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章末复习 知识整合与能力提升核心 目标 1.了解质点模型的抽象方法和质点模型的适用条件,能在特定情境下将物体抽象为质点.2.能用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描述直线运动,理解瞬时速度和加速度概念建构中的极限、抽象思维方法.3.会做“测量做直线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实验,会使用基本的力学实验器材,能用物理图像描述实验数据.合考真题考点1 质点与参考系1.(2023·广东合格考)下列情景中,能将研究对象视为质点的是( C )A.研究地球的自转B.研究列车通过长江大桥需要的时间C.研究飞机从广州到北京的飞行轨迹解析:研究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不能忽略不计,地球不可以看成质点,故A错误;测量列车通过长江大桥的时间,列车的长度不可以忽略不计,列车不可以看成质点,故B错误;研究飞机从广州到北京的飞行轨迹时,飞机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忽略不计,飞机可以看成质点,故C正确.2.(2023·广东合格考)小明和小红坐在同一辆行驶的列车上,小明认为小红处于静止状态,小明选择的参考系是( B )A.地面 B.所乘列车 C.路边树木解析:小明和小红坐在同一辆行驶的列车上,小明认为小红处于静止状态,小明选择的参考系是所乘列车.故选B.考点2 运动学物理量及其应用3.(2023·广东第二次合格考)放学后,小明和小亮从教学楼走到食堂的路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小明的位移比小亮的大B.小明与小亮的路程相同C.小明与小亮的位移相同解析:位移为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为实际运动的距离,小明和小亮都是从教学楼到食堂,所以其位移大小相同.但由题图可知,小亮的路程大于小明的路程,故选C.考点3 x-t和v-t图像4.(2023·广东合格考)列车在某段平直轨道上行驶时,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列车在( B )A.0~20 s内加速度大小为2 m/s2B.70~80 s内加速度大小为2 m/s2C.0~20 s内位移大小为400 mD.70~80 s内反向行驶解析:0~20 s内加速度大小为a1= m/s2=1 m/s2,A错误;70~80 s内加速度大小为a2= m/s2=2 m/s2,B正确;由v-t图像面积表示位移,0~20 s内位移大小为x=×20×20 m=200 m,C错误;70~80 s内列车速度方向为正,D错误.5.(2023·广东第二次合格考)甲、乙两个物体沿同一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在0~t1时间内( D )A.甲、乙速度方向不同B.甲、乙平均速度的大小相同C.甲、乙加速度方向相同D.甲、乙加速度的大小不同解析:由图可知甲、乙的速度均为正方向,方向相同,A错误;v-t图像与坐标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由图可知0~t1时间内甲与乙的位移x不同,所以平均速度的大小不相同,B错误;由图可知甲做减速运动,乙做同方向的加速运动,二者的加速度方向相反,C错误;v-t图像斜率的大小表示加速度的大小,由图可知二者的斜率大小不同,则甲、乙加速度的大小不同,D正确.选考真题考点1 质点1.(2024·浙江1月)杭州亚运会顺利举行,如图所示为运动会中的四个比赛场景.在下列研究中可将运动员视为质点的是( C ) 甲:跳水 乙:体操 丙:百米比赛 丁:攀岩A.研究图甲运动员的入水动作B.研究图乙运动员的空中转体姿态C.研究图丙运动员在百米比赛中的平均速度D.研究图丁运动员通过某个攀岩支点的动作解析:研究图甲运动员的入水动作时,运动员的形状和体积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不能够忽略,此时运动员不能够视为质点,故A错误;研究图乙运动员的空中转体姿态时,运动员的形状和体积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不能够忽略,此时运动员不能够视为质点,故B错误;研究图丙运动员在百米比赛中的平均速度时,运动员的形状和体积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能够忽略,此时运动员能够视为质点,故C正确;研究图丁运动员通过某个攀岩支点的动作时,运动员的形状和体积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不能够忽略,此时运动员不能够视为质点,故D错误.考点2 速度与速率2.(2021·福建卷)一游客在武夷山九曲溪乘竹筏漂流,途经双乳峰附近的M点和玉女峰附近的N点,如图所示.已知该游客从M点漂流到N点的路程为5.4 km,用时1 h,M、N间的直线距离为1.8 km,则从M点漂流到N点的过程中( C )A.该游客的位移大小为5.4 kmB.该游客的平均速率为5.4 m/sC.该游客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5 m/sD.若以所乘竹筏为参考系,玉女峰的平均速度为0解析:根据位移的定义,从M点漂流到N点的过程中,该游客的位移大小为x=1.8 km,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平均速度大小v== m/s=0.5 m/s,A错误,C正确;平均速率v==5.4 km/h,B错误;若以所乘竹筏为参考系,玉女峰的平均速度为0.5 m/s,D错误.