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习题课2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比例法的应用核心 目标 1.掌握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2.掌握逆向思维法在比例式中的灵活运用.类型1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关系1.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按时间等分(设相等的时间间隔为T), 如图所示,有下列比例关系:(1) 1T末、2T末、3T末、…、nT末瞬时速度之比.由v=at可得v1∶v2∶v3∶…∶vn=__1∶2∶3∶…∶n__(2) 1T内、2T内、3T内、…、nT内的位移之比.由x=at2可得x1∶x2∶x3∶…∶xn=__12∶22∶32∶…∶n2__(3) 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第n个T内位移之比.由xⅠ=x1,xⅡ=x2-x1,xⅢ=x3-x2…可得xⅠ∶xⅡ∶xⅢ∶…∶xn=__1∶3∶5∶…∶(2n-1)__2.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按位移等分(设相等的位移为x),如图所示,有下列比例关系:(1) 通过前x、前2x、前3x、…、前nx时的末速度之比.由v2=2ax,可得v=,所以v1∶v2∶v3∶…∶vn=1∶∶∶…∶(2) 通过前x、前2x、前3x、…、前nx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由x=at2可得t=,所以t1∶t2∶t3∶…∶tn= 1∶∶∶…∶(3) 通过第一个x、第二个x、第三个x、…所用时间之比.由tⅠ=t1,tⅡ=t2-t1,tⅢ=t3-t2…可得tⅠ∶tⅡ∶tⅢ∶…∶tn=__1∶(-1)∶(-)∶…∶(-)__ (2025·阳江期中)东京奥运会后,全红婵马不停蹄地代表广东参加在陕西举行的全运会.10米跳台比赛中,全红婵从跳台自由下落,经时间t入水,全程可视为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全红婵下落后第一个时间内的位移为x1,最后一个时间内的位移为x2,则( C )A.1∶3 B.1∶4C.1∶7 D.1∶8解析: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x=at2,连续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比为1∶3∶5∶7,所以=,故选C. 如图所示是商场中的无轨小火车,已知小火车由若干节相同的车厢组成,车厢间的空隙不计,现有一小朋友站在地面上保持静止,且与第一节车厢头部对齐,火车从静止开始启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第1、2、3节车厢经过小朋友的时间之比是1∶2∶3B.第1、2、3节车厢经过小朋友的时间之比是1∶∶C.第1、2、3节车厢尾经过小朋友瞬间的速度之比是1∶∶D.从静止开始计时到第1、2、3节车厢尾经过小朋友的时间之比是1∶∶解析:由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相等位移的时间关系可得,第1、2、3节车厢经过小朋友的时间之比为1∶∶,A、B错误;由v2=2al可得,第1、2、3节车厢尾经过小朋友瞬间的速度之比为∶∶=1∶∶,C错误;由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相等位移的时间关系可得,第1、2、3节车厢尾经过小朋友的时间之比为1∶∶,D正确.类型2 逆向思维在比例法中的应用逆向思维:对于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可把它看成逆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再应用比例关系,可使问题简化. (2025·广州期末)一辆模型测试车以10 m/s的初速度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加速度大小为4 m/s2.设模型车在开始减速的第1 s内的位移为x1,第2 s内的位移为x2,第3 s内的位移为x3,则x1∶x2∶x3为( A )A.16∶8∶1 B.9∶4∶1C.5∶3∶1 D.4∶2∶1解析:模型车以10 m/s的初速度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刹车时间为t==2.5 s,刹车位移x==12.5 m,则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的位移分别为x1=v0t1-at=8 m,x2=v0t2-at-x1=4 m,x3=x-x2-x1=0.5 m,则x1∶x2∶x3=16∶8∶1,故选A. (2025·安徽蚌埠期末)(多选)实验证实:水球可以挡住高速运动的子弹.如图所示,用极薄的塑料膜片制成三个完全相同的水球紧挨在一起水平排列,子弹可视为在水球中沿水平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恰好能穿出第三个水球,则可以判定(忽略薄塑料膜片对子弹的作用)( AD )A.子弹在穿入每个水球时的速度之比为v1∶v2∶v3=∶∶1B.子弹在穿入每个水球时的速度之比为v1∶v2∶v3=3∶2∶1C.子弹在每个水球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t1∶t2∶t3=1∶1∶1D.