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科学学科课堂作业调测卷 答题卷温馨提示:请根据相关要求规范解答.不允许使用科学计算器.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错误填涂EMBED \* MERGEFORMAT注意事项1.请考生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与条形码核对.2.卷Ⅰ(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卷Ⅱ(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书写.3.按题号顺序在黑色矩形框限定的答题区域内作答.4.保持答题纸清洁,不折叠,不破损.5.作图(包括添加辅助线)最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线条描黑.6.29-3225-2816-241-15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23. (本题满分12分)(1)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16.(1) (2)17.(1)(2)18.(1) (2)19.(1) (2)20.(1) (2)(3) (4)21.(1) (2)(3)22.(1) (2)23.(1) (2)24.(1) (2)(3)三、作图题(每题3分,共12分)25、26、27、 28、四、探究题(每空2分,共36分)29.(1)(2)(3)30.(1)(2)(3)(4)31.(1)(2)(3)32.(1)(2)(3)(4)PAGEKX·科学 第2页 共2页2025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科学学科课堂作业调测卷 试卷温馨提示:请根据相关要求规范解答.不允许使用科学计算器.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眼睛把人带进了世界,耳朵把世界带给了人”,这句话高度赞美了人体的感觉器官。关于人的感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感觉器官的作用是感受环境中的刺激,并发出信息B.冷、热、触、痛觉感受器全部分布在皮肤中C.舌的不同部位对甜、酸、苦、咸的敏感性不同D.味觉和嗅觉的相似之处是感受的刺激都是化学物质2、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消失了,原因是手( )A.使鼓面停止了振动 B.吸收了声波C.改变了鼓面的振动频率 D.把声音反射回去了3、我们听不到蝴蝶振动翅膀发出的声音是由于( )A.蝴蝶的翅膀振动的幅度太小,所以响度小,人耳听不到B.蝴蝶的翅膀振动太慢,它对人来说是次声波,所以人耳听不到C.一般情况下蝴蝶离人太远,所以我们听不到它振翅的声音D.蝴蝶发出的声音不能传播4、每年的3月3日是“世界爱耳日”,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耳是人的听觉器官,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B.鼓膜内有听觉感受器,可以感受声波C.坐在汽车上,闭上眼睛也能判断出汽车的速度大小和方向的改变,是靠半规管和前庭D.飞机起降时可咀嚼口香糖,使咽鼓管张开从而使鼓膜内外气压平衡5、“倒车,请注意!”路人听见提示音后,可以及时躲避车辆,避免事故的发生。听觉形成过程路径正确的是( )①听神经 ②鼓膜 ③耳蜗 ④外耳道 ⑤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⑥听小骨A.①→②→⑥→③→④→⑤ B.④→③→①→②→⑥→⑤C.④→①→②→⑥→③→⑤ D.④→②→⑥→③→①→⑤6、如图所示是用吸管和棉签制作的“鸟鸣器”,从管口吹气,能发出类似鸟叫的声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鸟鸣器发声是由空气柱振动产生的B.鸟鸣器发出的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C.向吸管口吹气的力度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D.拉动棉签可以改变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声音的音调7、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是20°B.如果入射光线向法线靠近,则反射光线会远离反射面C.当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D.镜面反射遵从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从光的反射定律8、像的成因有三个: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所成的像有实像和虚像两种,下面列出了部分成像实例:①小孔成像所成的像;②在潜望镜中看到景物的像;③人照镜子时镜中的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虚像的是②③ B.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②C.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① D.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①②③9、如图,水平地面上竖立一平面镜MN,人直立在平面镜前观察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已知此时他看不见自己的脚在平面镜中的像。为了能观察到自己的脚在平面镜中的像,他应该( )①将脚抬起一些 ②让自己蹲下一些③让自己后退一些 ④将平面镜位置向上移动一些A.①② B.①④C.②④ D.③④10、如图,H、L为两种透明物质之间的界线或法线所在位置,a、b、c分别为三条光线(未标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H上方是空气,下方是水,a是入射光线,则L是法线所在位置,c是反射光线,b是折射光线B.若H上方是玻璃,下方是空气,c是入射光线,则L是法线所在位置,a是反射光线,b是折射光线C.若L左侧是空气,右侧是水,b是入射光线,则H是法线所在位置,a是反射光线,c是折射光线D.若L左侧是玻璃,右侧是空气,a是入射光线,则H是法线所在位置,b是反射光线,c是折射光线11、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按下遥控器时,我们看见遥控器上发出的红光就是红外线B.学生不在校期间可用紫外线对教室进行定期杀菌消毒C.白光经过三棱镜发生色散后,呈现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D.