考点3 x-t和v-t图像3.(2024·新课标卷)一质点做直线运动,下列描述其位移x或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中,可能正确的是( C ) A B C D解析:物体做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成函数关系,A、B选项中一个时间对应2个以上的位移,故不可能,故A、B错误;同理D选项中一个时间对应2个速度,只有C选项速度与时间是成函数关系,故C正确,D错误.4.(2021·广东卷)(多选)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传统活动.下列v-t和s-t图像描述了五条相同的龙舟从同一起点线同时出发、沿长直河道划向同一终点线的运动全过程,其中能反映龙舟甲与其他龙舟在途中出现船头并齐的有( BD ) A B C D解析:龙舟甲与其他龙舟在途中出现船头并齐其意义是两个龙舟同时到达同一位置,其中能反映龙舟甲与其他龙舟在途中出现船头并齐的位移图像是D,根据速度图像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其中能反映龙舟甲与其他龙舟在途中出现船头并齐的速度图像是B.(共18张PPT)第一章章末复习 知识整合与能力提升运动的描述核心 目标 1.了解质点模型的抽象方法和质点模型的适用条件,能在特定情境下将物体抽象为质点.2.能用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描述直线运动,理解瞬时速度和加速度概念建构中的极限、抽象思维方法.3.会做“测量做直线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实验,会使用基本的力学实验器材,能用物理图像描述实验数据.核心知识 整合建构链接真题 分层体验合考真题考点1 质点与参考系1.(2023·广东合格考)下列情景中,能将研究对象视为质点的是 ( )A.研究地球的自转B.研究列车通过长江大桥需要的时间C.研究飞机从广州到北京的飞行轨迹C解析:研究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不能忽略不计,地球不可以看成质点,故A错误;测量列车通过长江大桥的时间,列车的长度不可以忽略不计,列车不可以看成质点,故B错误;研究飞机从广州到北京的飞行轨迹时,飞机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忽略不计,飞机可以看成质点,故C正确.2.(2023·广东合格考)小明和小红坐在同一辆行驶的列车上,小明认为小红处于静止状态,小明选择的参考系是 ( )A.地面 B.所乘列车 C.路边树木B解析:小明和小红坐在同一辆行驶的列车上,小明认为小红处于静止状态,小明选择的参考系是所乘列车.故选B.考点2 运动学物理量及其应用3.(2023·广东第二次合格考)放学后,小明和小亮从教学楼走到食堂的路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明的位移比小亮的大B.小明与小亮的路程相同C.小明与小亮的位移相同C解析:位移为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为实际运动的距离,小明和小亮都是从教学楼到食堂,所以其位移大小相同.但由题图可知,小亮的路程大于小明的路程,故选C.考点3 x-t和v-t图像4.(2023·广东合格考)列车在某段平直轨道上行驶时,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列车在 ( )A.0~20 s内加速度大小为2 m/s2B.70~80 s内加速度大小为2 m/s2C.0~20 s内位移大小为400 mD.70~80 s内反向行驶B5.(2023·广东第二次合格考)甲、乙两个物体沿同一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在0~t1时间内 ( )A.甲、乙速度方向不同B.甲、乙平均速度的大小相同C.甲、乙加速度方向相同D.甲、乙加速度的大小不同D解析:由图可知甲、乙的速度均为正方向,方向相同,A错误;v-t图像与坐标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由图可知0~t1时间内甲与乙的位移x不同,所以平均速度的大小不相同,B错误;由图可知甲做减速运动,乙做同方向的加速运动,二者的加速度方向相反,C错误;v-t图像斜率的大小表示加速度的大小,由图可知二者的斜率大小不同,则甲、乙加速度的大小不同,D正确.考点1 质点1.(2024·浙江1月)杭州亚运会顺利举行,如图所示为运动会中的四个比赛场景.在下列研究中可将运动员视为质点的是 ( )C选考真题A.研究图甲运动员的入水动作B.研究图乙运动员的空中转体姿态C.研究图丙运动员在百米比赛中的平均速度D.研究图丁运动员通过某个攀岩支点的动作解析:研究图甲运动员的入水动作时,运动员的形状和体积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不能够忽略,此时运动员不能够视为质点,故A错误;研究图乙运动员的空中转体姿态时,运动员的形状和体积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不能够忽略,此时运动员不能够视为质点,故B错误;研究图丙运动员在百米比赛中的平均速度时,运动员的形状和体积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能够忽略,此时运动员能够视为质点,故C正确;研究图丁运动员通过某个攀岩支点的动作时,运动员的形状和体积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不能够忽略,此时运动员不能够视为质点,故D错误.