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人教A版)数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人教A版)数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四.解答题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1T15分)
高二数学答题卡
15(13分)
老号生
举校
姓名:
班统+
考场:
座号
注意事项
1若题前稳姓名,能拟、考肠,座
”=””=””===””==”””==
号和融青证琴填开情规。
客观圆着显》委使用B船笔城撤
修时用推皮擦干净。
人必蚕在可对它的指这城内作普
贴条形码区
烟出答幕区城书耳无效
保种若得精市先盛,
正确填涂■缺考标记口
·达择思(40分)
1风IE
5风m同间
2 I41 Ial IolIol 6 IAlIal lel lol
3m mmm
7风m图m
16(15分)
4 1A1 181 ICI 101 8 IAI IBI IGl IDI
二选择思(18分)
9IAI Isl Icl Iol 10 IAl Isl lel lol 11 IAlIal Icl lol
三填空思15分)
12
13
14
请勿在此区域作答
第1页共2页


1817分》
19(17分)

第2页共2页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数学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1~4 ACCC 5~8 CCCC
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部分选对的得部分分,有选错的得0分.
9.CD 10.BD 11.AC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15分.
12. 13.x2+(y-2)2=8 14.
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7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解:(1)当k=0时,方程x-ky+2+k=0可化为x=-2,不经过第一象限;
当k≠0时,方程x-ky+2+k=0可化为y=+1,
要使直线不经过第一象限,
则解得-2≤k<0.
综上,k的取值范围为[-2,0].
(2)由题意可得k>0,
由x-ky+2+k=0,令y=0,得x=-2-k,令x=0,得y=,
所以S==·(2+k)==4,
当且仅当k=,即k=2时取等号,
此时Smin=4,直线l的方程为x-2y+4=0.
16.解:(1)设A′(x,y),
由已知条件得
解得所以A′.
(2)在直线m上取一点,如M(2,0),
则M(2,0)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M′必在直线m′上.
设对称点为M′(a,b),
则得M′.
设直线m与直线l的交点为N,
由得N(4,3).
又m′经过点N(4,3),
所以直线m′的方程为9x-46y+102=0.
(3)方法一 在l:2x-3y+1=0上任取两点,如P(1,1),Q(4,3),则P,Q关于点
A(-1,-2)的对称点P′,Q′均在直线l′上,
易得P′(-3,-5),Q′(-6,-7),
所以l′的方程为2x-3y-9=0.
方法二 因为l∥l′,
所以设l′的方程为2x-3y+C=0(C≠1).
因为点A(-1,-2)到两直线l,l′的距离相等,
所以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解得C=-9,
所以l′的方程为2x-3y-9=0.
17.解:原方程可化为(x-2)2+y2=3,表示以(2,0)为圆心,为半径的圆.
(1)的几何意义是圆上一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所以设=k,即y=kx.
当直线y=kx与圆相切时(如图),斜率k取最大值或最小值,
此时,解得k=±.
所以的最大值为,最小值为-.
(2)y-x可看作是直线y=x+b在y轴上的截距.如图所示,
当直线y=x+b与圆相切时,纵截距b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此时,解得b=-2±,
所以y-x的最大值为-2+,最小值为-2-.
(3)x2+y2表示圆上的一点与原点距离的平方,
由平面几何知识知,在原点和圆心连线与圆的两个交点处取得最大值和最小值.
又圆心到原点的距离为2,所以x2+y2的最大值是2=7+4,x2+y2的最小值是2=7-4.
18.解:(1)证明:∵平面PAD⊥平面ABCD,平面PAD∩平面ABCD=AD,AB⊥AD,AB 平面ABCD,∴AB⊥平面PAD.
∵PD 平面PAD,∴AB⊥PD.
又PA⊥PD,PA∩AB=A,PA,AB 平面PAB,∴PD⊥平面PAB.
(2)取AD中点O,连接CO,PO,
∵PA=PD,∴PO⊥AD.
又∵PO 平面PAD,平面PAD⊥平面ABCD,平面PAD∩平面ABCD=AD,
∴PO⊥平面ABCD.
∵CO 平面ABCD,∴PO⊥CO.
∵AC=CD,∴CO⊥AD.
以O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
易知P(0,0,1),B(1,1,0),D(0,-1,0),C(2,0,0).
则=(1,1,-1),=(0,-1,-1),=(2,0,-1),=(-2,-1,0).
设n=(x0,y0,1)为平面PDC的一个法向量,
由得
解得即n=.
