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6届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光学: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 知识点专练(参考答案)【知识点1】光的直线传播(综合)1、《墨经》中记载了影子的形成等光学现象。如图所示,墙上手影形成的原因是( )A. 光的直线传播B. 光的反射C. 光的折射D. 光的色散【答案】A【解析】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沿直线传播的光被手挡住,墙上黑暗区域就是手的影子。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2、如图所示,沙画是一种新兴的艺术表现形式。在玻璃板的下方固定一光源,作画者的巧手在玻璃板上不断布撒和抹除细沙,随着细沙的堆积,阻挡了来自玻璃板的光,形成了千变万化的动态艺术效果。下列光现象中与形成沙画的光影效果原理相同的是( )A.树荫下的光斑B.水中的倒影C.海市蜃楼D.用放大镜看书【答案】A【解析】沙画的光影效果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树荫下的光斑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用放大镜看书是利用了凸透镜成像原理,故D不符合题意。3、如图是2024年4月9日发生日全食的情景。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 光的反射B. 光的色散C. 光的折射D. 光的直线传播【答案】D【解析】日全食属于日食的形成,是由于太阳、地球、月亮在同一直线上,月亮在中间挡住太阳光而形成的,属于光的直线传播。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4、细心观察的小明发现身边处处有物理。下列他观察到的现象或事例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A.课堂上老师用投影仪将同学们的优秀作品展示投影B.太阳高照时校园长廊下斑驳的树影C.午后阳光通过课桌上透明水杯形成的彩色光带D.晚自习时教室窗户玻璃里出现的另一个“自己”【答案】B【解析】课堂上老师用投影仪将同学们的优秀作品展示投影,摄影仪是凸透镜成像原理制成的,凸透镜成像利用的是光的折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太阳高照时校园长廊下斑驳的树影,影子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B符合题意;午后阳光通过课桌上透明水杯形成的彩色光带是光的色散现象,光的色散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晚自习时教室窗户玻璃里出现的另一个“自己”,利用的是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5、下列诗句中蕴含的光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A.“湖静映彩霞”是光的折射现象B.“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光的折射现象C.“潭清疑水浅”是光的反射现象D.“潭面无风镜未磨”是光的反射现象【答案】D【解析】“湖静映彩霞”是指天上的彩霞在平静的湖面形成的像,是光的反射现象,A错误;“风吹草低见牛羊”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错误;“疑水浅”是指由于光的折射,像的位置比物体的实际位置要浅,C错误;“潭面”相当于平面镜,对光起反射作用,D正确;6、现将一部手机悬挂在密封的玻璃罩内,拨通手机发现手机发出铃声和闪烁的光;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发现铃声逐渐变弱直至消失,而闪烁的光依然存在;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发现铃声逐渐变强并仍然有闪烁的光。上述现象得到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声音、光均需要介质才能传播B.声音、光均不能在密封的容器中传播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而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D.声音不能在密封的容器中传播,而光能在密封的容器中传播【答案】C【解析】光不需要介质也能传播,A不符合题意;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但光可以在密封的容器中传播,即使是真空状态,B不符合题意;由描述的现象可知,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而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C符合题意;密封的容器中是真空状态,不能说明声音不能在密封的容器中传播,只能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D不符合题意。7、我国绚烂多彩的古诗词中蕴含着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水中有明月是光的折射现象B.“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水变“浅”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C.“两岸绝壁一线天,瀑布彩虹舞山涧”,彩虹是光的折射现象D.“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是光的反射现象【答案】C【解析】在水中可以看到月亮的倒影,这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A错误;诗句“潭清疑水浅”中水变浅了是光在不同的介质中发生了折射,属于折射现象,B错误;彩虹的形成是光的色散现象,其原理是光的折射,C正确;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物体,阻挡了光的传播,在其后边形成的一个黑色的区域,D错误。8、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即将在成都举办,位于东安湖体育公园南侧的大运会火炬塔在夜风中亮相。31米高的塔身通体透亮,顶部10余道光柱不停地变幻着形态,在夜色中彰显出独特的美,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答案】A【解析】图中灯光的光柱显示是直线,说明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选A。9、光的世界变化莫测,奥妙无穷。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中正确的是( )A. 渔民看到水中的鱼比实际位置浅,是因为光从空气射向水中时发生了光的折射B. 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离镜面越近,所成的实像会越大C. 林间疏影跟手影一样,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D. 电影放映机跟投影仪原理一样,胶片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两倍焦距【答案】C【解析】看到水中的鱼,是鱼身上反射的光斜射到水面时,发生折射远离法线后进入眼睛,而我们逆着光的方向看见的是鱼的虚像,所以看上去比实际位置浅,A错误;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离镜面越近,所成的虚像不会越大,B错误;林间疏影、手影都是利用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C正确;根据投影仪成像的原理可知,胶片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焦距,小于二倍焦距,D错误。10、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下列诗词涉及物理知识,对其解释正确的是( )A.“夕阳返照桃花坞,柳絮飞来片片红”柳絮呈红色是因为它吸收了红光B.“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C.“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月”是光的反射而成的虚像D.“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潭水看起来浅是因为光发生了直线传播【答案】C【解析】“夕阳返照桃花坞,柳絮飞来片片红”柳絮呈红色是因为其含有红色的花青素,且反射红光导致的,A错误;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在物体的后方形成一个暗区,这就是所谓的影子,“起舞弄清影”的“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错误;江水中出现明月是水面反射了月光形成的,其产生的原因是光的反射,所成像是虚像,C正确;潭底反射的光线由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潭底变浅了,D错误。11、在干旱缺水的地区,可用塑料布收集露水,如图所示。露形成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该物态变化过程要 热量,所以露的形成多在夜间。水星凌日是一种天文现象,当水星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如果三者能连成直线,水星变身一颗“小黑痣”,在太阳表面缓缓“爬”过,挡住了部分太阳光,便会发生“水星凌日”现象。则水星凌日的原理是 。【答案】液化 放出 光的直线传播【解析】露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液化需要放出热量。当水星转到太阳与地球中间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在地球上看到水星从太阳面上移过,这就是“水星凌日”现象,成因是光的直线传播。1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小演员们双手举着“和平鸽”,随着脚步的移动,脚下一朵朵晶莹洁白的雪花如影随形。其中“如影随形”中的“影”子是光的 形成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m/s;当小演员手举“和平鸽”水平移动时,以“和平鸽”为参照物,其倒影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答案】直线传播 3×108 静止【解析】“如影随形”中的“影”是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光透不过去而形成的黑暗区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为3×108m/s。当小演员手举“和平鸽”水平移动时,以“和平鸽”为参照物,其倒影的位置不变,其倒影是静止的。13、如图是明代的饮驴图,《题老人饮驴图》中有两句诗“岸上蹄踏蹄,水中嘴对嘴”。其中“蹄踏蹄”的情境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选填“影子”或“像”);“嘴对嘴”的情境是因为光的 形成的。当驴喝完水,与水面的距离变大时,它在湖面所成的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影子 反射 不变【解析】光射到不透明的物体上,在物体的背光面会形成暗区,这就是“影子”,诗中“蹄踏蹄”的情境就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驴在岸边饮水,水面上就会出现驴的像,这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与平面镜成像原理是相同的,因此会形成“嘴对嘴”的情境;当驴喝完水,与水面的距离变大时,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可知它在湖面所成的像将不变。14、小明的书桌放在南窗边,冬日的暖阳斜射在书桌玻璃台板上,在房间竖直雪白的墙壁上留下一块规则的光斑。有一次他将一支铅笔放在玻璃圆镜正上方约10厘米处,墙上光斑中出现了两个黑色的阴影,小明在思考:(1)光斑的形成是因为 ,影子的形成是由于 造成的;(2)为什么墙上有两个黑影呢?小明进行了探究,如图甲和乙所示,当笔放在玻璃圆镜上时,两个黑影变为紧挨着。改变铅笔和玻璃圆镜的距离。发现两个黑影对称着变化移动。于是他认为两个黑影中一个是铅笔的影子,另一个是铅笔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请帮助分析他的猜想是否有道理? (选填“有道理”或“没有道理”),理由: ;(3)为什么一只笔出现了两个影子呢?小明再次移动铅笔偏离镜面的正上方,结果发现影子只剩下一个,如图丙所示。小明为了搞清楚背后的原理,请教了老师。老师告诉小明:一个影子由镜子反射的光照射到铅笔上被铅笔挡住形成的,一个影子是射向镜子的太阳光被铅笔挡住形成的。请你根据老师的解释尝试在图丁中用光学作图来说明光斑中为什么会出现两黑影的道理。 