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第一中学、揭阳第一中学榕江新城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第一中学、揭阳第一中学榕江新城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一中、揭阳一中榕江新城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10月联考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共32分)
(一)现代文阅读1(完成1~4题,共15分)
阅读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讲好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向世界展示中国式现代化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价值追求,是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
多样性是文明存在的基本形态。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文明是多样的。每个民族都有与其他民族相区别的独特文化。中国古人讲,“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就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有差异是合情合理的,天下万物能一同发育而不相互危害,各种合理的行为准则能同时进行而不相互矛盾。世界上从未出现也不可能出现某个单一的具有普世意义的文化和文明,人类历史不可能终结于某一形态模式,多元并存是基本格局。资本的全球化决不能夷平各国各民族的文化差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尊重各国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承认世界多样性的现实,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古往今来,中华文明秉持“和而不同”的融合传统,不断接纳、融合不同民族和文化传统,不断消化吸收外来文明精华,在多民族文化融合和中外文化交汇中不断发展壮大,用多元文化汇聚成共同文化。正因为拥有这种大度开放包容的精神,中华文明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机。纵观历史,从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同世界其他文明互通有无、交流互鉴,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历史已经证明,只有兼容并蓄、开放包容,人类文明才能发展繁荣,只有加强对话、互学互鉴,人类文明才能熠熠生辉。
中国式现代化是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和平发展,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和平与发展是我们的共同事业,公平正义是我们的共同理想,民主自由是我们的共同追求。”全人类共同价值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基石,是贯穿中国式现代化全过程的价值要求。在今天多元化的世界中,我们必须继续保持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在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背景下,讲好中国式现代化对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坚持与弘扬。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不同文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促进世界各国相互理解与信任,携手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节选自袁军、彭澍《深耕中华文化沃土让世界读懂中国式现代化》)
材料二:
一条康庄大道,浓缩跨越百年的沧桑巨变。100多年前,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描绘了一份中国现代化蓝图,有外国记者认为这完全是一种“空想”。如今,铁路进青藏、公路密成网、高峡出平湖、港口连五洋、产业门类齐、“天和”驻太空、“祝融”探火星……中国高质量发展的画卷远比百年前的设想壮阔。面对当年的那份蓝图,习近平总书记感慨:“只有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了。”进入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更加气象万千、前景光明。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从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变的历史过程,成为世界各国普遍追求的潮流。每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基本国情不同,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身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取得成功,就是因为它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是我们党扎根中国大地、独立自主探索出来的现代化道路。沿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我们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超越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走得稳、走得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效路径,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拓展和深化。