设PB与平面PCD的所成角为θ,
则sin θ==,
∴直线PB与平面PCD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3)假设存在,设M是棱PA上一点,则存在λ∈[0,1]使得,
因此点M(0,1-λ,λ),=(-1,-λ,λ).
∵BM 平面PCD,∴要使BM∥平面PCD,当且仅当·n=0,即(-1,-λ,λ)·=0,解得λ=,
∴在棱PA上存在点M,使得BM∥平面PCD,此时.
19.解:(1)由E(0,6),F(4,4),
可知线段EF的中点为D(2,5),kEF=-,
则EF的垂直平分线的斜率为2,
所以EF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为2x-y+1=0.
EF的垂直平分线与直线l的交点即为圆心C,
由,解得,
即C(1,3),
又圆的半径r==,
所以圆C的方程为(x-1)2+(y-3)2=10;
(2)由,
消去y整理得(1+k2)x2-2x-9=0.
设A(x1,y1),B(x2,y2),
所以x1+x2=,x1x2=.(*)
设N(t,3),
则kAN=,kBN=.
由kAN+kBN=0,即有+=0,
即(y1-3)(x2-t)+(y2-3)(x1-t)=0,
即2kx1x2-kt(x1+x2)=0,
将(*)式代入得--=0,
解得t=-9,故点N的坐标为(-9,3).
所以在直线y=3上存在定点N(-9,3),使得kAN+kBN=0恒成立.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数学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8小题,每小题 5分,共计 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1~4 ACCC 5~8 CCCC
二、选择题:本题共 3小题,每小题 6分,共 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
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分,部分选对的得部分分,有选错的得 0分.
9.CD 10.BD 11.AC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 3小题,每小题 5分,共计 15分.
12. ∞, 3 ∪ 1,+∞ 13.x2+(y-2)2=8 14. 31
四、解答题:本题共 5小题,共 7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解:(1)当 k=0时,方程 x-ky+2+k=0可化为 x=-2,不经过第一象限;
当 k≠0 x ky 2 k 0 y 1 x+ 2时,方程 - + + = 可化为 = +1,
k k
要使直线不经过第一象限,
1 ≤0,
则 k2 解得-2≤k<0.+1≤0,
k
综上,k的取值范围为[-2,0].
(2)由题意可得 k>0,
由 x-ky+2+k=0,令 y=0,得 x=-2-k x 0 y 2+k,令 = ,得 = ,
k
S 1 OA OB 1 · 2+k所以 = = ·(2 1+k)= k+ 4 +4 ≥ 1 2 k· 4+4 =4,
2 2 k 2 k 2 k
4
当且仅当 k= ,即 k=2时取等号,
k
此时 Smin=4,直线 l的方程为 x-2y+4=0.
16.解:(1)设 A′(x,y),
y+2 × 2= 1,
由已知条件得 x+1 3
2× x 1 3× y 2 +1=0,
2 2
x 33= ,
解得 134 所以 A′
33 4
, .
y= . 13 13
13
(2)在直线 m上取一点,如 M(2,0),
则 M(2,0)关于直线 l的对称点 M′必在直线 m′上.
设对称点为 M′(a,b),
2× a+2 3× b+0 +1=0,
则 2 2b 0 2 得 M′
6 30
, .
× = 1, 13 13
a 2 3
设直线 m与直线 l的交点为 N,
2x 3y+1=0,
由 得 N(4,3).
3x 2y 6=0,
1
又 m′经过点 N(4,3),
所以直线 m′的方程为 9x-46y+102=0.
(3)方法一 在 l:2x-3y+1=0上任取两点,如 P(1,1),Q(4,3),则 P,Q关于点
A(-1,-2)的对称点 P′,Q′均在直线 l′上,
易得 P′(-3,-5),Q′(-6,-7),
所以 l′的方程为 2x-3y-9=0.
方法二 因为 l∥l′,
所以设 l′的方程为 2x-3y+C=0(C≠1).
因为点 A(-1,-2)到两直线 l,l′的距离相等,
2+6+C 2+6+1
所以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 = ,解得 C=-9,
22+32 22+32
所以 l′的方程为 2x-3y-9=0.
17.解:原方程可化为(x-2)2+y2=3,表示以(2,0)为圆心, 3为半径的圆.
(1)y y的几何意义是圆上一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所以设 =k,即 y=kx.
x x
当直线 y=kx与圆相切时(如图),斜率 k取最大值或最小值,
2k 0
此时 = 3,解得 k=± 3.
k2+1
y
所以 的最大值为 3,最小值为- 3.
x
(2)y-x可看作是直线 y=x+b在 y轴上的截距.如图所示,
2 0+b
当直线 y=x+b与圆相切时,纵截距 b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此时 = 3,解得 b
2
=-2± 6,
所以 y-x的最大值为-2+ 6,最小值为-2- 6.