【答案】光的反射 光的直线传播 没有道理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不可能在光屏上呈现 【解析】(1)冬日的暖阳斜射在书桌玻璃台板上,在房间竖直雪白的墙壁上留下一块规则的光斑,这个光斑是玻璃板反射的光照射在墙壁上形成的,属于光的反射现象;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2) 两个黑影都是铅笔的影子,不可能是铅笔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因为平面镜成的是虚像,虚像是不能在光屏(白墙)上呈现。(3)一个影子由镜子反射的光照射到铅笔上被铅笔挡住形成的,一个影子是射向镜子的太阳光被铅笔挡住形成的,如下图:。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塑料瓶灯泡”凿壁借光,典出《西京杂记》。西汉丞相匡衡小时候家境贫寒,在墙上凿洞借光读书。今天,点亮一盏电灯就可以获得光。然而,世界还有近五分之一的人口用不上电,比如菲律宾的贫民窟低矮无窗,即使是白天室内也是一片黑暗。在透明塑料瓶中装满水(如图甲),添加少许漂白剂防止暴露在阳光下的水因生长藻类而变绿。在屋顶的瓦片上钻一个孔,如图乙把装满水的瓶子卡在孔里,在缝隙处涂上聚酯树脂既能固定又能防漏,这样的“塑料瓶灯泡”使用期长达5年。白天,阳光通过装满水的透明塑料瓶(如图丙),可以照亮30平方米的房间,具有环保节能等优点。人们又在瓶子顶部和内部加装了一小块太阳能电池板和灯泡,灯泡利用白天储存的能量在夜晚也能照亮房间。 (1)白天,太阳光透过“塑料瓶灯泡”发生了 (选填“反射”或“折射”),为房间提供照明,与“凿壁借光”的原理 (选填“相同”或“不同”);(2)在水中添加漂白剂的目的是 ;(3)为了保证“塑料瓶灯泡”的照明效果,日常可以进行哪些维护操作? (写出一条即可)。【答案】 折射 不同 防止暴露在阳光下的水因生长藻类而变绿 保持“塑料瓶灯泡”的外表干净【解析】(1)[1]白天,太阳光透过“塑料瓶灯泡”时,太阳光从空气射入到水中,再从水中射入到空气中,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的是折射现象。[2] “凿壁借光”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塑料瓶灯泡”与“凿壁借光”的原理不同。(2)[3]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添加少许漂白剂防止暴露在阳光下的水因生长藻类而变绿。(3)[4]为了保证“塑料瓶灯泡”的照明效果,可以经常擦拭“塑料瓶灯泡”,保持“塑料瓶灯泡”的外表干净。16、阅读下列短文。“墨子号”与“天宫二号”人类一直向往插上翅膀,飞向太空,探索宇宙的奥秘。我国的太空探索技术一走在世界前列。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运载火箭将“墨子号”卫星发射升空,“墨子号”先在火箭强大推力的作用下加速上升,到达预定轨道后与火箭成功分离,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它是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仅隔1个月后的中秋夜22时04分,运载火箭又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约575秒后,“天宫二号”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天宫二号”的主要任务是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交会对接,完成两名航天员进行30天中期驻留;与货运飞船交会对接,进行推进剂补加;在航天员驻留期间,开展维修性技术实验,及舱内其他实验项目;搭载14个科学实验,开展空间技术应用,它也担负着量子通讯实验的使命,量子通讯的信息传输速度尽管不会超过光速,但会大大加强通信的安全性。量子卫星首席科学家潘建伟院士说,墨子最早提出光沿直线传播,设计了小孔成像实验,奠定了光通信、量子通信的基础,“墨子号”以中国古代伟大科学家墨子的名字命名,提升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回答下列问题:(1)升空的“墨子号”与火箭分离前,“墨子号”的动能 ,机械能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2)“天宫二号”与货运飞船交会对接时,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货运飞船是 的;以地球为参照物,货运飞船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3)写出除小孔成像外,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一个实例 。【答案】 增大 增大 静止 运动 影子的形成【解析】(1)[1][2]升空的“墨子号”与火箭分离前,加速上升,“墨子号”的质量不变,速度增大,高度不断增大,则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增大,机械能增大。(2)[3][4]“天宫二号”与货运飞船交会对接时,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货运飞船的位置没有变化,则货运飞船是静止的;以地球为参照物,货运飞船的位置不断变化,则货运飞船是运动的。(3)[5]光的直线传播所形成的现象有: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等。【知识点2】光的反射(综合)1、文学中蕴含了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诗词涉及的光现象与其物理知识相符的是( )A.“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光的折射B.“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光的直线传播C.“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光的折射D.“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光的反射【答案】A【解析】“潭清疑水浅”中“水浅”是水底看起来比较浅,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看水底是逆着光的传播方向看的,即逆着折射光线看,由于错觉,我们始终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浅, A符合题意;“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虹”是光的色散现象,是太阳光经过空气中悬浮的小水珠折射而形成的, B不符合题意;“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半江红”是水面反射阳光形成的,因此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C不符合题意;“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其中影子是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D不符合题意。2、如图所示,中国名画《妆靓仕女图》(局部),女子利用铜镜梳妆,铜镜成像的原理是( )A. 光的直线传播B. 光的反射C. 光的折射D. 光的色散【答案】B【解析】铜镜成像实际是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3、《淮南万毕术》中记载:“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其下,则见四邻。”如图所示描绘了该记载中的场景。人能通过盆中水面及平面镜观察墙外情况均利用了( )A. 光的折射B. 光的色散C. 光的反射D. 光的直线传播【答案】C【解析】“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其下,则见四邻矣”,这是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来观察周围事物的情况,且其装置类似与现代的潜望镜装置;因此是利用了两次光的反射。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4、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与水平面成60°角入射到平面镜上,若要使反射光线沿水平方向射出,则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 )A.一定为60°B.一定为90°C.可能为60°D.可能为90°【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可知,要使反射光线沿水平方向射出。第一种情况:可以水平向左射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则入射角为则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为第二种情况:水平向右射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60°,入射角和反射角都为30°,则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为90°-30°=60°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5、如下图所示,平面镜M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光源S发出一束激光射到镜面上,经反射后在标尺上形成光斑P。若在图示位置用力F向下挤压桌面,会导致桌面向下凹陷,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激光束的入射角增大且光斑向右移B.激光束的入射角减小且光斑向左移C.激光束的入射角减小且光斑向右移D.激光束的入射角增大且光斑向左移【答案】A6、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其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水中的倒影B. 从天宫空间站看到地球是蓝色的C. 嫦娥五号月球车在月球表面的影子D. 分离式相机为祝融号火星车拍摄的照片【答案】A【解析】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反射现象,故A符合题意;从天宫空间站看到地球是蓝色的,是利用了光的折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嫦娥五号”在月球表面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分离式相机为祝融号火星车拍摄的照片,是凸透镜成像原理,故D不符合题意。7、如图所示,小海同学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时,利用红、绿、蓝三种色光的激光笔进行实验,他将位于同一平面内的白色纸板A、B立在平面镜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②号光线为蓝色B.红光的入射角为90°C.利用该装置进行实验时,纸板不需要垂直于平面镜放置D.将纸板B沿红光所在直线向后折,无法观察到反射光线,表明反射现象消失【答案】A【解析】在光的反射中,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因此②号光线的颜色为蓝色,故A正确;红光垂直照射在平面镜上,入射角是0°,故B错误;因为当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时,法线无法在纸板上画出来,就不能够探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关系,只有垂直放置时,三条线才会都体现出来,因此纸板必须垂直放置,故C错误;当纸板B转过一定的角度后,两块纸板不在同一平面上,所以在纸板B上就无法呈现出反射光线了,但反射光线没有消失,反射现象仍然存在,故D错误。8、“万里长江,美在荆江”。长江实施禁捕以来,生态得到明显改善。游客乘坐游船到达荆州,看见江岸边高楼林立,荆州长江大桥倒映在平静的江面,水下的鱼儿跃出水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看不见高楼后面的景色,说明光不能在固体中传播B.长江大桥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产生的C.水面下鱼儿的像在鱼儿的下方D.看见跃出水面的鱼儿是由于光的折射【答案】B【解析】看不见高楼后面的景色,说明光沿直线传播,光可以在部分固体中传播,比如透明的固体,故A错误;长江大桥的倒影相当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产生的,故B正确;根据光的折射可知,水中的鱼的像比鱼的实际位置高,即水面下鱼儿的像在鱼儿的上方,故C错误;能够看见空中的鱼儿,是由于光的反射,即鱼儿反射的光进入人眼,故D错误。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光从空气射入水时,一定会发生偏折B.当光从空气射向水时,一定会发生反射C.光在同种介质中总是沿直线传播的D.