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课时 DNA分子的复制知识点一 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1.将在含15NH4Cl的培养液中培养若干代的某真核细胞转移到含14NH4Cl的培养液中培养,让细胞连续进行有丝分裂,并进行密度梯度离心。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细胞经过一次分裂和离心后,DNA位于试管的中层B.细胞经过两次分裂和离心后,一半DNA位于试管的中层,另一半DNA位于试管的上层C.细胞经过三次分裂和离心后,3/4的DNA位于试管的中层,1/4的DNA位于试管的上层D.该实验可以证明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2.大肠杆菌在含有15N的培养基中繁殖数代后,其DNA几乎都含有15N,然后将上述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在不同时刻收集大肠杆菌并提取其DNA,而后进行离心,记录离心后试管中DNA的位置,结果如图①~④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②为最早收集到的大肠杆菌DNA的离心结果B.③为细胞分裂两次后的大肠杆菌DNA的离心结果C.④为细胞分裂一次后的大肠杆菌DNA的离心结果D.①②③中出现15N/14N-DNA,是半保留复制的结果知识点二 DNA复制的过程3.(2024·沛县一中高一月考)DNA的复制开始于复制起点——“富含AT”的碱基对序列,一旦复制起点被启动蛋白识别,启动蛋白就会募集其他蛋白质,从而解开双链DNA,形成复制叉。下列有关DNA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其他蛋白质”应当包括解旋酶B.DNA复制时会同时出现多个复制叉C.“富含AT”序列更易于DNA双链的分离D.复制形成的两条DNA子链碱基互补、方向相反4.(2024·灌云一中高一月考)DNA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细胞传递给子代细胞,从而保持遗传信息的连续性。下图为DNA复制过程模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复制时两条子链的延伸方向相反B.该过程中需要解旋酶和RNA聚合酶C.亲代DNA的双螺旋结构全部打开再复制D.合成的两条子链的碱基序列可互补配对5.真核细胞中DNA复制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多起点双向复制能保证DNA复制在短时间内完成B.每个子代DNA都有一条核苷酸链来自亲代C.复制过程中氢键的破坏和形成都需要DNA聚合酶的催化D.DNA分子的准确复制依赖于碱基互补配对原则6.(2024·淮安高一月考)某双链DNA片段含有1 0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上的A∶G∶T∶C=1∶2∶3∶4,连续复制3次共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的数量为( )A.1 400 B.2 100C.2 800 D.4 2007.(2024·江连云港高一期中)一个用15N标记的DNA分子有1 500个碱基对,其中鸟嘌呤800个。该DNA分子在无放射性标记的培养液中复制2次,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过程中共消耗胞嘧啶脱氧核苷酸1 400个B.复制完成后无放射性标记的DNA占50%C.具有放射性的DNA分子的两条链都含有放射性D.复制完成后,不含15N的脱氧核苷酸链与含有15N的脱氧核苷酸链数量比为3∶18.(2024·睢宁一中高一月考)如图是真核细胞中染色体DNA复制的电镜照片。下列叙述错误的有( )A.DNA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B.图示过程发生在分裂间期,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C.DNA分子从多个复制原点同时开始进行双向复制D.真核细胞内DNA复制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9.(2024·淮安高一联考)如图为某DNA分子片段,假设该DNA分子中有碱基5 000对,A+T占碱基总数的34%,若该DNA分子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2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复制时作用于③处的酶为DNA聚合酶B.④处指的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C.复制2次共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9 900个D.子代中含15N的DNA分子占1/210.(多选)如图为某DNA复制过程的部分图解,其中rep蛋白具有解旋的功能。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rep蛋白可破坏A与C、T与G之间形成的氢键B.DNA结合蛋白可能具有防止DNA单链重新形成双链的作用C.DNA复制是在完全解旋之后进行的D.后随链两个片段之间的缺口需要DNA连接酶将其补齐并连接起来11.(多选)一个双链被32P标记的DNA片段有10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占碱基总数的20%,将其置于含31P的环境中复制3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DNA片段中含有胞嘧啶的数目是60个B.第三次复制过程需要240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C.复制3次后,子代DNA中含32P的单链与含31P的单链之比为1∶7D.复制3次后,子代DNA中含32P与含31P的分子数之比为1∶312.如图甲是DNA分子局部组成示意图,图乙表示DNA分子复制的过程。请回答以下问题:(1)图甲中有 种碱基,有 个游离的磷酸基团。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的碱基之间通过 相连。(2)图乙过程在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中进行的主要场所分别是 和 。(3)图乙的DNA分子复制过程中所需的原料是 。(4)由图可知,随着模板链解旋过程的进行,新合成的子链也在不断地延伸,这说明DNA分子复制具有 的特点。(5)已知某DNA分子共含1 000个碱基对、2 400个氢键,则该DNA分子中含有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个;若将其复制4次,共需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个。