(3)x2+y2表示圆上的一点与原点距离的平方,
由平面几何知识知,在原点和圆心连线与圆的两个交点处取得最大值和最小值.
又圆心到原点的距离为 2,所以 x2+y2的最大值是 2+ 3 2=7+4 3,x2+y2的最小值是
2 3 2=7-4 3.
18.解:(1)证明:∵平面 PAD⊥平面 ABCD,平面 PAD∩平面 ABCD=AD,AB⊥AD,AB
平面 ABCD,∴AB⊥平面 PAD.
∵PD 平面 PAD,∴AB⊥PD.
又 PA⊥PD,PA∩AB=A,PA,AB 平面 PAB,∴PD⊥平面 PAB.
(2)取 AD中点 O,连接 CO,PO,
2
∵PA=PD,∴PO⊥AD.
又∵PO 平面 PAD,平面 PAD⊥平面 ABCD,平面 PAD∩平面 ABCD=AD,
∴PO⊥平面 ABCD.
∵CO 平面 ABCD,∴PO⊥CO.
∵AC=CD,∴CO⊥AD.
以 O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
易知 P(0,0,1),B(1,1,0),D(0,-1,0),C(2,0,0).
则PB=(1,1,-1),PD=(0,-1,-1),PC=(2,0,-1),CD=(-2,-1,0).
设 n=(x0,y0,1)为平面 PDC的一个法向量,
n·PD=0, y0 1=0,
由 得
n·PC=0 2x0 1=0,
y0= 1,
n 1解得 1 即 = , 1,1 .x0= , 22
设 PB与平面 PCD的所成角为θ,
1 1 1
则 sin θ= cos n n·PB 3〈 ,PB〉 = =
2 = ,
n PB 1
4+1+1× 3
3
3
∴直线 PB与平面 PCD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
3
(3)假设存在,设 M是棱 PA上一点,则存在λ∈[0,1]使得AM=λAP,
因此点 M(0,1-λ,λ),BM=(-1,-λ,λ).
∵BM 平面 PCD,∴要使 BM∥平面 PCD,当且仅当BM ·n=0,即 (-1,-λ,
λ)· 1, 1,1 1=0,解得λ= ,
2 4
AM 1
∴在棱 PA上存在点 M,使得 BM∥平面 PCD,此时 = .
AP 4
19.解:(1)由 E(0,6),F(4,4),
可知线段 EF的中点为 D(2 1,5),kEF=- ,2
则 EF的垂直平分线的斜率为 2,
所以 EF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为 2x-y+1=0.
EF的垂直平分线与直线 l的交点即为圆心 C,
2x-y+1=0 x=1
由 2x-5y+13=0,解得 y=3,
即 C(1,3),
又圆的半径 r= (1-0)2+(3-6)2= 10,
所以圆 C的方程为(x-1)2+(y-3)2=10;
3
y=kx+3
(2)由 (x-1)2+(y-3)2=10,
消去 y整理得(1+k2)x2-2x-9=0.
设 A(x1,y1),B(x2,y2),
2 -9
所以 x1+x2= ,x1+k2 1x2= .(*)1+k2
设 N(t,3),
y -3 y -3
则 k = 1 ,k = 2AN .x1-t BN x2-t
k +k =0 y1-3 y由 2-3AN BN ,即有 + =0,x1-t x2-t
即(y1-3)(x2-t)+(y2-3)(x1-t)=0,
即 2kx1x2-kt(x1+x2)=0,
(*) 18k 2kt将 式代入得- 2- =0,1+k 1+k2
解得 t=-9,故点 N的坐标为(-9,3).
所以在直线 y=3上存在定点 N(-9,3),使得 kAN+kBN=0恒成立.
4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数学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和考生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1.若过点M(-2,m),N(m,4)的直线的斜率等于1,则m的值为
A.1 B.4 C.1或3 D.1或4
2.过点P(1,4)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的绝对值相等的直线有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3.已知直线l1:2x+my-1=0,l2:(m+1)x+3y+1=0,则“m=2”是“l1∥l2”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如图,已知正方体ABCD A1B1C1D1的棱长为1,E,F分别是棱AD,B1C1的中点.若点P为侧面正方形ADD1A1内(含边界)动点,且B1P∥平面BEF,则点P的轨迹长度为
A. B.1 C. D.
5.已知直线kx-y+2k-2=0恒过定点A,点A在直线mx+ny+2=0上,其中m,n均为正数,则+的最小值为
A.4 B.4+4 C.8 D.4-4
6.已知A为直线2x+y-4=0上的动点,B为圆(x+1)2+y2=1上的动点,点C(1,0),则2|AB|+|BC|的最小值为
A.4 B.3 C.2 D.
