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节 染色体变异及其应用第1课时 染色体结构和数量的变异知识点一 染色体结构会发生变异1.玉米某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的分布如图甲所示,该条染色体经变异后部分基因的分布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才能发生该种染色体变异B.DNA的断裂、错接是形成图乙异常染色体的根本原因C.该染色体上的所有基因在玉米的所有细胞中都能表达D.甲→乙发生的变异类型为倒位,不能在显微镜下分辨2.(2024·淮安高一月考)某雄性动物(2n=20)在减数分裂前期Ⅰ发生了两对同源染色体的特殊联会,形成如图所示的“四射体”,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变异引起了部分染色体上基因排列顺序的变化B.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除去“四射体”外,还可形成8个四分体C.该变异属于交换,一般对生物体不利D.“四射体”的出现,是因为A—a、B—b、P—P、T—t发生了联会3.控制玉米籽粒颜色的黄色基因T与白色基因t是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现有基因型为Tt的黄色籽粒植株A的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图所示。已知9号染色体异常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为了确定植株A的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让其进行自交产生F1,能说明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的F1表型及比例为( )A.黄色∶白色=1∶1 B.白色∶黄色=1∶0C.黄色∶白色=3∶1 D.白色∶黄色=3∶14.若图甲中①和②为一对同源染色体,③和④为另一对同源染色体,图中字母表示基因,“ ”表示着丝粒,则图乙~戊中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依次是( )A.缺失、重复、倒位、易位B.缺失、重复、易位、倒位C.重复、缺失、倒位、易位D.重复、缺失、易位、倒位5.(2024·扬州高一月考)下列关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重复某一片段可增加基因的数量,提高基因的表达水平B.染色体缺失某一片段有利于对应的隐性基因表达,提高个体适应环境的能力C.染色体易位发生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对个体性状可能产生影响D.染色体倒位没有改变基因的种类,对个体的生活能力没有影响6.如图中甲、乙两个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中各有一条发生变异(字母表示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个体甲的变异对表型无影响B.个体乙的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形成的四分体异常C.个体甲自交的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D.个体乙染色体没有基因缺失,表型无异常7.(2024·盐城高二月考)香味是水稻(2n)稻米品质的一个重要性状,某品种水稻稻米有香味(A)对无香味(a)为显性。杂合子水稻(类型甲植株)体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及基因位置如图甲所示,对其进行诱变处理得到图乙、图丙所示的变异类型。已知类型乙植株中染色体缺失的雄配子的受精能力只有正常雄配子的一半;丙类型植株产生的不同配子活力相同,个体中如果同时不存在有香味基因和无香味基因,则不能存活。请回答:(1)甲植株中A、a基因的遗传遵循 定律,丙植株中A、a基因的遗传遵循 定律。(2)甲植株水稻的根尖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为 。(3)经诱变处理获得乙、丙类型的变异是 。(4)让类型乙植株自交,所得子代中具有隐性性状的植株约占 。让类型丙植株自交,所得子代中具有隐性性状的植株约占 。(5)若以甲为母本,丙为父本进行杂交,后代中有香味和无香味的比例为 ;若以乙为父本,丙为母本进行杂交,后代中有香味和无香味的比例为 。知识点二 染色体数量会发生变异8.(2024·南京高一期中)下列有关单倍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植物,一定是单倍体②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不是单倍体③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一定都是单倍体④含有奇数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⑤基因型是abcd的生物体一般是单倍体⑥基因型是aaaBBBCcc的植物一定是单倍体A.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⑥C.①③④⑥ D.①②⑤⑥9.下列关于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由受精卵发育成的生物,体细胞中有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B.由配子发育成的生物,体细胞中无论有几个染色体组也只能叫单倍体C.单倍体一般高度不育,多倍体一般茎秆粗壮,果实、种子较大D.单倍体一定含一个染色体组10.某些类型的染色体结构和数量的变异,可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观察来识别。a、b、c、d为某些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染色体变异的模式图,它们依次属于( )A.三倍体、染色体片段重复、个别染色体数量增加、染色体片段缺失B.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个别染色体数量增加、染色体片段重复C.个别染色体数量增加、染色体片段重复、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D.染色体片段缺失、个别染色体数量增加、染色体片段重复、三倍体11.(2024·涟水一中高一月考)如图a~c表示不同细胞中的染色体状况,图d表示某细胞的遗传因子组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a细胞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二倍体或单倍体B.图b细胞代表的生物一定是三倍体C.图c细胞代表的生物是单倍体D.图d遗传因子组成代表的生物的基因型可能为AB12.如图甲、乙分别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的染色体行为,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若在细胞分裂时图中染色体能正常分离和组合,配子中基因齐全即可育。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甲、乙两种变异分别属于染色体变异和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B.甲、乙两种染色体行为都出现在减数分裂前期ⅠC.图甲中染色体可能出现了部分基因缺失或重复D.图乙细胞减数分裂能产生一定比例的可育配子13.(2024·灌南一中高一月考)某女性一条4号染色体和一条20号染色体发生了如下图所示的易位。由于没有遗传物质的丢失,该女性具有正常的表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A.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易位染色体B.该女性体细胞中最多含24种形态不同的染色体C.减数分裂时,易位染色体也能进行正常联会D.若该女性和一个正常男性婚配,其后代表型都正常14.(多选)如图为某果蝇及其一个体细胞内染色体组成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果蝇为雌性,图示细胞内有8条染色体B.图示细胞有两个染色体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的染色体是Ⅱ、Ⅲ、Ⅳ、XC.果蝇体内的细胞除生殖细胞外,都只含有两个染色体组D.一个染色体组携带有能控制果蝇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遗传信息15.(多选)某男子表型正常,但其一条14号染色体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形成一条异常染色体,如图甲。减数分裂时异常染色体的联会如图乙,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所示的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B.观察异常染色体应选择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C.如不考虑其他染色体,理论上该男子产生的精子类型有8种D.该男子与正常女子婚配能生育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后代16.(多选)(2024·南通高一统考)玉米植株茎的色泽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用射线照射紫株玉米(AA)的花粉并授给绿株玉米(aa),得到的744株F1中有2株为绿色苗。若绿色苗产生是由于少量花粉中基因A所在染色体片段缺失引起的,则(含一对缺失染色体的受精卵不能发育)( )A.F1中绿色苗的产生属于染色体数量变异B.F1中紫色玉米的基因型均为AaC.F1绿色植株的花粉母细胞中可观察到异常的四分体D.F1绿株自交,F2全为绿株,其中纯合子占1/317.