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沪教版(2024)音乐一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唱一唱《摇啊摇》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沪教版(2024)音乐一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唱一唱《摇啊摇》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摇啊摇》(教案)-2025-2026学年沪教版(2024)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
教学项目 教学内容
一、教材分析 《摇啊摇》是沪教版(2024)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的一首富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儿歌。歌曲旋律优美,节奏舒缓,歌词简洁生动,描绘了小朋友在摇船上玩耍的情景。教材通过这首歌曲,旨在让学生感受江南音乐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力,同时激发学生对家乡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小学阶段,对音乐充满好奇和热爱。他们活泼好动,喜欢唱歌、跳舞和游戏。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和表现欲望,但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在学习《摇啊摇》之前,学生可能对江南水乡的文化和音乐风格了解较少,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引导他们感受和体验。
三、核心素养目标 1. 审美感知:通过欣赏和演唱《摇啊摇》,感受歌曲的旋律美、节奏美和情感美,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感知能力。 2. 艺术表现:能够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根据歌曲的节奏进行简单的舞蹈动作表演,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3. 文化理解:了解江南水乡的文化特色和音乐风格,增强学生对地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4. 创意实践:鼓励学生在演唱和表演过程中发挥创意,进行个性化的表达,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5. 合作交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表演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交流与沟通能力。
四、学习重难点 1. 学习重点: (1)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摇啊摇》,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根据歌曲的节奏进行简单的舞蹈动作表演,增强歌曲的表现力。 2. 学习难点: (1)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通过演唱和表演传达出江南水乡的宁静与美好。 (2)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协调好各自的角色和任务,共同完成表演活动。
五、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1. 学习方法: (1)体验法:让学生通过聆听、演唱、表演等方式亲身体验音乐的魅力,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2)模仿法:教师通过范唱、范舞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模仿,提高学生的演唱和表演水平。 (3)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和表演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 学习策略: (1)创设情境:通过播放江南水乡的图片、视频等,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引导:提出一些与歌曲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 (3)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音乐基础和能力水平,进行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4)评价激励: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和激励,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积极性。
六、学习准备 1. 教师准备: (1)多媒体课件,包括歌曲音频、视频、图片等资料。 (2)钢琴或其他乐器,用于伴奏和示范演唱。 (3)舞蹈道具,如扇子、手绢等,用于舞蹈表演。 2. 学生准备: (1)课本和音乐笔记本。 (2)可以准备一些自己喜欢的小乐器,如木鱼、响板等,用于伴奏。
七、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以一段江南水乡的视频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江南水乡的氛围。
(1)播放一段江南水乡的视频,让学生欣赏江南水乡的美景,感受江南水乡的宁静与美好。
(2)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觉得江南水乡美吗?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引出课题《摇啊摇》。2. 歌曲欣赏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感,为学唱歌曲做好准备。
(1)播放歌曲《摇啊摇》的音频,让学生认真聆听,感受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情感。
(2)教师提问:这首歌曲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你能听出歌曲中描绘了什么场景吗?引导学生回答问题,介绍歌曲的背景和内容。3. 学唱歌曲
设计意图:通过教唱歌曲,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
(1)教师范唱歌曲,让学生认真观察教师的演唱表情和动作,感受歌曲的情感。
(2)教师逐句教唱歌曲,让学生跟着教师的钢琴伴奏学唱。在教唱过程中,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节奏。
(3)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重点强调歌曲的节奏和情感表达。4. 歌曲分析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结构和特点,提高学生的音乐分析能力。
(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结构,如歌曲的段落、旋律的重复等。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节奏特点,如歌曲的节奏型、强弱规律等。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旋律特点,如歌曲的音高、旋律的走向等。5. 舞蹈创编
设计意图:通过舞蹈创编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情感和江南水乡的文化特色,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1)教师播放歌曲《摇啊摇》的音频,让学生边听边想象江南水乡的美景和小朋友在摇船上玩耍的情景。
(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歌曲的节奏和情感,创编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如划船的动作、摇船的动作、欣赏风景的动作等。
(3)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舞蹈创编活动,教师巡视指导,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建议。
(4)各小组展示自己创编的舞蹈动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欣赏,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6. 乐器伴奏
设计意图:通过乐器伴奏活动,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合作能力。
(1)教师介绍一些适合为歌曲《摇啊摇》伴奏的小乐器,如木鱼、响板、三角铁等。
(2)教师示范用这些小乐器为歌曲伴奏,让学生感受乐器伴奏的效果。
(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小乐器,为歌曲《摇啊摇》进行伴奏。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协调好乐器伴奏和演唱的关系。
(4)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乐器伴奏和演唱,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欣赏,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7. 拓展延伸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增强学生对江南水乡文化和音乐的了解和热爱。
(1)教师播放一些其他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音乐作品,如《茉莉花》《无锡景》等,让学生欣赏并感受江南水乡音乐的风格特点。
(2)教师介绍一些江南水乡的文化特色,如江南水乡的建筑、美食、民俗等,让学生了解江南水乡的文化内涵。
(3)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欣赏和学习江南水乡的音乐和文化,丰富自己的音乐知识和文化素养。8. 课堂总结
设计意图: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激发学生对音乐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歌曲《摇啊摇》、舞蹈创编、乐器伴奏等内容。
(2)教师强调音乐和生活的紧密联系,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听、多唱、多感受音乐的魅力。
(3)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把这首歌曲唱给家人听,并和家人一起分享江南水乡的美景和文化。
八、板书设计 《摇啊摇》板书
1.歌曲欣赏
(1). 节奏、旋律、情感
2.学唱歌曲
(1). 歌词、旋律
(2). 演唱技巧
3.歌曲分析
(1). 结构、节奏、旋律特点
4.舞蹈创编
(1). 动作设计
(2). 小组展示
5.乐器伴奏
(1). 乐器介绍
(2). 伴奏效果
6.拓展延伸
(1). 江南水乡音乐作品欣赏
(2). 江南水乡文化特色介绍
九、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导入新课、歌曲欣赏、学唱歌曲、歌曲分析、舞蹈创编、乐器伴奏、拓展延伸和课堂总结等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歌曲《摇啊摇》,感受了江南水乡的文化特色和音乐风格。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表现出了较高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歌曲的演唱和舞蹈创编、乐器伴奏等技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舞蹈创编环节,部分学生的创编思路不够开阔,创编的舞蹈动作比较单一;在乐器伴奏环节,部分学生的乐器演奏技巧还不够熟练,需要进一步加强练习。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我也将加强对学生乐器演奏技巧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此外,我还将进一步挖掘江南水乡的文化内涵,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江南水乡的文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