7.已知实数x,y满足x2+y2-4x-2y-4=0,则x-y的最大值是
A.1+ B.4 C.1+3 D.7
8.点M、N在圆C:x2+y2+2kx+2my-4=0上,且M、N两点关于直线x-y+1=0对称,则圆C的半径
A.最大值为 B.最小值为 C.最小值为 D.最大值为
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部分选对的得部分分,有选错的得0分.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b|=|a+b|是a,b共线的充要条件
B.若共线,则AB∥CD
C.A,B,C三点不共线,对空间任意一点O,若,则P,A,B,C四点共面
D.若P,A,B,C为空间四点,且有不共线),则λ+μ=1是A,B,C三点共线的充要条件
10.如图,在长方体ABCD A1B1C1D1中,点E,F分别是棱DD1,BB1上的动点(异于所在棱的端点).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在点F运动的过程中,直线FC1可能与AE平行
B.直线AC1与EF必然异面
C.设直线AE,AF分别与平面A1B1C1D1相交于点P,Q,则点C1可能在直线PQ上
D.设直线AE,AF分别与平面A1B1C1D1相交于点P,Q,则点C1一定不在直线PQ上
11.已知圆C:(x-2)2+y2=1,点P是直线l:x+y=0上一动点,过点P作圆的切线PA,PB,切点分别是A和B,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圆C上恰有一个点到直线l的距离为
B.切线|PA|长的最小值为1
C.四边形ACBP面积的最小值为2
D.直线AB恒过定点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15分.
12.直线l过点P(1,0),且与以A(2,1),B为端点的线段有公共点,则直线l的斜率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
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A(0,-2),若动点M满足,则点M的轨迹方程是__________.
14.若直线l1:x+my-2=0与l2:mx-y+2=0(m∈R)相交于点P,过点P作圆C:(x+2)2+(y+2)2=1的切线,切点为M,则|PM|的最大值为________.
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7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13分)已知直线l:x-ky+2+k=0(k∈R).
(1)若直线l不经过第一象限,求k的取值范围;
(2)若直线l交x轴负半轴于点A,交y轴正半轴于点B,△AOB的面积为S(O为坐标原点),求S的最小值和此时直线l的方程.
16.(15分)已知直线l:2x-3y+1=0,点A(-1,-2).求:
(1)点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A′的坐标;
(2)直线m:3x-2y-6=0关于直线l对称的直线m′的方程;
(3)直线l关于点A的对称直线l′的方程.
17.(15分)已知实数x,y满足方程x2+y2-4x+1=0.
(1)求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求y-x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3)求x2+y2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18.(17分)如图,在四棱锥P ABCD中,平面PAD⊥平面ABCD,PA⊥PD,PA=PD,AB⊥AD,AB=1,AD=2,AC=CD=.
(1)证明:PD⊥平面PAB;
(2)求直线PB与平面PCD所成角的正弦值;
(3)在棱PA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BM∥平面PCD?若存在,求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19.(17分)已知圆C经过点E(0,6),F(4,4),且圆心在直线l:2x-5y+13=0上.
(1)求圆C的方程.
