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培优卷)第1~4单元期中全真模拟培优卷-2025-2026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2024)(含答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期中培优卷)第1~4单元期中全真模拟培优卷-2025-2026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2024)(含答案解析)

资源简介

/ 让学习更有效 期中备考培优 | 数学学科
2025-2026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第1~4单元期中全真模拟培优卷人教版(2024)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注意事项: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区域,注意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卷面整洁。
一、单选题
1.桃具有药用价值,其干燥成熟的种子人药称为“桃仁”。如图是聪聪从果盘上面看到的水果,下列图形中,(  )是水果的正确摆放方式。
A. B. C.
2.丽丽在观察桌子上的两个瓶子,她看到的是图(  )。
A. B. C.
3.下面是三位同学观看物体后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妙妙:我和奇奇看到的形状相同
B.奇奇:我们三个看到的形状都不同
C.聪聪:我和妙妙看到的形状相同
4.小明在计算☆﹣40÷8时,先算的减法,再算除法,得到的结果是10,那么这道题的正确结果是(  )
A.120 B.115 C.100
5.欢欢在家玩五子棋时,摆了很多图案,在下面这些图案中,五子棋的个数可以用算式5×3-2计算的是(  )。
A. B. C.
6.端午节到了,成成、嘟嘟和妈妈一起包粽子,他们每人包了9个粽子,还剩下多少个粽子? 如果列式为9×3-12,需要补充的信息是(  )。
A.送给邻居王爷爷12个
B.又买来12个
C.又包了12个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爸爸每小时跑步100米
B.汽车每小时行驶75千米
C.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一秒飞行大约11千米
8.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按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A.千米、米、毫米、厘米
B.千米、米、分米、厘米
C.千米、米、厘米、分米
9.“退避三舍”中的“舍”指的是“行军三十里为一舍”。三十里大约是现在的15千米。两地相距一舍,适合的交通方式为(  )。
A. B. C.
10.笔算562×4,用4乘562十位上的6,得到的结果是(  )。
A.24个一 B.24个十 C.24个百
11.光明小学准备为三年级6个班分别购买一台相同的饮水机,计划不少于500元,不超过800元,应选择(  )款饮水机。
饮水机 每台的钱数(元)
乐哈哈 80
美滋滋 125
喜洋洋 168
A.乐哈哈 B.美滋滋 C.喜洋洋
12.小萍是个小马虎,她在做一道计算题“两位数×一位数”的时候,把两位数的十位和个位看反了,得到的算式是47×3。请问这道算式的正确结果,比她得到的结果(  )。
A.多 81 B.少81 C.少27
二、填空题
13.下面右边的照片分别是谁拍的?请把名字写在括号里。
14.按要求填空。
(1)从上面看,看到图形的是    。
(2)从    面看几何体①和②的图形都是。
15.看一看,想一想.
(1)欢欢从后面看到的是图   。
(2)图B是在   号位置看到的。
(3)图A是在   号位置看到的。
16.计算4×22-18时,应先算   法,再算   法,计算结果是   。要想通过添加小括号改变运算顺序,原式应变为   ,计算结果是   。
17.三年级有女生14人,男生16人,共有学生   人。如果每6人一组做实验,可以分   组。列综合算式   。
18.潍坊萝卜和辉渠小米都是潍坊著名的特产,李阿姨   ,卖出的潍坊萝卜比辉渠小米的2倍少2箱,李阿姨卖出多少箱潍坊萝卜?
