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第3课时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课件 讲义)高中数学 人教A版(2019)必修 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5 第3课时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课件 讲义)高中数学 人教A版(2019)必修 第一册

资源简介

第3课时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学习 目标 1. 会从两角和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推导出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2. 能熟练运用二倍角的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并能灵活地将公式变形运用.
新知初探基础落实
请同学阅读课本P220—P223,完成下列填空.
1. 二倍角公式
三角函数 公式
正弦 sin 2α=
余弦 cos 2α=
正切 tan2α=
2.二倍角余弦公式的重要变形——升幂公式和降幂公式
(1) 升幂公式:
1+cos 2α= ,1-cos2α= ,
1+cosα= ,1-cosα= .
(2)降幂公式:
cos2α= ,sin2α= ,sin αcos α= .
典例精讲能力初成
探究1 二倍角公式及简单应用
例1 (课本P221例5)已知sin 2α=,<α<,求sin 4α,cos 4α,tan 4α的值.
变式 (1) 若sin α=-,且α∈,则sin (π-2α)的值为(   )
A. -  B. -
C.   D.
(2) 已知cos =,则cos (α-30°)的值为(   )
A.   B. -
C.   D. -
(3) 已知角α的终边过点(1,-2),则tan 2α的值为(   )
A. -  B.
C.   D.
探究2 二倍角公式及综合应用
视角1 给角求值
例2-1 求下列各式的值:
(1)sin cos ;(2) cos215°-cos275°;
(3) 2cos2-1;(4) .
对于给角求值问题,一般有两类:
(1) 直接正用、逆用二倍角公式,结合诱导公式和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对已知式子进行转化,一般可以化为特殊角.
(2) 若形式为几个非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式相乘,则一般逆用二倍角的正弦公式,在求解过程中,需利用互余关系配凑出应用二倍角公式的条件,使得问题出现可以连用二倍角的正弦公式的形式.
视角2 给值求值
例2-2 (课本P222例6)在△ABC中,cos A=,tan B=2,求tan (2A+2B)的值.
解决给值求值问题,要注意寻找已知式与未知式之间的联系,有两个观察方向:(1) 有方向地将已知式或未知式化简,使关系明朗化;(2) 寻找角之间的关系,看是否适合相关公式的使用,注意常见角的变换和角之间的二倍关系.
变式 已知cos =,≤α<,求cos 的值.
视角3 给值求角
例2-3 已知α∈,且sin 2α=sin ,求α的值.
探究3 三角函数式的化简与证明
例3 化简下列各式:
(1) -;
(2) .
随堂内化及时评价
1. sin4-cos4的值为(   )
A.-  B. -
C.   D.
若角α的顶点与直角坐标系的原点重合,始边与x轴的非负半轴重合,终边经过点
(-1,-),则 sin 2α=(   )
A. -  B. -
C.   D.
3. (2025·新高考Ⅱ卷)已知α∈(0,π),cos =,则sin =(   )
A.   B.
C.   D.
4. 已知等腰三角形底角的正弦值为,则顶角的正弦值是 .
5. (课本P223练习1)已知cos =-,8π<α<12π,求sin ,cos ,tan 的值.
配套新练案
一、 单项选择题
1. 已知sin =,则cos =(   )
A. -  B. -
C.   D.
2.已知角A,B,C分别是△ABC的三个内角,且cos =,则cos (B+C)等于(   )
A. -  B. -
C.   D.
3. (2023·新高考Ⅰ卷)已知sin (α-β)=,cos α·sin β=,则cos (2α+2β)=(   )
A.   B.
C. -  D. -
4.已知tan =,tan =,则tan (α-2β)=(   )
A. -  B. -
C.   D.
二、 多项选择题
5. 下列各式中,值为的是(   )
A. cos215°-sin215°     B.2sin 15°cos 15°
C. 1-2sin215°     D.2cos215°-1
6. 化简下列各式,与 tan α相等的是(   )
A.
B. ·,α∈(0,π)
C.
D.
三、 填空题
7. 计算:cos 20°cos 40°cos 80°= .
8. 已知cos θ=-,θ∈,则sin = .
四、 解答题
9.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角α,β的始边均为x轴正半轴,终边分别与圆O交于A,B两点,若α∈,β=,且点A的坐标为A(-1,m).
(第9题)
(1) 若tan 2α=-,求实数m的值;
(2) 若tan ∠AOB=-,求sin 2α的值.
10. (2025·石家庄期末)已知锐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相交于点P.
(1) 求实数m及tan α的值;
(2) 求cos 的值;
(3) 若0<β<,且cos (α+β)=-,求sin β的值.
