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沪教版(2024)音乐一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听一听 《快乐的啰嗦》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沪教版(2024)音乐一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听一听 《快乐的啰嗦》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快乐的啰嗦》(教案)-2025-2026学年沪教版(2024)
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
教学项目 教学内容
一、教材分析 《快乐的啰嗦》是沪教版(2024)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的一首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乐曲。这首乐曲旋律欢快活泼,节奏明快,充满了彝族人民的生活气息和欢乐情绪。通过学习这首乐曲,学生可以了解彝族的音乐文化,感受不同民族音乐的魅力,同时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1. 审美感知:通过欣赏和演奏《快乐的啰嗦》,感受乐曲的旋律美、节奏美和民族特色之美,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感知能力。 2. 艺术表现:能够用自然、欢快的声音演唱乐曲的主题旋律,并用简单的乐器演奏乐曲的节奏,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3. 文化理解:了解彝族的音乐文化和风俗习惯,增强学生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4. 创意实践:鼓励学生在欣赏和演奏乐曲的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音乐创作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1)感受乐曲的欢快情绪和民族特色,掌握乐曲的主题旋律和节奏。 (2)用自然、欢快的声音演唱乐曲的主题旋律,并用简单的乐器演奏乐曲的节奏。 2. 教学难点: (1)理解乐曲中彝族音乐元素的特点,如旋律的跳进、节奏的多变等。 (2)在音乐创作和表演中,体现出乐曲的民族特色和欢快情绪。
四、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1. 学习方法: (1)体验法:让学生通过聆听、演唱、演奏、舞蹈等方式,亲身体验乐曲的欢快情绪和民族特色。 (2)模仿法:教师通过示范演唱、演奏、舞蹈等,引导学生模仿,掌握乐曲的主题旋律和节奏。 (3)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演唱、演奏、创作和表演乐曲,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 学习策略: (1)创设情境:通过播放彝族的音乐、图片、视频等,创设一个充满彝族文化氛围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引导:提出一些与乐曲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加深学生对乐曲的理解。 (3)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音乐基础和能力水平,进行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4)评价激励: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和激励,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积极性。
五、学习准备 1. 教师准备: (1)多媒体课件,包括乐曲音频、视频、图片等资料。 (2)钢琴、打击乐器等教学用具。 (3)彝族服饰、道具等,用于创设教学情境。 2. 学生准备: (1)课本和音乐笔记本。 (2)可以准备一些简单的打击乐器,如木鱼、响板、铃鼓等。
六、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以一段彝族的舞蹈视频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1)播放一段彝族的舞蹈视频,让学生观察彝族人民的舞蹈动作和服饰特点,感受彝族文化的魅力。
(2)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在视频中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引出课题《快乐的啰嗦》。 2. 乐曲欣赏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欢快情绪和民族特色,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1)播放乐曲《快乐的啰嗦》的音频,让学生认真聆听,感受乐曲的旋律、节奏和情绪。
(2)教师提问:这首乐曲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你能听出乐曲中使用了哪些乐器吗?引导学生回答问题,介绍乐曲的背景和特点。 3. 学唱主题旋律
设计意图:通过学唱乐曲的主题旋律,让学生掌握乐曲的核心部分,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演唱能力。
(1)教师用钢琴弹奏乐曲的主题旋律,让学生跟着哼唱,熟悉旋律的节奏和音高。
(2)教师逐句教唱主题旋律,让学生注意音准和节奏,用自然、欢快的声音演唱。
(3)学生完整地演唱主题旋律,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重点强调旋律的跳进和节奏的准确性。 4. 分析乐曲结构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解乐曲的结构和发展,提高学生的音乐分析能力和欣赏水平。
(1)教师再次播放乐曲的音频,让学生边听边思考乐曲的结构,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特点是什么?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乐曲的结构,介绍乐曲的引子、主题、变奏和尾声等部分,让学生了解乐曲的发展过程和表现手法。 5. 演奏乐曲节奏
设计意图:通过演奏乐曲的节奏,让学生感受乐曲的韵律和动感,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节奏感。
(1)教师用打击乐器示范演奏乐曲的节奏,让学生跟着模仿,熟悉节奏的特点和变化。
(2)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打击乐器,共同演奏乐曲的节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演奏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欣赏,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6. 音乐创作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音乐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1)教师提出创作要求,让学生以乐曲《快乐的啰嗦》为主题,进行音乐创作,可以是歌词创作、旋律改编、舞蹈编排等。
(2)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创作,教师巡视指导,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建议。
(3)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欣赏,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7. 综合表演
设计意图:通过综合表演,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整合和运用,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和表演能力。
(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综合表演,将演唱、演奏、舞蹈等形式结合起来,表现乐曲《快乐的啰嗦》的欢快情绪和民族特色。
(2)学生在表演过程中,要注意相互配合和协调,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展现出最好的表演效果。
(3)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和总结,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方向。 8. 拓展延伸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增强学生对不同民族音乐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1)教师播放一些其他彝族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欣赏并感受彝族音乐的多样性和魅力。
(2)教师介绍彝族的音乐文化和风俗习惯,让学生了解彝族人民的生活和情感,增强学生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3)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和学习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丰富自己的音乐知识和体验。
七、板书设计 《快乐的啰嗦》板书
1.乐曲欣赏
(1). 欢快情绪
(2). 民族特色 2.学唱主题旋律
(1). 旋律特点
(2). 演唱要求
3.分析乐曲结构
(1). 引子
(2). 主题
(3). 变奏
(4). 尾声
4.演奏乐曲节奏
(1). 节奏特点
(2). 打击乐器选择
5.音乐创作
(1). 歌词创作
(2). 旋律改编
(3). 舞蹈编排
6.综合表演
(1). 演唱
(2). 演奏
(3). 舞蹈
7.拓展延伸
(1). 彝族音乐作品欣赏
(2). 彝族音乐文化介绍
八、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创设情境、乐曲欣赏、学唱主题旋律、分析乐曲结构、演奏乐曲节奏、音乐创作、综合表演和拓展延伸等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乐曲《快乐的啰嗦》,感受了彝族音乐的魅力。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大胆创新,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表现力、创造力和合作能力。同时,我也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和激励,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积极性。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在音乐创作环节,部分学生的创作思路不够开阔,创作成果不够丰富;在综合表演环节,部分学生的表演不够自然和流畅,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练习。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供更多的创作机会和表演平台,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得到更多的锻炼和提高。同时,我也将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为学生提供更好的音乐教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