第2课时 DNA分子的复制1.C 细胞经过一次分裂和离心后,所形成的每个子代DNA分子的两条链中一条链含15N,另一条链含14N,位于试管的中层,A正确;细胞经过三次分裂和离心后,有3/4的DNA位于试管的上层,1/4的DNA位于试管的中层,C错误。2.D 由题分析可知,在将大肠杆菌放入含有14N的培养基之前,大肠杆菌DNA的两条链均含15N标记,根据图示分析可知,④为最早收集到的大肠杆菌DNA的离心结果,此时DNA尚未复制;②为细胞分裂一次后的大肠杆菌DNA的离心结果;①为细胞分裂两次后的大肠杆菌DNA的离心结果;③为细胞分裂三次或数次后的大肠杆菌DNA的离心结果,A、B、C错误;①②③中出现15N/14N-DNA是半保留复制的结果,D正确。3.B 解旋酶的作用是把双链DNA氢键打断,形成两条单链。依题意,“其他蛋白质”参与解开双链DNA,故应包括解旋酶,A正确;DNA分子可以多起点双向复制,可以形成多个复制叉,但复制叉的形成并不是同步的,B错误;AT碱基对具有2个氢键,CG碱基对有3个氢键,“富含AT”序列更易于DNA双链的分离,C正确;由于两条DNA模板链碱基互补、方向相反,所以复制形成的两条链也是碱基互补,方向相反,D正确。4.D DNA双链是反向平行的,且子链的合成方向都是从5'端→3'端,因此复制时两条子链的延伸方向相同,A错误;该复制过程中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RNA聚合酶参与转录过程,B错误;DNA分子复制过程是边解旋边复制,不需要把DNA双螺旋结构全部解旋开才开始复制,C错误;复制时合成的两条子链是分别以两条母链为模板合成的,故合成的两条子链可互补配对,D正确。5.C 多起点双向复制能保证DNA复制在短时间内完成,提高复制效率,A正确;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每个子代DNA都有一条核苷酸链来自亲代,B正确;解旋酶破坏碱基对间的氢键,使DNA双链解旋,DNA聚合酶催化形成的是磷酸二酯键,C错误;碱基对之间严格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遗传信息准确地从亲代DNA传向子代DNA,D正确。6.C 该DNA分子一条链上的A∶G∶T∶C=1∶2∶3∶4,则双链DNA分子中A+T=40%,A=T=20%,C=G=30%,所以该DNA分子中A=T=1 000×2×20%=400(个),C=G=1 000×2×30%=600(个)。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可知,连续复制3次共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的数量为(23-1)×400=2 800(个),故选C。7.D 一个用15N标记的DNA分子有1 500个碱基对,共3 000个碱基,其中鸟嘌呤800个,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所以胞嘧啶也是800个,该过程DNA复制了两次,得到四个DNA,每个DNA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800个,所以共消耗胞嘧啶脱氧核苷酸(4-1)×800=2 400个,A错误;因为15N无放射性,且DNA分子在无放射性标记的培养液中复制,所以复制完成后无放射性标记的DNA占100%,B、C错误;亲代DNA有两条链均被标记,又因为DNA复制属于半保留复制,所以亲代的两条被标记的链分别去到了两个子代DNA分子中,所以复制完成后,得到四个DNA共8条链,其中不含15N的脱氧核苷酸链6条,含有15N的脱氧核苷酸链2条,数量之比为3∶1,D正确。8.C DNA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DNA分子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DNA分子复制的精确性,A正确;图示过程表示DNA分子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B正确;DNA分子复制具有多起点复制的特点,但据图可知,复制泡大小不同,说明多个复制原点不是同时开始进行复制的,C错误;真核细胞内DNA复制需要解旋酶(破坏氢键,打开DNA双链)和DNA聚合酶(催化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到正在形成的DNA分子上),D正确。9.C 复制时作用于③处的酶为解旋酶,而不是DNA聚合酶,A错误;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所以④处指的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B错误;复制2次共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3 300×(22-1)=9 900(个),C正确;该DNA分子只有一条链含15N,其复制是半保留复制,连续复制2次后,形成的4个DNA分子中,只有1个DNA分子含有15N,因此子代中含15N的DNA分子占1/4,D错误。10.BD 由题意可知,rep蛋白为解旋酶,可破坏互补碱基之间的氢键,即可破坏A与T、C与G之间形成的氢键,A错误;题图中DNA结合蛋白缠绕在DNA单链上,可推知,DNA结合蛋白可能具有防止DNA单链重新形成双链的作用,B正确;DNA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C错误;能将两个单链片段拼接为一条链的酶为DNA连接酶,D正确。11.ABC 该DNA片段有10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占碱基总数的20%,则腺嘌呤数目为100×2×20%=40(个),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G=C,故该DNA片段中含有胞嘧啶的数量是=60(个),A正确;第三次复制后DNA分子数由4个变为8个,增加4个DNA分子,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为60×4=240(个),B正确;复制3次后,共得到8个DNA分子,16条DNA单链,其中只有2条单链含32P,含32P的单链与含31P的单链之比为1∶7,C正确;由于DNA的复制为半保留复制,子代DNA均含31P,其中有2个DNA分子含32P,所以子代DNA中含32P与含31P的分子数之比为1∶4,D错误。12.(1)4 2 氢键 (2)细胞核 拟核 (3)4种脱氧核苷酸 (4)边解旋边复制 (5)400 9 000解析:(1)图甲中有A、T、C、G共4种碱基,每一条DNA单链上有1个游离的磷酸基团,所以共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的碱基之间通过氢键相连。(2)图乙表示DNA分子复制过程,在真核细胞中进行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在原核细胞中进行的主要场所是拟核。(3)图乙的DNA分子复制过程,所需的原料是4种脱氧核苷酸。(4)图示说明DNA复制具有边解旋边复制的特点。