华华用算式28×2=56 (箱),56-2=54 (箱)来解决这个问题,请你根据她的解答过程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条件。
19.林林在公园里发现一个很深的小洞,他把一根2米长的竹竿插到洞底,在洞口的地方给竹竿做上记号(洞口不到竹竿的一半),取出后又把竹竿的另一端插到洞底,再做上记号,这时两个记号之间的长度是2分米。这个小洞深   分米。
20.小兰一个人用卷尺测量自己的身高,她用脚踩着卷尺起始的一端,正好踩去6分米长,在头顶的刻度是2米。小兰的身高是   厘米。
21.量一量,填一填。
上面是1路公交车部分路线的示意图,在图上量一量:
从第1站到第2站是   厘米   毫米;从第2站到第3站是   厘米   毫米;从第3站到第4站是   毫米。
22.□4☆表示一个三位数。
⑴如果□4☆×6的积的末尾是0,☆可以是   ;
⑵如果□4☆×6的积是三位数, 最大是   ;
⑶如果□4☆×6的积是四位数, 最小是   。
23.学校组织三年级 150 名师生开展游学活动,租了 5 辆汽车,每辆汽车有 36 个座位。每人一个座位,够吗?   ( 填“够”或“不够” ),我是这样估算的:   。
24.如图是天天笔算 208 乘 4 的过程。典典看到后说: “这题你算错了,你这里的 208 乘 4 中的‘2’乘‘4’等于 8 个   ,所以 208 乘 4 的得数应该为   才对。”
三、判断题
25.一个物体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形状一定也不同。(  )
26.把一个正方体纸箱放在桌子上,站在不同的位置看,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
27. 小明有6支铅笔,小红有4支,小红给小明1 支后,小明铅笔的数量比小红的2倍少1。(  )
28.48﹣20÷4和(48﹣20)÷4都是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
29.壮壮家离游乐园30千米,壮壮最好步行去游乐园。(  )
30.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米(m)作单位。(  )
31.两个数的积一定比这两个数的和大。(  )
32.一个数乘任何一个数,所得的积一定比原来的数大。(  )
四、计算题
33.直接写出答案。
14×2= 33×3= 16×4= 243×2=
320×4= 203×7= 212×3= 71×3=
34.列竖式计算。
35×7= 429×5= 278×9= 756×3=
35.脱式计算下面各题
(1)105×4-128 (2)758-58×5 (3)369+(512-211)
36.看图列综合算式,不计算。
列式:   
五、操作题
37.油纸伞是汉族古老的传统用品之一,是世界上最早的雨伞,纯手工制作,全部取材于天然,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同同去购买油纸伞,她看到的是哪幅图?圈出来。
38.分别画出从前面、右面、上面观察如图所示立体图形时看到的图形。
六、解决问题
39.西湖藕粉是杭州名产,其风味独特,富含营养。三(1)班同学分成五个小组体验做藕粉。前两个小组每组各做了8克藕粉,后三个小组做出的藕粉克数总和比前两个小组做出的藕粉克数总和多4克。
(1)后三个小组共做出多少克藕粉?
(2)同学们将做好的藕粉平均分成9份,每份分别加入2克玫瑰和3克白砂糖,混合好的藕粉每份重多少克?
40.裁剪丝带装饰教室灯管。男生裁剪得慢,女生裁剪得快,同一时间里,女生给男生7条后,男生比女生还少18条,那么原来女生比男生多裁剪多少条丝带?
41.停车场里停放着7辆面包车,轿车的数量是面包车的5倍,停车场里一共停放着多少辆轿车和面包车?(画线段图分析)
线段图:
42.延安革命纪念馆是首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周末妙妙家自驾前往参观,游览结束后出某停车场时付费18元他们最多停了多少时?
43.木偶戏是传统艺术之一。李师傅与其他两位木偶操作演员在某次表演中一共使用了27个木偶,使用的道具木偶数量比人物木偶的3倍多3个。
(1)使用的木偶总数量是操作演员人数的   倍。
(2)这次演出中使用的道具木偶有多少个?(先画图分析数量关系,再解答)
44.投壶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投掷游戏。体育课上聪聪班组织投壶比赛,已知聪聪得了41分,他投进了壶口1箭,那么他投进壶耳几箭?有没有投空?如果有,投空了几箭?
45.“十四冬”首次设置群众比赛,旨在进一步打造群众身边的赛事,某代表队中年龄最大的参赛运动员多少岁?