子弹在每个水球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t1∶t2∶t3=(-)∶(-1)∶1解析:把子弹的运动看作逆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子弹由右向左依次“穿出”3个水球的速度之比为1∶∶,则子弹实际运动从左到右依次穿入每个水球时的速度之比为v1∶v2∶v3=∶∶1,故A正确,B错误;子弹从右向左通过每个水球的时间之比为1∶(-1)∶(-),则子弹实际运动穿过每个水球的时间之比为t1∶t2∶t3=(-)∶(-1)∶1,故C错误,D正确.1.(多选)一个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比较它在开始运动后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C )A.1 s末、2 s末、3 s末速度之比是1∶2∶3B.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各段时间经历的位移大小之比是1∶3∶5C.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各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之比是1∶3∶5D.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各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之比是1∶2∶3解析:由于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其1 s末、2 s末、3 s末的瞬时速度之比为1∶2∶3,A正确;前1 s内、前2 s内、前3 s内位移之比为1∶4∶9,则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的位移之比为1∶3∶5,B正确;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v,可得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各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之比等于各时间段内的位移之比,也是各时间段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之比,由B中分析可知比值为1∶3∶5,C正确,D错误.2.“蛟龙号”潜水器完成海底任务后竖直上浮,从上浮速度为v时开始计时,此后潜水器匀减速上浮,经过时间t上浮到海面,速度恰好减为零,则潜水器在t0 (t0<t)时刻距离海平面的深度为( D )A. B.vt0C. D.解析:潜水器上升的加速度为a=,研究潜水器从t0时刻到浮到水面的逆过程,则由匀变速运动的规律可知潜水器在t0时刻距离海平面的深度为h=a(t-t0)2=,故D正确.3.(2024·梅州期末)(多选)如图所示为港珠澳大桥上连续四段110 m的等距跨钢箱梁桥,若汽车从a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ab段的时间为t,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CD )A.通过cd段的时间为 tB.通过ac段的时间为 tC.在ab段和bc段的平均速度之比为(-1)∶1D.ac段的平均速度不等于b点的瞬时速度解析:汽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连续相等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1∶(-1)∶(-),由题知通过ab段的时间为t,则汽车通过cd段的时间为(-)t,通过ac段的时间为t,A错误,B正确;ab段和bc段的时间之比为1∶(-1),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可知,在ab段和bc段的平均速度之比为(-1)∶1,C正确;由推论可知,b为ae段时间的中间时刻,故ae段的平均速度等于b点的瞬时速度,ac段的平均速度不等于b点的瞬时速度,D正确.1.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4 s停止,若在第1 s内的位移是14 m,则最后1 s内的位移是( B )A.3.5 m B.2 mC.1 m D.0解析: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采用逆向思维,将物体的运动看成沿相反方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等于1∶3∶5∶7,由题意可知在第1 s内的位移是14 m,最后1 s的位移为2 m,故选B.2.(2023·安徽合肥一中)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停下来,在刹车过程中,汽车前半程的平均速度与后半程的平均速度之比是( A )A.(+1)∶1 B.1∶(+1)C.2∶1 D.1∶2解析:设后一半路程所用时间为t1,根据位移公式有x=at,全程的时间为t,根据位移公式有2x=at2,联立解得t=t1,故前一半位移的时间为t2=(-1)t1,所以前半程的平均速度为v2==,后半程的平均速度为v1=,所以v2∶v1==(+1)∶1,A正确.3.(2025·阳江期末)如图所示,固定的光滑斜面上有两点A、B,A到斜面顶端的距离为L.可视为质点的小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若A、B间的距离为L,小球通过A、B的时间为Δt1;若A、B间的距离为2L,小球通过A、B的时间为Δt2.Δt1∶Δt2为( B )A.2∶B.(-1)∶(-1)C.(+1)∶(+1)D.(-1)∶(-)解析:小球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第一个L、第二个L、第三个L所用的时间之比为tⅠ∶tⅡ∶tⅢ=1∶(-1)∶(-),所以Δt1∶Δt2=(-1)∶[(-1)+(-)]=(-1)∶(-1),故选B.4.