(5)设鸟嘌呤G的含量为x个,腺嘌呤A的含量为y个,则x+y=1 000,3x+2y=2 400,解得x为400,y为600,即鸟嘌呤脱氧核苷酸为400个;复制4次,形成16个子代DNA,但其中保留亲代的两条链不需要原料,所以需要原料合成的相当于15个DNA,则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为15×600=9 000(个)。3 / 3第2课时 DNA分子的复制导学 聚焦 1.了解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 2.阐明DNA分子复制的条件、过程和特点知识点(一) 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1.对DNA复制方式的推测全保留复制模型、分散复制模型和半保留复制模型。2.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3.判断下列相关表述的正误(1)沃森和克里克证明DNA分子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2)证明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技术和离心技术。( )(3)证明DNA复制方式的实验只能用同位素标记N。( )(4)在证明DNA分子复制方式的实验中,从Ⅰ代开始细菌DNA分子中至少有一条链含14N。( )(5)DNA分子复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新合成的DNA分子中两条链均是新合成的。( )探讨 分析实验过程和结果,提高实验分析能力科学家曾提出DNA复制方式的三种假说:全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和分散复制(复制完成后,亲代DNA双链被切成片段后,分散进入子代复制品的每条链中),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用什么技术区分来自模板DNA的母链与新合成的DNA子链?(2)如何测定子代DNA带有同位素的情况?(3)若DNA复制的方式是全保留复制,请你预期实验结果并完善表格:大肠杆菌 DNA在离心管中的位置及比例 DNA分子所含N的类型 亲代 下部,100% 15N/15N-DNA第一代 下部 ,上部 、 第二代 下部 ,上部 、 (4)若DNA复制的方式是分散复制,则第一代和第二代出现条带的数量及位置如何?(5)科学家的实验结果显示第一代只出现一条杂合链带,这个结果排除了哪种复制方式?(6)科学家的实验结果显示第二代出现了一条杂合链带和一条轻链带,这个结果可以进一步将哪种复制方式排除掉?1.科学家用15N标记的NH4Cl培养液来培养大肠杆菌,让大肠杆菌繁殖两代,然后取样并提取DNA,再将提取的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离心后试管中DNA的位置是( )A.全部位于下层B.一半居中,一半位于上层C.全部居中D.一半居中,一半位于下层2.(多选)利用大肠杆菌探究DNA的复制方式,实验的培养条件与方法是:①在含15N的培养基中培养若干代,使DNA均被15N标记,离心结果如图中甲;②转至含14N的培养基培养,每20分钟繁殖1代;③取出每代大肠杆菌的DNA样本,离心。如图乙、丙、丁是某同学画的结果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是转入14N培养基中繁殖1代的结果B.丙是转入14N培养基中40分钟后的结果C.位于丁管上部的DNA分子中的N元素仅为14ND.探究过程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技术和离心技术知识点(二) DNA复制的过程1.DNA复制的过程2.判断下列相关表述的正误(1)DNA聚合酶催化两个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之间的连接。( )(2)DNA复制时,严格遵循A—U、C—G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3)DNA复制时新合成的两条链碱基排列顺序相同。( )(4)真核细胞的DNA复制只发生在细胞核中。( )(5)DNA复制的特点是半保留复制和边解旋边复制。( )探讨一 分析DNA复制过程和特点,提高推理能力1.如图为真核细胞DNA复制的两个模式图,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图1中的酶①和酶②分别是什么酶?分别作用于图2中哪个部位?(2)据图分析酶②使两条子链从5'端到3'端,还是从3'端到5'端进行合成?2.如图是某真核生物的核DNA复制模式图,箭头所指的泡状结构称为DNA复制泡,是DNA分子中正在复制的部分。分析回答相关问题:(1)DNA复制泡产生于哪个时期?(2)多个复制泡的存在说明DNA是多起点复制还是单起点复制,有什么意义?探讨二 分析DNA复制的相关计算规律,提高理解能力3.假设将一个全部被15N标记的双链DNA分子(亲代)转移到含14N的培养液中培养n代,结果如下:从图中可以得到如下规律:(1)DNA分子数①子n代DNA分子总数为2n个。②含15N的DNA分子数为 个。③含14N的DNA分子数为2n个。④只含15N的DNA分子数为 个。⑤只含14N的DNA分子数为(2n-2)个。(2)脱氧核苷酸链数①子代DNA中脱氧核苷酸链数= 条。②亲代脱氧核苷酸链数= 条。③新合成的脱氧核苷酸链数=(2n+1-2)条。(3)消耗的脱氧核苷酸数①若一亲代DNA分子含有某种脱氧核苷酸m个,经过n次复制需消耗游离的该脱氧核苷酸数为 个。②若一亲代DNA分子含有某种脱氧核苷酸m个,在第n次复制时,需消耗游离的该脱氧核苷酸数为 个。1.DNA复制的起点和方向(1)原核生物:单起点双向复制。(2)真核生物:多起点双向复制。2.DNA复制相关计算的3个易错点(1)“DNA复制了n次”和“第n次复制”的区别,前者包括所有的复制,但后者只包括最后一次复制。(2)在DNA复制过程中,无论复制了几次,含有亲代脱氧核苷酸单链的DNA分子都只有两个。(3)看清碱基的数目单位是“对”还是“个”,是“DNA分子数”还是“链数”,是“含”还是“只含”等关键词。1.某DNA分子含m对碱基,其中腺嘌呤有a个。下列有关此DNA在连续复制时所需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目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第一次复制时,需要(m-a)个B.在第二次复制时,需要2(m-a)个C.在第n次复制时,需要2n-1(m-a)个D.在复制n次过程中,总共需要2n(m-a)个2.(多选)下图为真核细胞某生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酶1是解旋酶,酶2是DNA聚合酶,酶2在该过程中催化氢键的形成B.b、c链的合成方向都为5'→3',且都是以母链为模板进行碱基互补配对C.该过程可以发生在细胞有丝分裂前间期或减数分裂前间期D.b链中(A+G)/(T+C)的值一定与c链中的相同(1)DNA复制的特点是什么?(2)DNA准确复制的原因是什么?(3)DNA半保留复制的意义是什么?第2课时 DNA分子的复制【核心要点·巧突破】知识点(一)自主学习2. 同位素标记 DNA分子还没有复制 DNA复制了一次 复制了两次 半保留3.