46.磁悬浮列车是一种靠磁悬浮力来推动的列车,是利用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让磁铁具有抗拒地心引力的能力,使车体完全脱离轨道,悬浮在距离轨道约1厘米处腾空行驶。某市磁悬浮列车开通了,每节车厢可以坐121 人,3节车厢可以坐多少人?
47.金小圈住在呼和浩特,他乘火车途经张家口到北京旅行。
呼和浩特一张家口 287 千米
呼和浩特—北京 466千米
(1)张家口到北京的里程是   千米。
(2)火车从呼和浩特出发,平均每时行驶65千米,6时行驶多少千米?大约行驶到什么位置? 在图中用“”标出来。
48.欢欢一家去A地旅游,从C地出发需要先乘3时的汽车到B地,在B地换乘火车,再乘2时的火车到A地。
(1)C地到B地有多少千米?
(2)C地到A地有多少千米?
49.某商场今天共有792名顾客付款结账,平均每台自助收银机给85人结账,其余人都通过人工结账,通过人工结账的有多少人
50.学校组织112名学生和6名教师参加社会大课堂活动,需要租车。你同意强强的话吗?请把你的租车方案写出来,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B
【解答】解: 是水果的正确摆放方式。
故答案为:B。
【分析】这盘水果苹果在左边,樱桃在右边。
2.A
【解答】解:丽丽在观察桌子上的两个瓶子,她看到的是。
故答案为:A。
【分析】在要观察物体的哪个面,就看到那个面,丽丽看到左边一个瓶子是直立的,右边一个瓶子是放倒的,右边瓶子只能看到瓶子圆的底。
3.C
【解答】解:聪聪和妙妙看到的图形相同。
故答案为:C。
【分析】聪聪和妙妙都是看到两层,下面一层两个正方形,上面一层一个正方形,并且左侧对齐,看到的图形相同。
4.B
【解答】解:10×8=80
80+40=120
120﹣40÷8
=120﹣5
=115。
故答案为:B。
【分析】正确的结果=☆﹣40÷8,先算除法,再算减法,其中,☆=得到的结果×8+40=120。
5.C
【解答】解:A项:5×3;
B项:5×3+2;
C项:5×3-2。
故答案为:C。
【分析】A项:总个数=平均每行的个数×行数;
B项:总个数=平均每组的个数×组数+多的个数;
C项:总个数=平均每组的个数×组数-少的个数。
6.A
【解答】解:要列式:9×3-12,需要补充的信息是:送给邻居王爷爷12个。
故答案为:A。
【分析】还剩下粽子的个数=平均每人包粽子的个数×人数-送给邻居王爷爷的个数。
7.A
【解答】解:爸爸每小时跑步100米,这句话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学校的操场一般长400米,100米是操场的,即使走路,也用不了1小时。
8.B
【解答】解: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长度单位按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千米、米、分米、厘米 。
故答案为:B。
【分析】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据此解答。
9.B
【解答】解:一舍,也就是三十里,大约是现在的15千米,选择乘地铁比较合适;而步行只适合短距离,乘飞机适合远距离。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实际生活经验以及题干中的具体数据来进行选择。
10.B
【解答】解:十位上的6表示6个十,
4乘6个十,结果是24个十。
故答案为:B。
【分析】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三位数的每一位上的数,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与哪一位相乘,积就写在哪一位的下面。
11.B
【解答】乐哈哈:80×6=480(元),480元<500元,与题意不符;
美滋滋:125×6=750(元),500元<750元<800元,与题意相符;
喜洋洋:168×6=1008(元),1008元>800元,与题意不符。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分别求出三种品牌的饮水机需要的钱数,然后与计划的钱数对比即可。
12.B
【解答】解:把两位数的十位和个位看反了,得到的算式是47×3,说明正确的算式是74×3;
74×3-47×3=222-141=81,正确结果比她得到的结果少81。
故答案为:B。
【分析】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两位数的每一位上的数,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与哪一位相乘,积就写在哪一位的下面。
13.