分析如图所示中各细胞内染色体组成情况,并回答相关问题:(1)一般情况下,一定属于单倍体生物体细胞染色体组成的是图 。(2)图C中含 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含 条染色体,由C细胞组成的生物体可育吗? 。(3)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而言,在该个体由 发育而来时,由B细胞组成的生物体是二倍体;在该个体由 发育而来时,由B细胞组成的生物体是单倍体。(4)若A细胞组成的生物体是单倍体,则其正常物种体细胞内含 个染色体组。(5)基因型分别为AAaBbb、AaBB、AaaaBBbb及Ab的体细胞,其染色体组成应依次对应图A~D中的 。18.某雌雄异株的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因X染色体缺失某一片段而导致雌株叶片异形,异形叶雌株与正常叶雄株杂交,F1雌雄比为2∶1,F1雌雄株杂交得F2,F2雌株中正常叶与异形叶之比为3∶1,雄株全部为正常叶。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该植物异形叶的出现是由于发生了 (填变异类型),异形叶雌株与正常叶雄株杂交,F1中雌雄比不是1∶1,原因可能是 ,仅考虑叶形,F1的表型及比例为 。F2的雌雄比为 。(2)已知该植物花的红色对黄色为显性,相关基因A/a位于X染色体上。现有各种性状的雌株和雄株若干,请设计杂交实验探究某异形叶红花雌株(不含黄花基因)的缺失片段中有无控制花色的基因。实验思路: 。实验结果和结论: 。第1课时 染色体结构和数量的变异1.B 染色体变异是随机的,无论细胞是否发生分裂,均有可能发生染色体变异,A错误;题图中甲→乙发生的变异类型为倒位,其根本原因是DNA的断裂、错接,这种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能分辨,B正确,D错误;在不同细胞中,选择性表达的基因不完全相同,因此该染色体上的所有基因在玉米的所有细胞中不一定都能表达,C错误。2.C 结合题图分析可知,图示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的结构变异会改变染色体上基因的数量或排列顺序,从而导致性状的变异,A正确;“四射体”包括2对同源染色体,由于该哺乳动物体细胞中含有10对同源染色体,20条染色体,正常情况下,可形成10个四分体,所以除去“四射体”外,处于四分体时期的该初级精母细胞中还有8个四分体,B正确;该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一般对于生物体是不利的,C错误;在减数分裂前期Ⅰ,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而出现“四射体”的原因是A—a、B—b、P—P、T—t均为同源区段,所以发生联会,D正确。3.A 若T位于正常染色体上,t位于异常染色体上,Tt自交时产生T和t两种卵细胞,产生T一种精子,F1表型都为黄色;若T位于异常染色体上,t位于正常染色体上,Tt自交时产生T和t两种卵细胞,产生t一种精子,F1表型为黄色∶白色=1∶1。4.A 图乙中②号染色体丢失了D基因,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图丙中①号染色体多了一个C基因,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图丁中①号染色体上的B、C基因位置发生颠倒,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图戊中②号染色体与③号染色体间相互交换了部分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5.C 染色体重复某一片段可增加基因的数量,不一定提高基因的表达水平,A错误;染色体缺失某一片段不一定有利于对应的隐性基因表达,一般对生物体不利,B错误;染色体易位发生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对个体性状可能产生影响,是有害的,C正确;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没有改变基因的种类,一般对个体产生不利影响,D错误。6.B 个体甲的变异类型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缺失了e基因对表型可能有影响,A错误;个体乙的变异类型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变异后个体乙的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的四分体异常,B正确;若E、e基因与其他基因共同控制某种性状,则个体甲自交的后代中性状分离比不一定为3∶1,C错误;个体乙虽然染色体没有基因缺失,但发生了倒位,表型可能出现异常,D错误。7.(1)基因的分离 基因的自由组合 (2)2或4 (3)染色体结构变异(或缺失、易位) (4)1/6 1/5 (5)3∶1 5∶1解析:(1)甲植株中A、a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因此甲植株中A、a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丙植株中A、a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丙植株中A、a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类型甲植株有2对同源染色体,即含有2个非同源染色体组成的染色体组,甲植株水稻的根尖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会有4个染色体组。故甲植株水稻的根尖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为2或4。(3)经诱变处理获得乙类型的变异是染色体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而经诱变处理,丙类型的变异是染色体易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4)类型乙植株中染色体缺失的雄配子的受精能力只有正常雄配子的一半,所以类型乙植株能产生的雄配子为A∶a=2∶1,雌配子为A∶a=1∶1,故自交后代隐性性状的植株,即基因型为aa的植株,约占1/3×1/2=1/6;类型丙植株如果同时不存在有香味基因和无香味基因,则不能存活,类型丙能产生的雌雄配子种类和比例皆为Aa∶A∶a∶O=1∶1∶1∶1,其中O表示配子中不存在任何相关基因,所得子代中有1/16个体无有关香味的基因,故剩余15份,隐性纯合占3份,故所得子代中产生具有隐性性状的植株占比为3/15,即所得子代中具有隐性性状的植株约占1/5。(5)若以甲为母本,丙为父本进行杂交,植株甲产生的雌配子为A∶a=1∶1,植株丙产生的雄配子为Aa∶A∶a∶O=1∶1∶1∶1,后代中无香味的基因型为aa和aO,所占比例为1/2×1/4+1/2×1/4=1/4,有香味的所占比例为3/4,故后代中有香味和无香味的比例为3∶1;若以乙为父本,丙为母本进行杂交,类型乙植株能产生的雄配子为A∶a=2∶1,植株丙产生的雌配子为Aa∶A∶a∶O=1∶1∶1∶1,后代中无香味的基因型为aa和aO,所占比例为1/3×1/4+1/3×1/4=1/6,有香味所占比例为5/6,故后代中有香味和无香味的比例为5∶1。8.B 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属于雌配子,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植物一定是单倍体,①正确;若配子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如四倍体生物的配子),则由该配子发育成的个体是单倍体,②错误;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是生殖细胞,由生殖细胞直接发育成的个体是单倍体,③错误;含有奇数染色体组的个体不一定是单倍体,如三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但它不是单倍体,④错误;仅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生物是单倍体,基因型是abcd的生物体一般是单倍体,⑤正确;基因型是aaaBBBCcc的植物可能是三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成),也可能是单倍体(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成),⑥错误。9.D 由受精卵(即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就是几倍体,A正确;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都叫单倍体,与染色体组数无关,B正确,D错误;单倍体植株长得弱小,高度不育,多倍体一般茎秆粗壮,果实和种子比较大,糖类等营养物质含量比较高,C正确。10.C 图a为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细胞,其中一对同源染色体由2条变为3条,应为个别染色体数量增加;图b染色体上多一个“4”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图c中有三个染色体组,该个体为三倍体;图d中染色体上缺失了“3”“4”两个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11.B 图a若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则是二倍体,若是由配子发育而来的则是单倍体,A正确;图b若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体细胞有3个染色体组,则为三倍体,若是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则为单倍体,B错误;图c细胞中只含有1个染色体组,是由配子发育而来的单倍体,C正确;图d生物的基因型可能为AB,染色体复制后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D正确。