(1)× 提示:米西尔森和斯塔尔证明了DNA分子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2)√(3)× 提示:DNA的组成元素有C、H、O、N、P,这几种元素都有同位素,所以标记任何一种元素都可以。(4)√ (5)×互动探究(1)提示:同位素标记技术。(2)提示:对DNA进行离心,观察其在离心管中的分布。(3)50% 50% 15N/15N-DNA 14N/14N-DNA 25% 75% 15N/15N-DNA 14N/14N-DNA(4)提示:第一代只出现1条杂合链带,第二代只出现1条位于杂合链带和轻链带之间的条带。(5)提示:排除了全保留的复制方式。(6)提示:排除了分散复制的方式。学以致用1.D 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用15N标记的NH4Cl培养液培养大肠杆菌,大肠杆菌繁殖两代后,含有母链的大肠杆菌的DNA一条链含14N,另一条链含15N,经过密度梯度离心,位于试管的中层,而其他大肠杆菌中的DNA两条链都含有15N,离心后位于试管的下层。2.CD 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甲是重链带,复制一次后出现的2个DNA都是一条链含15N,一条链含14N,都是杂合链带,而乙中为一条重链带和一条杂合链带,A错误;丙中都是杂合链带,应是转入14N培养基中繁殖1代(20分钟后)的结果,B错误;在丁的上部的DNA应是两条链都含有14N的DNA,为轻链带,C正确;探究DNA的复制方式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技术和离心技术,D正确。知识点(二)自主学习1. DNA 能量 解旋酶 双螺旋 母链 脱氧核苷酸 DNA聚合酶 碱基互补配对 母链 ⑩双螺旋结构 原料 半保留复制 边解旋边复制 遗传信息 双螺旋结构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2.(1)× 提示: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脱氧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上。(2)× 提示:遵循A—T,C—G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3)× 提示:DNA复制时新合成的两条链碱基排列顺序互补。(4)× 提示:真核细胞的DNA复制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此外叶绿体和线粒体也可发生DNA复制。(5)√互动探究1.(1)提示:酶①为解旋酶,酶②为DNA聚合酶;酶①作用于图2中f,断开f,酶②作用于图2中e,形成e。(2)提示:从5'端到3'端进行合成。2.(1)提示:细胞分裂前间期。(2)提示:多起点复制;提高DNA分子复制的效率。3.(1)②2 ④0(2)①2n+1 ②2 (3)①m·(2n-1) ②m·2n-1学以致用1.D DNA分子复制一次,可产生2个DNA分子,因为每个DNA分子中含有(m-a)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所以复制一次时,需要胞嘧啶脱氧核苷酸为(m-a)个,A正确;在第二次复制时,2个DNA分子会形成4个DNA分子,相当于形成2个新DNA分子,所以需要胞嘧啶脱氧核苷酸为2(m-a)个,B正确;在第n次复制后,会形成2n个DNA分子,所以需要胞嘧啶脱氧核苷酸为(2n-2n-1)(m-a)=2n-1(m-a)个,C正确;在复制n次过程中,1个DNA分子变为2n个DNA分子,总共需要胞嘧啶脱氧核苷酸为(2n-1)(m-a)个,D错误。2.BC 图示酶1是解旋酶,酶2是DNA聚合酶,DNA聚合酶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A错误;DNA复制时,子链的合成方向都是5'→3',且都是以母链为模板进行碱基互补配对,B正确;细胞分裂前间期可以进行DNA复制,C正确;在DNA分子中(A+G)/(T+C)的值在两条互补链中互为倒数,D错误。【过程评价·勤检测】思维启迪(1)提示:边解旋边复制和半保留复制。(2)提示:DNA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3)提示:确保了遗传信息代代传递的连续性。5 / 6(共77张PPT)第2课时 DNA分子的复制导学 聚焦 1.了解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2.阐明DNA分子复制的条件、过程和特点核心要点·巧突破01过程评价·勤检测02课时训练·提素能03目录CONTENTS核心要点·巧突破01精准出击 高效学习知识点(一) 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1. 对DNA复制方式的推测全保留复制模型、分散复制模型和半保留复制模型。2. 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3. 判断下列相关表述的正误(1)沃森和克里克证明DNA分子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 )提示:米西尔森和斯塔尔证明了DNA分子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2)证明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技术和离心技术。 ( √ )×√(3)证明DNA复制方式的实验只能用同位素标记N。 ( × )提示:DNA的组成元素有C、H、O、N、P,这几种元素都有同位素,所以标记任何一种元素都可以。(4)在证明DNA分子复制方式的实验中,从Ⅰ代开始细菌DNA分子中至少有一条链含14N。 ( √ )(5)DNA分子复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新合成的DNA分子中两条链均是新合成的。 ( × )×√×探讨 分析实验过程和结果,提高实验分析能力科学家曾提出DNA复制方式的三种假说:全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和分散复制(复制完成后,亲代DNA双链被切成片段后,分散进入子代复制品的每条链中),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用什么技术区分来自模板DNA的母链与新合成的DNA子链?提示:同位素标记技术。(2)如何测定子代DNA带有同位素的情况?提示:对DNA进行离心,观察其在离心管中的分布。(3)若DNA复制的方式是全保留复制,请你预期实验结果并完善表格:大肠杆菌 DNA在离心管中的位置及比例 DNA分子所含N的类型亲代 下部,100% 15N/15N-DNA第一代 下部 ,上部 、 第二代 下部 ,上部 、 50% 50%15N/15N-DNA 14N/14N-DNA25% 75%15N/15N-DNA 14N/14N-DNA(4)若DNA复制的方式是分散复制,则第一代和第二代出现条带的数量及位置如何?提示:第一代只出现1条杂合链带,第二代只出现1条位于杂合链带和轻链带之间的条带。(5)科学家的实验结果显示第一代只出现一条杂合链带,这个结果排除了哪种复制方式?提示:排除了全保留的复制方式。(6)科学家的实验结果显示第二代出现了一条杂合链带和一条轻链带,这个结果可以进一步将哪种复制方式排除掉?