康庄大道并不等于一马平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涉及思想观念、生产方式、利益格局的深刻变革,还有一系列难点、卡点、堵点需要突破。越是在这样的时候,越要有道不改、志不变的决心,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中国号航船平稳驶向更加辽阔的水域。
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沿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我们书写着人类现代化历史上亘古未有的奇迹。展望未来,正如《中国式现代化面对面》阐述的:“中国式现代化植根于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沃土,既赓续文明又更新文明,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具有深厚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包容性,必将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必将出一条人类走向美好未来的文明新路。”
(节选自李拯《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前景光明》)
1. 下列对材料一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世界文明具有多样性,每个民族都有区别于其他民族独特文化,纵然存在不合理的文化,我们也应该尊重。
B. 时至今日,从未出现过单一的具有普世意义的文化和文明,正是多元并存的文化、文明模式造就了如今的人类历史。
C. 纵观历史,中华文明乐于接纳、融合外来文明精华,正因如此,中华文明才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并不断焕发新的生机。
D. 文明因交流互鉴而丰富多彩,表明只有我们一直对其他文明保持兼收并蓄的开放态度,才能使中华文明繁荣昌盛。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引用诸多古人之言,论证了民族具有独特文化是合理的,增添了文章的文采,使论证具体有力。
B. 材料一从世界文明的多样性谈到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又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质及我们要怎样做,逻辑清晰。
C. 材料二以“康庄大道”来比喻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平坦无阻,充满希望。
D. 材料二相较于材料一而言,更具有抒情意味,字里行间充满着对中国式现代化前途光明的自信,具有感染力。
3. 下列选项,不属于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的“难点、卡点、堵点”的一项是( )
A. 产业结构偏重于低端制造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未来需要加快转型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和附加值。
B. 思想观念存在一定的肯定偏见和固化思维,导致我们对其他文化和社会组织不甚了解,缺乏对外交流的机会。
C. 随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西方现代化与社会化大生产的历史趋势与结构需要不相适应的部分愈发凸显。
D. 现代化转型离不开社会大众的参与,但现代化始终漂浮于社会精英之中,大众阶层特别是广大农民被悬隔于外。
4. 毛泽东在《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谈及我国的文化建设时说:“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时至今日,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依然注重中华文明。我们为什么要在现代化建设中注重中华文明?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说明。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及其注释,完成下面小题。
偷月饼
王干
月亮升起来了,黄黄的,像一只薄薄的金黄月饼。地上,黑的、白的界限清清明明,树影摇摇晃晃。村庄上静得很,庄心河银晃晃地流着,水声脆脆地唱着。
我们出发了,外婆家里的小狗大黑也跟在后面。干什么?偷月饼!偷东西,肯定不是好人,连狗见了也要咬。但在红蜻蜓故乡,却是古朴淳厚的乡风。中秋晚上,每家每户都要焚香敬神,“中秋不敬月,出门遭雨雪”。在自己家的天井里,小桌上供上几只月饼,一大碗煮熟的老菱,一管长长的整藕,点燃一炷香,主人公在缭绕的烟雾之中作个揖,说几句吉利的话,然后便回到屋里睡觉,一任月光和清风欣赏品尝。倘若黎明时节,月饼不见了,那最好,全家都高兴。
不知怎的,这乡风渐渐不那么浓了,人们对它有些“淡”。已有好几年吃不上月饼了,连糯米元宵也有点勉强了。听说,这几年以粮为“缸”①,藕塘填了,水面上,只能放水浮莲,吃不到菱了,糯稻不种,自留地也只能偷偷地栽。我和弟弟、妹妹就只有靠“偷”了。原来还可以多“偷”几家,现在“偷”不到了。我们只有到月婆婆家去了。
月婆婆,人说她是个老姑娘。我也不懂什么意思,只晓得有一个人住在那又破又矮的小草棚里,是“五保”②。她是一个瞎子。但走起路来像明目人一样,从来没有跌过跟头,每天还到河边拎水回来用。她靠搓绳卖几个零用钱。每年中秋,月婆婆总要备十几只月饼供供月亮,而“月神”对她又特别“给脸”,每次总要吃得光光的。
踏着一路水似的月光,我们几个来到了月婆婆的家门口,悄悄蹲在她屋前的草丛中。月婆婆从草屋里出来了,她瘦精精的,满头银发,双手端着两只大碗,黑乎乎的,大概是刚出锅的老菱,放到供桌上。真怪!哪来的老菱?心急的小胖就要下手,我忙按住他。月婆婆又出来了,颤颤巍巍的双手捧的,是月饼!好像掉了一片饼屑子,月婆婆拈起往嘴里送,又停在半空中,放回,将缺角凑上,那股诱人的油香和甜味散布在空气里,袭扰我们的胃。月婆婆双手作成拱状。向东天那团圆月作了个揖,然后喃喃自语:“月公公,今年计划更紧了,我搓的草绳价钱又低,只能买四只,让你挨饿了,明年,再多买些补给你。”
声音很低,很虔诚,我们都沉浸在一种神秘的气氛中,许久,我们都没有敢动,我们有点想回家了,身上凉润润的,下露水了?