12.A 图甲中“环形圈”的出现,是由于上面一条染色体多了一段,或下面一条染色体少了一段,该种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或重复;图乙中的“十字形结构”的出现,是由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出现同源区段发生了联会现象,该种变异应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A错误,C正确。减数分裂前期Ⅰ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甲、乙两种染色体行为都出现在减数分裂前期Ⅰ,B正确。根据题意可知,若在细胞分裂时图中染色体能正常分离和组合,配子中基因齐全即可育,图乙中配子若得到左上和右下未发生易位的染色体,或者是得到右上和左下发生易位的染色体,则配子可育,D正确。13.A 易位染色体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易位染色体,A正确;该女性正常的染色体组成是22对常染色体+1对X染色体,由于发生了变异,则该女性细胞中有22种正常的常染色体,2种异常的常染色体(20号和4号),还有一种性染色体,故该女性体细胞中最多含25种形态不同的染色体,B错误;易位染色体由于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的互换,同源区段发生改变,故减数分裂时不能正常联会,C错误;若该女性和一个正常男性婚配,由于其产生的卵细胞有正常和异常类型,故后代表现并非都正常,D错误。14.ABD 根据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为XX可知,该果蝇为雌性,细胞内含有6条常染色体和2条性染色体,共8条染色体,A正确;由“一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形态、功能各不相同”可知,该细胞中的8条染色体可分成2组,一个染色体组含4条染色体,分别为Ⅱ、Ⅲ、Ⅳ、X,B正确;果蝇体细胞若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则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C错误;一个染色体组包含了该种生物的一整套遗传信息,D正确。15.BC 分析图示可知,一条14号染色体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时,还丢失了一小段染色体,明显是染色体变异,A正确;染色体在细胞分裂中期形态比较固定,所以观察异常染色体应选择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B错误;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发生分离,可产生6种类型的精子,C错误;当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正常的14号和21号两条染色体在一起时,就能产生正常的精子,因而该男子与正常女子婚配能生育出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后代,D正确。16.BCD F1中绿色苗的产生是由染色体片段缺失引起的,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A错误;由于F1绿色植株中存在含A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的缺失,故减数分裂前期Ⅰ同源染色体联会时,绿色植株的花粉母细胞中可观察到异常的四分体,C正确;假设F1绿株基因型为aO(O代表含基因A染色体片段缺失的染色体),F1自交,F2全为绿株1aa、2aO、OO(含一对缺失染色体的受精卵不能发育),其中纯合子占1/3,D正确。17.(1)D (2)3 3 不可育 (3)受精卵 未受精的生殖细胞直接 (4)8 (5)C、B、A、D解析:(1)单倍体是指体细胞含有的染色体数量等于本物种配子含有的染色体数量的个体,与含有几个染色体组没有必然联系,但是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必然是单倍体,所以一定属于单倍体的是图D,其他均可能为单倍体。(2)图C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含有3条染色体,由于减数分裂时染色体联会紊乱,故生物体不可育。(4)若A细胞组成的生物体是单倍体,其正常物种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体细胞内含有8个染色体组。(5)AAaBbb含有3个染色体组,对应图C;AaBB含有2个染色体组,对应图B;AaaaBBbb含有4个染色体组,对应图A;Ab含有1个染色体组,对应图D。18.(1)染色体结构变异(或染色体变异) 含有X染色体缺失某一片段的雄株致死 异形叶∶正常叶=1∶2 4∶3 (2)让该异形叶红花雌株与黄花雄株杂交,统计子代中雌株的花色及比例 若子代中雌株全为红花,则说明X染色体的缺失片段中无控制花色的基因;若子代中雌株的花色及比例为红花∶黄花=1∶1,则说明X染色体的缺失片段中有控制花色的基因解析:(1)由染色体上某一片段缺失而引起的变异为染色体结构变异。假设缺失某一片段的X染色体用XO表示,则异形叶雌株(XXO)与正常叶雄株(XY)杂交得F1,F1的性染色体组成及比例为XXO∶XX∶XOY∶XY=1∶1∶1∶1,而F1雌雄比为2∶1,说明性染色体组成为XOY的个体不能存活,即含有X染色体缺失某一片段的雄株致死,则F1的表型及比例为异形叶∶正常叶=1∶2。F1雌雄株杂交得F2,F1雌株产生的雌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X∶XO=3∶1,F1雄株产生的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X∶Y=1∶1,则F2的性染色体组成及比例为XXO∶XX∶XOY∶XY=1∶3∶1∶3,其中性染色体组成为XOY的个体不能存活,则F2的雌雄比为4∶3。(2)要探究某异形叶红花雌株(不含黄花基因)的缺失片段中有无控制花色的基因,可让该异形叶红花雌株与黄花雄株杂交,统计子代中雌株的花色及比例。若X染色体的缺失片段中无控制花色的基因,则杂交基因型组合为XAXAO×XaY,子代雌株均开红花;若X染色体的缺失片段中有控制花色的基因,则杂交基因型组合为XAXO×XaY,子代中雌株的花色及比例为红花∶黄花=1∶1。5 / 6第一节 染色体变异及其应用第1课时 染色体结构和数量的变异导学 聚焦 1.阐明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和结果。 2.说出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知识点(一) 染色体结构会发生变异1.染色体结构会发生变异2.判断下列相关表述的正误(1)猫叫综合征是由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 )(2)倒位会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重排。( )(3)细胞受到电离辐射、化学药剂诱导会导致染色体结构改变,但病毒感染不会。( )(4)染色体结构变异不改变染色体上基因的数量或排列顺序,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5)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可提高基因表达水平,是有利变异。( )探讨 分析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提高理解能力1.观察下列图示,填出变异类型并回答相关问题:已知的染色体:变异后的染色体如下图所示:(1)图中A、B、C、D分别是哪种变异?(2)图中哪些变异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2.根据图示辨析染色体的易位与交换(1)图中哪个属于易位?哪个属于交换?你做出判断的依据是什么?(2)图2所示情况发生在什么时期?染色体易位与交换的区别 1.(2024·连云港高一月考)图中①为某染色体的结构示意图,由①变异而成的染色体②~⑤中,属于染色体倒位的是( )A.② B.③C.④ D.⑤2.(多选)下图①②③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①表示易位,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B.图③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C.图②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D.图中3种变异都能够遗传知识点(二) 染色体数量会发生变异1.染色体数量会发生变异2.判断下列相关表述的正误(1)一个染色体组内没有同源染色体,但却含有控制生物生长、发育的全套遗传信息。( )(2)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就是三倍体。( )(3)单倍体的体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4)多倍体含有的染色体组多,所以都是可育的。( )(5)在低温、电离辐射、化学药剂等的作用下,生物体的染色体数量可能发生改变,进而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探讨一 分析染色体组概念,提高理解能力1.请根据染色体的形态判断染色体组的数量,并完成表格。项目染色体组数 每个染色体组 内染色体数 规律:染色体组数= ;一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数= 。2.请根据基因型判断染色体组数,并完成表格。项目染色体组数 规律:染色体组数= 。探讨二 分析单倍体的组成和特点,提高理解能力3.单倍体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吗?为什么?4.所有的单倍体都不育吗?为什么?1.