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课标·定向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特点,理解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素养·导向1.政治认同:认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道理2.科学精神:理解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与历史任务;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特点;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把握新中国成立的意义、社会主义改造胜利的意义、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第一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问题引领·学识初探一、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及历史任务是什么 2.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的实践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特点是什么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有哪些 必备知识·自主导学一、悲怆的历程——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及历史任务:2.各种救国方案的艰辛探索:二、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1.革命历程:(1)思想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2)开始标志: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3)领导力量(主心骨):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4)革命性质: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5)革命特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领导权:不是由资产阶级领导,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这一点具有决定性意义;②革命前途:不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和资本主义制度,而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③所属世界革命范畴: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6)中国革命的步骤: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这两个革命阶段必须互相衔接。(7)革命斗争成就:在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2.新中国成立的意义:(1)辞旧: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特别提醒]辛亥革命结束的是封建帝制,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的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迎新: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3)对外: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特别提醒]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再经过社会主义革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明辨是非】(1)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 (×)分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分析: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3)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4)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封建主义的民主革命。 (×)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归纳提升】1.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的悲怆历程,证实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是由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目的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维护其在华特权,它们决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2.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项目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同 革命任务 反封建反侵略(反帝反封建)革命性质 都属于民主革命异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指导思想 “三民主义” 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革命前途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资本主义道路 建立人民民主共和国,走社会主义道路革命范畴 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3.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主要原因(1)拥有先进阶级及先进政党:无产阶级及中国共产党。(2)坚持正确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3)坚持群众路线: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4)坚持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5)坚持革命三个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体系构建】【教材探究提示】1.教材P20【探究与分享】提示:(1)历史事实:事实一: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事实二: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①开始——鸦片战争失败,签订《南京条约》。②加深——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等的签订使中国丧失更多领土和主权,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③大大加深——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签订《马关条约》。④完全成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失败,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表现及近代中国人民的处境:①表现:政治上受到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国家主权受到破坏,同时又没有完全成为外国的殖民地;经济上既保存着封建自然经济,又产生了近代资本主义经济。②处境: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2.教材P21【探究与分享】提示:近代中国农民不代表先进生产力,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并且与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不能承担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使命。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对中国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但也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命运。3.教材P22【探究与分享】提示:在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中,李大钊起着主要作用。他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对马克思主义作了比较全面、系统的介绍。在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中,李大钊、陈独秀属于先驱者和擎旗人;毛泽东、蔡和森、邓中夏、瞿秋白、周恩来等五四运动中比较年轻的左翼骨干则是其主体部分。关键能力·探究思辨总议题:社会主义为什么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议题一 忆往昔——路在何方【议题探究】材料一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探索复兴之路的各种尝试材料二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是近代中国长期贫穷落后的总根源。为了拯救民族的危亡,中国人民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但无论是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还是戊戌变法,都没有成功。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但最终还是失败了。实践证明,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探究任务1 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和历史任务之间有何逻辑 探究任务2 在近代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为何行不通 提示: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就决定了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前者是民族矛盾,后者是阶级矛盾。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了其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2.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是由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①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目的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维护其在华特权,它们决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②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③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议题二 迎曙光——找到出路【议题探究】材料一 五四运动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是一场以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以磅礴之力鼓动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志向和信心,是中国旧民主主义走向新民主主义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材料二 为了向全党和全国人民阐明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革命及其前途的全部见解,回答中国向何处去这个关系重大的问题,更好地指导抗战和中国革命,毛泽东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工作。他系统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独创性经验,于1939年底、1940年初先后发表了《<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理论。探究任务1 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何处。探究任务2 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 提示:1.新民主主义革命“新”的体现:(1)领导权:不是由资产阶级领导,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这一点具有决定性意义。(2)革命前途:不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和资本主义制度,而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3)所属世界革命范畴: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2.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历程:(1)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2)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3)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4)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5)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经过 28 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6)在中国革命斗争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议题三 站起来——扬眉吐气【议题探究】材料一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中国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纪元。材料二 毛泽东在总结北伐战争和土地革命两次胜利、两次失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思想,即整个中国革命分为两步:第一步先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探究任务1 为何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让中国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纪元 探究任务2 我国为何不像俄国十月革命一样直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提示:1.