(2025·安徽铜陵期中)钢架雪车运动是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的项目.运动中运动员需要俯身平贴在雪橇上,以俯卧姿态滑行.若某次运动员练习结束时,恰好停在终点,且减速过程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若运动员匀减速运动时间为t,其中前时间内的位移为x,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C )A. B.C. D.解析:匀减速运动时间为t,其中前时间内的位移为x,根据反向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关系可知,将总时间分成4份,位移比为1∶3∶5∶7,则有=,解得x总=,全程的平均速度为==,故选C.5.一旅客在站台8号车厢候车线处候车,若动车一节车厢长25 m,动车进站时可以看成匀减速直线运动.他发现第6节车厢经过他时用了4 s,动车停下时旅客刚好在8号车厢门口(8号车厢最前端),则该动车的加速度大小约为( C )A.2 m/s2 B.1 m/s2C.0.5 m/s2 D.0.2 m/s2解析:采用逆向思维,动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连续相等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1)∶(-)∶…,可知第7节车厢和第6节车厢通过他的时间之比为1∶(-1),所以第7节车厢通过他的时间为 t=4(+1) s,根据L=at2得加速度为a=≈0.5 m/s2,故C正确.6.(多选)如图所示,长度之比为1∶2的A、B两木块并排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颗子弹以速度v0水平射入.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运动且穿过B木块后速度恰好为零,则( BD )A.穿过A、B木块所用时间之比为 (-1)∶1B.穿过A、B木块所用时间之比为 (-)∶C.射入A、B木块时的速度之比为3∶2D.射入A、B木块时的速度之比为 ∶解析:设B木块的长度为2L,根据位移与时间公式s=at2,则通过B木块的时间为tB=,则通过A木块的时间为tA=(-),所以穿过A、B木块所用时间之比为 (-)∶,A错误,B正确;由速度与位移公式v2=2as,则射入A木块时的速度为vA=,射入B木块时的速度为vB=,所以射入A、B木块时的速度之比为 ∶,C错误,D正确.7.(2025·安徽芜湖一中)(多选)如图所示为港珠澳大桥上四段110 m的等跨钢箱连续梁桥,若汽车从a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ab段的时间为t,则( BD )A.通过be段的时间为2tB.ae段的平均速度等于b点的瞬时速度C.该汽车的加速度为D.通过de段的时间为 (2-)t解析:由于ab段和be段位移之比为1∶3,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关系可知,两段时间相等,所以通过be段的时间为t,故A错误;由于b点为ae的中间时刻,所以ae段的平均速度等于b点的瞬时速度,故B正确;汽车在ab段有ab=at2,所以a=,故C错误;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关系可得=,所以tde=(2-)tab=(2-)t,故D正确.8.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从斜面底端A点冲上固定的光滑斜面,斜面总长度为l,到达斜面最高点C时速度恰好为零,如图所示.已知物体运动到距斜面底端l处的B点时,所用时间为t,求物体从B滑到C所用的时间.答案:t解析:方法一:逆向思维法物体向上匀减速冲上斜面,相当于向下匀加速滑下斜面.故xBC=,xAC=,又xBC=由以上三式解得tBC=t方法二:基本公式法因为物体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设物体从B滑到C所用的时间为tBC,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得v=2axAC,v=v-2axAB,xAB=xAC解得vB=又vB=v0-at,vB=atBC,解得tBC=t方法三:比例法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位移之比为x1∶x2∶x3∶…∶xn=1∶3∶5∶…∶(2n-1)因为xCB∶xBA=∶=1∶3,而通过xBA的时间为t,所以通过xBC的时间tBC=t.9.在平直公路上,甲车以初速度v从a地先匀加速后匀减速运动到b地,到b地时速度也为v,乙车以初速度v从a地先匀减速后匀加速运动到b地,到b地时速度也为v,设两次匀加速与匀减速运动过程加速度大小均相同,关于两车的运动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两车的运动时间相同 B.甲车的运动时间较长C.两车的平均速度相同 D.甲车的平均速度较大解析:由题意作出甲、乙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两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相等,大小为ab两地的距离.由图像可知t甲<t乙,A、B错误;平均速度=,位移相同,且t甲<t乙,得甲>乙,C错误,D正确.10.(2024·广州期中)如图所示,一弹射游戏装置由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弹射器和5个门组成,两相邻门间的距离均为1 m.