镜面反射遵守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反射定律【答案】B【解析】根据光的特性可知,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时,传播方向不变, A错误;根据光的反射特点可知,当光从空气射向水时,在水面处一定会发生反射, B正确;光线如果经过不均匀的空气,路线会发生偏转,所以光只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才能沿直线传播, C错误;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要遵守反射定律,漫反射的光线向各个方向是因为反射面不在一个平面上造成的, D错误。10、(2023·扬州)“探究光的反射规律”装置如图所示,白纸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一块平面镜竖直放在纸板上,在纸板上安装一支可自由移动的激光笔,使其发出的光紧贴纸板入射。(1)图中的入射角是______度。(2)当________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重合。此时入射光线向右偏转一定角度,反射光线向_______偏转。(3)多次实验,在纸板上画出入射光线和对应的反射光线后,发现没有量角器,为了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这一结论,你的操作是________。【答案】(1)50 (2)入射角为0° 左 (3)把白纸板沿法线对折,观察反射光线与对应的入射光线是否重合【解析】(1)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则图中的入射角是90°-40°=50°;(2)让入射光线沿纸板上某一角度斜射向镜面上的O点,观察反射光线方向,可发现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入射角为0°时,反射光束与入射光束、法线重合;当入射光线从与反射光线重合的位置向右偏转一定角度时,反射光线会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所以反射光线向左偏转;(3)没有量角器无法直接测量角度大小,此时可以把白纸板沿法线对折,如果反射光线与对应的入射光线重合,说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11、如图所示,一束光与镜面成20°角照射在平面镜上,则反射角的大小是 。【答案】70°。【解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如果入射光线和反射面的夹角是20°,说明入射角是90°-20°=7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是70°。12、一束光与水平面成30°角斜射到平静的水面上,则反射角为 度,远远望去,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水面上飞翔,若它距水面6m,已知水深2m,它和像之间的距离是 m,当它向水面俯冲的过程中,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答案】60 12 不变【解析】入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为30°,则入射角为90°-30°=6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也为60°。平面镜成的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当小鸟距水面6m时,小鸟的像距水面6m;它和像之间的距离6m+6m=12m。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当小鸟向着水面俯冲的过程中,它在水中所成的像大小不变。13、在历代诗人们赞美桂林山水的诗篇中写有“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的著名诗句,诗中写的“倒影”是由于光的 现象形成的。人蹲下来看水中自己的脸时,水中的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反射 不变【解析】因为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所以看到湖水中的岸边树木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即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在人蹲下来的时候,人的脸的大小是不变的,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所以水中的像大小不变。14、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汽车中的光现象汽车抬头显示(如图甲),又叫汽车平视显示系统,是为了提高安全性而研发。它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如图乙),使显示器上的重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成像在正前方,驾驶员不必低头,就可以看到车辆行驶的车速、油耗等信息。凸面镜和凹面镜对光的作用在汽车上也有应用。它们也对汽车的安全行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行车数据在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是由光的 (选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该像是 (选填“实”或“虚”)像;(2)某抬头显示器水平放置在汽车中控台上,通过挡风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则挡风玻璃与水平面夹角为 度;(3)某驾驶员发现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过高。不便于观察,这时需要将显示器沿水平方向 (选填“远离”或“靠近”)挡风玻璃;移动显示唇后,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如果成像不清晰,可以 (选填“增强”或“减弱”)显示器亮度,改善成像效果;(4)汽车前灯的反光装置相当于 (选填“平面镜”“凹面镜”或“凸面镜”),当汽车的远光灯位于 该焦点位置时,射出的光接近于平行光;(5)为了使挡风玻璃所成的像离人眼距离达2米以上,甚至更远,以便避免观察数据时眼睛的疲劳,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A.将显示器上的字体变大B.将显示器安装在后挡风玻璃上C.让显示器上的信息通过多面平面镜多次成像【答案】(1)反射 虚 (2)45 (3)靠近 不变 增强 (4)凹面镜 (5)C【解析】(1)挡风玻璃相当于平面镜,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和原理可知,行车数据在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成的虚像。(2)根据题意可知,挡风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由于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则挡风玻璃与水平面夹角为45度。(3)因为像到平面镜的距离随着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减小而减小,当发现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过高,不便于观察,这时就需要将显示器沿水平方向靠近挡风玻璃。移动显示器后,物体不变,物体的像和物体大小相等,所以像的大小不变。为了使像更加清晰,应增强显示器亮度,改善成像效果。(4)汽车前灯的反光装置是凹面镜,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当汽车的远光灯位于该焦点位置时,射出的光接近于平行光。(5)为了使挡风玻璃所成的像离人眼距离达2米以上,可以让显示器上的信息通过多面平面镜多次成像,这样可以避免观察数据时眼睛的疲劳, C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知识点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1、关于电影拍摄、放映、观看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拍摄时,物体在胶片上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放映时,胶片到放映机镜头的距离大于2倍的镜头焦距C.光在银幕上发生的是镜面反射D.画面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答案】D【解析】拍摄时,摄像机镜头是凸透镜,物距大于2倍焦距,此时物体在胶片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A错误;放映时,胶片到放映机镜头的距离在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B错误;光在银幕上发生的是漫反射,使人们在各个角度都能看到银幕上的画面,C错误;眼睛相当于是凸透镜,看物体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在视网膜上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D正确。2、如题图是开凿隧道时工人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下列与此过程原理相同的是( )A.转弯处凸面镜B.树荫下光斑C.水中倒影D.筷子变弯【答案】B【解析】开凿隧道时工人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应用了光的直线传播;转弯处凸面镜是利用了光的反射来增大视野范围,A不符合题意;树荫下光斑是太阳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成的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符合题意;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B不符合题意;筷子在水面处发生弯折,属于光的折射现象,D不符合题意。3、小明将爸爸刷过鞋油的皮鞋,用软布反复摩擦使鞋面变得更亮,这是利用光的( )A. 折射B. 色散C. 漫反射D. 镜面反射【答案】D【解析】皮鞋涂上鞋油后,鞋油的微小颗粒能填充到鞋的毛孔中,用软布反复擦,使鞋油涂抹的更均匀,鞋面就变得十分光滑;光射向鞋面后会发生镜面反射,皮鞋看起来就更光亮更好看了。故选D。4、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规律B.镜中生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C.后方车辆司机观察到自行车的尾灯会发光,所以尾灯是光源D.开凿隧道时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答案】D【解析】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是光的反射现象,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A错误;镜中生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B错误;自行车的尾灯是由许多互成直角的小平面镜组成,将汽车照射来的光经两次反射再沿原方向反射回去,引起后方车辆司机的注意,尾灯自身不发光,不是光源,C错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开凿隧道时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D正确。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光从空气射入水时,一定会发生偏折B.当光从空气射向水时,一定会发生反射C.光在同种介质中总是沿直线传播的D.镜面反射遵守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反射定律【答案】B【解析】根据光的特性可知,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时,传播方向不变,A错误;根据光的反射特点可知,当光从空气射向水时,在水面处一定会发生反射,B正确;光线如果经过不均匀的空气,路线会发生偏转,所以光只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才能沿直线传播,C错误;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要遵守反射定律,漫反射的光线向各个方向是因为反射面不在一个平面上造成的,D错误。6、晚上,在桌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放在纸上(镜面朝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和白纸照射,如图所示,从侧面看( )A.镜子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B.镜子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C.白纸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D.