11. (多选)下列各式中,值为的是(   )
A. 2sin 15°cos 15°  B. 2cos2-1
C.  D.
12. 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研究过正五边形和正十边形的作图,发现0.618就是黄金分割,这是一个伟大的发现,这一数值也可以表示为a=2sin 18°.若a2+b=4,则等于(   )
A.  B.
C.   D. -
13. 已知=-,则sin = .
14. 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利用“勾股圆方图”巧妙地证明了勾股定理,成就了我国古代数学的骄傲,后人称之为“赵爽弦图”. 如图,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中间的一个小正方形EFGH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ABCD,若直角三角形中AF=a,BF=b,较小的锐角∠FAB=α.若(a+b)2=196,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100,则cos 2α= ,sin -cos = . 
(第14题)第3课时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学习 目标 1. 会从两角和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推导出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2. 能熟练运用二倍角的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并能灵活地将公式变形运用.
新知初探基础落实
思考:由S(α±β),C(α±β),T(α±β)是否能推导出sin 2α,cos 2α,tan 2α的公式?
一、 生成概念
1. 正弦的二倍角公式
sin (α+β)=sin αcos β+sin βcos α S(α+β)
? 令β=α
sin (α+α)=sin αcos α+sin αcos α=2sin αcos α
2. 余弦的二倍角公式
cos (α+β)=cos αcos β-sin βsin α C(α+β)
? 令β=α
cos (α+α)=cos αcos α-sin αsin α=cos2α-sin2α
3.正切的二倍角公式
tan (α+β)= T(α+β)
? 令β=α
tan (α+α)==
tan2α=
α≠kπ+且α≠+,k∈Z.
请同学阅读课本P220—P223,完成下列填空.
二、概念表述
1. 二倍角公式
三角函数 公式
正弦 sin 2α=__2sin αcos α__
余弦 cos 2α=__cos2α-sin2α__
正切 tan2α=____
2.二倍角余弦公式的重要变形——升幂公式和降幂公式
(1) 升幂公式:
1+cos 2α=__2cos2α__,1-cos2α=__2sin2α__,
1+cosα=__2cos2__,1-cosα=__2sin2__.
(2)降幂公式:
cos2α=____,
sin2α=____,
sin αcos α=__sin_2α__.
典例精讲能力初成
探究1 二倍角公式及简单应用
例1 (课本P221例5)已知sin 2α=,<α<,求sin 4α,cos 4α,tan 4α的值.
【解答】由<α<,得<2α<π.又sin 2α=,所以cos 2α=-=-.于是
sin 4α=sin [2×(2α)]=2sin 2αcos 2α=2××=-;cos 4α=cos [2×(2α)]=1-2sin22α=1-2×=;tan4α==-×=-.
变式 (1) 若sin α=-,且α∈,则sin (π-2α)的值为( D )
A. -  B. -
C.   D.
【解析】因为sin α=-,α∈,所以cos α=-=-=
-,所以sin(π-2α)=sin 2α=2sin αcos α=2××=.
(2) 已知cos =,则cos (α-30°)的值为( A )
A.   B. -
C.   D. -
【解析】因为cos =,所以cos (150°+α)=2cos2-1=2×-1=-,所以cos(30°-α)=cos [180°-(150°+α)]=-cos (150°+α)=-=,即cos (α-30°)=.
(3) 已知角α的终边过点(1,-2),则tan 2α的值为( B )
A. -  B.
C.   D.
【解析】因为角α的终边过点(1,-2),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可得tan α==-2,则tan 2α===.
探究2 二倍角公式及综合应用
视角1 给角求值
例2-1 求下列各式的值:
(1)sin cos ;
【解答】sin cos =·2sin cos =sin =.
(2) cos215°-cos275°;
【解答】因为cos275°=cos2(90°-15°)=sin215°,所以cos215°-cos275°=cos215°-sin215°=cos30°=.
(3) 2cos2-1;
【解答】2cos2-1=cos=-.
(4) .
【解答】==tan60°=.
对于给角求值问题,一般有两类:
(1) 直接正用、逆用二倍角公式,结合诱导公式和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对已知式子进行转化,一般可以化为特殊角.
(2) 若形式为几个非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式相乘,则一般逆用二倍角的正弦公式,在求解过程中,需利用互余关系配凑出应用二倍角公式的条件,使得问题出现可以连用二倍角的正弦公式的形式.
视角2 给值求值
例2-2 (课本P222例6)在△ABC中,cos A=,tan B=2,求tan (2A+2B)的值.
【解答】方法一:在△ABC中,由cos A=,0方法二:在△ABC中,由cos A=,0解决给值求值问题,要注意寻找已知式与未知式之间的联系,有两个观察方向:(1) 有方向地将已知式或未知式化简,使关系明朗化;(2) 寻找角之间的关系,看是否适合相关公式的使用,注意常见角的变换和角之间的二倍关系.