巧判细胞分裂图像中染色体组数以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标准,判断题目所给图像中的染色体组数。如图所示:2.巧判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 1.下列有关染色体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A.X、Y染色体形态不同,可以存在于同一染色体组中B.二倍体生物的配子中含有的染色体构成一个染色体组C.构成一个染色体组的染色体在形态、功能上各不相同D.果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染色体构成一个染色体组2.(多选)如图分别表示4个生物的体细胞,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可能是单倍体的细胞有3个B.图中的④一定是单倍体的体细胞C.每个染色体组中含有3条染色体的是①②④D.与②相对应的基因型可以是aaa、abc、AaaBBBcccDDd、aabbcc等(1) ,由此产生的个体称为单倍体。(2) 的称为二倍体。(3) 的称为多倍体。(4)哪些结构变异改变了染色体上基因的数量?哪些结构变异改变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顺序?第1课时 染色体结构和数量的变异【核心要点·巧突破】知识点(一)自主学习1. 染色体 缺失 缺失与重复 移接 倒位 数量或排列顺序 不利 光学显微镜 辐射⑩化学药剂2.(1)√ (2)√(3)× 提示:电离辐射、化学药剂诱导和病毒感染都可能会导致染色体结构改变。(4)× 提示:染色体结构变异可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数量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5)× 提示: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是染色体结构变异,大多数是不利的。互动探究1.(1)提示:A是缺失,B是重复,C是倒位,D是易位。(2)提示:ABCD。2.(1)提示:图1所示是易位,因为两条染色体属于非同源染色体;图2所示的是交换,因为交换的是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2)提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学以致用1.B 由题图可知,②比①多了一个F片段,属于染色体上增加某一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A不符合题意;③是在①的基础上发生了染色体片段G、J片段的倒位,B符合题意;④比①缺少了一个F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C不符合题意;⑤比①缺少了E和F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D不符合题意。2.AB 图①表示交换,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A错误;图③中,两条染色体相比差别在于有无一段染色体片段,所以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缺失或重复,B错误;图②表示易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C正确;图中3种变异都是遗传物质的改变,都能够遗传,D正确。知识点(二)自主学习1. 染色体组 个别染色体 非同源染色体 各不相同 生长 发育 遗传 变异 整倍性 ⑩单倍性 多倍性 非整倍性 一条或几条 整倍数 受精卵 两个 受精卵 三个或三个以上 配子 雄蜂 番茄 小麦2.(1)√ (2)×(3)× 提示:单倍体不一定只含一个染色体组,如六倍体普通小麦单倍体的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就存在同源染色体。(4)× (5)√互动探究1.3 2 1 4 23 3 4 2 2形态相同的染色体的条数 不同形态染色体的种类数2.1 3 2 4 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的个数3.提示:不一定。单倍体是体细胞染色体数为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的生物个体。凡是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称为单倍体。因此,仅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生物是单倍体,但是单倍体细胞中不一定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4.提示:并非所有的单倍体都是高度不育的。若单倍体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为奇数,则其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无法正常联会,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而高度不育;若单倍体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为偶数,则其在减数分裂时,染色体可正常联会,可能产生正常的配子而可育。学以致用1.A X、Y为同源染色体,不能存在于同一个染色体组中,A错误;果蝇为二倍体生物,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移向细胞同一极的染色体构成一个染色体组,D正确。2.ACD 凡是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个体,均称为单倍体,故题图中可能是单倍体的细胞有4个,A错误;仅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是单倍体,所以题图中的④一定是单倍体的体细胞,B正确;①细胞中每个染色体组中含有1条染色体,②③④细胞中每个染色体组中均含有3条染色体,C错误;图②细胞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故与②相对应的基因型可以是aaa和AaaBBBcccDDd,而基因型是abc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1个染色体组,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D错误。【过程评价·勤检测】思维启迪(1)体细胞含有的染色体数量等于本物种配子含有的染色体数量的变异(2)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生物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3)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4)提示:缺失和重复改变了染色体上基因的数量;易位和倒位改变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顺序。4 / 5(共81张PPT)第1课时 染色体结构和数量的变异导学 聚焦 1.阐明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和结果。2.说出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核心要点·巧突破01过程评价·勤检测02课时训练·提素能03目录CONTENTS核心要点·巧突破01精准出击 高效学习知识点(一) 染色体结构会发生变异1. 染色体结构会发生变异2. 判断下列相关表述的正误(1)猫叫综合征是由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 √ )(2)倒位会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重排。 ( √ )(3)细胞受到电离辐射、化学药剂诱导会导致染色体结构改变,但病毒感染不会。 ( × )提示:电离辐射、化学药剂诱导和病毒感染都可能会导致染色体结构改变。√√×(4)染色体结构变异不改变染色体上基因的数量或排列顺序,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 × )提示:染色体结构变异可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数量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5)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可提高基因表达水平,是有利变异。( × )提示: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是染色体结构变异,大多数是不利的。××探讨 分析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提高理解能力1. 观察下列图示,填出变异类型并回答相关问题:已知的染色体: 变异后的染色体如图所示:(1)图中A、B、C、D分别是哪种变异?提示:A是缺失,B是重复,C是倒位,D是易位。(2)图中哪些变异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提示:ABCD。2. 根据图示辨析染色体的易位与交换(1)图中哪个属于易位?哪个属于交换?你做出判断的依据是什么?提示:图1所示是易位,因为两条染色体属于非同源染色体;图2所示的是交换,因为交换的是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2)图2所示情况发生在什么时期?