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沪教版(2024)音乐一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唱一唱《咏鹅》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沪教版(2024)音乐一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唱一唱《咏鹅》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咏鹅》(教案)-2025-2026学年沪教版(2024)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
教学项目 教学内容
一、教材分析 《咏鹅》是沪教版(2024)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的一首经典古诗歌曲。这首歌曲旋律优美,节奏明快,歌词简洁生动,将古诗《咏鹅》与音乐完美结合。教材通过这首歌曲,旨在让学生在欣赏和演唱的过程中,感受古诗的韵味和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表现力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核心素养目标 1. 审美感知:通过欣赏和演唱《咏鹅》,感受歌曲的旋律美、节奏美和歌词的意境美,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感知能力。 2. 艺术表现:能够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根据歌曲的节奏进行简单的动作表演,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3. 文化理解:了解古诗《咏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4. 创意实践:鼓励学生在演唱和表演过程中发挥创意,进行个性化的表达,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5. 合作交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表演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交流与沟通能力。
三、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小学阶段,对音乐充满好奇和热爱。他们活泼好动,喜欢唱歌、跳舞和表演。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和表现欲望,但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在学习《咏鹅》之前,学生可能对古诗《咏鹅》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将古诗与音乐结合的学习方式可能还比较陌生。
四、学习重难点 1. 学习重点: (1)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咏鹅》。 (2)根据歌曲的节奏进行简单的动作表演。 2. 学习难点: (1)理解古诗《咏鹅》的文化内涵,通过演唱和表演传达出古诗的意境。 (2)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协调好各自的角色和任务,共同完成表演活动。
五、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1. 学习方法: (1)体验法:让学生通过聆听、演唱、表演等方式亲身体验音乐的魅力,感受古诗与音乐的结合之美。 (2)模仿法:模仿教师的演唱和动作表演,学习歌曲和表演的方法。 (3)合作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和表演活动,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探究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古诗的文化内涵和音乐的表现方式,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 学习策略: (1)创设情境:通过播放古诗朗诵、鹅的图片和视频等,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示范引导:教师进行歌曲演唱和动作表演示范,引导学生正确学习。 (3)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音乐基础和能力水平,进行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4)评价激励: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和激励,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积极性。
六、学习准备 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鹅的头饰、道具等。 2. 学生准备:音乐课本、彩色笔等。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播放一段鹅的视频,让学生观察鹅的形态和动作。
(2)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见过鹅吗?鹅的样子是怎样的?鹅的叫声是怎样的?引出古诗《咏鹅》。 古诗欣赏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了解古诗《咏鹅》的内容和意境。
(1)教师朗诵古诗《咏鹅》,让学生认真聆听。
(2)教师提问:这首古诗描写了什么?你能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感? 歌曲欣赏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咏鹅》的旋律和节奏。
(1)播放歌曲《咏鹅》的音频,让学生认真聆听。
(2)教师提问:这首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是怎样的?与古诗《咏鹅》有什么联系? 学唱歌曲
设计意图:通过教唱歌曲,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1)教师范唱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感和节奏。
(2)教师逐句教唱歌曲,让学生跟着钢琴伴奏学唱。
(3)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动作表演
设计意图:通过动作表演,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内容和意境,增强歌曲的表现力。
(1)教师示范一些简单的动作,如模仿鹅的走路、游泳、叫声等。
(2)学生跟着教师的示范进行动作表演,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3)学生分组进行动作表演,互相欣赏和评价。 歌曲分析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结构和特点,提高学生的音乐分析能力。
(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节奏、旋律、歌词等方面的特点。
(2)教师提问:这首歌曲的节奏有什么特点?旋律是怎样的?歌词表达了什么情感? 创意改编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对歌曲进行改编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对这首歌曲进行改编呢?比如改变歌词、节奏、旋律等。
(2)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创意改编,教师巡视指导。
(3)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改编作品,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欣赏。8. 拓展延伸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了解更多与古诗相关的音乐作品。
(1)教师介绍一些其他与古诗相关的音乐作品,如《静夜思》《春晓》等。
(2)播放这些音乐作品的音频或视频,让学生欣赏。
(3)教师提问:这些音乐作品与《咏鹅》有什么不同之处?你更喜欢哪一首呢? 9. 课堂总结
设计意图: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歌曲、动作表演、创意改编等内容。
(2)教师强调古诗与音乐结合的魅力,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欣赏和演唱与古诗相关的音乐作品。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和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积极性。
八、板书设计 《咏鹅》板书
1.古诗欣赏
(1). 古诗内容
(2). 古诗意境
2.歌曲欣赏
(1). 旋律节奏
(2). 与古诗的联系
3.学唱歌曲
(1). 歌词旋律
(2). 演唱技巧
4.动作表演
(1). 模仿鹅的动作
(2). 增强歌曲表现力
5.歌曲分析
(1). 节奏特点
(2). 旋律分析
(3). 歌词情感
6.创意改编
(1). 改编方法
(2). 小组作品展示
7.拓展延伸
(1). 与古诗相关的音乐作品
(2). 比较欣赏
九、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导入新课、古诗欣赏、歌曲欣赏、学唱歌曲、动作表演、歌曲分析、创意改编和拓展延伸等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歌曲《咏鹅》,感受了古诗与音乐结合的魅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表现出了较高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歌曲的演唱和动作表演,并且在创意改编环节中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动作表演环节,部分学生的动作不够规范和协调,需要进一步加强指导;在创意改编环节,有些学生的创意不够新颖和独特,需要教师更多的启发和引导。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学生的动作规范和协调训练,提高学生的动作表演水平;同时,我也将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更多的创意素材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此外,我还将进一步挖掘古诗与音乐结合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