变式 已知cos =,≤α<,求cos 的值.
【解答】因为≤α<,所以≤α+<.因为cos >0,所以<α+<,所以sin =-=-=-.所以cos2α=sin =
2sin cos =2××=-,sin 2α=-cos =1-2cos2=1-2×=.所以cos=cos 2α-sin 2α=×=-.
视角3 给值求角
例2-3 已知α∈,且sin 2α=sin ,求α的值.
【解答】因为sin 2α=-cos =1-2cos2,sin=-sin =
-cos =-cos ,所以sin 2α=sin 可化为1-2cos2=
-cos,解得cos =1或cos =-.因为α∈,所以α+∈,故α+=0或α+=,即α=-或α=.
探究3 三角函数式的化简与证明
例3 化简下列各式:
(1) -;
【解答】原式===tan2θ.
(2) .
【解答】原式======1.
随堂内化及时评价
1. sin4-cos4的值为( B )
A.-  B. -
C.   D.
2. 若角α的顶点与直角坐标系的原点重合,始边与x轴的非负半轴重合,终边经过点
(-1,-),则 sin 2α=( D )
A. -  B. -
C.   D.
【解析】由题意得sin α==-,cos α==-,因此sin 2α=2sin αcos α=2××=.
3. (2025·新高考Ⅱ卷)已知α∈(0,π),cos =,则sin =( D )
A.   B.
C.   D.
【解析】由题知cos α=2cos2-1=2×-1=-,因为0<α<π,所以<α<π,则sinα===,则sin =sin αcos -cos αsin =×-×=.
4. 已知等腰三角形底角的正弦值为,则顶角的正弦值是____.
【解析】设底角为θ,则θ∈,顶角为180°-2θ.因为sin θ=,所以cos θ==,所以sin(180°-2θ)=sin 2θ=2sin θcos θ=2××=.
5. (课本P223练习1)已知cos =-,8π<α<12π,求sin ,cos ,tan 的值.
【解析】因为8π<α<12π,所以π<<.又cos =-,所以sin =-=
-,tan ===,所以sin =2sin cos =2××=,cos =cos2-sin2=2-2=,tan===×=.
配套新练案
一、 单项选择题
1. 已知sin =,则cos =( D )
A. -  B. -
C.   D.
【解析】cos =1-2sin2=1-2×=.
2.已知角A,B,C分别是△ABC的三个内角,且cos =,则cos (B+C)等于( A )
A. -  B. -
C.   D.
3. (2023·新高考Ⅰ卷)已知sin (α-β)=,cos α·sin β=,则cos (2α+2β)=( B )
A.   B.
C. -  D. -
【解析】因为sin (α-β)=sin αcos β-cos αsin β=,cos αsin β=,所以sin αcos β=,所以sin (α+β)=sin αcos β+cos αsin β=+=,所以cos (2α+2β)=cos [2(α+β)]=1-2sin2(α+β)=1-2×=.
4.已知tan =,tan =,则tan (α-2β)=( B )
A. -  B. -
C.   D.
【解析】由tan =,得tan ===,而tan=,故tan (α-2β)=tan -===-.
二、 多项选择题
5. 下列各式中,值为的是( ACD )
A. cos215°-sin215°     B.2sin 15°cos 15°
C. 1-2sin215°     D.2cos215°-1
【解析】cos215°-sin215°=cos30°=,故A正确;2sin 15°cos 15°=sin 30°=,故B错误;1-2sin215°=cos30°=,故C正确;2cos215°-1=cos30°=,故D正确.
6. 化简下列各式,与 tan α相等的是( BC )
A.
B. ·,α∈(0,π)
C.
D.
【解析】===|tanα|,A不合题意;因为α∈(0,π),所以·=·===tan α,故B符合题意;==tan α,故C符合题意;==,故D不符合题意.
三、 填空题
7. 计算:cos 20°cos 40°cos 80°=____.
【解析】原式=====.
8. 已知cos θ=-,θ∈,则sin =__-__.
【解析】因为cos θ=-,θ∈,所以sin θ==,所以sin2θ=2sin θ·
cos θ=-,cos 2θ=1-2sin2θ=-,所以sin=(sin 2θ+cos 2θ)=×=-.
四、 解答题
9.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角α,β的始边均为x轴正半轴,终边分别与圆O交于A,B两点,若α∈,β=,且点A的坐标为A(-1,m).
(第9题)
(1) 若tan 2α=-,求实数m的值;
【解答】由题意可得tan 2α==-,所以tanα=-或tan α=2.因为α∈,所以tan α=-,即=-,所以m=.
(2) 若tan ∠AOB=-,求sin 2α的值.