(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3)新中国的诞生,是20世纪的伟大历史事件,它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2.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课堂达标·效果诊断考向一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与历史任务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论大小,几乎都曾经欺侮、侵略过中国。分析原因,毛泽东曾深刻指出:“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它们是 ( )①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②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③彻底改变贫穷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④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解析】选C。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它们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彻底改变贫穷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且近代中国基本国情决定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①③正确,②④排除。2.社会性质不同,主要矛盾就会不同,面临的任务也就有所差异。结合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和历史任务,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A.半殖民地→中外矛盾→推翻帝国主义→推翻地主统治B.半殖民地→阶级矛盾→推翻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C.半封建社会→阶级矛盾→推翻封建主义→争取人民解放D.半封建社会→中外矛盾→推翻封建主义→实现人民幸福【解析】选C。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封建社会体现的是阶级矛盾,由此决定的历史任务是通过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而争取人民解放;而半殖民地体现的是中外矛盾,由此决定的历史任务是通过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而争取民族独立,C正确,A、B、D均错误。考向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3.毛泽东同志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比喻为上篇和下篇的关系,只有认清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同时又认清两者的联系,才能正确地领导中国革命。这两个革命阶段能够有机连接的原因是民主革命中包含了社会主义因素。对此,下列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①我国近代国情决定了民主革命必须分两步走②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互相联系、紧密衔接③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准备,后者是前者的必然趋势④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选C。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互相联系、紧密衔接。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准备,后者是前者的必然趋势,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才能完成后一个革命,②③正确。我国近代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①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都是无产阶级,④错误。4.2025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76年前,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变革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①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②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③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④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选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也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③④入选。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①错误。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②错误。考向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步骤5.(2025·连云港高一检测)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隔着一道“万里长城”。民主革命只能由资产阶级领导,建立资产阶级专政,反对无产阶级掌握领导权和建立工农民主专政;无产阶级避免用“过分激烈的行动”吓跑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后应有一个长久的停顿,反对立即向社会主义转变。这种观点 ( )①认为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②看到了中国革命的两个阶段有相同任务③割裂了中国革命两个阶段的内在联系④否定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革命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选D。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①说法错误。中国革命的两个阶段任务并不相同,②说法错误。材料中的观点否定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革命作用,割裂了中国革命两个阶段的内在联系,③④正确。(共46张PPT)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第一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01020403问题引领·学识初探必备知识·自主导学课堂达标·效果诊断关键能力·探究思辨课标·定向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特点,理解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素养·导向1.政治认同:认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道理2.科学精神:理解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与历史任务;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特点;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把握新中国成立的意义、社会主义改造胜利的意义、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01问题引领·学识初探一、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及历史任务是什么 2.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的实践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特点是什么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有哪些 02必备知识·自主导学一、悲怆的历程——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及历史任务:2.各种救国方案的艰辛探索:二、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1.革命历程:(1)思想基础:___________主义。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2)开始标志:1919年,_________爆发。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马克思列宁五四运动(3)领导力量(主心骨):___________。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4)革命性质:新民主主义革命是_________领导的,_________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5)革命特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领导权:不是由资产阶级领导,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这一点具有决定性意义;②革命前途:不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和资本主义制度,而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③所属世界革命范畴: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中国共产党无产阶级工农联盟(6)中国革命的步骤: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步骤。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__________,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_________,这两个革命阶段必须_________。(7)革命斗争成就:在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必要准备必然趋势互相衔接2.新中国成立的意义:(1)辞旧:彻底结束了旧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_____________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___________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_________的伟大飞跃。[特别提醒]辛亥革命结束的是封建帝制,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的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广大劳动人民不平等条约人民民主(2)迎新: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_________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____________________。(3)对外:冲破了_________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_____________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_________的斗争。[特别提醒]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再经过社会主义革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帝国主义世界政治力量争取解放【明辨是非】(1)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 )分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分析: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3)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4)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封建主义的民主革命。( )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归纳提升】1.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的悲怆历程,证实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是由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目的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维护其在华特权,它们决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2.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项目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同 革命任务 反封建反侵略(反帝反封建)革命性质 都属于民主革命异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指导思想 “三民主义”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革命前途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资本主义道路 建立人民民主共和国,走社会主义道路革命范畴 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3.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主要原因(1)拥有先进阶级及先进政党:无产阶级及中国共产党。(2)坚持正确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3)坚持群众路线: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4)坚持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5)坚持革命三个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体系构建】【教材探究提示】1.教材P20【探究与分享】提示:(1)历史事实:事实一: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事实二: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①开始——鸦片战争失败,签订《南京条约》。②加深——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等的签订使中国丧失更多领土和主权,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③大大加深——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签订《马关条约》。