(2)直线y=kx+3与圆C交于A,B两点,问:在直线y=3上是否存在定点N使得kAN+kBN=0(kAN,kBN分别为直线AN,BN的斜率)恒成立?若存在,请求出点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数学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
写在答题卡上.用 2B 铅笔将试卷类型和考生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
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
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8小题,每小题 5分,共计 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1.若过点 M(-2,m),N(m,4)的直线的斜率等于 1,则 m的值为
A.1 B.4 C.1或 3 D.1或 4
2.过点 P(1,4)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的绝对值相等的直线有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3.已知直线 l1:2x+my-1=0,l2:(m+1)x+3y+1=0,则“m=2”是“l1∥l2”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如图,已知正方体 ABCD-A1B1C1D1的棱长为 1,E,F分别是棱 AD,B1C1的中点.若点 P
为侧面正方形 ADD1A1内(含边界)动点,且 B1P∥平面 BEF,则点 P的轨迹长度为
A 1 5 D
π
. B.1
2 C. .2 2
5.已知直线 kx-y+2k-2=0恒过定点 A,点 A在直线 mx+ny+2=0上,其中 m,n均为正
2 2
数,则 + 的最小值为
m n
A.4 B.4+4 2 C.8 D.4-4 2
6.已知 A为直线 2x+y-4=0上的动点,B为圆(x+1)2+y2=1上的动点,点 C(1,0),则 2|AB|
+|BC|的最小值为
A.4 5 B.3 5 C.2 5 D. 5
7.已知实数 x,y满足 x2+y2-4x-2y-4=0,则 x-y的最大值是
1
A 1 3 2. + B.4 C.1+3 2 D.7
2
8.点 M、N在圆 C:x2+y2+2kx+2my-4=0上,且 M、N两点关于直线 x-y+1=0对称,
则圆 C的半径
A 2 2 3 2.最大值为 B.最小值为 C.最小值为 3 2
2 2 2 D.最大值为 2
二、选择题:本题共 3小题,每小题 6分,共 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
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分,部分选对的得部分分,有选错的得 0分.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b|=|a+b|是 a,b 共线的充要条件
B.若AB,CD共线,则 AB∥CD
C.A,B,C 3 1三点不共线,对空间任意一点 O,若OP= OA+ OB+ 1 OC,则 P,A,B,C
4 8 8
四点共面
D.若 P,A,B,C为空间四点,且有PA=λPB+μPC(PB,PC 不共线),则λ+μ=1是 A,
B,C三点共线的充要条件
10.如图,在长方体 ABCD-A1B1C1D1中,点 E,F分别是棱 DD1,BB1上的动点(异于所在棱
的端点).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在点 F运动的过程中,直线 FC1可能与 AE平行
B.直线 AC1与 EF必然异面
C.设直线 AE,AF分别与平面 A1B1C1D1相交于点 P,Q,则点 C1可能在直线 PQ上
D.设直线 AE,AF分别与平面 A1B1C1D1相交于点 P,Q,则点 C1一定不在直线 PQ上
11.已知圆 C:(x-2)2+y2=1,点 P是直线 l:x+y=0 上一动点,过点 P作圆的切线 PA,
PB,切点分别是 A和 B,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1.圆 C上恰有一个点到直线 l的距离为
2
B.切线|PA|长的最小值为 1
C.四边形 ACBP面积的最小值为 2
D AB 3 1.直线 恒过定点 ,
2 2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 3小题,每小题 5分,共计 15分.
12.直线 l过点 P(1,0),且与以 A(2,1),B 0, 3 为端点的线段有公共点,则直线 l的斜率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
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中,已知点 A(0,-2) MA,若动点 M满足 = 2,则点 M的轨迹
MO
方程是__________.
14.若直线 l1:x+my-2=0与 l2:mx-y+2=0(m∈R)相交于点 P,过点 P作圆 C:(x+2)2
2
+(y+2)2=1的切线,切点为 M,则|PM|的最大值为________.
四、解答题:本题共 5小题,共 7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13分)已知直线 l:x-ky+2+k=0(k∈R).
(1)若直线 l不经过第一象限,求 k的取值范围;
(2)若直线 l交 x轴负半轴于点 A,交 y轴正半轴于点 B,△AOB的面积为 S(O为坐标原点),
求 S的最小值和此时直线 l的方程.
16.(15分)已知直线 l:2x-3y+1=0,点 A(-1,-2).求:
(1)点 A关于直线 l的对称点 A′的坐标;
(2)直线 m:3x-2y-6=0关于直线 l对称的直线 m′的方程;
(3)直线 l关于点 A的对称直线 l′的方程.
17.(15分)已知实数 x,y满足方程 x2+y2-4x+1=0.
(1) y求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x
(2)求 y-x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3)求 x2+y2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3
18(. 17分)如图,在四棱锥 P-ABCD中,平面 PAD⊥平面 ABCD,PA⊥PD,PA=PD,AB⊥AD,
AB=1,AD=2,AC=CD= 5.
(1)证明:PD⊥平面 PAB;
(2)求直线 PB与平面 PCD所成角的正弦值;
(3) AM在棱 PA上是否存在点 M,使得 BM∥平面 PCD?若存在,求 的值;若不存在,说
AP
明理由.
19.(17分)已知圆 C经过点 E(0,6),F(4,4),且圆心在直线 l:2x-5y+13=0上.
(1)求圆 C的方程.
(2)直线 y=kx+3与圆 C交于 A,B两点,问:在直线 y=3上是否存在定点 N使得 kAN+kBN=0(kAN,
kBN分别为直线 AN,BN的斜率)恒成立?若存在,请求出点 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
由.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