月婆婆拿出一张小板凳和一捆捶熟了的稻草,搓起绳来,一股金黄的小溪从她两掌之间涓涓流出,她轻轻哼起了一首古老的歌谣:
凉月巴巴,照见家家;
……
我们静静听着。许久,她放下手中的活,走进屋里,好像睡下了,好像是在叹息,一摞金色的草绳愣在那里,一动不动。
我想起了什么,挪了一下身子,又往回一缩,又挪了一下,最后爬出草丛,蹑手蹑脚地走近小桌,将四只月饼捧到手上。小胖和我弟弟跑来帮忙,抓菱角,谁知慌忙之中就将两只碗碰倒在地,清脆的声音划破寂静的夜。月婆婆的白发在窗口出现了。我们好像看到了她的笑容……
【注】①以粮为“缸”:“以粮为纲”的谐音,指在农业生产中一切生产都围绕粮食生产来安排,粮食是农业生产的中心和主线,这个口号是在上个世纪50代年末60年代初提出来的,反映了党和政府对粮食问题的担忧和重视。这一方针的提出是基于对农业基础地位的科学认识和现实粮食需求的全面把握,对中国社会发展既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带来深刻的历史教训。
②“五保”:保吃、保穿、保医、保住、保葬(孤儿为保教)。“五保户”常见于我国农村地区,五保对象为农村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扶养义务人或虽有法定赡养扶养义务人,但无赡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这种制度的设立是我国社会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具体体现。
5.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童年趣事入文,记录了“我”在外婆家玩耍时,跟“小胖”、“我的弟弟”等一道去月婆婆家里偷吃月饼的经历。
B. 月婆婆搓草绳时就像一股金黄的小溪从她两掌之间涓涓流出,“我”的心被这劳动的场景深深打动,发出由衷的赞美。
C. 人们对偷月饼这样的乡风渐渐“淡”下来了,连糯米元宵也有点勉强了,因为改革开放后大家看重钱而不重视文化了。
D. 我们在“偷”月饼抓菱角时,慌忙之中将碗碰倒在地,惊醒了月婆婆,月婆婆也因为贡品被“月神”收纳了而露出了笑容。
6.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段六个叠词的使用,以优雅而简洁的语言将月光下乡村的夏夜写得静谧而充满暗示性,让读者感知到一场异样的事情就快发生。
B. 文中大量心理描写从“我”的感受出发,将月婆婆供奉月饼与菱角时的怪诞行为写得活灵活现,也写出了我们行“偷”的“紧张”。
C. 月婆婆哼起的古老歌谣既押韵又富于生活情调,口语化,每句有叠音,修辞手法上既有顶真又有回环,如神来一笔极具美感。
D. 从本文也可以看出,王干的散文善于写饮食中的人生,从舌尖到心底,“食”与“味”都淋漓尽致,哪怕媚俗取巧也在所不惜。
7. 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偷月饼”这一乡俗?
8. 本文很美,但很多人读完后都双眼湿润,请说说有哪些因素给读者带来了忧伤。
二、古诗文阅读(共4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楚庄王欲伐越,杜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杜子曰:“臣患之,智若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蹻①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若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病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故良医之治病也,攻之于腠理。此皆争之于小者也。夫事之祸福亦有腠理之地,故曰:“圣人蚤从事焉”。
昔晋公子重耳出亡,过郑,郑君不礼。叔瞻谏曰:“此贤公子也,君厚待之,可以积德。”郑君不听。叔瞻又谏曰:“不厚待之,不若杀之,无令有后患。”郑君又不听。及公子返晋邦,举兵伐郑,大破之,取八城焉。晋献公以垂棘之璧假道于虞而伐虢,大夫宫之奇谏曰:“不可,唇亡而齿寒,虞、虢相救,非相德也。今日晋灭虢,明日虞必随之亡。”虞君不听,爱其璧而假之道晋已取虢还反灭虞。此二臣者皆争于腠理者也,而二君不用也。然则叔瞻、宫之奇亦郑、虞之扁鹊也,而二君不听,故郑以破,虞以亡。故曰:“其安易持也,其未兆易谋也。”
(节选自《韩非子·喻老》,有删改)②
材料二: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老子》第二十四章)
注:①庄蹻(qiāo):当时民间反对派首领。②《韩非子·喻老》出自《韩非子》,韩非子用二十五则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解释了《老子》,使《老子》抽象的哲学思想有了具体可感的呈现,在中国哲学史和训诂学史上起着发凡起例的作用。
9.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需断句对应的标号写在答题卡上。
爱A其璧B而假之道C晋D已取E虢F还G反H灭虞
10.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蚤”与《鸿门宴》中“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意思相同。
B. “过”与《鸿门宴》“闻大王有意督过之”中的“过”意思相同。
C. “假”,意思为“借”,与《劝学》“假舟楫者”中的“假”意思相同。
D. 材料二中的“伐”与材料一“举兵伐郑”中的“伐”意思不同。
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楚庄王没有认识到楚国兵弱政乱的状况,而认为越国“政乱兵弱”,想要讨伐越国,在杜子进谏后,放弃了自己的想法。
B. 扁鹊认为,病在肠胃用火剂汤可治好,病在骨髓,大夫是无法医治的,蔡桓公的病已入骨髓,因此不再请求为他治病了。
C. 郑君不听叔瞻的建议,最终被晋攻取了八座城池;虞君不听宫之奇谏言,最终被晋所灭。说明做事只争于腠理没有意义。