提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染色体易位与交换的区别1. (2024·连云港高一月考)图中①为某染色体的结构示意图,由①变异而成的染色体②~⑤中,属于染色体倒位的是( )A. ② B. ③ C. ④ D. ⑤解析: 由题图可知,②比①多了一个F片段,属于染色体上增加某一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A不符合题意;③是在①的基础上发生了染色体片段G、J片段的倒位,B符合题意;④比①缺少了一个F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C不符合题意;⑤比①缺少了E和F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D不符合题意。2. (多选)如图①②③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图①表示易位,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B. 图③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C. 图②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D. 图中3种变异都能够遗传解析: 图①表示交换,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A错误;图③中,两条染色体相比差别在于有无一段染色体片段,所以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缺失或重复,B错误;图②表示易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C正确;图中3种变异都是遗传物质的改变,都能够遗传,D正确。知识点(二) 染色体数量会发生变异1. 染色体数量会发生变异2. 判断下列相关表述的正误(1)一个染色体组内没有同源染色体,但却含有控制生物生长、发育的全套遗传信息。 ( √ )(2)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就是三倍体。 ( × )(3)单倍体的体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 × )提示:单倍体不一定只含一个染色体组,如六倍体普通小麦单倍体的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就存在同源染色体。(4)多倍体含有的染色体组多,所以都是可育的。 ( × )(5)在低温、电离辐射、化学药剂等的作用下,生物体的染色体数量可能发生改变,进而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 √ )√×××√探讨一 分析染色体组概念,提高理解能力1. 请根据染色体的形态判断染色体组的数量,并完成表格。项目染色体组数 每个染色体组内染色体数 3214233422规律:染色体组数= ;一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数= 。形态相同的染色体的条数 不同形态染色体的种类数 2. 请根据基因型判断染色体组数,并完成表格。项目染色体组数 规律:染色体组数= 。1324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的个数 探讨二 分析单倍体的组成和特点,提高理解能力3. 单倍体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吗?为什么?提示:不一定。单倍体是体细胞染色体数为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的生物个体。凡是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称为单倍体。因此,仅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生物是单倍体,但是单倍体细胞中不一定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4. 所有的单倍体都不育吗?为什么?提示:并非所有的单倍体都是高度不育的。若单倍体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为奇数,则其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无法正常联会,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而高度不育;若单倍体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为偶数,则其在减数分裂时,染色体可正常联会,可能产生正常的配子而可育。1. 巧判细胞分裂图像中染色体组数以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标准,判断题目所给图像中的染色体组数。如图所示:2. 巧判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 1. 下列有关染色体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A. X、Y染色体形态不同,可以存在于同一染色体组中B. 二倍体生物的配子中含有的染色体构成一个染色体组C. 构成一个染色体组的染色体在形态、功能上各不相同D. 果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染色体构成一个染色体组解析: X、Y为同源染色体,不能存在于同一个染色体组中,A错误;果蝇为二倍体生物,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移向细胞同一极的染色体构成一个染色体组,D正确。2. (多选)如图分别表示4个生物的体细胞,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图中可能是单倍体的细胞有3个B. 图中的④一定是单倍体的体细胞C. 每个染色体组中含有3条染色体的是①②④D. 与②相对应的基因型可以是aaa、abc、AaaBBBcccDDd、aabbcc等解析:凡是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个体,均称为单倍体,故题图中可能是单倍体的细胞有4个,A错误;仅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是单倍体,所以题图中的④一定是单倍体的体细胞,B正确;①细胞中每个染色体组中含有1条染色体,②③④细胞中每个染色体组中均含有3条染色体,C错误;图②细胞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故与②相对应的基因型可以是aaa和AaaBBBcccDDd,而基因型是abc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1个染色体组,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D错误。过程评价·勤检测02反馈效果 筑牢基础(1) ,由此产生的个体称为单倍体。(2) 的称为二倍体。(3) 的称为多倍体。体细胞含有的染色体数量等于本物种配子含有的染色体数量的变异 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生物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 (4)哪些结构变异改变了染色体上基因的数量?哪些结构变异改变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顺序?提示:缺失和重复改变了染色体上基因的数量;易位和倒位改变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顺序。【教师备用栏目】下列有关单倍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成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B. 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不是单倍体C. 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一定都是单倍体D. 含有偶数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不是单倍体解析: 凡是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成的个体,均称为单倍体,A正确。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不一定是单倍体,如果该生物体是由配子发育而来的,则为单倍体;如果该生物体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则为二倍体,B错误。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只是生殖细胞,而单倍体是个体,由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直接发育成的个体一定都是单倍体,C错误。含有偶数染色体组的个体,若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则不是单倍体,若是由配子发育而来的,则是单倍体,D错误。课时训练·提素能03分级练习 巩固提升知识点一 染色体结构会发生变异1. 玉米某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的分布如图甲所示,该条染色体经变异后部分基因的分布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才能发生该种染色体变异B. DNA的断裂、错接是形成图乙异常染色体的根本原因C. 该染色体上的所有基因在玉米的所有细胞中都能表达D. 甲→乙发生的变异类型为倒位,不能在显微镜下分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 染色体变异是随机的,无论细胞是否发生分裂,均有可能发生染色体变异,A错误;题图中甲→乙发生的变异类型为倒位,其根本原因是DNA的断裂、错接,这种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能分辨,B正确,D错误;在不同细胞中,选择性表达的基因不完全相同,因此该染色体上的所有基因在玉米的所有细胞中不一定都能表达,C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2. (2024·淮安高一月考)某雄性动物(2n=20)在减数分裂前期Ⅰ发生了两对同源染色体的特殊联会,形成如图所示的“四射体”,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变异引起了部分染色体上基因排列顺序的变化B.