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第2课时 三角函数概念的应用(课件 讲义)高中数学 人教A版(2019)必修 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 第2课时 三角函数概念的应用(课件 讲义)高中数学 人教A版(2019)必修 第一册

资源简介

第2课时 三角函数概念的应用
学习 目标 1. 借助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理解并掌握正弦、余弦、正切函数值在各象限内的符号. 2. 通过对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的理解,了解终边相同角的同一三角函数值相等.
新知初探基础落实
请同学阅读课本P180—P181,完成下列填空.
一、 概念表述
1. 三角函数的定义
三角函数 定义域
sin α _ _
cos α _ _
tan α _ _
2. 三角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
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以及单位圆上点的位置(在哪个象限),可以得到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值在各个象限的符号,如下图.
sin α cos α tan α
【三角函数值的符号记忆】

其含义是:第一象限中各三角函数值全是正数,第二象限中只有正弦值为正数,第三象限中只有正切值为正数,第四象限中只有余弦值为正数.
3. 终边相同的角的三角函数值(诱导公式一)
; ; ,其中k∈Z.
注意:(1) 利用诱导公式一,可以将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转化为求0~2π(或0°~360°)范围内角的三角函数值.
(2) 公式一统一概括为f(k·2π+α)=f(α)(k∈Z)或f(k·360°+α)=f(α)(k∈Z).其特征是:等号两边是同名函数,且符号相同,即同名同号.
4.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0° 30° 45° 60° 90°
0
sin α _ _ _ _ _ _ _ _ _ _
cos α _ _ _ _ _ _ _ _ _ _
tan α _ _ _ _ _ _ _ _
120° 135° 150° 180° 270°
π
sin α _ _ _ _ _ _ _ _ _ _
cos α _ _ _ _ _ _ _ _ _ _
tan α _ _ _ _ _ _ _ _
二、 概念辨析(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 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值相等.(   )
(2) 已知角θ的顶点与原点重合,始边与x轴非负半轴重合,若sin θ>0,tan θ<0,则角θ为第二象限角.(   )
(3) sin =sin =.(   )
(4) cos 的值不能用诱导公式一来求.(   )
典例精讲能力初成
探究1 三角函数值符号的判定
例1 (课本P181例4)确定下列三角函数值的符号,然后用计算工具验证:
(1) cos 250°;
(2) sin ;
(3) tan (-672°);
(4) tan 3π.
判断三角函数值符号的两个步骤:
(1) 定象限:确定角α所在的象限;
(2) 定符号:利用三角函数值的符号规律,即“一全正、二正弦、三正切、四余弦”来判断.
变式 判断下列各式的符号:
(1) sin 145°cos (-210°);
(2) sin 3·cos 4·tan 5.
探究2 诱导公式一的应用
例2 (课本P181例5)求下列三角函数值:
(1) sin 1 480°10′(精确到0.001);
(2) cos ;
(3) tan .
利用诱导公式一进行化简求值的步骤:
(1) 定形:将已知的任意角写成2kπ+α的形式,其中α∈[0,2π),k∈Z;
(2) 转化:根据诱导公式一,转化为求角α的某个三角函数值;
(3) 求值:若角为特殊角,可直接求出该角的三角函数值.
变式 计算:
(1) sin +cos tan 4π;
(2) sin 1 140°cos (-690°)+tan 1 845°.
探究3 确定角所在的象限
例3 若tan α>0,sin α+cos α<0,则角α的终边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变式 已知P(sin θ,tan θ)是第四象限的点,则角θ的终边位于(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随堂内化及时评价
1. 已知α为第二象限角,则(   )
A. sin α<0  B. tan α>0
C. cos α<0  D. sin αcos α>0
2. cos 405°的值是(   )
A.   B. - C.   D. -
3. 若sin x<0,且cos x>0,则角x是(   )
A. 第一象限角  B. 第二象限角
C. 第三象限角  D. 第四象限角
4. cos 480°= .
5. (课本P182练习3)确定下列三角函数值的符号:
(1) sin 156°;(2) cos π;(3) cos (-450°);
(4) tan ;(5) sin ;(6) tan 556°.