【分析】天天能拍到玩偶背对着自己;蓝蓝拍到侧面,头部超右;芳芳拍到正面,玩偶面对着自己;华华拍到侧面,玩偶头部朝左。
14.(1)③
(2)上
【解答】解:(1)从上面看,看到图形的是③。
(2)从上面看几何体①和②的图形都是。
故答案为:(1)③;(2)上。
【分析】(1)图③从上面看,看到两层,下面一层1个正方形,上面一层3个正方形,并且右侧对齐;
(2)①和②从上面看,都是看到一排并列3个正方形。
15.(1)C
(2)①
(3)②
【解答】解:(1)欢欢从后面看到的是图C;
(2)图B是在①号位置看到的;
(3)图A是在②号位置看到的。
故答案为:(1)C;(2)①;(3)②。
【分析】在要观察物体的哪个面,就看到物体的那个面。
(1)欢欢从后面看到的形状与从前面看到轮廓大至相同,不同的是从后面看不到门、窗,房顶的烟囱在后偏右;
(2)图B是在房子的侧面看到的,烟囱只看到一部分,且在欢欢的右手方向,是从房子的左面看到的;
(3)比较容易看出,是从房子的正面看到的。
16.乘;减;70;4×(22-18);16
【解答】解:4×22-18
=88-18
=70,先算乘法,再算减法,结果是70;
4×(22-18)
=4×4
=16。
故答案为:乘;减;70;4×(22-18);16。
【分析】要改变运算顺序,就要使用括号。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如果有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如果没有括号,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只含有同一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17.30;5;(14+16)÷6=5
【解答】解:14+16=30(人)
30÷6=5(组)
(14+16)÷6
=30÷6
=5(组)
故答案为:30;5;(14+16)÷6=5。
【分析】根据题意,女生人数+男生人数=三年级的总人数,然后用总人数÷每组的人数=可以分的组数,最后将两个分步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加法和除法混合运算,要求先算加法,需要将加法添加小括号,据此解答。
18.卖出28箱辉渠小米
【解答】解:根据列出的算式可以判断,缺少的条件是“卖出28箱辉渠小米”。
故答案为:卖出28箱辉渠小米。
【分析】28×2是求28的2倍是多少,再减去少的2箱就是卖出潍坊萝卜的箱数。所以28是卖出辉渠小米的箱数。
19.9
【解答】解:2米=20分米
(20-2)÷2
=18÷2
=9(分米)。
故答案为:9。
【分析】竹竿两次插入洞底,两个记号之间是未插入部分内的部分,那么用竹竿的总长度减去两个记号之间的长度,剩余部分是小洞深度的2倍,单位换算2米=20分米,小洞的深度=(20-2)÷2=9分米。
20.140
【解答】解:2米=20分米
20-6=14(分米)
14分米=140厘米。
故答案为:140。
【分析】小兰的身高=小兰头顶的刻度-她用脚踩着卷尺起始的一端正好踩去的长度,然后再单位换算。
21.2;4;1;3;23
【解答】解:经过测量,从第1站到第2站是2厘米4毫米;从第2站到第3站是1厘米3毫米;从第3站到第4站是23毫米。
故答案为: 2;4;1;3;23。
【分析】线段的测量方法:把直尺的“0”刻度和线段的一端对齐,另一端对应的直尺的刻度,就是线段的长度。
22.0、5;1;2
【解答】解:(1)0×6=0,5×6=30,积的末尾是0,☆可以是0、5;
(2)1×6=6,只有百位上的数字是1时,积是三位数,最大是1;
(3)2×6=12,只要百位上的数字大于或等于2时,积就是四位数,最小是2。
故答案为:(1)0、5;(2)1;(3)2。
【分析】个位上的数字相乘,积的末尾有0,那么这个算式积的末尾就有0,据此解答;
三位数乘一位数,百位上的数字和一位数相乘,积小于10,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就是三位数,
积大于10,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就是四位数,据此解答。
23.够;30×5=150(个),36×5>150
【解答】解:每人一个座位够了;我是这样估算的:30×5=150(个),36×5>150。
故答案为:够;30×5=150(个),36×5>150。
【分析】想30×5=150,而每辆车的座位数比30大,那么汽车的座位数就比150多,所以够了。
24.百;832
【解答】解:208乘4中的2×4等于8个百,所以208×4的得数应该为832。
故答案为:百;832。
【分析】208乘4中,2在百位,表示2个百,所以2×4=8,表示8个百;
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乘三位数的每一位即可。