白纸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答案】B【解析】当手电筒垂直照射白纸和平面镜时,平面镜发生镜面反射,光线被垂直反射,从侧面看时,几乎没有光线进入人眼,所以人眼感觉平面镜是暗的;光线垂直照射到白纸上,白纸表面是粗糙的,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从侧面看时,有光线进入人眼,则人眼感觉白纸是亮的,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7、下列有关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垂直射向平面镜时,入射角为90°B.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光的色散就是将白光分解成红、绿、蓝三种色光的现象D.大厦的玻璃幕墙反射阳光造成光污染是由于光的漫反射造成的,它遵循光的反射定律【答案】B【解析】光垂直射向平面镜时,入射角为0°,A错误;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3×105km/s,B正确;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在白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C错误;大厦的玻璃幕墙反射太阳光造成光污染是由于光的镜面反射造成,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错误。8、2022年11月20日,卡塔尔世界杯盛大开幕,下列足球场上的场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 赛场中的光束呈直线状B. 足球运动员的影子C. 现场观众能看到运动员D. 运动员拍照留念【答案】C【解析】赛场中的光束呈直线状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A不符合题意;影子的形成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在不透明物体的后面形成影子。B不符合题意;坐在不同位置的现场观众都能看到运动员是光的漫反射,属于光的反射。C符合题意;拍照用的相机镜头是凸透镜,凸透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D不符合题意。9、一些大厦都用许多大块的镀膜玻璃做外墙(俗称“玻璃幕墙”),这种外墙既能透射光线也能反射光线。外面看玻璃幕墙相当于平面镜,光线照射到光滑的玻璃幕墙上时会发生 反射(选填“镜面”或“漫”)。如图所示三幅图中,哪幅图能真实反映太阳光线通过玻璃幕墙进入室内的传播途径。答: (填选项中的字母)【答案】镜面 B【解析】由于玻璃表面很光滑,光线照射到光滑的玻璃幕墙上时会发生镜面反射,形成光污染。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同理,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光从玻璃中斜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最后的折射光线与最初的入射光线平行,A、C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10、2018年12月,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的探测之旅,请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皎洁的月亮 (选填“是”或“不是”)光源;月球上空的探测器某一时刻用自身携带的激光测距仪向月球发出激光信号,经0.002s后收到返回信号,则此时探测器到月球的距离约 m(光速为);(2)农历十五的夜晚,如果天气晴朗,我们在不同地方都能看到明月,是因为光在月球表面发生的是 反射;中秋节过后,月亮的形状将发生变化,这便是“月食”现象,“月食”现象的形成原因是: 。【答案】(1)不是 (2)漫 光的直线传播【解析】(1)正在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月球的光是反射的太阳光,所以月球不是光源。经0.002s后收到返回信号,即信号来回跑了两趟,一趟的时间为0.001s,距离为(2)月球表面粗糙,发生漫反射,所以我们在不同地方都能看到明月。光沿直线传播,而月球本身不发光,当月球进入地球的阴影区中,月球被照亮的部分发生变化,就出现了“月食”。11、汽车后视镜是一块 镜。能帮助司机扩大视野:“天眼”是在我国贵州省建成的世界上最大的天文望远镜(如图所示),它的反射面属于 (选填“平面镜”“凸面镜”或“凹面镜”);电影幕布能看见影像,应用了光的漫反射,它 (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规律。【答案】凸面 凹面镜 遵循【解析】汽车两侧的后视镜用的是凸面镜,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能扩大视野。凹面镜属于球面镜的一种,是采用球的内表面做反射面的,对光线有会聚作用。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均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2、日食是由于光 形成的,某次日偏食,在有许多小洞的遮阳棚下出现如题图所示光斑,这些光斑的形状与 的形状相似,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这些光斑,是因为发生了 反射。【答案】沿直线传播 太阳 漫【解析】当月球转到地球和太阳之间,这三个天体在一条直线或近于一条直线上时,月球挡住了太阳光,在地球上的某一部分出现月球的影子,在这个影区里的人就观察到日食现象,该现象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阳光透过密密的树叶在地面上形成一个个圆形的“光斑”,这就是小孔成像,是太阳所成的像,因此这些光斑的形状与太阳的形状相似;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这些光斑,是由于光射到地面上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的缘。13、我们在通常情况下,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时,是因为发生了光的________;黑板某一小部分“反光”是由于光线射到这一小部分时发生了________(以上两空均选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如图所示,这个现象叫光的________;阳光下看到一朵花是红色的,是因为这朵花________(选填“反射”或“吸收”)红光;透过蓝色的玻璃看这朵花,则这朵花呈现________色。【答案】漫反射 镜面反射 色散 反射 黑【解析】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是因为发生了光的漫反射;黑板“反光”是因为黑板发生了镜面反射,黑板反射的光线比粉笔字反射的光线强,使人无法看清黑板上的字。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因为不透明物体的颜色与它反射的光的颜色相同,所以阳光下看到一朵花是红色的,是因为这朵花反射红光;透过蓝色的玻璃看这朵花,蓝色的玻璃只透过蓝光,将其他色光吸收,所以看到的这朵花呈现黑色。14、如图所示,三条互相平行的光线入射到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上时反射光线不平行,这就是漫反射,请画出第1条光线的反射光路图。【答案】见解析图【解析】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图中,第一条光线过入射点垂直镜面作出法线,根据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作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15、图甲是戈壁上的银色“向日葵”——我国首个百兆瓦级塔式熔盐储能光热电站。1.2万多面追日镜同时将阳光反射到中心熔盐塔顶端的接收器,年发电量达3.9亿千瓦时, 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35万吨。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追日镜的工作原理,设计了以下实验:(1)如图乙, 将纸板垂直于平面镜放置, 让光沿AO方向射向镜面上的O点,请在乙图中画出对应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2)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的关系,应进行的操作是 ;A.改变入射角的大小 B.改变纸板与平面镜之间的夹角(3)若将纸板F沿着ON向后或向前折,则在纸板F上将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4)能从不同方向看到纸板上的光束,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 (选填“漫”或“镜面”)反射;(5)如图丙,这是上午某个追日镜的反射情况,那么太阳下山(向西移动)前该追日镜应该逐渐向 (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答案】(1) (2)A (3)不能 (4)漫 (5)逆时针【解析】(1)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入射角指的是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由图可知为反射角也为,如图所示(2)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的关系,应改变入射角的大小,重复实验,获得多组数据,寻找普遍规律。(3)若将纸板F沿着ON向后或向前折,左右两边纸板不在同一平面内,而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是在同一平面上的,所以偏折后,在ON上观察不到反射光线。(4)发生漫反射时,光向各个方向发生反射,能从不同方向看到纸板上的光束。(5)随着太阳西斜,入射角逐渐减小,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也在逐渐减小,应将平面镜逆时针转动,增大入射角,从而增大反射角,反射光线才能继续照射到接收器。【知识点4】光的折射(综合)1、(2023·深圳南山区二模)如图所示,在水中A处有一条鱼,但岸上的人却看到这条鱼在B处,如图所示,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光路图是( )A.B.C.D.【答案】D【解析】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鱼,是由于水中的鱼反射的光斜射向水面时,发生了偏折,光由水中斜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D正确。2、天空乌云翻滚,大雨倾盆而下,如图,大雨后的操场有若干个大小不等的水洼,通过水洼可以看到一些景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看到水洼中有“白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B.只能通过大水洼看到“白云”,说明小水洼不能成像C.看到水洼底的“石子”,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D.看到水洼底的“石子”的位置要比实际位置深【答案】C【解析】看到的水洼中的白云是空中的白云以水面为反射面在水中形成的虚像。其光路图如下图所示:由于它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所以是虚像。故A、B错误;水洼底的“石子”是由水中的“石子”反射出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中发生折射形成的,比实际位置浅的虚像。其光路图如下图所示:由于它是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所以是虚像。故C正确,D错误。3、劳动人民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留下了许多有名的谚语、俗语。下列是对有关相应物理本质的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A.“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因为声音的反射结果B.“真金不怕火炼”﹣﹣金的熔点低于一般炉火火焰温度C.“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D.“潭清疑水浅”﹣﹣光的折射现象【答案】B【解析】因为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物体的界面要发生反射,在山谷中大喊一声,声波遇到山崖发生反射,形成回声,所以“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故A正确;“真金不怕火炼”,是因为金的熔点高,高于一般炉火火焰温度,故B错误;“两岸青山相对出”,研究的对象是“青山”,运动状态是“出”,青山是运动的,相对于孤帆来说的;“孤帆一片日出来”,研究的对象是“孤帆”,运动状态是“来”,船是运动的,相对于青山来说的.故C正确;“潭清疑水浅”是说水底变浅,也就是说,光由水中射向空气时发生的折射现象使水底的事物看上去要比真实的浅,实质是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折射现象,故D正确。