配套新练案
一、 单项选择题
1. 当α为第二象限角时,-的值是(   )
A. 1  B. 0
C. 2  D. -2
2. 已知θ为第三象限角,则(   )
A.sin θtan θ>0  B. cos θtan θ>0
C. cos θ+tan θ>0  D. sin θcos θ>0
3. cos +tan 的值为(   )
A. 2  B. 1
C.   D.
4. “θ=+2kπ,k∈Z”是“sin θ=”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二、 多项选择题
5. 若cos θtan θ<0,则角θ的终边可能位于(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6. 若角α的终边经过点P(-3t,4t)(t>0),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α是第二象限角
B. α是钝角
C. tan α=-
D. 点(cos α,sin α)在第二象限
三、 填空题
7. 函数y=+的值域为 .
8. 计算:sin 810°+tan 765°+tan 1 125°+cos 360°= .
四、 解答题
9. 已知sin α<0,tan α<0.
(1) 求角α的集合;
(2) 求角的终边所在的象限;
(3) 试判断tan sin cos 的符号.
10.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单位圆x2+y2=1与x轴的正半轴及负半轴分别交于点A,B,角α的始边为x轴的非负半轴,终边与单位圆交于x轴下方一点P.
(1) 如图,若∠POB=120°,求点P的坐标;
(第10题)
(2) 若点P的横坐标为-,求sin α的值.
11. (多选)若角α的终边在第三象限,则+-的值可能为(   )
A. 0  B. 2
C. 4  D. -4
12. 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角α的始边与x轴的非负半轴重合且与单位圆相交于点A,它的终边与单位圆相交于x轴上方一点B,始边不动,终边在运动.
(第12题)
(1) 若点B的横坐标为-,求tan α的值;
(2) 若△AOB为等边三角形,写出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β的集合;
(3) 若α∈,请写出弓形AB的面积S与α的函数关系式.第2课时 三角函数概念的应用
学习 目标 1. 借助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理解并掌握正弦、余弦、正切函数值在各象限内的符号. 2. 通过对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的理解,了解终边相同角的同一三角函数值相等.
新知初探基础落实
请同学阅读课本P180—P181,完成下列填空.
一、 概念表述
1. 三角函数的定义
三角函数 定义域
sin α __{α|α∈R}__
cos α __{α|α∈R}__
tan α ____
2. 三角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
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以及单位圆上点的位置(在哪个象限),可以得到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值在各个象限的符号,如下图.
sin α cos α tan α
【三角函数值的符号记忆】
__一全正、二正弦、三正切、四余弦__.
其含义是:第一象限中各三角函数值全是正数,第二象限中只有正弦值为正数,第三象限中只有正切值为正数,第四象限中只有余弦值为正数.
3. 终边相同的角的三角函数值(诱导公式一)
__sin (α+k·2π)=sin α__;__cos (α+k·2π)=cos α__;__tan (α+k·2π)=tan α__,其中k∈Z.
注意:(1) 利用诱导公式一,可以将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转化为求0~2π(或0°~360°)范围内角的三角函数值.
(2) 公式一统一概括为f(k·2π+α)=f(α)(k∈Z)或f(k·360°+α)=f(α)(k∈Z).其特征是:等号两边是同名函数,且符号相同,即同名同号.
4.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0° 30° 45° 60° 90°
0
sin α __0__ ____ ____ ____ __1__
cos α __1__ ____ ____ ____ __0__
tan α __0__ ____ __1__ ____
120° 135° 150° 180° 270°
π
sin α ____ ____ ____ __0__ __-1__
cos α __-__ __-__ __-__ __-1__ __0__
tan α __-__ __-1__ __-__ __0__
二、 概念辨析(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 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值相等.( √ )
(2) 已知角θ的顶点与原点重合,始边与x轴非负半轴重合,若sin θ>0,tan θ<0,则角θ为第二象限角.( √ )
(3) sin =sin =.( √ )
(4) cos 的值不能用诱导公式一来求.( × )
典例精讲能力初成
探究1 三角函数值符号的判定
例1 (课本P181例4)确定下列三角函数值的符号,然后用计算工具验证:
(1) cos 250°;
【解答】因为250°是第三象限角,所以cos 250°<0.