25.错误
【解答】解:一个物体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一个物体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
26.正确
【解答】解:把一个正方体纸箱放在桌子上,站在不同的位置看,最多能看到三个面,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从不同方向观察一个物体,一次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27.错误
【解答】解:小红:4-1=3(支)
小明:6+1=7(支)
3×2+1=7(支),小明铅笔的数量比小红的2倍多1。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小红现在的支数=原来的支数-1支=3支,小明现在的支数=原来的支数+1支=7支,则小明铅笔的数量比小红的2倍多1。
28.错误
【解答】解:48-20÷4先算除法,再算减法;(48-20)÷4先减法,再算除法,运算顺序不同。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如果有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如果没有括号,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只含有同一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29.错误
【解答】解:壮壮家离游乐园30千米,壮壮最好打车去游乐园。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30千米是较长的路程,步行不合适,最合适的是打车。
30.错误
【解答】解: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毫米是计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单位,或者要求量比较精确时使用。
31.错误
【解答】解:1×2=2
1+2=3
23
0乘任何数都得0。如果两个数中有一个数是0,而这两个数的和一定比两个数的积大。
例如:
3×0=0
3+0=3
03,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1与任何数相乘都得原数;0乘任何数都得0,据此举例计算。
32.错误
【解答】解:一个数乘任何一个数,所得的积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原来的数。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例如:100×2=200,积大于原来的数;100×1=100,积等于原来的数;100×0=0,积小于原来的数。
33.
14×2=28 33×3=99 16×4=64 243×2=486
320×4=1280 203×7=1421 212×3=636 71×3=213
【分析】两位数乘一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起,用一位数分别去乘两位数每一位上的数;
三位数乘一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起,用一位数分别去乘三位数每一位上的数。
34.解:35×7=245
429×5=2145
278×9=2502
756×3=2268
【分析】多位数乘一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哪一位上相乘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前一位相乘后要加上进位的数。
35.(1)解:105×4-128
=420-128
=292
(2)解:758-58×5
=758-290
=468
(3)解:369+(512-211)
=369+301
=670
【分析】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如果有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如果没有括号,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只含有同一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36.54×5+530
【分析】这条公路的长度=平均每天修的米数×修的天数+还剩下没有修的米数。