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除去“四射体”外,还可形成8个四分体C. 该变异属于交换,一般对生物体不利D. “四射体”的出现,是因为A—a、B—b、P—P、T—t发生了 联会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 结合题图分析可知,图示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的结构变异会改变染色体上基因的数量或排列顺序,从而导致性状的变异,A正确;“四射体”包括2对同源染色体,由于该哺乳动物体细胞中含有10对同源染色体,20条染色体,正常情况下,可形成10个四分体,所以除去“四射体”外,处于四分体时期的该初级精母细胞中还有8个四分体,B正确;该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一般对于生物体是不利的,C错误;在减数分裂前期Ⅰ,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而出现“四射体”的原因是A—a、B—b、P—P、T—t均为同源区段,所以发生联会,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3. 控制玉米籽粒颜色的黄色基因T与白色基因t是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现有基因型为Tt的黄色籽粒植株A的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图所示。已知9号染色体异常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为了确定植株A的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让其进行自交产生F1,能说明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的F1表型及比例为( )A. 黄色∶白色=1∶1 B. 白色∶黄色=1∶0C. 黄色∶白色=3∶1 D. 白色∶黄色=3∶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 若T位于正常染色体上,t位于异常染色体上,Tt自交时产生T和t两种卵细胞,产生T一种精子,F1表型都为黄色;若T位于异常染色体上,t位于正常染色体上,Tt自交时产生T和t两种卵细胞,产生t一种精子,F1表型为黄色∶白色=1∶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4. 若图甲中①和②为一对同源染色体,③和④为另一对同源染色体,图中字母表示基因,“ ”表示着丝粒,则图乙~戊中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依次是( )A. 缺失、重复、倒位、易位B. 缺失、重复、易位、倒位C. 重复、缺失、倒位、易位D. 重复、缺失、易位、倒位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 图乙中②号染色体丢失了D基因,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图丙中①号染色体多了一个C基因,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图丁中①号染色体上的B、C基因位置发生颠倒,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图戊中②号染色体与③号染色体间相互交换了部分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5. (2024·扬州高一月考)下列关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染色体重复某一片段可增加基因的数量,提高基因的表达水平B. 染色体缺失某一片段有利于对应的隐性基因表达,提高个体适应环境的能力C. 染色体易位发生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对个体性状可能产生影响D. 染色体倒位没有改变基因的种类,对个体的生活能力没有影响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 染色体重复某一片段可增加基因的数量,不一定提高基因的表达水平,A错误;染色体缺失某一片段不一定有利于对应的隐性基因表达,一般对生物体不利,B错误;染色体易位发生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对个体性状可能产生影响,是有害的,C正确;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没有改变基因的种类,一般对个体产生不利影响,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6. 如图中甲、乙两个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中各有一条发生变异(字母表示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个体甲的变异对表型无影响B. 个体乙的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形成的四分体异常C. 个体甲自交的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D. 个体乙染色体没有基因缺失,表型无异常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 个体甲的变异类型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缺失了e基因对表型可能有影响,A错误;个体乙的变异类型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变异后个体乙的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的四分体异常,B正确;若E、e基因与其他基因共同控制某种性状,则个体甲自交的后代中性状分离比不一定为3∶1,C错误;个体乙虽然染色体没有基因缺失,但发生了倒位,表型可能出现异常,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7. (2024·盐城高二月考)香味是水稻(2n)稻米品质的一个重要性状,某品种水稻稻米有香味(A)对无香味(a)为显性。杂合子水稻(类型甲植株)体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及基因位置如图甲所示,对其进行诱变处理得到图乙、图丙所示的变异类型。已知类型乙植株中染色体缺失的雄配子的受精能力只有正常雄配子的一半;丙类型植株产生的不同配子活力相同,个体中如果同时不存在有香味基因和无香味基因,则不能存活。请回答: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甲植株中A、a基因的遗传遵循 定律,丙植株中A、a基因的遗传遵循 定律。解析:(甲植株中A、a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因此甲植株中A、a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丙植株中A、a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丙植株中A、a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的分离 基因的自由组合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2)甲植株水稻的根尖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为 。解析:类型甲植株有2对同源染色体,即含有2个非同源染色体组成的染色体组,甲植株水稻的根尖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会有4个染色体组。故甲植株水稻的根尖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为2或4。2或4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3)经诱变处理获得乙、丙类型的变异是 。解析:经诱变处理获得乙类型的变异是染色体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而经诱变处理,丙类型的变异是染色体易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或缺失、易位)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4)让类型乙植株自交,所得子代中具有隐性性状的植株约占 。让类型丙植株自交,所得子代中具有隐性性状的植株约占 。1/6 1/5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类型乙植株中染色体缺失的雄配子的受精能力只有正常雄配子的一半,所以类型乙植株能产生的雄配子为A∶a=2∶1,雌配子为A∶a=1∶1,故自交后代隐性性状的植株,即基因型为aa的植株,约占1/3×1/2=1/6;类型丙植株如果同时不存在有香味基因和无香味基因,则不能存活,类型丙能产生的雌雄配子种类和比例皆为Aa∶A∶a∶O=1∶1∶1∶1,其中O表示配子中不存在任何相关基因,所得子代中有1/16个体无有关香味的基因,故剩余15份,隐性纯合占3份,故所得子代中产生具有隐性性状的植株占比为3/15,即所得子代中具有隐性性状的植株约占1/5。