D. 用“道”的观点看,踮脚、跨大步、自以为是、自我夸耀等行为就是剩饭、赘瘤,会遭人们厌恶。有道的人不会这样做。
1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
(2)故曰:“其安易持也,其未兆易谋也。”
13. 《韩非子·喻老》中“自见之谓明”与《老子》中“自见者不明”,是否矛盾?请分析。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小题。
孟子
【北宋】王安石
沉魄浮魂不可招,遗编一读想风标。
何妨举世嫌迂阔①,故有斯人慰寂寥。
孟子好辩
【南宋】陈普
禽兽纵横鬼魅多,人间岐路总差讹。
当时缄口终无语,天理民彝②竟若何。
【注】①迂阔:指思想行为不切实际。②民彝:人伦。
14.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诗第二句直抒胸臆,表达读孟子遗书对其人品格顿生钦慕之情。
B. 王诗第三句用设问句歌颂孟子思想虽脱离现实却不改初衷的坚定。
C. 陈诗前两句指出孟子生活的时代特点,为孟子好辩提供背景原因。
D. 陈诗后两句假想孟子面对社会小人当道的现实若选择沉默的后果。
15. 两首诗都包含了对孟子的评述,但评述内容和写作目的却各有不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16. 名篇名句默写。
(1)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论语〉十二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勉励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起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的重任。
(2)《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马为喻,从反面强调了学习要坚持不懈的重要性。
(3)《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一句言简意赅地阐述了老师的作用。
(4)诗文与酒结缘,似乎已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的一个传统,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一句,诗人就借酒抒怀。
(三)课内文言文积累(共9分)
17. 下列对加点的文言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①魏王贻我大瓠之种 贻:送,赠送
②恶得不禁恶而劝爱? 劝:劝导
③文胜质则史 史:虚饰,浮夸
④故有道者不处 处:与……相处
⑤何不虑以为大樽 虑:考虑
⑥智之端也 端:萌芽、发端
⑦迩之事父 迩:近
⑧《诗》可以兴,可以观 兴:激发人的感情
⑨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要:求取
⑩自贼者也 贼:伤害
A. ②⑤⑨⑩ B. ①⑥⑦⑧ C. ④⑦⑧⑩ D. ②③⑥⑨
18. 下列加点词语活用类型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冬,与越人水战 ②朝闻道,夕死可矣
B. ①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②其坚不能自举也
C. ①不贵难得之货 ②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
D. ①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②可以群
19. 下列选项中,特殊句式类型一致的一项是( )
A. 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五石之瓠》)
当察乱何自起? (《兼爱》)
B 治之于未乱 (《老子》四章)
仁以为己任 (《论语》十二章)
C.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大学之道》)
合抱之木,生于亳末 (《老子》四章)
D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 (《五石之瓠》)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小题共4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近年来,心理健康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的心理健康,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①而体育运动不仅和心理健康息息相关,还能提升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促进身体健康。
科学研究表明,身体运动可以刺激青少年的肌肉状态和大脑,激活情绪,最终在人的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中构建良性循环。
A 。②运动不仅能够提高青少年的认知能力、反应速度等,还能促使身体释放多巴胺等神经递质,提升情绪状态,进而对心理产生积极影响。运动中,肾上腺素分泌量会持续增加,这对于缓解消极情绪也有帮助。
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也很重要,不同运动类型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同。
有氧运动可以改善心境和情绪,力量训练可以增强自信心。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是可以改善人们心肺功能的耐力性锻炼,③每次运动30分钟以上,可以有效提升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足球、篮球、排球等团体运动,可以帮助青少年获得更多的社交支持和情感联系。④竞争激烈的对抗性运动项目,则能增强青少年的应变水平和抗压能力。
