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政治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必修4第一课至第五课。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南开大学具有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老校长张伯苓曾向全体师生发出:“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的“爱国三问”,这铿锵有力的“三问”一直回响在南开人心中,激励着一代代南开学子志业报国。新时代新征程,南开大学将继承爱国主义传统,甜弘扬追求变革的时代精神,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不断培养“知中国,服务中国”的优秀人才。由此可见①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②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③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④意识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能动作用期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蜜2.艺术演进的背后均有哲学的巨手。单从西方艺术来看,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无不是冲破神权束缚、彻底解放人性所致,于是出现了艺术之人性美、理想美。从文艺复兴到现代艺术,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科学技术的发展,走出幻想、回到现实成为时代思想,出现了艺术之现实美、客体美。由此可见①哲学是对各门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②艺术的发展需要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③艺术的演进得益于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④有了哲学思想指导必将在艺术上有所造诣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地把“一个结合”丰富和发展为“两个结合”。“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可见【高二秋季第一次月考·政治第1页(共6页)】26-T-053B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不断发展的②“两个结合”源自实践,做到了客观与主观的统一③“两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④“两个结合”赓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历史不是躺在书本中的冰冷文字,而是既往的客观事实,对历史的学习研究不能添加任何“化学试剂”和主观想象。尽管讲故事的方式会让历史更加生动鲜活地得到呈现,但讲故事并不意味着历史可以随意杜撰,而应当以尊重历史事实为前提。上述论断强调的是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②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巨大的,但不是无条件的③用故事的方式呈现历史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④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蚕的生长过程是一个复杂而神奇的过程,每一个过程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变化,了解蚕的生长过程对于蚕丝的生产和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蚕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②人类对于蚕的认识随着蚕的发展而发展四个发育阶段③蚕生长的每一阶段都是对前一阶段的彻底否定④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建立人为事物联系的基础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这体现了①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实现整体最优目标②在对立统一中把握食物的数量与质量的平衡③遵循事物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更能优化整体功能④把握联系的多样性,注重合理利用多种资源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7.千年以前,中国的先辈怀着友好交往的朴素愿望,先后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和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开辟了人类文明交融的新路径。千年以后,当数字经济成为全球产业发展与变革的重要引擎,共建“数字丝绸之路”成为“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的重要方向。丝绸之路千余年的发展演变蕴含的哲学道理是①世界是永恒变化、发展的②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③新事物成长过程中要经历曲折④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前提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高二秋季第一次月考·政治第2页(共6页)】26-T-053B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C“爱国三问”激励着一代代南开学子志业报国。新时代新征程,南开大学弘扬追求变革的时代精神,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不断培养优秀人才,说明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也体现出意识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能动作用,②④符合题意。材料旨在说明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未涉及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①不选。材料未涉及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③不选。2.C艺术演进的背后均有哲学的巨手,说明艺术的发展需要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②正确。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科学技术的发展,走出幻想、回到现实,出现艺术之现实美、客体美说明艺术的演进得益于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③正确。艺术不是“具体科学”,①与题意无关。“艺术演进”不同于“艺术造诣”,况且,有了哲学思想指导也未必会在艺术上有所造诣,④错误」3.B创造性地把“一个结合”丰富和发展为“两个结合”,“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这说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不断发展的,“两个结合”赓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①④入选。“两个结合”源自实践,做到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②不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③不选。4.A材料强调的是历史是既往的客观事实,要尊重历史事实,①②符合题意。可以用故事的方式呈现历史,只是不能随意杜撰,③错误。④强调的是可知论,与题意无关,排除。5.B了解蚕的生长过程对于蚕丝的生产和相关研究具有重要作用,体现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也说明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建立人为事物联系的基础,①④符合题意。题中没有体现人的认识与蚕的发展之间的关系,②不选。蚕生长的每一阶段都是对前一阶段的辩证否定,③不选。6.B解决好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要树立大食物观,强调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实现整体最优目标,①入选。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体现了把握联系的多样性,注重合理利用多种资源,④入选。材料强调如何保障粮食安全,解决好吃饭问题,并未涉及把握食物的数量与质量的平衡,②不选。材料未涉及事物内部结构的有序性问题,③不选7.A中国丝绸之路,从千年之前陆上、海上丝绸之路到千年之后数字丝绸之路的演变,反映了世界的永恒变化和发展,体现了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①②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新事物成长过程中要经历曲折,③不选。尊重客观规律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前提,④不选。8.D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人类社会的存在离不开自然地理环境等条件因素,所以应尊重自然、保护自然,③符合题意。人与自然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有机体,因此,我国要积极采取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④符合题意。生物的多样性不能决定人类的生存与发展,①不选。自然界是客观的,其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②不选。9.A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说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有着远大前途,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①②符合题意。事物的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再到新的质变,不断前进的发展过程,“循环往复”表述错误,③不选。不是整体否定,而是扬弃,④不选。10.B材料体现的是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①④符合题意。不是任何量变和质变都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纯自然事物的质变和量变与人没有关系,②不选。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会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③错误11.D为保护大熊猫,我国重点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这抓住了主要矛盾,还建立人工繁育中心、颁布野生动物保护法、深入开展科普宣传教育工作,说明不能忽视次要矛盾,②入选。经过60多年的不懈努力,全国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已由濒危等级降至易危等级,说明要重视量的积累,④入选。材料未涉及矛盾的主次方面,①不选。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不能相互转化,③不选【高二秋季第一次月考·政治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26-T-053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6-T-053B-政治da(1).pdf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