现有一滑块(可视为质点)从O点弹出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全程不与门相碰且恰好停在门5的正下方.已知滑块在门4和5之间滑行的时间为1 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滑块由门1滑至门5所用的时间为4 sB.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为3 m/s2C.滑块经过门1时的速度大小为4 m/sD.滑块在门1和门5之间滑行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 m/s解析:滑块做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运动,设滑块依次滑过两相邻门间隔的时间分别为t1、t2、t3和t4,由逆向思维知t4∶t3∶t2∶t1=1∶(-1)∶(-)∶(2-),而t4=1 s,故滑块由门1滑至门5所用的时间t=t4+t3+t2+t1=2 s,A错误;滑块由门4到门5,由s=at得加速度大小a=2 m/s2,B错误;滑块经过门1的速度大小v1=at=4 m/s,C正确;滑块在门1和门5之间滑行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m/s=2 m/s,D错误.11.(2024·安徽芜湖期末)如图所示,光滑斜面AE被分成长度相等的四段,一个物体从A点由静止释放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经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增量均相同B.物体通过AB、BC、CD、DE段所需的时间之比为1∶∶∶2C.物体到达B、C、D、E各点的速度大小之比为1∶∶∶2D.若该物体从A点运动到E点共用时4 s,则物体在第1 s末的速度等于B点的速度解析:由推论可知物体通过AB、BC、CD、DE所需时间为1∶(-1)∶(-)∶(-),速度增量Δv=aΔt,Δt不同,则Δv不同,故A、B错误;由v2=2ax可知物体在B、C、D、E各点速度大小之比为1∶∶∶2,故C正确;若物体由A→E总时间为4 s,则tAB=2 s,故物体在2 s末的速度等于B点的速度,故D错误.(共40张PPT)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习题课2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比例法的应用核心 目标 1.掌握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2.掌握逆向思维法在比例式中的灵活运用.能力提升 典题固法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关系1.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按时间等分(设相等的时间间隔为T), 如图所示,有下列比例关系:类型1(1) 1T末、2T末、3T末、…、nT末瞬时速度之比.由v=at可得v1∶v2∶v3∶…∶vn= 1∶2∶3∶…∶n .(2) 1T内、2T内、3T内、…、nT内的位移之比.(3) 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第n个T内位移之比.由xⅠ=x1,xⅡ=x2-x1,xⅢ=x3-x2…可得xⅠ∶xⅡ∶xⅢ∶…∶xn= 1∶3∶5∶…∶(2n-1) .2.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按位移等分(设相等的位移为x),如图所示,有下列比例关系:1C 如图所示是商场中的无轨小火车,已知小火车由若干节相同的车厢组成,车厢间的空隙不计,现有一小朋友站在地面上保持静止,且与第一节车厢头部对齐,火车从静止开始启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2D逆向思维在比例法中的应用逆向思维:对于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可把它看成逆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再应用比例关系,可使问题简化.类型2 (2025·广州期末)一辆模型测试车以10 m/s的初速度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加速度大小为4 m/s2.设模型车在开始减速的第1 s内的位移为x1,第2 s内的位移为x2,第3 s内的位移为x3,则x1∶x2∶x3为 ( )A.16∶8∶1 B.9∶4∶1C.5∶3∶1 D.4∶2∶13A (2025·安徽蚌埠期末)(多选)实验证实:水球可以挡住高速运动的子弹.如图所示,用极薄的塑料膜片制成三个完全相同的水球紧挨在一起水平排列,子弹可视为在水4球中沿水平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恰好能穿出第三个水球,则可以判定(忽略薄塑料膜片对子弹的作用) ( )AD随堂内化 即时巩固1.(多选)一个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比较它在开始运动后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 s末、2 s末、3 s末速度之比是1∶2∶3B.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各段时间经历的位移大小之比是1∶3∶5C.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各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之比是1∶3∶5D.