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9古诗三首 暮江吟 课件(共2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9古诗三首 暮江吟 课件(共21张PPT)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R·四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三首》之《暮江吟》
9
新课导入
大约是公元822年(长庆二年),当时的朝廷政治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白居易品尽了朝官的滋味,因此便自求外任。当他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时,看到晚霞映江的夕阳美景以及弯月初升的月夜美景,挥毫写下了一首诗,那便是——
板书课题
《古诗三首》之
《暮江吟》
9
走近作者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我会认读
暮春
暮色
暮年
指春季的末尾阶段,即农历三月。
太阳落下时昏暗的天色。
指人到了晚年的阶段,年龄较大且接近生命的尽头。
瑟瑟
萧瑟
锦瑟
形容轻微的声音,如风声,也可以用来形容因寒冷而发抖的样子。
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也用来形容冷落、凄凉的景象。
指装饰华丽的瑟,常用来形容美好的时光或年华。
初读感悟
读准字音,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解读课题
暮江吟
谁来说说你对这首诗的题目的理解?
黄昏时分
江边
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
品读思考
傍晚时分,诗人在长江边看到了一幅什么样的美景?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傍晚时分的太阳,夕阳。
原意为碧色珍宝,此处指碧绿色。
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夕阳斜照着江面,在阳光的照射下,满面上波光粼粼,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
再读思考
谁来说说残阳照在江面上,诗人为说是“铺”而不是“照”或是“射”呢?
一道残阳铺水中
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像“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委婉、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独特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如果换上“照”或“射”则体现不出这一特点。
品读思考
看到如此美景,诗人心中发出了怎样的赞叹?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可爱
珍珠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多么可爱的深秋时节的初月夜晚,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巧的弓。
谁来说说下面的诗句中诗人采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
露似真珠月似弓
珍珠
弯月
露珠
精弓
比喻
比作
比喻
比作
再读思考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再读诗句,想象诗人描绘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意境?
诗人抓住了傍晚夕阳斜射下的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不同的颜色,表现出江面微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绚烂景象。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再读诗句,想象诗人描绘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意境?
诗人在这里把天上地上的两种景象压缩在诗里,通过对“露”和“月”的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秋夜一派和谐宁静的意境。
我来背背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 ,
半江 半江 。
可怜 ,
似真珠 似弓。
铺水中
瑟瑟

九月初三夜


课文主旨
《暮江吟》是 代诗人 创作的一首七绝。诗人选取了 到 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 进行描写,运用了巧妙的 ,创造出 、 的意境,通过吟咏表现出内心深处的 和对 的热爱之情。

白居易
红日西沉
新月东升
景物
比喻
和谐
宁静
情思
大自然
板书设计
诗情画意
我会读写
暮色
暮年
吟唱
吟诗
谢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