提示:排除了分散复制的方式。1. 科学家用15N标记的NH4Cl培养液来培养大肠杆菌,让大肠杆菌繁殖两代,然后取样并提取DNA,再将提取的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离心后试管中DNA的位置是( )A. 全部位于下层B. 一半居中,一半位于上层C. 全部居中D. 一半居中,一半位于下层解析: 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用15N标记的NH4Cl培养液培养大肠杆菌,大肠杆菌繁殖两代后,含有母链的大肠杆菌的DNA一条链含14N,另一条链含15N,经过密度梯度离心,位于试管的中层,而其他大肠杆菌中的DNA两条链都含有15N,离心后位于试管的下层。2. (多选)利用大肠杆菌探究DNA的复制方式,实验的培养条件与方法是:①在含15N的培养基中培养若干代,使DNA均被15N标记,离心结果如图中甲;②转至含14N的培养基培养,每20分钟繁殖1代;③取出每代大肠杆菌的DNA样本,离心。如图乙、丙、丁是某同学画的结果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乙是转入14N培养基中繁殖1代的结果B. 丙是转入14N培养基中40分钟后的结果C. 位于丁管上部的DNA分子中的N元素仅为14ND. 探究过程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技术和离心技术解析: 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甲是重链带,复制一次后出现的2个DNA都是一条链含15N,一条链含14N,都是杂合链带,而乙中为一条重链带和一条杂合链带,A错误;丙中都是杂合链带,应是转入14N培养基中繁殖1代(20分钟后)的结果,B错误;在丁的上部的DNA应是两条链都含有14N的DNA,为轻链带,C正确;探究DNA的复制方式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技术和离心技术,D正确。知识点(二) DNA复制的过程1. DNA复制的过程2. 判断下列相关表述的正误(1)DNA聚合酶催化两个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之间的连接。( × )提示: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脱氧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上。(2)DNA复制时,严格遵循A—U、C—G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 )提示:遵循A—T,C—G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3)DNA复制时新合成的两条链碱基排列顺序相同。( × )提示:DNA复制时新合成的两条链碱基排列顺序互补。(4)真核细胞的DNA复制只发生在细胞核中。 ( × )提示:真核细胞的DNA复制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此外叶绿体和线粒体也可发生DNA复制。(5)DNA复制的特点是半保留复制和边解旋边复制。( √ )××√探讨一 分析DNA复制过程和特点,提高推理能力1. 如图为真核细胞DNA复制的两个模式图,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图1中的酶①和酶②分别是什么酶?分别作用于图2中哪个部位?提示:酶①为解旋酶,酶②为DNA聚合酶;酶①作用于图2中f,断开f,酶②作用于图2中e,形成e。(2)据图分析酶②使两条子链从5'端到3'端,还是从3'端到5'端进行合成?提示:从5'端到3'端进行合成。2. 如图是某真核生物的核DNA复制模式图,箭头所指的泡状结构称为DNA复制泡,是DNA分子中正在复制的部分。分析回答相关问题:(1)DNA复制泡产生于哪个时期?提示:细胞分裂前间期。(2)多个复制泡的存在说明DNA是多起点复制还是单起点复制,有什么意义?提示:多起点复制;提高DNA分子复制的效率。探讨二 分析DNA复制的相关计算规律,提高理解能力3. 假设将一个全部被15N标记的双链DNA分子(亲代)转移到含14N的培养液中培养n代,结果如下:从图中可以得到如下规律:(1)DNA分子数①子n代DNA分子总数为2n个。②含15N的DNA分子数为 个。③含14N的DNA分子数为2n个。④只含15N的DNA分子数为 个。⑤只含14N的DNA分子数为(2n-2)个。2 0 (2)脱氧核苷酸链数①子代DNA中脱氧核苷酸链数= 条。②亲代脱氧核苷酸链数= 条。③新合成的脱氧核苷酸链数=(2n+1-2)条。2n+1 2 (3)消耗的脱氧核苷酸数①若一亲代DNA分子含有某种脱氧核苷酸m个,经过n次复制需消耗游离的该脱氧核苷酸数为 个。②若一亲代DNA分子含有某种脱氧核苷酸m个,在第n次复制时,需消耗游离的该脱氧核苷酸数为 个。m·(2n-1) m·2n-1 1. DNA复制的起点和方向(1)原核生物:单起点双向复制。(2)真核生物:多起点双向复制。2. DNA复制相关计算的3个易错点(1)“DNA复制了n次”和“第n次复制”的区别,前者包括所有的复制,但后者只包括最后一次复制。(2)在DNA复制过程中,无论复制了几次,含有亲代脱氧核苷酸单链的DNA分子都只有两个。(3)看清碱基的数目单位是“对”还是“个”,是“DNA分子数”还是“链数”,是“含”还是“只含”等关键词。1. 某DNA分子含m对碱基,其中腺嘌呤有a个。下列有关此DNA在连续复制时所需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目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第一次复制时,需要(m-a)个B. 在第二次复制时,需要2(m-a)个C. 在第n次复制时,需要2n-1(m-a)个D. 在复制n次过程中,总共需要2n(m-a)个解析: DNA分子复制一次,可产生2个DNA分子,因为每个DNA分子中含有(m-a)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所以复制一次时,需要胞嘧啶脱氧核苷酸为(m-a)个,A正确;在第二次复制时,2个DNA分子会形成4个DNA分子,相当于形成2个新DNA分子,所以需要胞嘧啶脱氧核苷酸为2(m-a)个,B正确;在第n次复制后,会形成2n个DNA分子,所以需要胞嘧啶脱氧核苷酸为(2n-2n-1)(m-a)=2n-1(m-a)个,C正确;在复制n次过程中,1个DNA分子变为2n个DNA分子,总共需要胞嘧啶脱氧核苷酸为(2n-1)(m-a)个,D错误。2. (多选)如图为真核细胞某生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酶1是解旋酶,酶2是DNA聚合酶,酶2在该过程中催化氢键的形成B. b、c链的合成方向都为5'→3',且都是以母链为模板进行碱基互补配对C. 该过程可以发生在细胞有丝分裂前间期或减数分裂前间期D. b链中(A+G)/(T+C)的值一定与c链中的相同解析: 图示酶1是解旋酶,酶2是DNA聚合酶,DNA聚合酶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A错误;DNA复制时,子链的合成方向都是5'→3',且都是以母链为模板进行碱基互补配对,B正确;细胞分裂前间期可以进行DNA复制,C正确;在DNA分子中(A+G)/(T+C)的值在两条互补链中互为倒数,D错误。