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扫描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扫描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年级语文练习2
2025.10

1.本试卷共10页,共五道大题,28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闻150

分钟。

2.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知3.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一、基础·运用(共13分)
年级组织编写“诗文心语”学习手册。同学们收集了相关资料,请你协助整理。
1.请在手册封面上用正楷字书写标题:“诗文心语”学习手册。(1分》
资料一聚焦意象,感受诗歌魅力
现代诗凭借其自由的形式与鲜明的意象,叩开我们的心扉(fi),让我们感
受诗歌的魅力。
《沁园春·雪》中,“红装素裹,分外妖烧(o)”,让我们感受到北方雪景
的明丽与娇艳;《周总理,你在哪里》通过大地、森林等意象的拟人化应答,让
我们体会到作者对总理深沉的敬意:《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中,“雪化后那片鹅黄”
“新鲜初放茅的绿”等一系列轻盈、温暖的意象,使我们能够与作者共享那“四
月天”的娉(pig)婷:《乡愁》中,“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甲】将浓浓的
情思化为具体可感的事物,让我们获得深深的共鸣。
这些经典意象,宛如沟通诗人与读者心灵的密码,让我们在品味诗歌的过程
中,学会用更诗意的眼光欣赏世界。与诗为伴,每一天都令人心旷神怡【乙】与
诗为伴,每一天皆能明媚鳞妍(yan)。
2.你审核资料中标注的字音。下列加点字读音标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心扉
B.妖娆
C.娉婷
D.鲜妍
3.你在文段中【甲】【乙】两处填入标点,下列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甲】,”
【乙】

B.【甲】”,
【乙】;
C.【甲】”,
【乙】,
D.【甲】,”
【乙】;
资料二
沉浸书香,
深入感受诗歌的美,需要我们主动况漫与探甚。有效的阅读方法是打开文学
宝库、获取心灵财富的钥匙。首先是“沉潜往复”,即静心品读,反复揣摩。读
《诗经》,如朱熹所官虚心泳味”,方能体会“兼酸苍卷”的意境悠远。其次是
“知人论世”。读杜甫的诗,了解作者生平与时代背景,我们才能更深刻地理解
“安得广厦千万间”的悲悯情怀。最后是“联结生活”,将诗文中的哲理与情感
投射于自身经历。读苏轼的“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若能
锦十和井0页
将其与自己面对挫折后的感悟相结合,便能真正获得一份豁达与宁静。掌握这些
阅读方法,我们才能更高效地在诗文的海洋中朵撷明选,让阅读真正成为照亮心
灵、陪伴成长的永恒之光。
4.你根据文段内容,在资料二的横线处,补充的小标题是:
(2分)
你想知道文段中“采撷明珠”的意思。查《现代汉语词典》,“采撷”的解释为
“采摘、拾取”。根据词典解释,“采撷明珠”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资料三品读诗文,涵养家国情怀
古典诗文是民族情感的熔炉,品读经典能让我们跨越时空,与先贤对话,涵
养深厚的家国情怀。我们追随范仲淹的脚步登临岳阳楼,深切体会“先天下之忧
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所蕴含的政治抱负:我们徜徉于月色之下,感受苏东坡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所展现的豁达情怀。我们的心灵在一次次震撼中得
以涤荡和升华,我们不再局限于个人的喜怒哀乐,而是去关注社会的脉搏、民族
的命运。阅读古典诗文,我们在感受文字之美的同时,也在持续改善肯自身的品
格与志向。
6.文段中的画线句存在问题,请你修改。(2分)
后记
当文字的墨香悄然浸润心田,我们方知阅读是一场最美的相遇。它以《沁园
春·雪》的壮阔为火把,,点燃我们的豪情:
:它以《水调歌头》的
豁达为灯搭,照亮我们的人生。愿同学们始终保持这份热爱,继续在诗文的浩瀚
海洋中尽情游弋。
7.根据语境,你在文段中的横线处补写一个分句。(2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20分)
(一)默写,完成8-12题(共6分)
8.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1分)
9.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1分)
10.怀旧空吟闻笛赋,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分)
11.
,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欧阳馋《醉翁亭记》)(1分)
12.从你积累的古诗文中选出连续的两句描写秋天之景的句子:
”。(本试卷中出现的句子除外)(2分)
(二)阅读《行路难》,完成13-14题。(共5分)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撙滑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第2到共10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