(2) sin ;
【解答】因为-是第四象限角,所以sin <0.
(3) tan (-672°);
【解答】因为tan (-672°)=tan (48°-2×360°)=tan 48°,而48°是第一象限角,所以
tan (-672°)>0.
(4) tan 3π.
【解答】因为tan 3π=tan (π+2π)=tan π,而π的终边在x轴上,所以tan π=0.
判断三角函数值符号的两个步骤:
(1) 定象限:确定角α所在的象限;
(2) 定符号:利用三角函数值的符号规律,即“一全正、二正弦、三正切、四余弦”来判断.
变式 判断下列各式的符号:
(1) sin 145°cos (-210°);
【解答】因为145°是第二象限角,所以sin 145°>0,因为-210°=-360°+150°,所以-210°是第二象限角,所以cos (-210°)<0,所以sin 145°cos (-210°)<0.
(2) sin 3·cos 4·tan 5.
【解答】因为<3<π,π<4<,<5<2π,所以sin 3>0,cos 4<0,tan 5<0,所以sin 3·cos 4·tan 5>0.
探究2 诱导公式一的应用
例2 (课本P181例5)求下列三角函数值:
(1) sin 1 480°10′(精确到0.001);
【解答】sin 1 480°10′=sin (40°10′+4×360°)=sin 40°10′≈0.645.
(2) cos ;
【解答】cos =cos =cos =.
(3) tan .
【解答】tan =tan =tan =.
利用诱导公式一进行化简求值的步骤:
(1) 定形:将已知的任意角写成2kπ+α的形式,其中α∈[0,2π),k∈Z;
(2) 转化:根据诱导公式一,转化为求角α的某个三角函数值;
(3) 求值:若角为特殊角,可直接求出该角的三角函数值.
变式 计算:
(1) sin +cos tan 4π;
【解答】原式=sin +cos tan 0=sin +0=.
(2) sin 1 140°cos (-690°)+tan 1 845°.
【解答】原式=sin (3×360°+60°)cos (-2×360°+30°)+tan (5×360°+45°)=sin 60°·
cos 30°+tan 45°=×+1=.
探究3 确定角所在的象限
例3 若tan α>0,sin α+cos α<0,则角α的终边在( C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解析】由tan α>0可知角α的终边在第一象限或者第三象限,当角α的终边在第一象限时,sin α>0,cos α>0,此时sin α+cos α>0,不符合要求;当角α的终边在第三象限时,sin α<0,cos α<0,此时sin α+cos α<0,符合要求,所以角α的终边在第三象限.
变式 已知P(sin θ,tan θ)是第四象限的点,则角θ的终边位于( B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解析】因为P(sin θ,tan θ)是第四象限的点,所以sin θ>0,tan θ<0,所以角θ的终边位于第二象限.
随堂内化及时评价
1. 已知α为第二象限角,则( C )
A. sin α<0  B. tan α>0
C. cos α<0  D. sin αcos α>0
2. cos 405°的值是( C )
A.   B. -
C.   D. -
【解析】cos 405°=cos (45°+360°)=cos 45°=.
3. 若sin x<0,且cos x>0,则角x是( D )
A. 第一象限角  B. 第二象限角
C. 第三象限角  D. 第四象限角
【解析】由sin x<0,可得x为第三、第四象限角及y轴非正半轴上的角;由cos x>0,可得x为第一、第四象限及x轴非负半轴上的角,取交集可得x是第四象限角.
4. cos 480°=__-__.
【解析】cos 480°=cos (360°+120°)=cos 120°=-.
5. (课本P182练习3)确定下列三角函数值的符号:
(1) sin 156°;
【解答】因为156°是第二象限角,所以sin 156°的符号为正.
(2) cos π;
【解答】因为π=2π+,所以π是第三象限角,所以cos π的符号为负.
(3) cos (-450°);
【解答】因为-450°=-720°+270°,所以-450°的终边在y轴负半轴,所以cos (-450°)=0.