过程评价·勤检测02反馈效果 筑牢基础(1)DNA复制的特点是什么?提示:边解旋边复制和半保留复制。(2)DNA准确复制的原因是什么?提示:DNA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3)DNA半保留复制的意义是什么?提示:确保了遗传信息代代传递的连续性。【教师备用栏目】1. (2024·盱眙一中高一月考)DNA复制保证了亲子代间遗传信息代代传递的连续性。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子链的延伸方向是5'端→3'端B. 复制过程需要能量的驱动C. 以半保留复制的方式进行D. 先完全解旋后再合成子链解析:DNA复制是边解旋边复制,D错误。2. (2024·盐城高一期中)真核生物的DNA分子中有多个复制起始位点,可以大大提高DNA复制速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DNA复制起始位点是解旋酶与DNA的初始结合位点B. DNA的两条链在复制起始位点解旋后都可以作为复制模板C. DNA复制时可能是从复制起始位点开始同时向两个方向进行D. 可将外源的尿嘧啶类似物掺入新合成的DNA链中来鉴定复制起始位点解析: DNA解旋成为单链之后才能开始复制,而解旋酶的作用是使DNA双链中氢键打开,因此,DNA复制起始位点是解旋酶与DNA的初始结合位点,A正确;DNA复制过程是以解开的两条单链分别为模板进行的,即DNA的两条链在复制起始位点解旋后都可以作为复制模板,B正确;DNA复制时可能是从复制起始位点开始同时向两个方向进行,而且表现为多起点复制,进而提高了DNA分子的合成效率,C正确;尿嘧啶不是组成DNA的碱基,故不能将其类似物掺入新合成的DNA链中鉴定复制起始位点,D错误。3. 细菌在含15NH4Cl的培养基中繁殖数代后,细菌DNA的含氮碱基均含有15N,然后再移入含14NH4Cl的培养基中培养,抽取其子代的DNA经高速离心分离,如图①~⑤为可能的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第一次分裂的子代DNA应为⑤B. 第二次分裂的子代DNA应为①C. 第三次分裂的子代DNA应为③D. 亲代的DNA应为⑤解析: 亲代DNA为15N/15N,移入含14NH4Cl的培养基中培养,经第一次复制所形成的子代DNA均为15N/14N,应如图②所示。4. (多选)如图为某真核细胞中DNA复制过程模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酶①和酶②均作用于氢键B. 该过程的模板链是a、d链C. 该过程可发生在细胞分裂前间期D. DNA复制的特点是半保留复制解析: 由题图可知,酶①(解旋酶)使氢键断裂,而酶②(DNA聚合酶)催化形成磷酸二酯键,A错误;DNA复制过程的模板是亲代DNA的两条链,即a、b链,B错误;DNA复制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前间期或减数分裂前间期,C正确;由题图可知,新合成的两个DNA分子各保留亲代DNA分子的一条链,新合成一条链,即DNA复制的特点是半保留复制,D正确。5. 科学家推测DNA可能有如图A所示的三种复制方式。1958年,科学家米西尔森和斯塔尔用同位素标记技术和离心的方法,追踪由15N标记的DNA亲本链的去向,实验过程:在氮源为14NH4Cl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14N/14N-DNA(对照);在氮源为15NH4Cl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均为15N/15N-DNA(亲代)。将亲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H4Cl的培养基上,再连续繁殖两代(子代Ⅰ和子代Ⅱ)后,离心得到图B所示的结果。请依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1)DNA复制的意义是 。将遗传信息从亲代细胞传递给子代细胞,从而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2)与对照相比,如果子代Ⅰ离心后能分辨出轻和重两条链带,则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 。如果子代Ⅰ离心后只有1条杂合链带,则可以排除DNA分子以 的方式进行复制。如果子代Ⅰ离心后只有1条杂合链带,再继续做子代Ⅱ的DNA密度鉴定:①若子代Ⅱ离心后 ,则可以确定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②若子代Ⅱ离心后不能分出杂合、轻两条链带,则可以推测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 。全保留复制 全保留 可以分出杂合、轻两条链带 分散复制解析:若子代Ⅰ离心后能分辨出轻(两条链均被14N标记)和重(两条链均被15N标记)两条链带,则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全保留复制。如果子代Ⅰ离心后只有1条杂合链带,则肯定不是全保留复制,可能是半保留复制或分散复制。若是半保留复制,子代Ⅱ离心后能分出杂合、轻两条链带,且各占1/2;若是分散复制,子代DNA离心后不能分出杂合、轻两条链带。(3)根据图B所示结果可推知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 。解析:分析图B可知,子代Ⅰ都是杂合链带,子代Ⅱ中的杂合、轻链带各占1/2,这与半保留复制的特点相吻合。半保留复制课时训练·提素能03分级练习 巩固提升知识点一 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1. 将在含15NH4Cl的培养液中培养若干代的某真核细胞转移到含14NH4Cl的培养液中培养,让细胞连续进行有丝分裂,并进行密度度离心。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细胞经过一次分裂和离心后,DNA位于试管的中层B. 细胞经过两次分裂和离心后,一半DNA位于试管的中层,另一半DNA位于试管的上层C. 细胞经过三次分裂和离心后,3/4的DNA位于试管的中层,1/4的DNA位于试管的上层D. 该实验可以证明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123456789101112解析: 细胞经过一次分裂和离心后,所形成的每个子代DNA分子的两条链中一条链含15N,另一条链含14N,位于试管的中层,A正确;细胞经过三次分裂和离心后,有3/4的DNA位于试管的上层,1/4的DNA位于试管的中层,C错误。1234567891011122. 