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各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之比是1∶2∶3ABC2.“蛟龙号”潜水器完成海底任务后竖直上浮,从上浮速度为v时开始计时,此后潜水器匀减速上浮,经过时间t上浮到海面,速度恰好减为零,则潜水器在t0 (t0<t)时刻距离海平面的深度为 ( )D3.(2024·梅州期末)(多选)如图所示为港珠澳大桥上连续四段110 m的等距跨钢箱梁桥,若汽车从a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ab段的时间为t,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BCD配套新练案1.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4 s停止,若在第1 s内的位移是14 m,则最后1 s内的位移是 ( )A.3.5 m B.2 mC.1 m D.0B解析: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采用逆向思维,将物体的运动看成沿相反方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等于1∶3∶5∶7,由题意可知在第1 s内的位移是14 m,最后1 s的位移为2 m,故选B.2.(2023·安徽合肥一中)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停下来,在刹车过程中,汽车前半程的平均速度与后半程的平均速度之比是 ( )C.2∶1 D.1∶2A3.(2025·阳江期末)如图所示,固定的光滑斜面上有两点A、B,A到斜面顶端的距离为L.可视为质点的小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若A、B间的距离为L,小球通过A、B的时间为Δt1;若A、B间的距离为2L,小球通过A、B的时间为Δt2.Δt1∶Δt2为( )BC5.一旅客在站台8号车厢候车线处候车,若动车一节车厢长25 m,动车进站时可以看成匀减速直线运动.他发现第6节车厢经过他时用了4 s,动车停下时旅客刚好在8号车厢门口(8号车厢最前端),则该动车的加速度大小约为 ( )A.2 m/s2 B.1 m/s2C.0.5 m/s2 D.0.2 m/s2C6.(多选)如图所示,长度之比为1∶2的A、B两木块并排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颗子弹以速度v0水平射入.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运动且穿过B木块后速度恰好为零,则 ( )BD7.(2025·安徽芜湖一中)(多选)如图所示为港珠澳大桥上四段110 m的等跨钢箱连续梁桥,若汽车从a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ab段的时间为t,则 ( ) A.通过be段的时间为2tB.ae段的平均速度等于b点的瞬时速度BD答案:t解析:方法一:逆向思维法物体向上匀减速冲上斜面,相当于向下匀加速滑下斜面.由以上三式解得tBC=t方法二:基本公式法因为物体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设物体从B滑到C所用的时间为tBC,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得又vB=v0-at,vB=atBC,解得tBC=t方法三:比例法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位移之比为x1∶x2∶x3∶…∶xn=1∶3∶5∶…∶(2n-1)9.在平直公路上,甲车以初速度v从a地先匀加速后匀减速运动到b地,到b地时速度也为v,乙车以初速度v从a地先匀减速后匀加速运动到b地,到b地时速度也为v,设两次匀加速与匀减速运动过程加速度大小均相同,关于两车的运动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车的运动时间相同 B.甲车的运动时间较长C.两车的平均速度相同 D.甲车的平均速度较大D解析:由题意作出甲、乙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两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相等,大小为ab两地的距离.10.(2024·广州期中)如图所示,一弹射游戏装置由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弹射器和5个门组成,两相邻门间的距离均为1 m.现有一滑块(可视为质点)从O点弹出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全程不与门相碰且恰好停在门5的正下方.已知滑块在门4和5之间滑行的时间为1 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滑块由门1滑至门5所用的时间为4 sB.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为3 m/s2C.滑块经过门1时的速度大小为4 m/sD.滑块在门1和门5之间滑行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 m/sC11.(2024·安徽芜湖期末)如图所示,光滑斜面AE被分成长度相等的四段,一个物体从A点由静止释放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经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增量均相同CD.若该物体从A点运动到E点共用时4 s,则物体在第1 s末的速度等于B点的速度谢谢观赏习题课2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比例法的应用核心 目标 1.