(4) tan ;
【解答】因为-π=-2π-,所以-π是第四象限角,所以tan 的符号为负.
(5) sin ;
【解答】因为-=-2π+,所以-是第二象限角,所以sin 的符号为正.
(6) tan 556°.
【解答】因为556°=360°+196°,所以556°是第三象限角,所以tan 556°的符号为正.
配套新练案
一、 单项选择题
1. 当α为第二象限角时,-的值是( C )
A. 1  B. 0
C. 2  D. -2
2. 已知θ为第三象限角,则( D )
A.sin θtan θ>0  B. cos θtan θ>0
C. cos θ+tan θ>0  D. sin θcos θ>0
【解析】因为θ为第三象限角,所以sin θ<0,cos θ<0,tan θ>0,所以sin θtan θ<0,
cos θ·tan θ<0,sin θcos θ>0,故A,B错误,D正确;对于C,由于无法确定cos θ与tan θ绝对值的大小,所以无法确定cos θ+tan θ的正负,故C错误.
3. cos +tan 的值为( C )
A. 2  B. 1
C.   D.
4. “θ=+2kπ,k∈Z”是“sin θ=”的( A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解析】当θ=+2kπ,k∈Z时,可得sin θ=成立,即充分性成立;反之,当sin θ=时,可得θ=+2kπ或θ=+2kπ,k∈Z,即必要性不成立,所以“θ=+2kπ,k∈Z”是“sin θ=”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二、 多项选择题
5. 若cos θtan θ<0,则角θ的终边可能位于( CD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解析】因为cos θtan θ<0,则或若cos θ<0,tan θ>0,则此时θ的终边位于第三象限;若cos θ>0,tan θ<0,则此时θ的终边位于第四象限.综上,θ的终边位于第三或四象限.
6. 若角α的终边经过点P(-3t,4t)(t>0),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CD )
A. α是第二象限角
B. α是钝角
C. tan α=-
D. 点(cos α,sin α)在第二象限
【解析】由点P(-3t,4t)(t>0)在第二象限,可得α是第二象限角,但不一定是钝角,A正确,B错误;tan α==-,C正确;由sin α>0,cos α<0,则点(cos α,sin α)在第二象限,D正确.
三、 填空题
7. 函数y=+的值域为__{2,-2,0}__.
8. 计算:sin 810°+tan 765°+tan 1 125°+cos 360°=__4__.
四、 解答题
9. 已知sin α<0,tan α<0.
(1) 求角α的集合;
【解答】由sin α<0,知α在第三、四象限或y轴的负半轴上;由tan α<0,知α在第二、四象限.故角α在第四象限,其集合为.
(2) 求角的终边所在的象限;
【解答】由(1)知,2kπ+<α<2kπ+2π,k∈Z,则kπ+<(3) 试判断tan sin cos 的符号.
【解答】当为第二象限角时,tan <0,sin >0,cos <0,所以tan sin cos >0;当为第四象限角时,tan <0,sin <0,cos >0,所以tan sin cos >0.综上,tan sin cos 的符号为正.
10.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单位圆x2+y2=1与x轴的正半轴及负半轴分别交于点A,B,角α的始边为x轴的非负半轴,终边与单位圆交于x轴下方一点P.
(1) 如图,若∠POB=120°,求点P的坐标;
(第10题)
【解答】如图,过点P作PC⊥OA于点C,若∠POB=120°,则∠POC=60°,又|OP|=1,则|OC|=,|CP|=,由题意,点P在第四象限,所以点P的坐标为.
(第10题答)
(2) 若点P的横坐标为-,求sin α的值.
【解答】由题意设P,因为点P在单位圆x2+y2=1上,且在x轴下方,所以+y2=1,且y<0,解得y=-,所以sin α=y=-.
11. (多选)若角α的终边在第三象限,则+-的值可能为( BC )
A. 0  B. 2
C. 4  D. -4
【解析】由角α的终边在第三象限,得-π+2kπ<α<-+2kπ,k∈Z,则-+kπ<<-+kπ,k∈Z,因此是第二象限角或第四象限角.当是第二象限角时,+-=1-2-(-3)=2;当是第四象限角时,+-=-1+2-(-3)=4.