大肠杆菌在含有15N的培养基中繁殖数代后,其DNA几乎都含有15N,然后将上述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在不同时刻收集大肠杆菌并提取其DNA,而后进行离心,记录离心后试管中DNA的位置,结果如图①~④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123456789101112A. ②为最早收集到的大肠杆菌DNA的离心结果B. ③为细胞分裂两次后的大肠杆菌DNA的离心结果C. ④为细胞分裂一次后的大肠杆菌DNA的离心结果D. ①②③中出现15N/14N-DNA,是半保留复制的结果123456789101112解析: 由题分析可知,在将大肠杆菌放入含有14N的培养基之前,大肠杆菌DNA的两条链均含15N标记,根据图示分析可知,④为最早收集到的大肠杆菌DNA的离心结果,此时DNA尚未复制;②为细胞分裂一次后的大肠杆菌DNA的离心结果;①为细胞分裂两次后的大肠杆菌DNA的离心结果;③为细胞分裂三次或数次后的大肠杆菌DNA的离心结果,A、B、C错误;①②③中出现15N/14N-DNA是半保留复制的结果,D正确。123456789101112知识点二 DNA复制的过程3. (2024·沛县一中高一月考)DNA的复制开始于复制起点——“富含AT”的碱基对序列,一旦复制起点被启动蛋白识别,启动蛋白就会募集其他蛋白质,从而解开双链DNA,形成复制叉。下列有关DNA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其他蛋白质”应当包括解旋酶B. DNA复制时会同时出现多个复制叉C. “富含AT”序列更易于DNA双链的分离D. 复制形成的两条DNA子链碱基互补、方向相反123456789101112解析: 解旋酶的作用是把双链DNA氢键打断,形成两条单链。依题意,“其他蛋白质”参与解开双链DNA,故应包括解旋酶,A正确;DNA分子可以多起点双向复制,可以形成多个复制叉,但复制叉的形成并不是同步的,B错误;AT碱基对具有2个氢键,CG碱基对有3个氢键,“富含AT”序列更易于DNA双链的分离,C正确;由于两条DNA模板链碱基互补、方向相反,所以复制形成的两条链也是碱基互补,方向相反,D正确。1234567891011124. (2024·灌云一中高一月考)DNA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细胞传递给子代细胞,从而保持遗传信息的连续性。如图为DNA复制过程模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复制时两条子链的延伸方向相反B. 该过程中需要解旋酶和RNA聚合酶C. 亲代DNA的双螺旋结构全部打开再复制D. 合成的两条子链的碱基序列可互补配对123456789101112解析: DNA双链是反向平行的,且子链的合成方向都是从5'端→3'端,因此复制时两条子链的延伸方向相同,A错误;该复制过程中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RNA聚合酶参与转录过程,B错误;DNA分子复制过程是边解旋边复制,不需要把DNA双螺旋结构全部解旋开才开始复制,C错误;复制时合成的两条子链是分别以两条母链为模板合成的,故合成的两条子链可互补配对,D正确。1234567891011125. 真核细胞中DNA复制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多起点双向复制能保证DNA复制在短时间内完成B. 每个子代DNA都有一条核苷酸链来自亲代C. 复制过程中氢键的破坏和形成都需要DNA聚合酶的催化D. DNA分子的准确复制依赖于碱基互补配对原则123456789101112解析: 多起点双向复制能保证DNA复制在短时间内完成,提高复制效率,A正确;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每个子代DNA都有一条核苷酸链来自亲代,B正确;解旋酶破坏碱基对间的氢键,使DNA双链解旋,DNA聚合酶催化形成的是磷酸二酯键,C错误;碱基对之间严格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遗传信息准确地从亲代DNA传向子代DNA,D正确。1234567891011126. (2024·淮安高一月考)某双链DNA片段含有1 0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上的A∶G∶T∶C=1∶2∶3∶4,连续复制3次共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的数量为( )A. 1 400 B. 2 100C. 2 800 D. 4 200123456789101112解析: 该DNA分子一条链上的A∶G∶T∶C=1∶2∶3∶4,则双链DNA分子中A+T=40%,A=T=20%,C=G=30%,所以该DNA分子中A=T=1 000×2×20%=400(个),C=G=1000×2×30%=600(个)。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可知,连续复制3次共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的数量为(23-1)×400=2 800(个),故选C。1234567891011127. (2024·江连云港高一期中)一个用15N标记的DNA分子有1 500个碱基对,其中鸟嘌呤800个。该DNA分子在无放射性标记的培养液中复制2次,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过程中共消耗胞嘧啶脱氧核苷酸1 400个B. 复制完成后无放射性标记的DNA占50%C. 具有放射性的DNA分子的两条链都含有放射性D. 复制完成后,不含15N的脱氧核苷酸链与含有15N的脱氧核苷酸链数量比为3∶1123456789101112解析: 一个用15N标记的DNA分子有1 500个碱基对,共3 000个碱基,其中鸟嘌呤800个,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所以胞嘧啶也是800个,该过程DNA复制了两次,得到四个DNA,每个DNA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800个,所以共消耗胞嘧啶脱氧核苷酸(4-1)×800=2 400个,A错误;因为15N无放射性,且DNA分子在无放射性标记的培养液中复制,所以复制完成后无放射性标记的DNA占100%,B、C错误;亲代DNA有两条链均被标记,又因为DNA复制属于半保留复制,所以亲代的两条被标记的链分别去到了两个子代DNA分子中,所以复制完成后,得到四个DNA共8条链,其中不含15N的脱氧核苷酸链6条,含有15N的脱氧核苷酸链2条,数量之比为3∶1,D正确。1234567891011128. (2024·睢宁一中高一月考)如图是真核细胞中染色体DNA复制的电镜照片。下列叙述错误的有( )A. DNA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B. 图示过程发生在分裂间期,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C. DNA分子从多个复制原点同时开始进行双向复制D. 