掌握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2.掌握逆向思维法在比例式中的灵活运用.类型1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关系1.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按时间等分(设相等的时间间隔为T), 如图所示,有下列比例关系:(1) 1T末、2T末、3T末、…、nT末瞬时速度之比.由v=at可得v1∶v2∶v3∶…∶vn=__1∶2∶3∶…∶n__(2) 1T内、2T内、3T内、…、nT内的位移之比.由x=at2可得x1∶x2∶x3∶…∶xn=__12∶22∶32∶…∶n2__(3) 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第n个T内位移之比.由xⅠ=x1,xⅡ=x2-x1,xⅢ=x3-x2…可得xⅠ∶xⅡ∶xⅢ∶…∶xn=__1∶3∶5∶…∶(2n-1)__2.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按位移等分(设相等的位移为x),如图所示,有下列比例关系:(1) 通过前x、前2x、前3x、…、前nx时的末速度之比.由v2=2ax,可得v=,所以v1∶v2∶v3∶…∶vn=1∶∶∶…∶(2) 通过前x、前2x、前3x、…、前nx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由x=at2可得t=,所以t1∶t2∶t3∶…∶tn= 1∶∶∶…∶(3) 通过第一个x、第二个x、第三个x、…所用时间之比.由tⅠ=t1,tⅡ=t2-t1,tⅢ=t3-t2…可得tⅠ∶tⅡ∶tⅢ∶…∶tn=__1∶(-1)∶(-)∶…∶(-)__ (2025·阳江期中)东京奥运会后,全红婵马不停蹄地代表广东参加在陕西举行的全运会.10米跳台比赛中,全红婵从跳台自由下落,经时间t入水,全程可视为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全红婵下落后第一个时间内的位移为x1,最后一个时间内的位移为x2,则=( )A.1∶3 B.1∶4C.1∶7 D.1∶8 如图所示是商场中的无轨小火车,已知小火车由若干节相同的车厢组成,车厢间的空隙不计,现有一小朋友站在地面上保持静止,且与第一节车厢头部对齐,火车从静止开始启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1、2、3节车厢经过小朋友的时间之比是1∶2∶3B.第1、2、3节车厢经过小朋友的时间之比是1∶∶C.第1、2、3节车厢尾经过小朋友瞬间的速度之比是1∶∶D.从静止开始计时到第1、2、3节车厢尾经过小朋友的时间之比是1∶∶类型2 逆向思维在比例法中的应用逆向思维:对于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可把它看成逆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再应用比例关系,可使问题简化. (2025·广州期末)一辆模型测试车以10 m/s的初速度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加速度大小为4 m/s2.设模型车在开始减速的第1 s内的位移为x1,第2 s内的位移为x2,第3 s内的位移为x3,则x1∶x2∶x3为( )A.16∶8∶1 B.9∶4∶1C.5∶3∶1 D.4∶2∶1 (2025·安徽蚌埠期末)(多选)实验证实:水球可以挡住高速运动的子弹.如图所示,用极薄的塑料膜片制成三个完全相同的水球紧挨在一起水平排列,子弹可视为在水球中沿水平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恰好能穿出第三个水球,则可以判定(忽略薄塑料膜片对子弹的作用)( )A.子弹在穿入每个水球时的速度之比为v1∶v2∶v3=∶∶1B.子弹在穿入每个水球时的速度之比为v1∶v2∶v3=3∶2∶1C.子弹在每个水球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t1∶t2∶t3=1∶1∶1D.子弹在每个水球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t1∶t2∶t3=(-)∶(-1)∶11.(多选)一个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比较它在开始运动后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 s末、2 s末、3 s末速度之比是1∶2∶3B.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各段时间经历的位移大小之比是1∶3∶5C.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各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之比是1∶3∶5D.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各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之比是1∶2∶32.“蛟龙号”潜水器完成海底任务后竖直上浮,从上浮速度为v时开始计时,此后潜水器匀减速上浮,经过时间t上浮到海面,速度恰好减为零,则潜水器在t0 (t0<t)时刻距离海平面的深度为( )A. B.vt0C. D.3.(2024·梅州期末)(多选)如图所示为港珠澳大桥上连续四段110 m的等距跨钢箱梁桥,若汽车从a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ab段的时间为t,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通过cd段的时间为 tB.