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第一初级中学2025-2026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10月课堂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盐城市第一初级中学2025-2026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10月课堂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九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1——10 CCAAB BBCBB
11——20 DDAAD CBDCA
21——35 AAABD BBDDC CBDAB
36.(1)名称:《汉谟拉比法典》;
作用:维护奴隶主贵族的权益;巩固国家统治;维护社会秩序。
(或巴比伦社会,成为古代东方奴隶制国家中统治最严密的国家)
经济现象:商品经济活跃;保护私有财产。(一点即可)
(2)法典:《十二铜表法》
进步性:使定罪量刑有了文字依据,
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奴隶主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理 解:它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
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3)皇帝:查士丁尼
法令:《新法典》
进步性: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
地位: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4)原因:古代罗马发达的商品经济;自然法思想的影响;
法学家们(西塞罗等人)的努力;罗马统治者的重视。(任答三点)
(5)共同点:维护奴隶主的利益;保护私有财产。
或共同影响:对近代欧洲法学有深远影响。九年级历史答题卡
满分:50分 考试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1分,共35分)
01 06 11 16 02 07 12 17 03 08 13 18 04 09 14 19 05 10 15 20 21 26 31 22 27 32 23 28 33 24 29 34 25 30 35
36.法制建设是古今中外人类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表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1)名称:
作用: ;
经济现象: 。(3分)
(2)法典:
进步性: ;
理 解: 。(3分)
皇帝: ;法令: ;
进步性: ;
地 位: 。(4分)
(4)原因:
。(3分)
(5) 共同点: 。(2分)九年级历史
满分:50分 考试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
()1.历史学家一般将历史史料分为文献史料、图像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今天的我们可以通过金字塔来研究古代埃及的历史。金字塔属于
A.文献史料 B.图像史料 C.实物史料 D.口述史料
()2.受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历史》的影响,长久以来人们认为修建金字塔的是奴隶。古埃及学家哈瓦斯经过考古发现,在距离金字塔不远的遗址中有许多建造者的坟墓。哈瓦斯认为地位低下的奴隶的坟墓不可能直接建在法老墓旁边。因此他认为建造金字塔的不是奴隶而是平民。对此,我们可以得出
A.历史因时代久远变得扑朔迷离B.希罗多德的著作时间离古埃及更近更为真实
C.考古发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文献的不足D.历史在学者的修正中不断远离真实
()3.古埃及许多法老都在神庙等大型纪念物上刻铭记功,戏剧化地夸张其个人才能和功绩。法老这一做法旨在
A.强化王权B.发展经济C.完善法律D.传承文字
()4.右图为古代亚非某文明成就之一,该文字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出现,是从图画文字演变而来的,具有表音和表意的文字,该文明位于
(
象形文字
)A.尼罗河流域B.两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D.黄河流域
()5.阅读下面表格内容,这说明,古文明
埃及谚语: 尼罗河上午干涸,埃及下午死亡。 两河流域苏美尔人诗歌: 猖狂的洪水啊,没人能和它对抗…… 庄稼成熟了,猖狂的洪水来将它淹没。
A.发源于埃及和西亚B.受自然环境影响C.毁坏于洪水泛滥 D.具有多元特征
()6.公元前3200年左右,古代两河流域进入乌鲁克时代晚期,这一时期出土的有字泥板中有90%是收据、交易数量和财产数量的记录。材料反映了古代两河流域地区
A.已出现成熟文字B.注重规范经济活动C.生产力水平较为发达D.还未形成早期国家
()7.哈拉帕遗址的年代经碳素测定,结果误差较大,考古学家在两河流域发现印度河流域器具,通过比对两河流域已知年代的王表,将印度河文明上限推至公元前2600年。这一研究过程最能说明
A.碳素测年法已被完全淘汰 B.实物史料见证文明交流
C.古代印度文明更具先进性 D.世界文明起源具有单一性
()8.有学者指出,佛教虽然宣称“众生平等”,但在实际传播中,许多刹帝利贵族和富商成为早期信徒的核心群体。这一现象说明佛教
A.本质上维护奴隶阶级利益 B.因妥协性获得广泛传播
C.对种姓制度的冲击具有局限性 D.放弃了反对婆罗门的主张