臭氧层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从而保护地球上的生命12、如图是一款人脸识别取款机,它通过摄像机的镜头成像,然后分析人脸的信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摄像机镜头的原理是小孔成像B.这种镜头的镜片是边缘薄中间厚C.镜头所成的像是一个正立、缩小的虚像D.若人脸较大,应适当靠近镜头以便能拍摄脸的全貌13、如图所示是光线经过某一个光学元件后的光路图,请判断该光学元件是( )A.凸透镜 B.凹透镜C.平面镜 D.以上都有可能1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点燃蜡烛后,调节蜡烛、透镜、光屏的位置,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第一次调节好后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照相机的成像规律与图中所示的成像规律一致B. 假设蜡烛与光屏位置互换,光屏仍能接收到清晰的像C. 假设透镜的上半部分被遮挡,则在光屏上的像将不完整D. 透镜位置不变,向左移动蜡烛,要接收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左移动15、为满足特殊人群的需求,有一种眼镜的镜片可以改变(如图甲),它的改变是通过在透明的薄膜中注入或抽出光学液体来实现。图乙是某人看远处物体时的成像情况,此时该人的视力缺陷和矫正时应选择的镜片是( )A.近视眼,镜片I B.近视眼,镜片ⅡC.远视眼,镜片I D.远视眼,镜片Ⅱ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16、“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嗅觉的形成部位在 ,这句话形容的是嗅觉的 现象。17、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图中甲、乙是直径为10cm的去底塑料筒,在每个筒的一侧用橡皮筋扎一橡皮膜,再在乙筒的橡皮膜外吊一乒乓球,装置固定在两张桌面上。调节两个塑料筒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并使筒的开口对齐且相距5cm,用手往外拉开甲的橡皮膜,突然放手,听到声音并观察到图乙处的乒乓球被弹开。(1)实验中,乒乓球起到的作用是 ;(2)如果将这个实验拿到月球表面上去做。你会观察到的现象是: 。18、如图所示是一款降噪耳机,开启降噪模式,有种世界都安静的体验。(1)耳机可以发出声音是因为耳机内的部分结构在 。(2)佩戴降噪耳机是在 (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19、《哪吒之魔童闹海》自上映以来,打破众多影史纪录,成为我国电影的一张新名片。观影时,电影银幕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光源,观众在不同位置都能看到银幕上的影像,是因为光在银幕上发生了______(选填“镜面”或“漫”)反射;放映机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20、汽车抬头显示如图甲所示,又叫汽车平视显示系统(Head-Up Display),简称HUD,是为了提高安全性而研发的。它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如图乙),使显示器上的重要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成像在正前方,驾驶员不必低头,就可以看到车辆行驶的车速、油耗等信息。(1)行车数据在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是由光的 (选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2)某HUD显示器水平放置在汽车中控台上,通过挡风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则挡风玻璃与水平面夹角为 。(3)某驾驶员发现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过高,不便于观察,这时需要将显示器沿水平方向 (选填“远离”或“靠近”)挡风玻璃。(4)HUD有一个技术难题,即挡风玻璃所成的像易产生重影,影响使用效果。重影产生的原因是挡风玻璃有一定的 (选填“厚度”或“透明度”)。21、如图一束激光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中注入适量水后,水槽底部光斑移动到O点的 (左/右)侧。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在此过程中,折射角 (增大/不变/减小)与未注水时相比,光斑亮度 (变亮/不变/变暗)。22、如图所示,一束紫光通过三棱镜后,在白色光屏A点处呈现一个紫色光斑,保持入射光位置、方向及三棱镜位置均不变。(1)若将紫光改成红光,则红色光斑位于A点的 (选填“原位置”、“上方”或“下方”)。(2)若将紫光改成白光,则在光屏上呈现彩色光带,这是光的 现象。23、如图是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将铅笔靠近玻璃杯的后面,透过玻璃杯可以看到笔尖指向左侧,该玻璃杯相当于一凸透镜,此时成像为正立、 的虚像;如果将铅笔由靠近玻璃杯的位置向远处移动,你会看到笔尖指向变化是 (选填“一直向左”或“一直向右”或“向左变为向右”或“向右变为向左”)。24、实验室利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三个元件移动到图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1)此时在光屏上呈现倒立、 的实像;(2)此凸透镜的焦距范围为: ;(3)当蜡烛燃烧变短时,光屏上的像往 移动。(选填“不变”、“上方”或“下方”)。三、作图题(每题3分,共12分)25、两条光线是由同一点光源S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形成的,请完成光路图,并确定光源S的位置。26、“珍爱生命,注意安全”是我们应具备的安全意识。由于光的折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夏季要特别注意防范溺水事故。用A、A'分别表示池底和看到的“池底”,请在图中画出人眼看到的池底的光路图。27、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甲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28、如图所示,请将光线通过凹透镜后再通过凸透镜的光路图补充完整.