37.解:
【分析】同同看到了打开这把伞的侧面,并且看不到手柄弯曲的一面。
38.解:
【分析】从前面看,看到两层,下面一层3个正方形,上面一层1个正方形,并且中间对齐;
从右面看,看到两层,下面一层2个正方形,上面一层1个正方形,并且右侧对齐;
从上面看,看到两层,上面一层3个正方形,下面一层1个正方形,并且左侧对齐。
39.(1)解:2×8+4
=16+4
=20(克)
答:后三个小组共做出20 克藕粉。
(2)解:2×8=16(克)
(16+20)÷9
=36÷9
=4(克)
4+2+3=9(克)
答:混合好的藕粉每份重9克。
【分析】(1)后三个小组共做出藕粉的质量=前两个小组每组各做藕粉的质量×小组的个数+多的质量;
(2)混合好的藕粉每份的质量=平均每份藕粉的质量+加入玫瑰的质量+加入白砂糖的质量;其中,平均每份藕粉的质量=(前两个小组每组各做藕粉的质量×小组的个数+后三个小组共做出藕粉的质量)÷平均分的份数。
40.解:2×7+18
=14+18
=32(条)
答:原来女生比男生多裁剪32条丝带。
【分析】根据条件“ 同一时间里,女生给男生7条后,男生比女生还少18条 ”可知,女生比男生多给出的条数的2倍,再加上还少的条数,据此列式解答。
41.解:
7×5=35(辆)
7+35=42(辆)
答:停车场里一共停放着42辆轿车和面包车。
【分析】停车场里一共停放轿车和面包车的辆数=停车场里停放轿车的辆数+停放面包车的辆数;其中,停车场里停放轿车的辆数=停放面包车的辆数×5。
42.解:(18-8)÷2
=10÷2
=5(时)
5+2=7(时)
答:他们最多停了7时。
【分析】用付的钱数减去前2时的费用求出超出2时的费用,用超出2时的费用除以每时的收费即可求出超出2时的时数,然后用超出2时的时数加上2即可求出最多停的时长。
43.(1)9
(2)解:
(27-3)÷(1+3)
=24÷4
=6(个)
6×3+3
=18+3
=21(个)
答:这次演出中使用的道具木偶有21个。
【解答】解:(1)27÷(2+1)
=27÷3
=9。
故答案为:(1)9。
【分析】(1)使用的木偶总数量是操作演员人数的倍数=使用的木偶总数量÷(李师傅1人+另外两位操作人数);
(2)这次演出中使用的道具木偶的个数=人物木偶的个数×3+多的个数;其中,人物木偶的个数=(总个数-多的个数)÷(1+3)。
44.解:(41-5)÷9
=36÷9
=4(箭)
8-4-1=3(箭)
答:他投进壶耳4箭,有投空,投空了3箭。
【分析】他投进壶耳的箭数=(聪聪得的分数-投进壶口的分数)÷投进壶耳计分,投空的箭数=总共投的箭数-投进壶耳的箭数-投进壶口的箭数。
45.解:最小:45÷(6-1)=9(岁)
最大:6×9=54(岁)
答:年龄最大的参赛运动员54岁
【分析】根据年龄最大的参赛者是年龄最小的参赛者的6倍,将年龄最小的参赛者岁数看作一份,则可知道年龄最大的参赛者比年龄最小的参赛者多6-1=5份,即45为5份,由此可以求出一份是多少,再用一份的年龄乘以6计算出年龄最大的参赛者的岁数
46.解:121×3=363(人)
答:3节车厢可以坐363人。
【分析】3节车厢可以坐的总人数=平均每节车厢可以坐的人数×车厢的节数。
47.(1)179
(2)解:65×6=390(千米)
答:6小时行驶390千米。
【解答】解:(1)466-287=179(千米)。
故答案为:(1)179。
【分析】(1)张家口到北京的里程=呼和浩特到北京的里程-呼和浩特到张家口的里程;
(2)6小时行驶的路程=速度×行驶的时间=390千米,在图中用△表示位置。
48.(1)解:65×3=195(千米)
答:C地到B地有195千米。
(2)解:115×2=230(千米)
195+230=425(千米)
答:C地到A地有425千米。
【分析】(1)C地到B地的路程=汽车的速度×从C地到B地行驶的时间;
(2) C地到A地的路程=火车的速度×行驶的时间+C地到B地的路程。
49.解:792-85×5
=792-425
=367 (人)
答:通过人工结账的有367人。
【分析】通过人工结账的人数=今天结账的总人数-平均每台自助收银机结账的人数×台数。
50.解:112+6=118(名)
56×2=112(人)
118人>112人
租2辆大巴车不够坐,所以强强的说法错误。
56×2+10×1
=112+10
=122(人)
122人>118人
答:不同意强强的话,强强的方案不满足118人的实际需求。可以租2辆大巴车和1辆中巴车。因为这样既能满足人数需求,又不会造成过多的座位浪费。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教师和学生共有112+6=118(名),2辆大巴车可以乘坐56×2=112(人),118人>112人,不够坐,强强的说法错误;租2辆大巴车可以乘坐56×2=112(人),还剩118-112=6(人),再租1辆中巴车即可,因此可以租2辆大巴车和1辆中巴车。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