() 9.如图是一幅关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地图。图中③地区的文明成果是
A.象形文字和金字塔
B.楔形文字和阴历
C.甲骨文和青铜器
D.梵文和佛教
()10.东西方古代文明交相辉映,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右面图片中反映的东西方文明成就的类型是
A.古代大河文明B.古代奴隶制文明
C.古代海洋文明D.古代封建制文明
()11.对《世界历史大事记(部分)》的表格内容理解最正确的是
公元前5000—前3000年 河姆渡文化,种植稻谷,饲养猪、牛
约公元前3500年 埃及,创造文字、产生王权
公元前2000年 希腊克里特文明,出现宫廷建筑、象形文字
A.生产力的发展是文明产生的前提 B.农耕文明的范围和影响不断扩大
C.认识文化遗存主要依靠文献记载 D.差异化的环境造就不同文明成果
()12.随着雅典城邦的兴起,市政广场、公民大会会场、露天剧场、体育场、摔跤场、神庙、祭坛等规模巨大的公共建筑开始出现,成为公民参与公共活动的场所。这些公共空间的出现
A.加剧了公民的贫富分化B.强化了公民的等级观念
C.抑制了公民的个性发展D.增强了公民的参政意识
() 13.右图所示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是
A.促进东西方之间文化交流B.推动西方民主政治产生
C.开创了亚非海上交通线D.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14.共和政体是罗马共和国实行的一种国家形式,它较早体现了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以下最能证明这一说法的史实是
A.保民官有权否决对平民不利的决议 B.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C.凯撒被元老院任命为终身独裁官 D.屋大维首创了“元首制”政治形式
()15.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对公元前509年,表述正确的是
A.公元前5世纪初期B.公元前5世纪末期C.公元前6世纪初期D.公元前6世纪末期
()16.右侧是小明同学制作的有关欧洲国家演变的思维导图,其中①②对应的国家是
A.①东罗马帝国②查理曼帝国
B.①亚历山大帝国②东罗马帝国
C.①西罗马帝国②查理曼帝国
D.①西罗马帝国②亚历山大帝国
()17.演说家阿利斯提德对罗马城的描绘是:“所有的货物,所有现存的和曾经存在的东西,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汇合。这里看不到的东西,肯定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这说明
A.新航路的开辟将各种物种传到罗马城B.罗马帝国商品贸易空前繁荣
C.奴隶和平民辛苦劳作推动了罗马发展D.罗马城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18.罗马人将古埃及的太阳历修订为“儒略历”,每4年增加1天为闰年,后来为世界大多数地区通用,称为公历。下列属于公历纪年的是
A.康熙十五年 B.农历八月初五 C.民国38年 D.公元2025年
()19.观察雅典帕特农神庙遗址图与罗马大竞技场遗址外景图,可得出的结论是
A.两座建筑最初的主要功能是举办体育赛事
B.希腊建筑吸收罗马建筑的特点并有所创新
C.帕特农神庙采用廊柱环绕,罗马大竞技场拱门结构突出
D.希腊、罗马的建筑艺术对后世的建筑风格没有产生影响
()20.“每年成千上万的各国游客云集古都罗马,主要是为了感受他那古老的文化气息。”传递这一文化气息的场所是
A.万神庙 B.麦加清真寺 C.帕特农神庙 D.万里长城
()21.他一生勤奋治学,从事的学术研究涉及逻辑学、修辞学、物理学、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他的著作被誉为古代的“百科全书”。“他”是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C.德谟克利特 D.苏格拉底
()22.一年多来,愈演愈烈的巴(巴勒斯坦)以(以色列)冲突牵动世界爱好和平人们的心。然而在世界古代史上,这里教导人们忍受苦难的耶稣创立了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道教
()23.《英国庄园生活:1150——1400年农民生活状况研究》中记载:“教堂大钟尚未敲,农夫田间挥铁锹;一旦弥撒钟声响,齐向上帝作祈祷。”对此材料的解读下列说法中最切合实际的是
A.基督教已深入到农民的日常生活中 B.教会对人们的精神控制得以彻底松绑
C.基督教成为全世界人民信仰的宗教 D.欧洲教皇与君主之间的矛盾完全化解
()24.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建立了封君封臣制度,奠定了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基础。下列选项与法兰克王国封君封臣制度相关的是
A.众生平等、忍耐顺从 B.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C.“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D.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25.公元1233年,英王指责伯爵理查德侵犯了王室领地;但伯爵宜称国王侵犯他的土地违约在先,效忠关系自动解除,伯爵不再有效忠国王的义务。可知西欧封君封臣间
A.等级秩序森严 B.地位相互平等 C.矛盾冲突不断 D.存在契约关系
()26.房龙的《人类的故事》中这样描述庄园:“中世纪的骑士同时也是拥有田产的乡绅,少有出现必须付钱购买某种物品的情形,他们的庄园里能够生产供他和他的家人的一切物品。”由此可以判断中世纪庄园经济的特征是