四、探究题(每空2分,共36分)29、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科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山以下猜删:猜想1: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2: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布关。猜想3: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找到了下表所列的 9 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了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A 铜 60 0.76 F 铜 80 1.02B 铜 60 0.89 G 铁 C 铜 60 1.02 H 纤维 100 1.02D 铜 80 0.76 1 尼龙 100 1.02E 铜 100 0.76 (1)为了验证猜想 1,应选用编号为 的三根琴弦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 2.应选用编号为 的三根琴弦进行实验。(2)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有填全,为了验证猜想 3,选择三根琴弦进行实验。则表中编号 G 处所缺的数据应为 。(3)随着实验舒进行,小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30、同学们利用两支相同的蜡烛、白纸、带支架的薄玻璃板(薄玻璃板与水平纸面垂直)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如图甲所示,实验中取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将一支蜡烛A固定在玻璃板前方,另一支蜡烛B放在玻璃板的后方,移动并使后面蜡烛与前方蜡烛的像完全重合,目的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这里运用了 法。(2)为确定像的虚实,需在蜡烛B位置放一个光屏,并在图乙中的 处观察光屏上是否有像(选填“①”、“②”、“③”或“④”)。(3)实验过程中,两同学都在玻璃前方观察,甲同学通过玻璃看到了乙同学的眼睛,则乙同学通过玻璃 (选填“不一定”、“一定”、“一定不”)能看到甲的眼睛。原因是 。(4)小科借来了旁边实验小组的玻璃板,放在蜡烛A的后面,他惊奇地发现,蜡烛A成了很多个像,如图丙所示。这些像与蜡烛A的大小关系是 (选填“相等”或“越远越小”)。31、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将光分别射入水和玻璃中,并记录了如下数据。空气中的入射角i 0° 30° 45° 60°水中的折射角γ 0° 22° 32° 40°玻璃中的折射角β 0° 17° 24° 30°请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1)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入射角增大,折射角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且折射角总小于入射角。由此可猜想: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时,折射角_______(选填“可能”或“不可能”)达到90°。(2)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也是可逆的,则可猜想: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入射角为32°,折射角应为 °。(3)从表中数据中还能得出:不同介质对光的折射本领是不同的。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 入射角。32、科学课上,同学们开展“制作照相机模型”项目化学习活动,活动包括学习原理、制作简易照相机、评价模型作品三个环节。(1)【学习】制作模型前,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知道物距(u),像距(v)应该满足f<v<2f,胶片上成的像的特点是 。(2)【制作】小组同学利用A4卡纸、半透明纸和凸透镜制作出简易相机模型,组内同学进行测试时,发现拍摄不同距离的景物,有时模糊,请你指出该模型可能存在的缺陷是 。(3)【制作】评价量表是作品制作过程的指引,又是作品等级评定的依据,下表为某小组设计的量规,将表格补充完整。自制照相机评价量规评价指标 作品等级优秀 合格 待改进功能完善 能调节物距,成像清晰 不能调节物距,成像清晰 结构完整 结构完整,能成像 结构较完整,能成像 结构不完整,不能成像外形美观 有固定的外形,且美观 有固定的外形,较美观 无固定的外形,不美观(4)【改进】小组同学根据“功能完善”评价指标,认为照相机模型存在功能上的缺陷,组内同学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2025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科学学科课堂作业调测卷 答案温馨提示:请根据相关要求规范解答.不允许使用科学计算器.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 B 2、A 3、 B 4、 B 5、D 6、 C 7、 B 8、 A 9、 C 10、B11、 A 12、B 13、 D 14、 C 15、A23. (本题满分12分)(1)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16.(1) 大脑(皮层) (2) 适应性17.(1)放大橡皮膜的微小振动(2) 乒乓球未弹起,也听不到声音18.(1) 振动 (2) 人耳处19.(1) 不是 (2) 漫20.(1) 反射 (2) 45(3) 靠近 (4) 厚度21.(1) 左 (2) 不变(3) 变暗22.(1) 下方 (2) 色散23.(1) 放大 (2) 向左变为向右24.(1) 缩小 (2) 15cm(3) 上方三、作图题(每题3分,共12分)25、 26、27 28、四、探究题(每空2分,共36分)29.(1) ABC ADE(2) 100; 1.02(3) 取任意编号的一根琴弦,调整其松紧程度,用相同力拨动琴弦,比较发出的音调高低30.(1) 大小 等效替代法(2) 3(3) 一定 光路具有可逆性(4) 相等31.(1) 增大 不可能(2) 45度(3) 小于32.(1) 倒立缩小的实像(2) 不能调节像距(3) 不能调节物距,成像模糊(4) 做一个可伸缩的镜头,来调节像距PAGEKX·科学 第2页 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八年级科学答案.doc 八年级科学答题纸.doc 八年级科学试卷.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