4、清澈见底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为了安全不要贸然下水。池水变“浅”的原因是( )A. 光的折射B. 平面镜成像C. 光的反射D. 光的直线传播【答案】A【解析】池底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到空气中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向下偏折,所以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上去,看到的池底的像比池底的实际位置浅。故选A。5、生活中有许多常见的光学现象。下列现象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 幕布上的皮影戏B. 水中塔的倒影C. 树荫下的圆形光斑D. 放大镜放大的眼睛【答案】D【解析】幕布上的皮影戏、树荫下的圆形光斑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AC不符合题意;水中塔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B不符合题意;放大镜放大的眼睛,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D符合题意。6、有经验的渔民都知道:只有瞄准看到的鱼的下方才能叉到鱼。对此做法解释正确的光路图是( )A.B.C.D.【答案】B【解析】水中鱼反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逆着折射光线看上去,看到的是变浅的鱼的虚像。所以有经验的渔民应该用鱼叉瞄准看到鱼的下方位置,才能将鱼叉到;B正确、A、C、D错误。7、(2023丽水)下列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 B. C. D.【答案】B【解析】树荫下的光斑和日食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镜中的像是光的反射,“折断的铅笔”是光的折射现象。8、(2023广东江门二模)如图所示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 树在水中的倒影B. 阳光下树的影子C. 海市蜃楼D. 放大镜中数字变大【答案】A【解析】平静水面上树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A符合题意;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B不符合题意;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介质中传播时发生的折射现象,C不符合题意;用放大镜看物体时,物体变大了,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D不符合题意。9、(2023甘肃省卷)小林到兰州游玩,下列他看到的光现象描述及分析正确的是 ( )A.高大挺拔的黄河楼与水中倒影交相呼应,倒影的形成是光的折射现象B.晚上的奥体中心玫瑰体育场变幻出不同颜色,是光的色散现象C.白天看到白塔山标志性建筑——白塔,是光的反射现象D.看到倒垂在清澈黄河水中柳树树枝被“折断”,是光的反射现象【答案】C10、如图所示的四种光现象不能用对应的光路图解释的是( )A.B.C.D.【答案】B【解析】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被分解成七种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会形成一条彩色光带,A不符合题意;眩目的强光是由玻璃墙镜面反射引起的,而对应的光路图是漫反射现象,B符合题意;树荫下的光斑是太阳经森林叶子间的缝隙形成的实像,即小孔成像,C不符合题意;海市蜃楼是一种因为光的折射和全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现象,是地球上物体反射的光经大气折射而形成的虚像,D不符合题意。11、春节假期,贝贝同学一家坐轿车去梅兰芳公园游玩。(1)她站在水池边能欣赏到水中的鱼在游玩,这是光的 现象,此现象是光从 射入 造成的;(2)展厅里的电视上在播放着京剧大师梅兰芳的经典剧目《贵妃醉酒》,电视遥控器是通过 (选填“紫外线”或“红外线”)来控制电视的,调节电视机的音量是改变声音的 ,贝贝被深深感染了,这是因为梅兰芳大师的 (选填“音调”或“音色”)与众不同,该乐曲是通过 传入贝贝耳朵的。【答案】(1)折射 水 空气 (2)红外线 响度 音色 空气【解析】(1)鱼儿是在水中的实际物体,由于鱼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向空气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看到水中的鱼,其实看到的是鱼的虚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2)家中电视机遥控器是靠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控制的。调节音量时,是改变声音的大小,喇叭的振幅发生改变,物理学中用响度来描述声音的这一特征。音色是指声音的特色,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贝贝被深深感染,这是因为梅兰芳大师的音色与众不同。乐曲是通过空气传入贝贝耳朵的。12、如图所示,将一枚硬币放在空碗底部,然后后退到眼睛刚刚看不到硬币,这是由于光 的缘故;保持眼睛、碗和硬币的位置不变,缓缓向碗里倒水,随着水面升高,又看到了“硬币”,这是由于光 的缘故,其实看到的硬币是变浅的 像(选填“实”或“虚”)。【答案】沿直线传播 折射 虚【解析】根据光的直线传播的知识可知,将一枚硬币放在空碗底部,然后后退到眼睛刚刚看不到硬币,这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看不到。保持眼睛、碗和硬币的位置不变,缓缓向碗里倒水,硬币反射的光在水和空气的界面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人逆着折射光线又看到了“硬币”,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其实看到的硬币是变浅的虚像。13、如图所示,一只小鸟站在水中,它看到自己在水中的像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它看到自己的腿在水中的部分是 (选填“变长”或“变短”)了,这是光的 现象。【答案】反射 变短 折射【解析】一只小鸟站在水中,它看到自己在水中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光从水中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即折射光线会远离法线,人的眼睛逆着折射光线观察时,像的位置位于物的上方,所以腿在水中的部分会变短,这是光线发生折射形成的。14、小明给弟弟变了个魔术,他将装有一枚硬币的杯子放在弟弟面前,如图所示,弟弟在A处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沿 传播.小明向杯中缓缓注水后,弟弟能看到硬币了,这是由光的 产生的现象。弟弟看到的是硬币的 (选填“实”或“虚”)像。【答案】直线 折射 虚【解析】硬币放在杯底,因为光沿直线传播,杯子挡住了硬币到眼睛的光线,人眼便看不到硬币。倒入水后,硬币出来的光在水面发生折射,远离法线,人逆着光看,能看到硬币,这是光的折射现象。弟弟看到的硬币是杯底硬币的像,是折射形成的虚像,是光反向延长线的交点会聚而成的。15、“吃海鲜,到湛江”,湛江是中国唯一的一个“海鲜美食之都”。其中清蒸螃蟹是人们喜爱的一道美食,在蒸螃蟹时:(1)听到的“嗞嗞”声是通过 传播到我们的耳朵,闻到鲜美的味道是一种 现象;蒸熟的螃蟹看起来是红色的,这是因为蟹壳 (填“反射”或“折射”)红光.(2)有时吃螃蟹要用到如图所示的钳子,该钳子是一种_______(填“省力”或“费力”)杠杆;蒸螃蟹时使用的瓶装煤气是通过 方法使煤气液化后装入瓶中。(3)如果蒸螃蟹时需要把质量为1kg、温度为20℃水烧开(1标准大气压),则烧开这些水需要吸收的热量为 J。[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 ℃)]【答案】(1)空气 扩散 反射(2)省力 压缩体积(3)3.36×105【解析】(1)蒸螃蟹时听到的“嗞嗞”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耳朵里的,鲜美的味道由于扩散会传到我们鼻子,所以会闻到味道;蟹盖是红色的,所以红色物体吸收其他所有颜色的光,只反射红光,红光反射到我们眼睛,所以我们看到它是红色的;(2)由图可知,该钳子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此杠杆是省力杠杆;瓶装煤气是通过压缩体积方法使煤气液化后装入瓶中;(3)水吸收的热量Q=cm△t=4.2×103J/(kg ℃)×1kg×80℃=3.36×105J;【知识点5】光的直线传播作图1、如图所示,一只青蛙在一口干枯的井中,画出井底之蛙的视野的大致范围。【答案】【解析】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线要进入青蛙的眼中,最大范围就是从枯井的边缘处直线射入青蛙的眼中,如图所示:2、室内一盏电灯通过木板隔墙上的两个小洞,透出两条细小光束(如图所示)。请根据这两条光束的方向确定室内电灯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答案】【解析】如图所示,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每条光线通过小洞都是沿直线传播的。图为:3、图中CD为日光灯,AB为不透明遮光板,请画出遮光板和光屏之间光完全照不到的区域。 【答案】见解析图 【解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作出从C发出的射向遮光板AB边缘的光线交光屏于G、F点;再作出从D发出的射向遮光板AB边缘的光线交光屏于E、H点;阴影部分即遮光板和光屏之间光完全照不到的区域。如下图所示 4、如图所示是小强在纸杯上蒙上一层塑料膜做小孔成像实验的情景,请在图中作出烛焰(用表示)在塑料膜上成的像(用箭头表示)及光路图。【答案】见解析图【解析】A点发出的光经过小孔沿直线传播会在光屏上成像A′,B点发出的光经过小孔沿直线传播会在光屏上成像B′,连接A′B′即为烛焰在塑料膜上成的像,如下图所示:5、如图所示,在路灯(A点表示)的照射下,地面上出现了小树BC的影子BD,请根据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画图确定点D的位置。【答案】见解析图【解析】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照射到小树BC上时,光线被遮挡,在小树的右边光照射不到的地方形成影子。如图所示,连接AC,并延长AC到水平面,与水平面交于D点,则BD为小树的影子,如图所示:【知识点6】利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图1、(1)如图,从空气中的光源S点发出a、b、c三条光线倾斜射向透明的亚克力材料(有机玻璃),其中一束光折射后经过M点,这条光线是 ;(2)请画出光点S经亚克力反射所成的像,并画出经反射后照亮墙上N点的光线 。【答案】(1)c (2) 【解析】(1)如图1,从空气中的光源S点发出a、b、c三条光线倾斜射向透明的亚克力材料(有机玻璃),其中一束光折射后经过M点,由于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透明物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靠近法线,向上偏折,这条光线是c。(2)画出S关于反射面的对称点,即S的像S';连接S'与N,与镜面相交的点是入射点,画出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如图所示:2、有一束光线从水里斜射向空气,其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容器壁上出现光点A和P(未标出)。(1)请在图画出上述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并标出P点,反射角r1和折射角r2;(2)该束光线方向可以调整,保持入射点O不变,当光点A向上移动时,光点P会 。(选填“上移”“不动”或“下移”)【答案】(1) (2)下移【解析】(1)由题知,光从水里斜射向空气O点,反射光线在容器壁上形成一光点A,连接OA即为反射光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左侧的水中画出入射光线。光从水里斜射向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由此在法线右侧的空气中画出折射光线OP,如图所示(2)光从水里斜射向空气时,保持入射点O不变,当光点A向上移动,反射光线会远离法线,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知反射角和入射角增大,根据光的折射规律知折射角也增大,所以光点P会下移。3、如图,一束光由空气射入玻璃,经过界面反射后,一束光反射回空气,另一束光进入玻璃中。①画出A点经过界面所形成的像A';②画出这束光线的反射光线,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③标示出入射角i,折射角r。