面对不同负面情绪, B 。焦虑不安时,可以选择瑜伽、游泳等抗压运动,让肌肉放松,有助于平静神经系统;愤怒焦躁时,可以选择消耗性强、节奏稍快的体育锻炼,包括羽毛球、乒乓球等,可以改善心境和情绪;情绪低落时,参加集体性的体育项目、跑步等有氧运动,可以较好缓解这种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过多的锻炼并不总是更好,要把握好体育运动的频率和时长。青少年每周锻炼三到五次,每次锻炼时间45分钟左右较适宜。
20. 文中划横线的四个句子中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1. 请在文中A、B两个划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22. 请给这篇短文取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
23. 如果一名同学情绪比较低落,请结合材料内容和生活实际,给他(她)提出一些建议。
24.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灵魂是身体的主宰,只有铸牢思想之魂,才有精神之成长。而精神之成长犹如身体一样,需要“钙”的补充。这就是《大学》所谓的“富润屋,德润身”。在6月17日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用理想信念强基固本,用优秀传统文化正心明德,补足精神之‘钙’,铸牢思想之‘魂’。”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 B 2. C
3. C 4. ①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在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②注重中华文明建设可以展示中国式现代化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价值追求,让世界更好
地读懂中国;
③沿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推动物质、政治、精神等多种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文明新形态,可以超越西方现代化老路。
5. B 6. C
7. (1)供奉月饼祭祀月神是一种古朴淳厚的乡风民俗,“中秋不敬月,出门遭雨雪”已成为一种心理暗示与
文化警惕,不可简单地归结为封建迷信。
(2)供奉月饼的人作揖求吉,是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所以月饼不见了全家反而都高兴,对“偷”月饼的人不
会责怪,不可用简单的法律条令来裁夺。
(3)“偷”月饼的人更多的是为了找乐趣,其行为也可帮助供奉月饼者完成心愿,美好动机驱动下的行为才
值得抒写,与动机不纯的偷盗是两码事。
8. (1)时代带来的忧伤。种粮政策带来食品单一,菱角、莲藕和糯米都不再生产,孩子们吃不上月饼,只
能在中秋节通过“偷”的方式解馋,时代所致的忧伤。
(2)月婆婆的“五保户”身价带来的忧伤。终身未嫁的一个盲人,政府救济对象,靠搓绳卖几个零用钱,孤
苦伶仃。
(3)月婆婆的善良带来的忧伤。因为供奉的月饼较往年少了,心生愧疚给月神交代少了的原因,并承认来
年多买些补给它。
(4)月婆婆的叹息带来的忧伤。哼唱完古老的歌谣,发现“家家欢乐,天天吃粑”的愿望又一次落空,月婆
婆回屋叹息,让人忧伤。
(5)气氛烘托带来的忧伤,一摞金色的草绳愣在那里一动不动,用拟人的手法烘托出悲凉的气氛。
(6)细节描写带来的忧伤,儿童渴望美食,最后爬出草丛,蹑手蹑脚地走近小桌去抓月饼和菱角,慌忙之
中将碗碰倒在地,清脆的声音划破寂静的夜,营养缺乏刺伤着童真。
9. CFG 10. B
11. C 12. (1)又过了十天,扁鹊远远地看见桓侯,掉头就跑,蔡桓公特意派人问他。
(2)所以说:“事情安然未生变的时候容易持守,问题还没有显露迹象的时候容易解决。”
13. 不矛盾。
①《韩非子·喻老》中“自见之谓明”的“见”应解释为看见、认识,句意为:能够自我认知的人是明智的(显
明的);而《老子》中“自见者不明”的“见”应该通假为“现”,解释为自我彰显、自我夸耀。
②这两句是分别从内在的自我认知与外在的自我表现两个角度谈“为人”的,所以不矛盾。
14. B 15. (一)①内容:王从孟子的品格修养入手,歌颂他不在乎遭举世嫌恶,坚定推行仁
政主张的执着。②目的:王诗借此以自勉,孟子在政治上不避世人眼光、坚定推行仁政的勇气,使遭遇重
重阻挠的王安石坚定了推行变法的决心。(二)①内容:陈诗从孟子好辩的原因入手,指出孟子所处时代的社会困境——小人、恶人当道,人也容易走错路,从而表现孟子好辩对于时代的重要意义。②目的:陈诗借此呼吁人们应敢于为社会发声,以便恢复天理和规范人伦,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忧虑和对人性的思考。
16.①. 士不可以不弘毅 ②. 任重而道远 ③. 骐骥一跃 ④. 不能十步 ⑤. 所以
传道受业解惑也 ⑥. 一尊还酹江月
17-19.BCC
20. ①不仅能提升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促进身体健康,还和心理健康息息相关。
④增强青少年的应变能力和抗压能力。
21. A.运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益处多多
B.可选择不同运动方式来调节
22. 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
23. ①可以多参加集体性的体育项目。
②除运动外,在生活中要多和朋友、家人交流,倾诉自己的烦恼和感受,获得情感支持。
24.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