考点2 速度与速率2.(2021·福建卷)一游客在武夷山九曲溪乘竹筏漂流,途经双乳峰附近的M点和玉女峰附近的N点,如图所示.已知该游客从M点漂流到N点的路程为5.4 km,用时1 h,M、N间的直线距离为1.8 km,则从M点漂流到N点的过程中 ( )A.该游客的位移大小为5.4 kmB.该游客的平均速率为5.4 m/sC.该游客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5 m/sD.若以所乘竹筏为参考系,玉女峰的平均速度为0C考点3 x-t和v-t图像3.(2024·新课标卷)一质点做直线运动,下列描述其位移x或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中,可能正确的是 ( )C解析:物体做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成函数关系,A、B选项中一个时间对应2个以上的位移,故不可能,故A、B错误;同理D选项中一个时间对应2个速度,只有C选项速度与时间是成函数关系,故C正确,D错误.4.(2021·广东卷)(多选)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传统活动.下列v-t和s-t图像描述了五条相同的龙舟从同一起点线同时出发、沿长直河道划向同一终点线的运动全过程,其中能反映龙舟甲与其他龙舟在途中出现船头并齐的有 ( )BD解析:龙舟甲与其他龙舟在途中出现船头并齐其意义是两个龙舟同时到达同一位置,其中能反映龙舟甲与其他龙舟在途中出现船头并齐的位移图像是D,根据速度图像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其中能反映龙舟甲与其他龙舟在途中出现船头并齐的速度图像是B.谢谢观赏章末复习 知识整合与能力提升核心 目标 1.了解质点模型的抽象方法和质点模型的适用条件,能在特定情境下将物体抽象为质点.2.能用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描述直线运动,理解瞬时速度和加速度概念建构中的极限、抽象思维方法.3.会做“测量做直线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实验,会使用基本的力学实验器材,能用物理图像描述实验数据.合考真题考点1 质点与参考系1.(2023·广东合格考)下列情景中,能将研究对象视为质点的是( )A.研究地球的自转B.研究列车通过长江大桥需要的时间C.研究飞机从广州到北京的飞行轨迹2.(2023·广东合格考)小明和小红坐在同一辆行驶的列车上,小明认为小红处于静止状态,小明选择的参考系是( )A.地面 B.所乘列车 C.路边树木考点2 运动学物理量及其应用3.(2023·广东第二次合格考)放学后,小明和小亮从教学楼走到食堂的路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明的位移比小亮的大B.小明与小亮的路程相同C.小明与小亮的位移相同考点3 x-t和v-t图像4.(2023·广东合格考)列车在某段平直轨道上行驶时,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列车在( )A.0~20 s内加速度大小为2 m/s2B.70~80 s内加速度大小为2 m/s2C.0~20 s内位移大小为400 mD.70~80 s内反向行驶5.(2023·广东第二次合格考)甲、乙两个物体沿同一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在0~t1时间内( )A.甲、乙速度方向不同B.甲、乙平均速度的大小相同C.甲、乙加速度方向相同D.甲、乙加速度的大小不同选考真题考点1 质点1.(2024·浙江1月)杭州亚运会顺利举行,如图所示为运动会中的四个比赛场景.在下列研究中可将运动员视为质点的是( ) 甲:跳水 乙:体操 丙:百米比赛 丁:攀岩A.研究图甲运动员的入水动作B.研究图乙运动员的空中转体姿态C.研究图丙运动员在百米比赛中的平均速度D.研究图丁运动员通过某个攀岩支点的动作考点2 速度与速率2.(2021·福建卷)一游客在武夷山九曲溪乘竹筏漂流,途经双乳峰附近的M点和玉女峰附近的N点,如图所示.已知该游客从M点漂流到N点的路程为5.4 km,用时1 h,M、N间的直线距离为1.8 km,则从M点漂流到N点的过程中( )A.该游客的位移大小为5.4 kmB.该游客的平均速率为5.4 m/sC.该游客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5 m/sD.若以所乘竹筏为参考系,玉女峰的平均速度为0考点3 x-t和v-t图像3.(2024·新课标卷)一质点做直线运动,下列描述其位移x或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中,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4.(2021·广东卷)(多选)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传统活动.下列v-t和s-t图像描述了五条相同的龙舟从同一起点线同时出发、沿长直河道划向同一终点线的运动全过程,其中能反映龙舟甲与其他龙舟在途中出现船头并齐的有( ) A B C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章末复习 知识整合与能力提升.docx 章末复习 知识整合与能力提升.pptx 章末复习 知识整合与能力提升学用.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