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5)若以甲为母本,丙为父本进行杂交,后代中有香味和无香味的比例为 ;若以乙为父本,丙为母本进行杂交,后代中有香味和无香味的比例为 。3∶1 5∶1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若以甲为母本,丙为父本进行杂交,植株甲产生的雌配子为A∶a=1∶1,植株丙产生的雄配子为Aa∶A∶a∶O=1∶1∶1∶1,后代中无香味的基因型为aa和aO,所占比例为1/2×1/4+1/2×1/4=1/4,有香味的所占比例为3/4,故后代中有香味和无香味的比例为3∶1;若以乙为父本,丙为母本进行杂交,类型乙植株能产生的雄配子为A∶a=2∶1,植株丙产生的雌配子为Aa∶A∶a∶O=1∶1∶1∶1,后代中无香味的基因型为aa和aO,所占比例为1/3×1/4+1/3×1/4=1/6,有香味所占比例为5/6,故后代中有香味和无香味的比例为5∶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知识点二 染色体数量会发生变异8. (2024·南京高一期中)下列有关单倍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植物,一定是单倍体②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不是单倍体③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一定都是单倍体④含有奇数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⑤基因型是abcd的生物体一般是单倍体⑥基因型是aaaBBBCcc的植物一定是单倍体A. ①③④⑤ B. ②③④⑥C. ①③④⑥ D. ①②⑤⑥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 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属于雌配子,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植物一定是单倍体,①正确;若配子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如四倍体生物的配子),则由该配子发育成的个体是单倍体,②错误;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是生殖细胞,由生殖细胞直接发育成的个体是单倍体,③错误;含有奇数染色体组的个体不一定是单倍体,如三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但它不是单倍体,④错误;仅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生物是单倍体,基因型是abcd的生物体一般是单倍体,⑤正确;基因型是aaaBBBCcc的植物可能是三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成),也可能是单倍体(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成),⑥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9. 下列关于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由受精卵发育成的生物,体细胞中有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B. 由配子发育成的生物,体细胞中无论有几个染色体组也只能叫单倍体C. 单倍体一般高度不育,多倍体一般茎秆粗壮,果实、种子较大D. 单倍体一定含一个染色体组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 由受精卵(即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就是几倍体,A正确;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都叫单倍体,与染色体组数无关,B正确,D错误;单倍体植株长得弱小,高度不育,多倍体一般茎秆粗壮,果实和种子比较大,糖类等营养物质含量比较高,C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0. 某些类型的染色体结构和数量的变异,可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观察来识别。a、b、c、d为某些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染色体变异的模式图,它们依次属于( )A. 三倍体、染色体片段重复、个别染色体数量增加、染色体片段缺失B. 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个别染色体数量增加、染色体片段重复C. 个别染色体数量增加、染色体片段重复、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D. 染色体片段缺失、个别染色体数量增加、染色体片段重复、三倍体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 图a为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细胞,其中一对同源染色体由2条变为3条,应为个别染色体数量增加;图b染色体上多一个“4”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图c中有三个染色体组,该个体为三倍体;图d中染色体上缺失了“3”“4”两个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1. (2024·涟水一中高一月考)如图a~c表示不同细胞中的染色体状况,图d表示某细胞的遗传因子组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图a细胞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二倍体或单倍体B. 图b细胞代表的生物一定是三倍体C. 图c细胞代表的生物是单倍体D. 图d遗传因子组成代表的生物的基因型可能为A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 图a若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则是二倍体,若是由配子发育而来的则是单倍体,A正确;图b若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体细胞有3个染色体组,则为三倍体,若是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则为单倍体,B错误;图c细胞中只含有1个染色体组,是由配子发育而来的单倍体,C正确;图d生物的基因型可能为AB,染色体复制后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2. 如图甲、乙分别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的染色体行为,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若在细胞分裂时图中染色体能正常分离和组合,配子中基因齐全即可育。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甲、乙两种变异分别属于染色体变异和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B. 甲、乙两种染色体行为都出现在减数分裂前期ⅠC. 图甲中染色体可能出现了部分基因缺失或重复D. 图乙细胞减数分裂能产生一定比例的可育配子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 图甲中“环形圈”的出现,是由于上面一条染色体多了一段,或下面一条染色体少了一段,该种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或重复;图乙中的“十字形结构”的出现,是由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出现同源区段发生了联会现象,该种变异应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A错误,C正确。减数分裂前期Ⅰ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甲、乙两种染色体行为都出现在减数分裂前期Ⅰ,B正确。根据题意可知,若在细胞分裂时图中染色体能正常分离和组合,配子中基因齐全即可育,图乙中配子若得到左上和右下未发生易位的染色体,或者是得到右上和左下发生易位的染色体,则配子可育,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3. (2024·灌南一中高一月考)某女性一条4号染色体和一条20号染色体发生了如图所示的易位。由于没有遗传物质的丢失,该女性具有正常的表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A. 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易位染色体B. 该女性体细胞中最多含24种形态不同的染色体C. 减数分裂时,易位染色体也能进行正常联会D. 若该女性和一个正常男性婚配,其后代表型都正常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 易位染色体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易位染色体,A正确;该女性正常的染色体组成是22对常染色体+1对X染色体,由于发生了变异,则该女性细胞中有22种正常的常染色体,2种异常的常染色体(20号和4号),还有一种性染色体,故该女性体细胞中最多含25种形态不同的染色体,B错误;易位染色体由于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的互换,同源区段发生改变,故减数分裂时不能正常联会,C错误;若该女性和一个正常男性婚配,由于其产生的卵细胞有正常和异常类型,故后代表现并非都正常,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4. (多选)如图为某果蝇及其一个体细胞内染色体组成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果蝇为雌性,图示细胞内有8条染色体B. 