12. 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角α的始边与x轴的非负半轴重合且与单位圆相交于点A,它的终边与单位圆相交于x轴上方一点B,始边不动,终边在运动.
(第12题)
(1) 若点B的横坐标为-,求tan α的值;
【解答】由题意可得B,由三角函数的定义得tan α==-.
(2) 若△AOB为等边三角形,写出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β的集合;
【解答】若△AOB为等边三角形,则B,得tan α==,所以∠AOB=,故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β的集合为.
(3) 若α∈,请写出弓形AB的面积S与α的函数关系式.
【解答】由扇形的面积公式,可得S扇形=α·r2=,又因为S△AOB=|OA|·|OB|sin α=,所以S=S扇形-S△AOB=,α∈.(共45张PPT)
第五章 三角函数
5.2 三角函数的概念
第2课时 三角函数概念的应用
学习 目标 1. 借助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理解并掌握正弦、余弦、正切函数值在各象限内的符号.
2. 通过对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的理解,了解终边相同角的同一三角函数值相等.
新知初探 基础落实
请同学阅读课本P180—P181,完成下列填空.
一、 概念表述
1. 三角函数的定义
三角函数 定义域
sin α ______________
cos α ______________
tan 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α|α∈R}
{α|α∈R}
2. 三角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
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以及单位圆上点的位置(在哪个象限),可以得到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值在各个象限的符号,如下图.
【三角函数值的符号记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含义是:第一象限中各三角函数值全是正数,第二象限中只有正弦值为正数,第三象限中只有正切值为正数,第四象限中只有余弦值为正数.
一全正、二正弦、三正切、四余弦
3. 终边相同的角的三角函数值(诱导公式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k∈Z.
注意:(1) 利用诱导公式一,可以将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转化为求0~2π(或0°~360°)范围内角的三角函数值.
(2) 公式一统一概括为f(k·2π+α)=f(α)(k∈Z)或f(k·360°+α)=f(α)(k∈Z).其特征是:等号两边是同名函数,且符号相同,即同名同号.
sin (α+k·2π)=sin α
cos (α+k·2π)=cos α
tan (α+k·2π)=tan α
4.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0
1
1
0
0
1
0
-1
-1
0
-1
0
二、 概念辨析(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 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值相等. (  )
(2) 已知角θ的顶点与原点重合,始边与x轴非负半轴重合,若sin θ>0,tan θ<0,则角θ为第二象限角. (  )



×
典例精讲 能力初成
探究
   (课本P181例4)确定下列三角函数值的符号,然后用计算工具验证:
(1) cos 250°;
1
三角函数值符号的判定
1
【解答】因为250°是第三象限角,所以cos 250°<0.
(课本P181例4)确定下列三角函数值的符号,然后用计算工具验证:
(3) tan (-672°);
【解答】因为tan (-672°)=tan (48°-2×360°)=tan 48°,而48°是第一象限角,所以tan (-672°)>0.
(4) tan 3π.
【解答】因为tan 3π=tan (π+2π)=tan π,而π的终边在x轴上,所以tan π=0.
判断三角函数值符号的两个步骤:
(1) 定象限:确定角α所在的象限;
(2) 定符号:利用三角函数值的符号规律,即“一全正、二正弦、三正切、四余弦”来判断.
【解答】因为145°是第二象限角,所以sin 145°>0,因为-210°=-360°
+150°,所以-210°是第二象限角,所以cos (-210°)<0,所以sin 145°·
cos (-210°)<0.
变式 
   判断下列各式的符号:
(1) sin 145°cos (-210°);
(2) sin 3·cos 4·tan 5.
探究
   (课本P181例5)求下列三角函数值:
(1) sin 1 480°10′(精确到0.001);
2
诱导公式一的应用
2
【解答】sin 1 480°10′=sin (40°10′+4×360°)=sin 40°10′≈0.645.