A.商品经济发达B.基本自给自足C.严格禁止竞争 D.是独立的政治单位
( )27.1294年,某个庄园的陪审团起诉说,他们的领主用犁耕坏了部分公用道路,以致车辆不能正常穿行。法庭发布命令,要求领主必须将道路修复完好。这说明庄园法庭
A.控诉双方可以在法庭上自由辩论 B.佃户有时也可以利用法庭维护自己的权益
C.惩罚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 D.庄园法庭审判依据习惯法或村法
()28.1130年,英王亨利一世给伦敦颁发的特许状规定:“伦敦负责城市财务和司法事务的城市司法官员由市民选举产生,伦敦通过民众大会和都市法院的小法庭行使司法管辖权……”由此可知,伦敦
A.完全摆脱了国王和领主的控制 B.形成了严格的手工业行会制度
C.成为英国最大的商业贸易城市 D.拥有一定程度的自由与自治权
()29.“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层形成了,商人和银行家作为市民阶层的上层,发展为早期的资产阶级。”由此可见,西欧城市兴起
推动庄园制度瓦解B.打破教会对教育的垄断
C.促使西欧大学兴起 D.推动资本主义产生发展
()30.中世纪欧洲的大学师生免受地方世俗法官审判,而是按教会法规由当地主教审理或由大学法庭独立审理。这体现了大学自治地位的
A.免赋税特权B.教育自主权 C.司法特权 D.立法特权
()31.11世纪以后,随着西欧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兴城市,市民阶层需要新的文化生活,迫切要求提高文化水平。于是,在西欧的一些城市开始出现城市学校。材料反映了中世纪学校
A.推动了市民阶层的流动 B.脱离了封建统治者的控制
C.顺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D.促进了人文主义的传播
() 32.世界古代史上曾出现多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其中,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文化“它”是
A.罗马帝国B.拜占庭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亚历山大帝国
()33.布洛赫在其专著《封建社会》中认为,西欧的feudalism(封建制度)不能涵盖日本,更不能涵盖中国,实际上西欧的feudalism只属于西欧。布洛赫旨在强调
A.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致性 B.中古亚非文明的先进性
C.人类历史发展的曲折性 D.西欧封建社会的独特性
()34.如果把“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西欧庄园”“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这个单元的主题应该是
A.封建时代的欧洲B.封建时代的亚洲C.古代亚非文明 D.步入近代
()35.有日本学者认为,大化改新最大的成功就是促进了新的生产关系,即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确立与发展,有了这层关系,日本才能迅速成为东亚强国。材料说明日本大化改新
A.稳定了日本的社会秩序B.实现了日本的社会转型
C.吸收了大量的外来文化D.维护了日本天皇的权益
二.材料题
36.法制建设是古今中外人类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表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典被刻在一个2.25米高的玄武岩石柱上。法典内容涉及盗窃动产和奴隶,对不动产的占有、继承、转让、租赁、抵押,涉及经商、借贷、婚姻、家庭等方面……正是依靠这部法典,……巴比伦社会,成为古代东方奴隶制国家中统治最严密的国家。
——曹顺仙编著:《世界文明史》,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根据材料一,指出“法典”的名称及其作用。并阅读材料,指出法典内容反映出的古巴比伦社会的经济现象。
材料二 这无疑是罗马法制史上的一个不小的成就,可以说,它开创了罗马法制史上的一个新时代。它把向来由贵族祭司阶层把持的“习惯法”用人人可见的文字公布出来,使司法执法“有明确的文字做依据”…… ——《世界著名法典汉译丛书》
(2)根据材料二,写出“它”是指哪一法典?结合所学,这部法典有何进步性?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它开创了罗马法制史上的一个新时代”?
材料三 《罗马民法大全》不仅成为拜占庭帝国此后历代皇帝编纂法典的依据和蓝本,而且成为欧洲各国的法律范本……该法继续承认奴隶制,但是,规定教、俗各界释放奴隶,改善奴隶地位,承认奴隶具有人的地位。 ——摘编自陈志强《拜占庭帝国史》
(3)材料三中,《罗马民法大全》是哪位皇帝时期汇编的法律文献?该皇帝执政时期颁布的法令是其中的哪一部?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罗马民法大全》的进步之处及其历史地位。
材料四 罗马法以其法理精深、体系完备著称于世……如果离开了古代罗马发达的商品经济、罗马法要达到如此发达之程度,那是不可想象的。罗马共和国末年,自然法思想从希腊传入罗马。西塞罗把自然法思想加以通俗化、系统化、理论化,使之成为具有影响深远的罗马法的理论基础。罗马也就成为了世界上敢懂得使法律为自己意图服务的民族。罗马皇帝认识到,其统治不仅仅靠武力,还要靠法治来维持。——摘编自谭建华《罗马法发达之成因探析》
(4)根据材料四,归纳罗马法“达到如此发达之程度”的原因。
(5)以上材料提及的法律文献有何共同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