【答案】 【解析】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做A点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ˊ,即为A点经过界面所形成的像;过入射点做出法线垂直于界面,由反射规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光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由折射规律可知,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靠近法线,作出折射光线;入射角为入射光线与发现的夹角,折射角为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如下图所示:4、图中,入射光线AO与镜面的夹角为60°,请在图中画出的反射光线。【答案】【解析】先过入射点O垂直于反射面作出法线,入射角为i=90°﹣60°=30°再在法线的另一侧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5、图中,光源发出的一束光从空气射向水面,在水中的折射光线为经水中平面镜发生反射。画出这束光;画出经平面镜的反射光线。【答案】【解析】过入射点作法线,根据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入射角大于折射角,作出入射光线;过入射点作法线,根据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左侧作出反射光线,如下图所示:6、如图所示,反射光线OA与水平面成40°角斜射出水面,请作出入射光线并作出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答案】【解析】过入射点O作水面的垂线NN'即为法线,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入射光线BO;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靠近法线偏折,作出折射光线OC,如图所示:7、一束光线AO从玻璃斜射到玻璃和空气分界面上,(如图所示)请在图中作出该束光线在界面上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光路。 【答案】见解析图 【解析】已知入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为,则入射角为图中已经过入射点O作垂直于界面的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在法线右侧玻璃中画出反射光线OB;光由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的空气中画出折射光线OC,如图所示 【知识点7】利用光的折射规律作图1、如图所示,一束激光由空气射入装有水的容器中,折射后射在容器底部的B点,利用注射器往容器中加水,其他条件不变,则激光射在容器底部的位置( )A.A、B两点之间 B.B、C两点之间 C.C、D两点之间 D.在B点左侧【答案】D【解析】使水面上升后,入射点向左移动,入射角不变,折射角不变,所以折射后的光斑将向左移动,在B点左侧,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2、2022年10月12日“天宫课堂”第三课航天员刘洋在水球变“懒”实验中,成功演示了紫色水球从“活跃”到“懒惰”的过程:刘洋将一个钢球推入紫色的水球中,钢球没有穿透水球,而是被包裹在水球里,用针筒吹气,在相同外力作用下,水球的振动幅度明显减小,称为水球变懒。如图甲所示。请在图乙中完成人眼看到钢球A点像的大致光路,A为钢球上的一点,O为球心。【答案】见解析图【解析】自A点的入射光线照射到水球边缘B点,B点为入射点,连接B点与球心O并延长即法线,光线AB从水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更远离法线。如图所示3、如图,一条光线垂直界面AC进入玻璃砖后,在界面AB上只发生反射,在图中画出该光线经界面AB反射和从界面BC离开玻璃砖后的光线。【答案】【解析】光线由空气垂直射入玻璃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此光线射向AB界面时,发生了全反射,据光的反射定律,作AB的垂线,即法线。因为玻璃砖是一个底角为45度的等腰三角形,AB为底边,那么垂直于腰AC入射的光线与AB的夹角为45度。所以射向AB的光线的入射角为45度。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反射角为45度,此反射光线与AB的夹角也为45度,所以是垂直射向BC,则此反射光线由玻璃射出时,传播方向不改变。作图如下:4、如图所示,S'是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射向水面,①画出点光源S的位置,②画出图中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③画出光线射入水中的折射光线。【答案】【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对称,做出像点关于镜面的对称点S,S即为光源S,连接SO即为入射光线;光线从空气进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在法线两侧,据此画出折射光线,如图5、如图所示,水槽内装满水,槽底有一点光源S,紧贴右侧槽壁竖直固定一平面镜。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水面折射,又经平面镜反射后过P点。(1)画出P点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2)将S点到P点的光路图补充完整。【答案】(1)见解析图 (2)见解析图【解析】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因此P点在平面镜中的像和P点关于平面镜对称,过P做P点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如图所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因此P点在平面镜中的像和P点关于平面镜对称,过P做P点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与平面镜交于A,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若光由P点发出,则经过平面镜反射后,其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经过,故将和A点连接并延长,与水面的交点O即为光由水中射出时的出射点,连接SO,即为光在水中的光线,如图所示:2026届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光学: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 知识点专练【知识点1】光的直线传播1、《墨经》中记载了影子的形成等光学现象。如图所示,墙上手影形成的原因是( )A. 光的直线传播B. 光的反射C. 光的折射D. 光的色散2、如图所示,沙画是一种新兴的艺术表现形式。在玻璃板的下方固定一光源,作画者的巧手在玻璃板上不断布撒和抹除细沙,随着细沙的堆积,阻挡了来自玻璃板的光,形成了千变万化的动态艺术效果。下列光现象中与形成沙画的光影效果原理相同的是( )A.树荫下的光斑B.水中的倒影C.海市蜃楼D.用放大镜看书3、如图是2024年4月9日发生日全食的情景。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 光的反射B. 光的色散C. 光的折射D. 光的直线传播4、细心观察的小明发现身边处处有物理。下列他观察到的现象或事例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A.课堂上老师用投影仪将同学们的优秀作品展示投影B.太阳高照时校园长廊下斑驳的树影C.午后阳光通过课桌上透明水杯形成的彩色光带D.晚自习时教室窗户玻璃里出现的另一个“自己”5、下列诗句中蕴含的光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A.“湖静映彩霞”是光的折射现象B.“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光的折射现象C.“潭清疑水浅”是光的反射现象D.“潭面无风镜未磨”是光的反射现象6、现将一部手机悬挂在密封的玻璃罩内,拨通手机发现手机发出铃声和闪烁的光;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发现铃声逐渐变弱直至消失,而闪烁的光依然存在;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发现铃声逐渐变强并仍然有闪烁的光。上述现象得到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声音、光均需要介质才能传播B.声音、光均不能在密封的容器中传播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而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D.声音不能在密封的容器中传播,而光能在密封的容器中传播7、我国绚烂多彩的古诗词中蕴含着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水中有明月是光的折射现象B.“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水变“浅”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C.“两岸绝壁一线天,瀑布彩虹舞山涧”,彩虹是光的折射现象D.“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是光的反射现象8、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即将在成都举办,位于东安湖体育公园南侧的大运会火炬塔在夜风中亮相。31米高的塔身通体透亮,顶部10余道光柱不停地变幻着形态,在夜色中彰显出独特的美,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9、光的世界变化莫测,奥妙无穷。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中正确的是( )A. 渔民看到水中的鱼比实际位置浅,是因为光从空气射向水中时发生了光的折射B. 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离镜面越近,所成的实像会越大C. 林间疏影跟手影一样,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D. 电影放映机跟投影仪原理一样,胶片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两倍焦距10、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下列诗词涉及物理知识,对其解释正确的是( )A.“夕阳返照桃花坞,柳絮飞来片片红”柳絮呈红色是因为它吸收了红光B.“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C.“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月”是光的反射而成的虚像D.“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潭水看起来浅是因为光发生了直线传播11、在干旱缺水的地区,可用塑料布收集露水,如图所示。露形成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该物态变化过程要 热量,所以露的形成多在夜间。水星凌日是一种天文现象,当水星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如果三者能连成直线,水星变身一颗“小黑痣”,在太阳表面缓缓“爬”过,挡住了部分太阳光,便会发生“水星凌日”现象。则水星凌日的原理是 。1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小演员们双手举着“和平鸽”,随着脚步的移动,脚下一朵朵晶莹洁白的雪花如影随形。其中“如影随形”中的“影”子是光的 形成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m/s;当小演员手举“和平鸽”水平移动时,以“和平鸽”为参照物,其倒影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13、如图是明代的饮驴图,《题老人饮驴图》中有两句诗“岸上蹄踏蹄,水中嘴对嘴”。其中“蹄踏蹄”的情境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选填“影子”或“像”);“嘴对嘴”的情境是因为光的 形成的。当驴喝完水,与水面的距离变大时,它在湖面所成的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4、小明的书桌放在南窗边,冬日的暖阳斜射在书桌玻璃台板上,在房间竖直雪白的墙壁上留下一块规则的光斑。有一次他将一支铅笔放在玻璃圆镜正上方约10厘米处,墙上光斑中出现了两个黑色的阴影,小明在思考:(1)光斑的形成是因为 ,影子的形成是由于 造成的;(2)为什么墙上有两个黑影呢?小明进行了探究,如图甲和乙所示,当笔放在玻璃圆镜上时,两个黑影变为紧挨着。改变铅笔和玻璃圆镜的距离。发现两个黑影对称着变化移动。于是他认为两个黑影中一个是铅笔的影子,另一个是铅笔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请帮助分析他的猜想是否有道理? (选填“有道理”或“没有道理”),理由: ;(3)为什么一只笔出现了两个影子呢?