利用诱导公式一进行化简求值的步骤:
(1) 定形:将已知的任意角写成2kπ+α的形式,其中α∈[0,2π),k∈Z;
(2) 转化:根据诱导公式一,转化为求角α的某个三角函数值;
(3) 求值:若角为特殊角,可直接求出该角的三角函数值.
变式 
   计算:
(2) sin 1 140°cos (-690°)+tan 1 845°.
探究
   若tan α>0,sin α+cos α<0,则角α的终边在 (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3
确定角所在的象限
3
C
【解析】由tan α>0可知角α的终边在第一象限或者第三象限,当角α的终边在第一象限时,sin α>0,cos α>0,此时sin α+cos α>0,不符合要求;当角α的终边在第三象限时,sin α<0,cos α<0,此时sin α+cos α<0,符合要求,所以角α的终边在第三象限.
【解析】因为P(sin θ,tan θ)是第四象限的点,所以sin θ>0,tan θ<0,所以角θ的终边位于第二象限.
变式 
   已知P(sin θ,tan θ)是第四象限的点,则角θ的终边位于 (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B
随堂内化 及时评价
1. 已知α为第二象限角,则 (  )
A. sin α<0  B. tan α>0
C. cos α<0  D. sin αcos α>0
C
C
3. 若sin x<0,且cos x>0,则角x是 (  )
A. 第一象限角  B. 第二象限角
C. 第三象限角  D. 第四象限角
D
【解析】由sin x<0,可得x为第三、第四象限角及y轴非正半轴上的角;由cos x>0,可得x为第一、第四象限及x轴非负半轴上的角,取交集可得x是第四象限角.
4. cos 480°=_______.
5. (课本P182练习3)确定下列三角函数值的符号:
(1) sin 156°;
【解答】因为156°是第二象限角,所以sin 156°的符号为正.
5. (课本P182练习3)确定下列三角函数值的符号:
(3) cos (-450°);
【解答】因为-450°=-720°+270°,所以-450°的终边在y轴负半轴,所以cos (-450°)=0.
5. (课本P182练习3)确定下列三角函数值的符号:
(6) tan 556°.
【解答】因为556°=360°+196°,所以556°是第三象限角,所以tan 556°的符号为正.
配套新练案
C
2. 已知θ为第三象限角,则 (  )
A. sin θtan θ>0  B. cos θtan θ>0
C. cos θ+tan θ>0  D. sin θcos θ>0
D
【解析】因为θ为第三象限角,所以sin θ<0,cos θ<0,tan θ>0,所以sin θtan θ<0,cos θ·tan θ<0,sin θcos θ>0,故A,B错误,D正确;对于C,由于无法确定cos θ与tan θ绝对值的大小,所以无法确定cos θ+tan θ的正负,故C错误.
C
A
二、 多项选择题
5. 若cos θtan θ<0,则角θ的终边可能位于 (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CD
ACD
{2,-2,0}
8. 计算:sin 810°+tan 765°+tan 1 125°+cos 360°=____.
4
四、 解答题
9. 已知sin α<0,tan α<0.
(1) 求角α的集合;
9. 已知sin α<0,tan α<0.
10.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单位圆x2+y2=1与x轴的正半轴及负半轴分别交于点A,B,角α的始边为x轴的非负半轴,终边与单位圆交于x轴下方一点P.
(1) 如图,若∠POB=120°,求点P的坐标;
10.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单位圆x2+y2=1与x轴的正半轴及负半轴分别交于点A,B,角α的始边为x轴的非负半轴,终边与单位圆交于x轴下方一点P.
【答案】BC
12. 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角α的始边与x轴的非负半轴重合且与单位圆相交于点A,它的终边与单位圆相交于x轴上方一点B,始边不动,终边在运动.
12. 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角α的始边与x轴的非负半轴重合且与单位圆相交于点A,它的终边与单位圆相交于x轴上方一点B,始边不动,终边在运动.
(2) 若△AOB为等边三角形,写出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β的集合;
12. 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角α的始边与x轴的非负半轴重合且与单位圆相交于点A,它的终边与单位圆相交于x轴上方一点B,始边不动,终边在运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