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三鑫学校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三鑫杯”数学思维大赛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中山市三鑫学校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三鑫杯”数学思维大赛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上学期“三鑫杯”数学思维大赛(六年级)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________增加它的是35,7增加是 。
2.甲走的路程比乙走的路程多,乙用的时间比甲用的时间多。甲、乙速度的比是 : .
3.有一个数,除以3的余数是2,除以4的余数是1,则这个数除以12的余数是 .
4.今年弟弟6岁,哥哥15岁,当两人的年龄和为65时,弟弟 岁.
5.某商店出售两套服装,两套服装的售价都是240元,一套赚了20%,一套赔了20%,出售这两套服装后, (填“赚”或“赔”)了 元。
6.在乘积1×2×3×…×98×99×100中,末尾有 个连续的零.
7.小莉8点整出门,步行去12千米远的同学家,她步行速度是每小时3千米,但她每走40分钟就要休息10分钟.则她 时到达.
8.松鼠A、B、C共有松果若干,松鼠A原有松果26颗,从中拿出10颗平分给B、C,然后松鼠B拿出自己的16颗松果平均分给A、C,最后松鼠C把自己现有松果的一半平分给A、B,此时3只松鼠的松果数量相同,则松鼠C原有松果 颗.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9.比较下面两个积的大小:
甲=9.5876×1.23456,乙=9.5875×1.23457,则甲( )乙.
A.甲< 乙 B.甲 =乙 C.甲>乙
10.将近90人参加某次考试,考试结果有的人得优,的人得良,的人得中,其余的得差,那么这次考试得差得人数是( )
A.6 B.26 C.36
11.A、B、C、D、E、F六个点在同一圆周上,任取其中三点,以这三点为顶点组成一个三角形,在这样的三角形中,以A、B两点中至少一点为顶点的三角形共有( )个.
A.10 B.16 C.30
1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边长9厘米,另一条边长4厘米,它的周长是( )厘米.
A.17 B.22 C.17或22
13.一辆客车从甲地出发去乙地,途中的路程是平路,然后上山又下山,最终到达乙地.在乙地停留30分钟后沿原路返回,回到甲地时发现客车上山的路程共行2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 )千米.
A.30 B.40 C.50
三、计算(能简算就简算)(每小题4分,共16分)
14.

四、图形计算(每小题5分,共10分)
15.如图,直角三角形ABC里面有一个正方形EFDC,已知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BC=4厘米,AC=6厘米,请你求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16.如图,两个等半径的圆重叠了一部分,已知AB长8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五、解决问题(第1小题5分,其余每小题6分,共35分)
17.学校购进图书2000本,其中文学类图书占80%,将这些文学书按2:3全部分给中、高年级,高年级可以分得多少本?
老李有一幢住房价值9万元,他加价10%卖给了小张,过了一段时间又以12万元买回,后来又加价10%卖出,老李前后买卖,从整体上看,是赚钱还是赔钱?赚或赔了多少元?
客车从甲地到乙地需用10小时才能到达,如果货车同时从乙地到甲地,每小时行42千米,两车在距乙地处相遇,求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0.一个油桶底面直径为0.8m,现要从A点滚到墙边靠紧(A点到墙的距离为25.52m),至少要滚多少周?