④完全成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失败,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表现及近代中国人民的处境:①表现:政治上受到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国家主权受到破坏,同时又没有完全成为外国的殖民地;经济上既保存着封建自然经济,又产生了近代资本主义经济。②处境: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2.教材P21【探究与分享】提示:近代中国农民不代表先进生产力,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并且与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不能承担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使命。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对中国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但也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命运。3.教材P22【探究与分享】提示:在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中,李大钊起着主要作用。他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对马克思主义作了比较全面、系统的介绍。在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中,李大钊、陈独秀属于先驱者和擎旗人;毛泽东、蔡和森、邓中夏、瞿秋白、周恩来等五四运动中比较年轻的左翼骨干则是其主体部分。03关键能力·探究思辨总议题:社会主义为什么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议题一 忆往昔——路在何方【议题探究】材料一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探索复兴之路的各种尝试材料二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是近代中国长期贫穷落后的总根源。为了拯救民族的危亡,中国人民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但无论是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还是戊戌变法,都没有成功。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但最终还是失败了。实践证明,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探究任务1 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和历史任务之间有何逻辑 探究任务2 在近代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为何行不通 提示: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就决定了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前者是民族矛盾,后者是阶级矛盾。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了其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2.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是由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①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目的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维护其在华特权,它们决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②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③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议题二 迎曙光——找到出路【议题探究】材料一 五四运动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是一场以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以磅礴之力鼓动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志向和信心,是中国旧民主主义走向新民主主义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材料二 为了向全党和全国人民阐明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革命及其前途的全部见解,回答中国向何处去这个关系重大的问题,更好地指导抗战和中国革命,毛泽东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工作。他系统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独创性经验,于1939年底、1940年初先后发表了《<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理论。探究任务1 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何处。探究任务2 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 提示:1.新民主主义革命“新”的体现:(1)领导权:不是由资产阶级领导,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这一点具有决定性意义。(2)革命前途:不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和资本主义制度,而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3)所属世界革命范畴: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2.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历程:(1)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2)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3)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4)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5)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经过 28 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6)在中国革命斗争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议题三 站起来——扬眉吐气【议题探究】材料一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中国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纪元。材料二 毛泽东在总结北伐战争和土地革命两次胜利、两次失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思想,即整个中国革命分为两步:第一步先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探究任务1 为何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让中国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纪元 探究任务2 我国为何不像俄国十月革命一样直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提示:1.(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3)新中国的诞生,是20世纪的伟大历史事件,它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2.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04课堂达标·效果诊断考向一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与历史任务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论大小,几乎都曾经欺侮、侵略过中国。分析原因,毛泽东曾深刻指出:“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它们是( )①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②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③彻底改变贫穷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④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解析】选C。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它们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彻底改变贫穷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且近代中国基本国情决定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①③正确,②④排除。2.社会性质不同,主要矛盾就会不同,面临的任务也就有所差异。结合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和历史任务,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A.半殖民地→中外矛盾→推翻帝国主义→推翻地主统治B.半殖民地→阶级矛盾→推翻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C.半封建社会→阶级矛盾→推翻封建主义→争取人民解放D.半封建社会→中外矛盾→推翻封建主义→实现人民幸福【解析】选C。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封建社会体现的是阶级矛盾,由此决定的历史任务是通过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而争取人民解放;而半殖民地体现的是中外矛盾,由此决定的历史任务是通过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而争取民族独立,C正确,A、B、D均错误。√考向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3.毛泽东同志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比喻为上篇和下篇的关系,只有认清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同时又认清两者的联系,才能正确地领导中国革命。这两个革命阶段能够有机连接的原因是民主革命中包含了社会主义因素。对此,下列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①我国近代国情决定了民主革命必须分两步走②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互相联系、紧密衔接③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准备,后者是前者的必然趋势④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选C。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互相联系、紧密衔接。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准备,后者是前者的必然趋势,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才能完成后一个革命,②③正确。我国近代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①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都是无产阶级,④错误。4.2025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76年前,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变革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①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②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③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④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选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也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③④入选。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①错误。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②错误。考向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步骤5.(2025·连云港高一检测)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隔着一道“万里长城”。民主革命只能由资产阶级领导,建立资产阶级专政,反对无产阶级掌握领导权和建立工农民主专政;无产阶级避免用“过分激烈的行动”吓跑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后应有一个长久的停顿,反对立即向社会主义转变。这种观点( )①认为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②看到了中国革命的两个阶段有相同任务③割裂了中国革命两个阶段的内在联系④否定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革命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选D。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①说法错误。中国革命的两个阶段任务并不相同,②说法错误。材料中的观点否定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革命作用,割裂了中国革命两个阶段的内在联系,③④正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部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第一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学案.docx 部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第一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