求,获得恰当位置,彼此恰当拼接,实现其不可替代的价值,也成为整体拼图上独特的、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二、名句默写(10分)
3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_________”明确指出蚯蚓能以泥土、地下水为食的原因,“____________”指出了蟹心浮气躁的结果。
(2)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教育学生要多读《诗经》、多学诗,因为学诗可以激发热情,可以提高观察力,还“____________,_________”。
(3)《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浩浩荡荡的江水冲破重重山岭阻碍,奔腾向前,又暗喻自己百折不回的意志。
(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表现了孔子从自身谈起,把师生摆在同等地位,表明了他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登岳阳楼》中描写诗人生活坎坷,漂泊天涯的境况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自然科学的角度看,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意地描写出月亮升起,相对星空背景的位置移动。
(7)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辛弃疾以廉颇自喻,抒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8)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化用岑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句子是“___________”,写出了车水马龙、人潮拥挤的盛况的一句是“_________”。
(9)南宋末期,朝廷与蒙古军战事频频,刘克庄《贺新郎》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终军请缨”的典故表达了词人抗敌报国的决心。
(10)《孟子·公孙丑上》中“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说明人才的重要性。刘克庄的《贺新郎·国脉微如缕》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反问的手法也表达了这一观点。
参考答案
1-10.BDAAD BDBBB 11-20.CCCCC BDACD 21-30.CDBDB CCBCC
31.①. 用心一也 ②.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③. 可以群 ④. 可以怨 ⑤. 青山遮不住 ⑥. 毕竟东流去 ⑦. 以吾一日长乎尔 ⑧. 毋吾以也 ⑨. 亲朋无一字 ⑩. 老病有孤舟 . 月出于东山之上 . 徘徊于斗牛之间 . 廉颇老矣 . 尚能饭否 . 东风夜放花千树 . 宝马雕车香满路 . 问长缨何时入手 . 缚将戎主 . 自古一贤能制难 . 有金汤便可无张许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