小明再次移动铅笔偏离镜面的正上方,结果发现影子只剩下一个,如图丙所示。小明为了搞清楚背后的原理,请教了老师。老师告诉小明:一个影子由镜子反射的光照射到铅笔上被铅笔挡住形成的,一个影子是射向镜子的太阳光被铅笔挡住形成的。请你根据老师的解释尝试在图丁中用光学作图来说明光斑中为什么会出现两黑影的道理。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塑料瓶灯泡”凿壁借光,典出《西京杂记》。西汉丞相匡衡小时候家境贫寒,在墙上凿洞借光读书。今天,点亮一盏电灯就可以获得光。然而,世界还有近五分之一的人口用不上电,比如菲律宾的贫民窟低矮无窗,即使是白天室内也是一片黑暗。在透明塑料瓶中装满水(如图甲),添加少许漂白剂防止暴露在阳光下的水因生长藻类而变绿。在屋顶的瓦片上钻一个孔,如图乙把装满水的瓶子卡在孔里,在缝隙处涂上聚酯树脂既能固定又能防漏,这样的“塑料瓶灯泡”使用期长达5年。白天,阳光通过装满水的透明塑料瓶(如图丙),可以照亮30平方米的房间,具有环保节能等优点。人们又在瓶子顶部和内部加装了一小块太阳能电池板和灯泡,灯泡利用白天储存的能量在夜晚也能照亮房间。 (1)白天,太阳光透过“塑料瓶灯泡”发生了 (选填“反射”或“折射”),为房间提供照明,与“凿壁借光”的原理 (选填“相同”或“不同”);(2)在水中添加漂白剂的目的是 ;(3)为了保证“塑料瓶灯泡”的照明效果,日常可以进行哪些维护操作? (写出一条即可)。16、阅读下列短文。“墨子号”与“天宫二号”人类一直向往插上翅膀,飞向太空,探索宇宙的奥秘。我国的太空探索技术一走在世界前列。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运载火箭将“墨子号”卫星发射升空,“墨子号”先在火箭强大推力的作用下加速上升,到达预定轨道后与火箭成功分离,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它是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仅隔1个月后的中秋夜22时04分,运载火箭又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约575秒后,“天宫二号”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天宫二号”的主要任务是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交会对接,完成两名航天员进行30天中期驻留;与货运飞船交会对接,进行推进剂补加;在航天员驻留期间,开展维修性技术实验,及舱内其他实验项目;搭载14个科学实验,开展空间技术应用,它也担负着量子通讯实验的使命,量子通讯的信息传输速度尽管不会超过光速,但会大大加强通信的安全性。量子卫星首席科学家潘建伟院士说,墨子最早提出光沿直线传播,设计了小孔成像实验,奠定了光通信、量子通信的基础,“墨子号”以中国古代伟大科学家墨子的名字命名,提升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回答下列问题:(1)升空的“墨子号”与火箭分离前,“墨子号”的动能 ,机械能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2)“天宫二号”与货运飞船交会对接时,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货运飞船是 的;以地球为参照物,货运飞船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3)写出除小孔成像外,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一个实例 。【知识点2】光的反射(综合)1、文学中蕴含了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诗词涉及的光现象与其物理知识相符的是( )A.“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光的折射B.“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光的直线传播C.“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光的折射D.“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光的反射2、如图所示,中国名画《妆靓仕女图》(局部),女子利用铜镜梳妆,铜镜成像的原理是( )A. 光的直线传播B. 光的反射C. 光的折射D. 光的色散3、《淮南万毕术》中记载:“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其下,则见四邻。”如图所示描绘了该记载中的场景。人能通过盆中水面及平面镜观察墙外情况均利用了( )A. 光的折射B. 光的色散C. 光的反射D. 光的直线传播4、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与水平面成60°角入射到平面镜上,若要使反射光线沿水平方向射出,则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 )A.一定为60°B.一定为90°C.可能为60°D.可能为90°5、如下图所示,平面镜M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光源S发出一束激光射到镜面上,经反射后在标尺上形成光斑P。若在图示位置用力F向下挤压桌面,会导致桌面向下凹陷,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激光束的入射角增大且光斑向右移B.激光束的入射角减小且光斑向左移C.激光束的入射角减小且光斑向右移D.激光束的入射角增大且光斑向左移6、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其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水中的倒影B. 从天宫空间站看到地球是蓝色的C. 嫦娥五号月球车在月球表面的影子D. 分离式相机为祝融号火星车拍摄的照片7、如图所示,小海同学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时,利用红、绿、蓝三种色光的激光笔进行实验,他将位于同一平面内的白色纸板A、B立在平面镜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②号光线为蓝色B.红光的入射角为90°C.利用该装置进行实验时,纸板不需要垂直于平面镜放置D.将纸板B沿红光所在直线向后折,无法观察到反射光线,表明反射现象消失8、“万里长江,美在荆江”。长江实施禁捕以来,生态得到明显改善。游客乘坐游船到达荆州,看见江岸边高楼林立,荆州长江大桥倒映在平静的江面,水下的鱼儿跃出水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看不见高楼后面的景色,说明光不能在固体中传播B.长江大桥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产生的C.水面下鱼儿的像在鱼儿的下方D.看见跃出水面的鱼儿是由于光的折射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光从空气射入水时,一定会发生偏折B.当光从空气射向水时,一定会发生反射C.光在同种介质中总是沿直线传播的D.镜面反射遵守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反射定律10、(2023·扬州)“探究光的反射规律”装置如图所示,白纸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一块平面镜竖直放在纸板上,在纸板上安装一支可自由移动的激光笔,使其发出的光紧贴纸板入射。(1)图中的入射角是______度。(2)当________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重合。此时入射光线向右偏转一定角度,反射光线向_______偏转。(3)多次实验,在纸板上画出入射光线和对应的反射光线后,发现没有量角器,为了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这一结论,你的操作是________。11、如图所示,一束光与镜面成20°角照射在平面镜上,则反射角的大小是 。12、一束光与水平面成30°角斜射到平静的水面上,则反射角为 度,远远望去,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水面上飞翔,若它距水面6m,已知水深2m,它和像之间的距离是 m,当它向水面俯冲的过程中,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3、在历代诗人们赞美桂林山水的诗篇中写有“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的著名诗句,诗中写的“倒影”是由于光的 现象形成的。人蹲下来看水中自己的脸时,水中的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4、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汽车中的光现象汽车抬头显示(如图甲),又叫汽车平视显示系统,是为了提高安全性而研发。它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如图乙),使显示器上的重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成像在正前方,驾驶员不必低头,就可以看到车辆行驶的车速、油耗等信息。凸面镜和凹面镜对光的作用在汽车上也有应用。它们也对汽车的安全行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行车数据在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是由光的 (选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该像是 (选填“实”或“虚”)像;(2)某抬头显示器水平放置在汽车中控台上,通过挡风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则挡风玻璃与水平面夹角为 度;(3)某驾驶员发现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过高。不便于观察,这时需要将显示器沿水平方向 (选填“远离”或“靠近”)挡风玻璃;移动显示唇后,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如果成像不清晰,可以 (选填“增强”或“减弱”)显示器亮度,改善成像效果;(4)汽车前灯的反光装置相当于 (选填“平面镜”“凹面镜”或“凸面镜”),当汽车的远光灯位于 该焦点位置时,射出的光接近于平行光;(5)为了使挡风玻璃所成的像离人眼距离达2米以上,甚至更远,以便避免观察数据时眼睛的疲劳,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A.将显示器上的字体变大B.将显示器安装在后挡风玻璃上C.让显示器上的信息通过多面平面镜多次成像【知识点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1、关于电影拍摄、放映、观看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拍摄时,物体在胶片上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放映时,胶片到放映机镜头的距离大于2倍的镜头焦距C.光在银幕上发生的是镜面反射D.画面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2、如题图是开凿隧道时工人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下列与此过程原理相同的是( )A.转弯处凸面镜B.树荫下光斑C.水中倒影D.筷子变弯3、小明将爸爸刷过鞋油的皮鞋,用软布反复摩擦使鞋面变得更亮,这是利用光的( )A. 折射B. 色散C. 漫反射D. 镜面反射4、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规律B.镜中生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C.后方车辆司机观察到自行车的尾灯会发光,所以尾灯是光源D.开凿隧道时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光从空气射入水时,一定会发生偏折B.当光从空气射向水时,一定会发生反射C.光在同种介质中总是沿直线传播的D.镜面反射遵守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反射定律6、晚上,在桌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放在纸上(镜面朝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和白纸照射,如图所示,从侧面看( )A.镜子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B.镜子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C.白纸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D.白纸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7、下列有关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垂直射向平面镜时,入射角为90°B.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光的色散就是将白光分解成红、绿、蓝三种色光的现象D.