通过ac段的时间为 tC.在ab段和bc段的平均速度之比为(-1)∶1D.ac段的平均速度不等于b点的瞬时速度1.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4 s停止,若在第1 s内的位移是14 m,则最后1 s内的位移是( )A.3.5 m B.2 mC.1 m D.02.(2023·安徽合肥一中)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停下来,在刹车过程中,汽车前半程的平均速度与后半程的平均速度之比是( )A.(+1)∶1 B.1∶(+1)C.2∶1 D.1∶23.(2025·阳江期末)如图所示,固定的光滑斜面上有两点A、B,A到斜面顶端的距离为L.可视为质点的小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若A、B间的距离为L,小球通过A、B的时间为Δt1;若A、B间的距离为2L,小球通过A、B的时间为Δt2.Δt1∶Δt2为( )A.2∶B.(-1)∶(-1)C.(+1)∶(+1)D.(-1)∶(-)4.(2025·安徽铜陵期中)钢架雪车运动是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的项目.运动中运动员需要俯身平贴在雪橇上,以俯卧姿态滑行.若某次运动员练习结束时,恰好停在终点,且减速过程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若运动员匀减速运动时间为t,其中前时间内的位移为x,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A. B.C. D.5.一旅客在站台8号车厢候车线处候车,若动车一节车厢长25 m,动车进站时可以看成匀减速直线运动.他发现第6节车厢经过他时用了4 s,动车停下时旅客刚好在8号车厢门口(8号车厢最前端),则该动车的加速度大小约为( )A.2 m/s2 B.1 m/s2C.0.5 m/s2 D.0.2 m/s26.(多选)如图所示,长度之比为1∶2的A、B两木块并排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颗子弹以速度v0水平射入.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运动且穿过B木块后速度恰好为零,则( )A.穿过A、B木块所用时间之比为 (-1)∶1B.穿过A、B木块所用时间之比为 (-)∶C.射入A、B木块时的速度之比为3∶2D.射入A、B木块时的速度之比为 ∶7.(2025·安徽芜湖一中)(多选)如图所示为港珠澳大桥上四段110 m的等跨钢箱连续梁桥,若汽车从a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ab段的时间为t,则( )A.通过be段的时间为2tB.ae段的平均速度等于b点的瞬时速度C.该汽车的加速度为D.通过de段的时间为 (2-)t8.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从斜面底端A点冲上固定的光滑斜面,斜面总长度为l,到达斜面最高点C时速度恰好为零,如图所示.已知物体运动到距斜面底端l处的B点时,所用时间为t,求物体从B滑到C所用的时间.9.在平直公路上,甲车以初速度v从a地先匀加速后匀减速运动到b地,到b地时速度也为v,乙车以初速度v从a地先匀减速后匀加速运动到b地,到b地时速度也为v,设两次匀加速与匀减速运动过程加速度大小均相同,关于两车的运动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车的运动时间相同 B.甲车的运动时间较长C.两车的平均速度相同 D.甲车的平均速度较大10.(2024·广州期中)如图所示,一弹射游戏装置由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弹射器和5个门组成,两相邻门间的距离均为1 m.现有一滑块(可视为质点)从O点弹出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全程不与门相碰且恰好停在门5的正下方.已知滑块在门4和5之间滑行的时间为1 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滑块由门1滑至门5所用的时间为4 sB.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为3 m/s2C.滑块经过门1时的速度大小为4 m/sD.滑块在门1和门5之间滑行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 m/s11.(2024·安徽芜湖期末)如图所示,光滑斜面AE被分成长度相等的四段,一个物体从A点由静止释放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经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增量均相同B.物体通过AB、BC、CD、DE段所需的时间之比为1∶∶∶2C.物体到达B、C、D、E各点的速度大小之比为1∶∶∶2D.若该物体从A点运动到E点共用时4 s,则物体在第1 s末的速度等于B点的速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习题课2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比例法的应用.docx 习题课2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比例法的应用.pptx 习题课2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比例法的应用学用.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