21.甲、乙两个修路队执行东、西城间的公路维修任务,如果单独做,甲需要10天,乙需要15天,两个修路队同时从东、西城相向开工,修完时甲队比乙队多修12千米。问: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22.在一条平直的路上有A、B、C三个点,点B位于A、C之间,与点A相距240米,与点C相距280米,甲、乙二人分别在A、C两点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秒行4米,乙每秒行5米,请问经过多少秒钟,两人与B点的距离相等?(考虑各种情况作答)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30;
2.5:3
【解析】乙走的路程:1;
甲走的路程:
甲用的时间:1
乙用的时间:
甲的速度:
乙的速度:
甲、乙速度的比是
3.5
【解析】解:除以3余2的数,应是3的倍数+2,那么除以3余2的数有:5,8,11,14,17,20,23,26,29,32,…;
除以4余1的数,应是4的倍数+1,那么除以4余1的数有:9,13,17,21,25,29,33,…;
所以,同时符合除以3余数是2,除以4余数是1的数有17,29,…,
这些数除以12余数均为5
故答案为5
4.28
【解析】差:15-6=9(岁)
和:65岁
弟弟:(65-9)÷2=28(岁)
故答案为:28
5.赔;20
【解析】240÷(1+20%)=200(元)
赚了:240-200=40(元)
240÷(1-20%)=300(元)
赔了:300-240=60(元)
因为60>40,所以卖出这两套服装赔了;
60-40=20(元)
故答案为:赔;20
6.24
【解析】不能只根据因数未尾0的个数来确定积未尾0的个数,
因为:5x2=10,5x8=40,……这些乘法的未尾都有0,
因此要判断出这些因数中一共有多少个质因数5就能确定乘积末尾0的个数.
从1开始前100个自然数中含质因数5的数有: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 70,75, 80,85, 90,95,100(其中25的倍数含两个因数5),
所以含5的因数共有16+4x2=24(个),
所以未尾零的个数为24
故答案为24.
7.11时10分
【解析】不需要休息:(12÷3)×40=160(分钟)
最后一个40分钟就到达同学家了,不用休息,路上休息3次,,共10×3=30(分钟)
所以总时间为160+30=190(分钟),即3小时10分钟。
她8点出门,则11点10分到达
8.86
【解析】松鼠A拿出10颗平分给B、C,B和C分别得到了10-2=5(颗),
松鼠B拿出自己的18颗松果平均分给A、C,A和C就分别得到18-2=9(颗),此时A有26-10+9=25(颗),
由于C拿出一半平均分给A和B,且三只松鼠最后的数量相等,那么此时C的数量是A的4倍,即25x4=100(颗),原来C有100-9-5=86(颗)
9.C
【解析】甲-乙=9.5876x1.23456-9.5875x1.23457,
=95875x1.23456+0.0001x1.23456-(9.5875x1.23456+9.5875x0.00001)
=0.0001x1.23456-0.001x0.95875,
=0.0001x(1.23456-0.95875)
=0.0001x0.27581,
=0.000027581,
0.000027581>0,
所以:甲>乙.故答案为:C
10.A
【解析】
因为,
所以考试人数应是84人,得“差”的人数是6人。
故答案为:A
11.B
【解析】根据题意,先求出以A为顶点,但不包括B为顶点的三角形的个数,再求出以B为顶点,但不包括A为顶点的三角形的个数及以A、B为顶点的三角形的个数,最后即可求出符合条件的三角形的个数。
以A为顶点,但不包括B为顶点的三角形共有的个数:3+2+1=6(个)
以B为顶点,但不包括A为顶点的三角形的个数:3+2+1=6(个)
以A、B为顶点的三角形是4个所以,
以4、B两点中至少一点为顶点的三角形共有:6x2+4=16(个)
故答案为:B
12.B
【解析】因为4+4<9,
所以等腰三角形的腰的长度是9厘米,底边长4厘米,
所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9+9+4=22(厘米)
故答案为:B
13.C
【解析】由题可知,从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上山路程,而上山路程是20千米,
所以总路程为:(千米)
甲乙两地相距50千米.
故答案为:C
14.
【解析】
解:
15.
【解析】
答: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16.
【解析】设圆的半径为Rcm,
正方形面积:
阴影部分面积:
17.960本。
【解析】(本)
(本)
答:高年级可以分得960本。
18.赚了,赚了2.1万元。
【解析】(万元)
答:从整体上看,是赚钱,赚2.1万元。
19.630千米。
【解析】(小时)
(千米)
答: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0.10周。
【解析】(周)
答:至少要滚10周。
21.60千米。
【解析】(小时)
(千米)
答:东、西两城相距60千米.
22.40秒或秒
【解析】设甲、乙运动时间为t秒,
①当甲、乙到达B点前,两人与B点距离相等,
②当甲、乙相遇时,两人与B点距离相等,
答:请问经过40秒或秒钟,两人与B点的距离相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