大厦的玻璃幕墙反射阳光造成光污染是由于光的漫反射造成的,它遵循光的反射定律8、2022年11月20日,卡塔尔世界杯盛大开幕,下列足球场上的场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 赛场中的光束呈直线状B. 足球运动员的影子C. 现场观众能看到运动员D. 运动员拍照留念9、一些大厦都用许多大块的镀膜玻璃做外墙(俗称“玻璃幕墙”),这种外墙既能透射光线也能反射光线。外面看玻璃幕墙相当于平面镜,光线照射到光滑的玻璃幕墙上时会发生 反射(选填“镜面”或“漫”)。如图所示三幅图中,哪幅图能真实反映太阳光线通过玻璃幕墙进入室内的传播途径。答: (填选项中的字母)10、2018年12月,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的探测之旅,请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皎洁的月亮 (选填“是”或“不是”)光源;月球上空的探测器某一时刻用自身携带的激光测距仪向月球发出激光信号,经0.002s后收到返回信号,则此时探测器到月球的距离约 m(光速为);(2)农历十五的夜晚,如果天气晴朗,我们在不同地方都能看到明月,是因为光在月球表面发生的是 反射;中秋节过后,月亮的形状将发生变化,这便是“月食”现象,“月食”现象的形成原因是: 。11、汽车后视镜是一块 镜。能帮助司机扩大视野:“天眼”是在我国贵州省建成的世界上最大的天文望远镜(如图所示),它的反射面属于 (选填“平面镜”“凸面镜”或“凹面镜”);电影幕布能看见影像,应用了光的漫反射,它 (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规律。12、日食是由于光 形成的,某次日偏食,在有许多小洞的遮阳棚下出现如题图所示光斑,这些光斑的形状与 的形状相似,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这些光斑,是因为发生了 反射。13、我们在通常情况下,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时,是因为发生了光的________;黑板某一小部分“反光”是由于光线射到这一小部分时发生了________(以上两空均选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如图所示,这个现象叫光的________;阳光下看到一朵花是红色的,是因为这朵花________(选填“反射”或“吸收”)红光;透过蓝色的玻璃看这朵花,则这朵花呈现________色。14、如图所示,三条互相平行的光线入射到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上时反射光线不平行,这就是漫反射,请画出第1条光线的反射光路图。15、图甲是戈壁上的银色“向日葵”——我国首个百兆瓦级塔式熔盐储能光热电站。1.2万多面追日镜同时将阳光反射到中心熔盐塔顶端的接收器,年发电量达3.9亿千瓦时, 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35万吨。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追日镜的工作原理,设计了以下实验:(1)如图乙, 将纸板垂直于平面镜放置, 让光沿AO方向射向镜面上的O点,请在乙图中画出对应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2)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的关系,应进行的操作是 ;A.改变入射角的大小 B.改变纸板与平面镜之间的夹角(3)若将纸板F沿着ON向后或向前折,则在纸板F上将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4)能从不同方向看到纸板上的光束,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 (选填“漫”或“镜面”)反射;(5)如图丙,这是上午某个追日镜的反射情况,那么太阳下山(向西移动)前该追日镜应该逐渐向 (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知识点4】光的折射(综合)1、(2023·深圳南山区二模)如图所示,在水中A处有一条鱼,但岸上的人却看到这条鱼在B处,如图所示,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光路图是( )A.B.C.D.2、天空乌云翻滚,大雨倾盆而下,如图,大雨后的操场有若干个大小不等的水洼,通过水洼可以看到一些景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看到水洼中有“白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B.只能通过大水洼看到“白云”,说明小水洼不能成像C.看到水洼底的“石子”,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D.看到水洼底的“石子”的位置要比实际位置深3、劳动人民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留下了许多有名的谚语、俗语。下列是对有关相应物理本质的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A.“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因为声音的反射结果B.“真金不怕火炼”﹣﹣金的熔点低于一般炉火火焰温度C.“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D.“潭清疑水浅”﹣﹣光的折射现象4、清澈见底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为了安全不要贸然下水。池水变“浅”的原因是( )A. 光的折射B. 平面镜成像C. 光的反射D. 光的直线传播5、生活中有许多常见的光学现象。下列现象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 幕布上的皮影戏B. 水中塔的倒影C. 树荫下的圆形光斑D. 放大镜放大的眼睛6、有经验的渔民都知道:只有瞄准看到的鱼的下方才能叉到鱼。对此做法解释正确的光路图是( )A.B.C.D.7、(2023丽水)下列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 B. C. D.8、(2023广东江门二模)如图所示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 树在水中的倒影B. 阳光下树的影子C. 海市蜃楼D. 放大镜中数字变大9、(2023甘肃省卷)小林到兰州游玩,下列他看到的光现象描述及分析正确的是 ( )A.高大挺拔的黄河楼与水中倒影交相呼应,倒影的形成是光的折射现象B.晚上的奥体中心玫瑰体育场变幻出不同颜色,是光的色散现象C.白天看到白塔山标志性建筑——白塔,是光的反射现象D.看到倒垂在清澈黄河水中柳树树枝被“折断”,是光的反射现象10、如图所示的四种光现象不能用对应的光路图解释的是( )A.B.C.D.11、春节假期,贝贝同学一家坐轿车去梅兰芳公园游玩。(1)她站在水池边能欣赏到水中的鱼在游玩,这是光的 现象,此现象是光从 射入 造成的;(2)展厅里的电视上在播放着京剧大师梅兰芳的经典剧目《贵妃醉酒》,电视遥控器是通过 (选填“紫外线”或“红外线”)来控制电视的,调节电视机的音量是改变声音的 ,贝贝被深深感染了,这是因为梅兰芳大师的 (选填“音调”或“音色”)与众不同,该乐曲是通过 传入贝贝耳朵的。12、如图所示,将一枚硬币放在空碗底部,然后后退到眼睛刚刚看不到硬币,这是由于光 的缘故;保持眼睛、碗和硬币的位置不变,缓缓向碗里倒水,随着水面升高,又看到了“硬币”,这是由于光 的缘故,其实看到的硬币是变浅的 像(选填“实”或“虚”)。13、如图所示,一只小鸟站在水中,它看到自己在水中的像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它看到自己的腿在水中的部分是 (选填“变长”或“变短”)了,这是光的 现象。14、小明给弟弟变了个魔术,他将装有一枚硬币的杯子放在弟弟面前,如图所示,弟弟在A处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沿 传播.小明向杯中缓缓注水后,弟弟能看到硬币了,这是由光的 产生的现象。弟弟看到的是硬币的 (选填“实”或“虚”)像。15、“吃海鲜,到湛江”,湛江是中国唯一的一个“海鲜美食之都”。其中清蒸螃蟹是人们喜爱的一道美食,在蒸螃蟹时:(1)听到的“嗞嗞”声是通过 传播到我们的耳朵,闻到鲜美的味道是一种 现象;蒸熟的螃蟹看起来是红色的,这是因为蟹壳 (填“反射”或“折射”)红光.(2)有时吃螃蟹要用到如图所示的钳子,该钳子是一种_______(填“省力”或“费力”)杠杆;蒸螃蟹时使用的瓶装煤气是通过 方法使煤气液化后装入瓶中。(3)如果蒸螃蟹时需要把质量为1kg、温度为20℃水烧开(1标准大气压),则烧开这些水需要吸收的热量为 J。[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 ℃)]【知识点5】光的直线传播作图1、如图所示,一只青蛙在一口干枯的井中,画出井底之蛙的视野的大致范围。2、室内一盏电灯通过木板隔墙上的两个小洞,透出两条细小光束(如图所示)。请根据这两条光束的方向确定室内电灯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3、图中CD为日光灯,AB为不透明遮光板,请画出遮光板和光屏之间光完全照不到的区域。 4、如图所示是小强在纸杯上蒙上一层塑料膜做小孔成像实验的情景,请在图中作出烛焰(用表示)在塑料膜上成的像(用箭头表示)及光路图。5、如图所示,在路灯(A点表示)的照射下,地面上出现了小树BC的影子BD,请根据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画图确定点D的位置。【知识点6】利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图1、(1)如图,从空气中的光源S点发出a、b、c三条光线倾斜射向透明的亚克力材料(有机玻璃),其中一束光折射后经过M点,这条光线是 ;(2)请画出光点S经亚克力反射所成的像,并画出经反射后照亮墙上N点的光线 。2、有一束光线从水里斜射向空气,其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容器壁上出现光点A和P(未标出)。(1)请在图画出上述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并标出P点,反射角r1和折射角r2;(2)该束光线方向可以调整,保持入射点O不变,当光点A向上移动时,光点P会 。(选填“上移”“不动”或“下移”)3、如图,一束光由空气射入玻璃,经过界面反射后,一束光反射回空气,另一束光进入玻璃中。①画出A点经过界面所形成的像A';②画出这束光线的反射光线,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③标示出入射角i,折射角r。4、图中,入射光线AO与镜面的夹角为60°,请在图中画出的反射光线。5、图中,光源发出的一束光从空气射向水面,在水中的折射光线为经水中平面镜发生反射。画出这束光;画出经平面镜的反射光线。6、如图所示,反射光线OA与水平面成40°角斜射出水面,请作出入射光线并作出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7、一束光线AO从玻璃斜射到玻璃和空气分界面上,(如图所示)请在图中作出该束光线在界面上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光路。 【知识点7】利用光的折射规律作图1、如图所示,一束激光由空气射入装有水的容器中,折射后射在容器底部的B点,利用注射器往容器中加水,其他条件不变,则激光射在容器底部的位置( )A.A、B两点之间 B.B、C两点之间 C.C、D两点之间 D.在B点左侧2、2022年10月12日“天宫课堂”第三课航天员刘洋在水球变“懒”实验中,成功演示了紫色水球从“活跃”到“懒惰”的过程:刘洋将一个钢球推入紫色的水球中,钢球没有穿透水球,而是被包裹在水球里,用针筒吹气,在相同外力作用下,水球的振动幅度明显减小,称为水球变懒。如图甲所示。请在图乙中完成人眼看到钢球A点像的大致光路,A为钢球上的一点,O为球心。3、如图,一条光线垂直界面AC进入玻璃砖后,在界面AB上只发生反射,在图中画出该光线经界面AB反射和从界面BC离开玻璃砖后的光线。4、如图所示,S'是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射向水面,①画出点光源S的位置,②画出图中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③画出光线射入水中的折射光线。5、如图所示,水槽内装满水,槽底有一点光源S,紧贴右侧槽壁竖直固定一平面镜。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水面折射,又经平面镜反射后过P点。(1)画出P点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2)将S点到P点的光路图补充完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6届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光学: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 知识点专练(原卷版).docx 2026届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光学: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 知识点专练(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