图示细胞有两个染色体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的染色体是Ⅱ、Ⅲ、Ⅳ、XC. 果蝇体内的细胞除生殖细胞外,都只含有两个染色体组D. 一个染色体组携带有能控制果蝇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遗传信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 根据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为XX可知,该果蝇为雌性,细胞内含有6条常染色体和2条性染色体,共8条染色体,A正确;由“一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形态、功能各不相同”可知,该细胞中的8条染色体可分成2组,一个染色体组含4条染色体,分别为Ⅱ、Ⅲ、Ⅳ、X,B正确;果蝇体细胞若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则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C错误;一个染色体组包含了该种生物的一整套遗传信息,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5. (多选)某男子表型正常,但其一条14号染色体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形成一条异常染色体,如图甲。减数分裂时异常染色体的联会如图乙,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图甲所示的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B. 观察异常染色体应选择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C. 如不考虑其他染色体,理论上该男子产生的精子类型有8种D. 该男子与正常女子婚配能生育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后代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 分析图示可知,一条14号染色体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时,还丢失了一小段染色体,明显是染色体变异,A正确;染色体在细胞分裂中期形态比较固定,所以观察异常染色体应选择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B错误;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发生分离,可产生6种类型的精子,C错误;当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正常的14号和21号两条染色体在一起时,就能产生正常的精子,因而该男子与正常女子婚配能生育出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后代,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6. (多选)(2024·南通高一统考)玉米植株茎的色泽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用射线照射紫株玉米(AA)的花粉并授给绿株玉米(aa),得到的744株F1中有2株为绿色苗。若绿色苗产生是由于少量花粉中基因A所在染色体片段缺失引起的,则(含一对缺失染色体的受精卵不能发育)( )A. F1中绿色苗的产生属于染色体数量变异B. F1中紫色玉米的基因型均为AaC. F1绿色植株的花粉母细胞中可观察到异常的四分体D. F1绿株自交,F2全为绿株,其中纯合子占1/3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 F1中绿色苗的产生是由染色体片段缺失引起的,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A错误;由于F1绿色植株中存在含A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的缺失,故减数分裂前期Ⅰ同源染色体联会时,绿色植株的花粉母细胞中可观察到异常的四分体,C正确;假设F1绿株基因型为aO(O代表含基因A染色体片段缺失的染色体),F1自交,F2全为绿株1aa、2aO、OO(含一对缺失染色体的受精卵不能发育),其中纯合子占1/3,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7. 分析如图所示中各细胞内染色体组成情况,并回答相关问题:(1)一般情况下,一定属于单倍体生物体细胞染色体组成的是图 。D 解析:单倍体是指体细胞含有的染色体数量等于本物种配子含有的染色体数量的个体,与含有几个染色体组没有必然联系,但是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必然是单倍体,所以一定属于单倍体的是图D,其他均可能为单倍体。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2)图C中含 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含 条染色体,由C细胞组成的生物体可育吗? 。3 3 不可育 解析:图C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含有3条染色体,由于减数分裂时染色体联会紊乱,故生物体不可育。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3)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而言,在该个体由 发育而来时,由B细胞组成的生物体是二倍体;在该个体由 发育而来时,由B细胞组成的生物体是单倍体。(4)若A细胞组成的生物体是单倍体,则其正常物种体细胞内含 个染色体组。受精卵 未受精的生殖细胞直接 8 解析:若A细胞组成的生物体是单倍体,其正常物种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体细胞内含有8个染色体组。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5)基因型分别为AAaBbb、AaBB、AaaaBBbb及Ab的体细胞,其染色体组成应依次对应图A~D中的 。C、B、A、D 解析: AAaBbb含有3个染色体组,对应图C;AaBB含有2个染色体组,对应图B;AaaaBBbb含有4个染色体组,对应图A;Ab含有1个染色体组,对应图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8. 某雌雄异株的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因X染色体缺失某一片段而导致雌株叶片异形,异形叶雌株与正常叶雄株杂交,F1雌雄比为2∶1,F1雌雄株杂交得F2,F2雌株中正常叶与异形叶之比为3∶1,雄株全部为正常叶。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该植物异形叶的出现是由于发生了 (填变异类型),异形叶雌株与正常叶雄株杂交,F1中雌雄比不是1∶1,原因可能是 ,仅考虑叶形,F1的表型及比例为 。F2的雌雄比为 。染色体结构变异(或染色体变异) 含有X染色体缺失某一片段的雄株致死 异形叶∶正常叶=1∶2 4∶3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由染色体上某一片段缺失而引起的变异为染色体结构变异。假设缺失某一片段的X染色体用XO表示,则异形叶雌株(XXO)与正常叶雄株(XY)杂交得F1,F1的性染色体组成及比例为XXO∶XX∶XOY∶XY=1∶1∶1∶1,而F1雌雄比为2∶1,说明性染色体组成为XOY的个体不能存活,即含有X染色体缺失某一片段的雄株致死,则F1的表型及比例为异形叶∶正常叶=1∶2。F1雌雄株杂交得F2,F1雌株产生的雌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X∶XO=3∶1,F1雄株产生的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X∶Y=1∶1,则F2的性染色体组成及比例为XXO∶XX∶XOY∶XY=1∶3∶1∶3,其中性染色体组成为XOY的个体不能存活,则F2的雌雄比为4∶3。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2)已知该植物花的红色对黄色为显性,相关基因A/a位于X染色体上。现有各种性状的雌株和雄株若干,请设计杂交实验探究某异形叶红花雌株(不含黄花基因)的缺失片段中有无控制花色的基因。实验思路: 。实验结果和结论: 。让该异形叶红花雌株与黄花雄株杂交,统计子代中雌株的花色及比例若子代中雌株全为红花,则说明X染色体的缺失片段中无控制花色的基因;若子代中雌株的花色及比例为红花∶黄花=1∶1,则说明X染色体的缺失片段中有控制花色的基因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要探究某异形叶红花雌株(不含黄花基因)的缺失片段中有无控制花色的基因,可让该异形叶红花雌株与黄花雄株杂交,统计子代中雌株的花色及比例。若X染色体的缺失片段中无控制花色的基因,则杂交基因型组合为XAXAO×XaY,子代雌株均开红花;若X染色体的缺失片段中有控制花色的基因,则杂交基因型组合为XAXO×XaY,子代中雌株的花色及比例为红花∶黄花=1∶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感 谢 观 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一节 第1课时 染色体结构和数量的变异.docx 第一节 第1课时 染色体结构和数量的变异.pptx 第一节 第1课时 染色体结构和数量的变异(练习,含解析).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