真核细胞内DNA复制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123456789101112解析: DNA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DNA分子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DNA分子复制的精确性,A正确;图示过程表示DNA分子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B正确;DNA分子复制具有多起点复制的特点,但据图可知,复制泡大小不同,说明多个复制原点不是同时开始进行复制的,C错误;真核细胞内DNA复制需要解旋酶(破坏氢键,打开DNA双链)和DNA聚合酶(催化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到正在形成的DNA分子上),D正确。1234567891011129. (2024·淮安高一联考)如图为某DNA分子片段,假设该DNA分子中有碱基5 000对,A+T占碱基总数的34%,若该DNA分子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2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复制时作用于③处的酶为DNA聚合酶B. ④处指的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C. 复制2次共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9 900个D. 子代中含15N的DNA分子占1/2123456789101112解析: 复制时作用于③处的酶为解旋酶,而不是DNA聚合酶,A错误;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所以④处指的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B错误;复制2次共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3300×(22-1)=9 900(个),C正确;该DNA分子只有一条链含15N,其复制是半保留复制,连续复制2次后,形成的4个DNA分子中,只有1个DNA分子含有15N,因此子代中含15N的DNA分子占1/4,D错误。12345678910111210. (多选)如图为某DNA复制过程的部分图解,其中rep蛋白具有解旋的功能。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rep蛋白可破坏A与C、T与G之间形成的氢键B. DNA结合蛋白可能具有防止DNA单链重新形成双链的作用C. DNA复制是在完全解旋之后进行的D. 后随链两个片段之间的缺口需要DNA连接酶将其补齐并连接起来123456789101112解析: 由题意可知,rep蛋白为解旋酶,可破坏互补碱基之间的氢键,即可破坏A与T、C与G之间形成的氢键,A错误;题图中DNA结合蛋白缠绕在DNA单链上,可推知,DNA结合蛋白可能具有防止DNA单链重新形成双链的作用,B正确;DNA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C错误;能将两个单链片段拼接为一条链的酶为DNA连接酶,D正确。12345678910111211. (多选)一个双链被32P标记的DNA片段有10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占碱基总数的20%,将其置于含31P的环境中复制3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DNA片段中含有胞嘧啶的数目是60个B. 第三次复制过程需要240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C. 复制3次后,子代DNA中含32P的单链与含31P的单链之比为1∶7D. 复制3次后,子代DNA中含32P与含31P的分子数之比为1∶3123456789101112解析:该DNA片段有10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占碱基总数的20%,则腺嘌呤数目为100×2×20%=40(个),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G=C,故该DNA片段中含有胞嘧啶的数量是 =60(个),A正确;第三次复制后DNA分子数由4个变为8个,增加4个DNA分子,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为60×4=240(个),B正确;复制3次后,共得到8个DNA分子,16条DNA单链,其中只有2条单链含32P,含32P的单链与含31P的单链之比为1∶7,C正确;由于DNA的复制为半保留复制,子代DNA均含31P,其中有2个DNA分子含32P,所以子代DNA中含32P与含31P的分子数之比为1∶4,D错误。12345678910111212. 如图甲是DNA分子局部组成示意图,图乙表示DNA分子复制的过程。请回答以下问题:123456789101112(1)图甲中有 种碱基,有 个游离的磷酸基团。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的碱基之间通过 相连。解析:图甲中有A、T、C、G共4种碱基,每一条DNA单链上有1个游离的磷酸基团,所以共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的碱基之间通过氢键相连。4 2 氢键 123456789101112(2)图乙过程在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中进行的主要场所分别是 和 。解析:图乙表示DNA分子复制过程,在真核细胞中进行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在原核细胞中进行的主要场所是拟核。细胞核 拟核 123456789101112(3)图乙的DNA分子复制过程中所需的原料是 。解析:图乙的DNA分子复制过程,所需的原料是4种脱氧核苷酸。4种脱氧核苷酸 123456789101112(4)由图可知,随着模板链解旋过程的进行,新合成的子链也在不断地延伸,这说明DNA分子复制具有 的特点。解析:图示说明DNA复制具有边解旋边复制的特点。边解旋边复制 123456789101112(5)已知某DNA分子共含1 000个碱基对、2 400个氢键,则该DNA分子中含有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个;若将其复制4次,共需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个。解析:设鸟嘌呤G的含量为x个,腺嘌呤A的含量为y个,则x+y=1 000,3x+2y=2 400,解得x为400,y为600,即鸟嘌呤脱氧核苷酸为400个;复制4次,形成16个子代DNA,但其中保留亲代的两条链不需要原料,所以需要原料合成的相当于15个DNA,则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为15×600=9 000(个)。400 9 000 123456789101112感 谢 观 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二节 第2课时 DNA分子的复制.docx 第二节 第2课时 DNA分子的复制.pptx 第二节 第2课时 DNA分子的复制(练习,含解析).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