【解答】因为tan ∠AOB=tan (α-β)=tan ==-,sin2+cos2=1,α-∈,所以sin=,cos =-,所以sin =2sin cos =-,cos =2 cos2-1=,所以sin2α=
sin =sin cos +cos sin =.
10. (2025·石家庄期末)已知锐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相交于点P.
(1) 求实数m及tan α的值;
【解答】由于点P在单位圆上,且α是锐角,可得m>0,m2+=1,则m=,tan α=.
(2) 求cos 的值;
【解答】因为锐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相交于点P,所以sin α=,cos α=,可得cos 2α=cos2α-sin2α=,sin2α=2sin α·cos α=,所以cos =cos 2α-sin 2α=×-×=-.
(3) 若0<β<,且cos (α+β)=-,求sin β的值.
【解答】因为α为锐角,所以0<α<,又0<β<,所以0<α+β<π,因为cos (α+β)=-,所以sin (α+β)==,所以sinβ=sin [(α+β)-α]=sin (α+β)cos α-cos (α+β)sin α=×-×=.
11. (多选)下列各式中,值为的是( AD )
A. 2sin 15°cos 15°  B. 2cos2-1
C.  D.
【解析】对于A,2sin15°cos 15°=sin 30°=,A正确;对于B,2cos 2-1=cos =>,B错误;对于C,==cos15°>,C错误;对于D,=×=×tan45°=,D正确.
12. 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研究过正五边形和正十边形的作图,发现0.618就是黄金分割,这是一个伟大的发现,这一数值也可以表示为a=2sin 18°.若a2+b=4,则等于( D )
A.  B.
C.   D. -
【解析】由题意可得b=4-a2=4-4sin218°=4cos218°,则===-.
13. 已知=-,则sin =____.
【解析】由===-,得3tan2α-5tanα-2=0,解得tan α=2或tan α=-.sin =sin 2αcos +cos 2αsin =(sin 2α+cos 2α)==,当tanα=2时,上式=×=;当tan α=-时,上式=×=.综上,sin =.
14. 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利用“勾股圆方图”巧妙地证明了勾股定理,成就了我国古代数学的骄傲,后人称之为“赵爽弦图”. 如图,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中间的一个小正方形EFGH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ABCD,若直角三角形中AF=a,BF=b,较小的锐角∠FAB=α.若(a+b)2=196,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100,则cos 2α=____,sin -cos =__-__. 
(第14题)
【解析】在Rt△ABF中,由于a2+b2=100,(a+b)2=196,解得a=8,b=6,所以
sin α==,cos α=,故cos 2α=cos2α-sin2α=.由于0<α<,所以0<<,故sin<
cos ,所以sin -cos =-=-.(共51张PPT)
第五章 三角函数
5.5 三角恒等变换
第3课时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学习 目标 1. 会从两角和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推导出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2. 能熟练运用二倍角的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并能灵活地将公式变形运用.
新知初探 基础落实
思考:由S(α±β),C(α±β),T(α±β)是否能推导出sin 2α,cos 2α,tan 2α的公式?
请同学阅读课本P220—P223,完成下列填空.
二、概念表述
1. 二倍角公式
三角函数 公式
正弦 sin 2α=______________
余弦 cos 2α=_______________
正切
tan2α=_________
2sin αcos α
cos2α-sin2α
2.二倍角余弦公式的重要变形——升幂公式和降幂公式
(1) 升幂公式:
1+cos 2α=_________,1-cos2α=_________,

1+cosα=__________,1-cosα=__________.
(2)降幂公式:
cos2α=________,
sin2α=_________,
sin αcos α=___________.
2cos2α
2sin2α
典例精讲 能力初成
探究
1
二倍角公式及简单应用
1
变式 
D
A
B
探究
视角1 给角求值
     求下列各式的值:
2
二倍角公式及综合应用
2-1
(2) cos215°-cos275°;
求下列各式的值:
对于给角求值问题,一般有两类:
(1) 直接正用、逆用二倍角公式,结合诱导公式和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对已知式子进行转化,一般可以化为特殊角.
(2) 若形式为几个非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式相乘,则一般逆用二倍角的正弦公式,在求解过程中,需利用互余关系配凑出应用二倍角公式的条件,使得问题出现可以连用二倍角的正弦公式的形式.
视角2 给值求值
2-2
解决给值求值问题,要注意寻找已知式与未知式之间的联系,有两个观察方向:
(1) 有方向地将已知式或未知式化简,使关系明朗化;(2) 寻找角之间的关系,看是否适合相关公式的使用,注意常见角的变换和角之间的二倍关系.
变式 
视角3 给值求角
2-3
探究
   化简下列各式:
3
三角函数式的化简与证明
3
随堂内化 及时评价
B
D
D
配套新练案
D
A
B
B
ACD
BC
(1) 求实数m及tan α的值;
AD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